张祥龙作者简介:张祥龙,男,生于西元一九四九年,卒于西元二〇二二年。一九八二年或北京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一九八八年于托莱多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一九九二年于布法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九九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著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先秦儒家哲学九讲:从<春秋>到荀子》《德国哲学、德国文化与中国哲理》《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尚书·尧典”解说:以时、孝为源的正治》《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中西印哲学导论》,译有《致死的疾病》《海德格尔》《精神的婚恋》等,主编有《西方神秘主义哲学经典》等。 |
北京大学教授张祥龙给儿子设计的儒家婚礼仪式,引起轰动
原标题:儒家当代婚礼仪式 ――保真与从时的尝试
作者:张祥龙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 当代大陆新儒家文丛之《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张祥龙著,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月初三日丙申
耶稣2015年5月20日
说明:这是本书作者为其子结婚设计的儒家婚礼仪式,于庚寅年(西历2010年)举办,效果不错。它的特点是:一方面依据《仪礼》、《礼记》,特别是《朱子家礼》中记载的儒家古代婚礼,另一方面则为了适应当代人的实际生活境况而做出必要的减化和调整。力求保持住儒家婚礼的内在精神,也就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礼记•昏义》);换言之,上尊“天地亲君师”,下启“夫妻子女胤”,呼应阴阳生生时化,顺理家庭亲情伦理,既喜庆亲和,又神圣庄重、渊源有自。通过场地的布置、庆联的文字、音乐的选择、服装的配合,以及“祭神迎娶”、“祭神被迎娶”、“亲迎”、“告拜”、“礼成”等仪式环节,力求将儒家婚礼的精神曲折周致地层层展示和实现于当场。
此设计仅仅是尝试,还望同仁及行家赐教,以便改进。
宗旨:以儒为本[1],适中大方,敬慎正信[2],喜庆高雅。
时间:傍晚时分开始,因古时的婚礼都在“昏”(黄昏入夜时)。
婚礼程序:
一.先导:
堂前背景:中间贴大红双喜字,两边贴对联是:
“天地親君師[3],恩重源長;夫妻子女胤,情深意厚。
橫批:(待定。可暗喻新郎新娘名字)”。
[后面拜天地和拜孔子(师)即面向此对联的上联。]
男方父母在礼堂门口欢迎来宾;来宾入席就位;
双方父母入席;新郎新娘各随其父母入席[新郎父母的席桌在所有桌席的前边右侧(由于下面仪式中,新郎新娘要拜“天地”“师”的右联,所以此席只能在进门后的右侧),新娘父母的席桌在所有桌席的前边左侧]。
二.入场:
主持人宣布婚礼仪式开始(放音响代鞭炮,并奏一曲儒家乐曲,比如《宣圣颂》、《大婚颂》等);
主持人重点介绍在场的家庭和来宾。
主持人请新郎和新娘的父母离开桌席,各自就礼仪之位。新郎父母坐在全部桌席的前方右边或北侧(此仪式所举行的礼堂门朝东,故有此方向;不同朝向的举办场地当有相应的变通),坐北朝南;新娘父母坐在前方右边或南侧,坐南朝北。
主持人请新郎及男从者(古代称“从者”、“御”,现代从俗称为“伴郎”)[4]离开各自桌席,在新郎父母身后站好。
主持人请新娘及女从者(古代又称“媵”[5],今称“伴娘”)[6]离开各自桌席,在新娘父母身后站好。
三.迎娶:
主持人先宣布新娘新郎姓名及身份。然后通告他们婚礼的前边步骤(按古礼是“议婚-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等),已经以当代方式完成,某时之前已经举办了订婚礼。然后,宣布以下的“迎娶式”(内含新郎、新娘父母各自命子女“祭神迎娶/被迎娶”、“亲迎式”)、“告拜式”、“礼成式”等正式开始。
迎娶式的具体做法是:
1.新郎父母命子祭神迎娶
主持人请新郎父母“命子醮(jiào祭拜)神迎娶”。
具体做法是:
(1)新郎父母已经背北面南而坐(父亲坐在外)。
(2)主持人请新郎及首席男从者从父母背后移出,站在父母前面两三米处,但面朝西,也就是朝向“天地亲君师”之联。
(3)父亲发话:“某某儿,现在去行醮神之礼!”儿子答道:“儿子遵命。”
于是由主持人递给新郎一杯酒,下面有一托盘。
(4)新郎持酒杯,跪下祭酒。即举杯齐额,缓缓拜下[7],手触地,然后直立上身;一连拜两次。最后喝一口酒,将它喷吐到盘中(啐酒。因不能吐到地上,只能以盘代地)。然后将酒杯与盘子递给首席男从者(伴郎)。最后再以叩首[8]方式拜一次。
(5)新郎起身,转向右侧的父母。向前一步或两步,跪,拱手[9],听父母教诲。
(6)父亲代表家庭,命儿子道:“我儿某某,现在前去迎娶你的媳妇某某。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则有常(从“承我宗事”起的白话是:让我们的宗族得以延续,要与媳妇一起努力,敬重子道和妇道,始终如一,毫不懈怠)!”
(7)新郎答道:“是,父亲、母亲。儿子我惟恐不堪,不敢忘命(白话是:儿子我只怕能力不够,但绝不会忘记您们的教诲和训命)。”然后叩首一次,低首恭敬起身,退下两步后,再转身,从北边通道,绕过所有桌席,在男从者伴陪下(两从者在前,一从者在后),手持“雁”(如果有的话。可用木雁代替真雁),从南边通道前往新娘及其父母所在处(奏儒乐)。[10]
新郎父母坐在原处不动。
新郎与男从者在音乐中绕行缓缓走向女方所在位置,先停在东通道的南尽头,面向南。等待新娘家的“命女祭神被迎娶”仪式结束。
2. 新娘父母命女祭神被迎娶
具体做法是:
(1)新娘父母已经背南面北落座。新娘及女人才站在父母身后。
(2)主持人请新娘和首席女从者移步,站在父母前面两三米处,但面朝西,也就是朝向“夫妻子女胤”之联(及横批)。[这时新郎及从者站在东通道的南头等待。面向南,不看新娘所在的方向]
(3)新娘父亲对女儿说:“女儿某某,现在就去行祭神之礼!”女儿答:“是!”
由主持人递给新娘一杯酒,下面有一托盘。
(4)新娘持酒杯,跪下祭酒。即举杯齐额,缓缓拜下,手触地,然后直立上身;一连拜两次。最后喝一口酒,将它喷吐到盘中(啐酒。因不能吐到地上,只能以盘代地)。然后将酒杯与盘子递给首席女从者。最后再以叩首方式拜一次。
(5)新娘起身,转向左侧的父母。向前一步或两步,跪,听父母教诲。
(6)新娘父亲起身站立,命女儿道:“我女某某,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此句亦可改为:‘女儿某某,要努力,要恭敬,总也不要违背作媳妇和儿媳的道-礼!”)
(7)新娘只答道:“女儿遵命”或“是”。[11]
新娘母亲可以将一块丝巾别在女儿衣服上(让她日后看到此物,就想起出嫁那天父母对自己的教导),并嘱咐女儿以下大意(具体话语可自行调整):“到丈夫家里,要跟公公婆婆、妯娌处好,勤勉做事,让家庭和谐!”新娘答应“是”。
新娘父母亲落座。新娘然后向父母叩首拜伏一次,低首恭敬起身,退下两步。这时由次席女从者为新娘盖上红盖头。
3.亲迎式
(1)现在由主持人宣布“迎娶仪式”中的“亲迎式”开始(奏乐)
新郎率从者拐入南通道,走到新娘父母所在。主持人赞礼曰:“新郎亲迎新娘,拜见岳父岳母!”新娘父亲说:“有请!”(乐停)
新郎向前,向新娘父母亲下跪(如果要“奠雁”,这时做。即将雁放置于地,由女方从者代收),叩首一次。然后直起上身,跪着说:“感谢您二老,俯允小婿某某的求婚。我定会善待某某(新娘名),不负您们的信任。”
新娘父亲说:“祝你们家庭和睦,白头偕老!”新郎说“谢岳父岳母!”新娘父亲接下来说:“女儿某某过来。”
(2)新娘向前跪于新郎旁边,听父亲最后嘱咐:“不要忘记我与你母亲嘱咐你的话。”新娘答“是!”
于是在主持人赞助下,新郎与新娘一起以稽首方式[12]两次拜新娘的父母(中间不站起)。
(3)之后,新郎新娘低首恭敬起身,退后,再转身,新郎牵新娘手,走向南边通道(音乐起;鞭炮音响)。一位男从者(首席男从者)在前引导新郎,一位女从者(首席女从者)在前引导新娘,其余跟随于后。在拐弯前新郎停足,等新娘走上来,以手示意,请新娘先走。首席女从者要说:“不敢当,还是请您先走。”
于是(在主持人的引导和介绍中),行“新郎为新娘驾车”之礼。即:新郎面对新娘,双手执新娘之手,倒行六步(每两步代表车轮转一圈)。松手,再转过身来,由一男从者和一女从者引导,绕过所有桌席,新郎手牵新娘,其余从者跟随于后,从南边通道前往新郎父母所在处。[13]步伐要平稳、缓慢,音乐和鞭炮声达到高潮。
新娘父母这时可以归席。
新郎、新娘及从者们在新郎父母身后站好(音乐停)。
四.告拜(内含“妇见舅姑”、“庙见”等古礼):
1.主持人宣布告拜礼开始。先请新郎、新娘转到新郎父母前面(南面),面西站立。
2.拜天地。在主持人赞导唱念中,新郎新娘先向“天地亲君师”联,以稽首方式两拜天地;
3.拜父母。再转向北,以稽首方式一拜新郎父母,新郎父亲说祝辞“愿你们相互扶持,敬、慎、正、信,传我家风!”;新郎母亲也可说祝福的话;然后再拜新郎父母。之后起身。
4.拜至圣先师(儒家音乐起)。再面向西,向“天地亲君师”联以稽首方式两拜至圣文王先师孔子。
5.新郎与新娘互拜。主持人先请男从者和女从者们分立于新郎新娘之后,然后由主持人赞导,新郎、新娘以叩首方式互拜两次;同时男从者、女从者相对互鞠躬。新郎新娘起身,面对面站立。(音乐停)
五.礼成(内含“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古礼):
1.由主持人赞导,新郎为新娘揭开红盖头;在揭盖之前,可以要求新郎作一首《揭盖诗》,做得让新娘和主持人满意,才可以揭开红盖头。在场者热烈祝贺欢呼(放鞭炮音响)。
2.主持人边引导、边介绍:(在男女首席从者的协助下)新郎新娘同食一盘肉菜(“共牢而食”)、共饮一瓠酒(“合卺(jĭn)而酳(yìn)”。即夫妻二人在吃完时,分用一瓠分开的两瓢(卺)来进酒安食)。
六.其余(内含“婿见妇之父母”等古礼)。
1.主持人宣布婚礼仪式完成,宴会开始。
2.(新郎与新娘更衣,大约10分钟之后)新郎新娘以某种方式介绍自己,表达心情,乃至介绍双方结识经历等。
3.新郎新娘为双方父母斟酒,互称对方父母。新郎父母去新娘父母座位敬酒致意。
4.新郎新娘及两家父母向主持人敬酒,表示感谢。
5.新郎新娘为各桌亲戚和来宾斟酒、敬酒、送糖、致谢(“闹房”的气氛此时显现)。
6.来宾(比如先请双方家庭家族中比较尊贵年长者)自愿发言,祝福、献辞、献艺。
……
七.主持人宣布婚礼结束。
客人分批离开,新郎新娘及男从者与女从者送客。
注释:
[1] “以儒为本”的含义是:保持儒家古礼的根基,但又要适应现代人的境况,做出必要调整。它主要表现为:婚礼要体现“阴阳有时,男女有别(这里按照《礼记•郊特牲》的说法),夫妻有亲,夫妇有义,家庭有和”。比如:“时”体现在“奠雁”(雁乃时鸟,义鸟)、婚礼时间、亲子时间(代际关系)等因素上;“别”表现在“亲迎”中,比如两亲家之间的“差别而又相互尊重”的关系;“亲”表现在新郎为新娘“御车”、夫妻共食共饮等处;“义”(超个体的伦理性与神圣性)体现在父母之命、拜天地父母君师等多处;“和”表现在整个婚礼的“合礼”设计与进退跪拜的实践节奏之中。
此婚礼仪式依据《仪礼》、《礼记》、《朱子家礼》中记载的儒家古礼,并适应当代人的实际生活境况而设计。
[2] 《礼记•郊特牲》31节:“夫昏[婚]礼,万世之始也。……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妇德也。”《礼记•昏义》3节:“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3] 宋代后民间在家中立牌位“天地君亲师”,经当代儒者蒋庆先生辨析,应当改为“天地亲君师”(见蒋庆“关于重建儒教的构想”一文四·三·一节,载《儒家邮报》第100期;又见《儒教重建:主张与回应》,任重、刘明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页)。其根据在《尚书•尧典》、《周礼•春官•大宗伯》和《荀子•礼论》。《荀子•礼论》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由此亦可见,“君师”须连读,意为历代圣王圣贤(所以孔子亦属于此范围),是“治之本”,不可分为“君”与“师”。]
[4] 《仪礼•士昏礼》讲到新郎亲迎新娘时,写道:“主人[新郎]爵弁、纁裳、缁袘。从者毕玄端[从者都穿着玄端]。”它的意思是:“新婿或新郎头戴爵弁帽[形如冕,但无旒。其色赤而微黑],身着爵弁服[上黑色丝衣,下红色丝裳,黑大带,红色韦韨(裳外蔽膝之皮制小衣)],下面是带有黑色下缘的线绛色的裙[或者就是爵弁服讲的‘红色丝裳’]。随从者都穿玄端[即黑色布上衣,因其袖子正直端方,故名玄端]。”
大致说来,新郎带红黑色的爵弁帽,上衣黑色,下裳红色或浅红色,有黑边。而从者或伴郎都穿黑色上衣。
[5] “媵”起码有两义,一是陪嫁于诸侯的女子,是新娘的姪娣;一是新娘娘家来帮助新娘过门的女子,即女从者,不是陪嫁者。
[6] 《仪礼•士昏礼》:“女次,纯衣纁衻,立于房中,南面。姆xi笄宵衣,在其右。女从者毕袗玄、xi笄,被顈黼,在其后。”大意是:“新娘梳理好头发,穿上饰有浅绛色衣缘的丝衣,面朝南站立于房中。新娘的女师傅(姆)以簪子和头巾束发,身穿黑色丝质礼服,站在新娘的右边。女从者皆身着黑色礼服,头戴簪子,头巾束发,肩着绣有黑白相间花纹的单披肩,跟随于新娘之后。”
大致说来,新娘身穿浅红衣(未说及其裳);从者或伴娘身穿黑色服装,以头巾束发,肩上有花披肩。
[这是两三千年前的规矩。基本思路似乎是:从者穿着要比较素淡,以衬托新郎新娘。为适应现实情境,男从者可穿黑色中式服装;女从者可穿中式花衣(比如蓝白花,或其他较素淡颜色的上衣),素色裤子,中式扣绊女布鞋(可以是绣花的,但花色要素些)。
新郎穿的要鲜些,如果衣裳色素,则可十字披红,胸戴花。新娘穿红衣,等。]
[7] “拜”的狭义是:先跪而拱手,头俯至于手,与心平。亦谓之拜手、空首。为男子常礼。广义的拜包括稽首、顿首,因它们要先拜而后稽首、顿首。(《三礼辞典》555页)
[8] “叩首”又名“磕头”,先下跪,然后手至地(两手分开,掌心抚地),首亦至地(以前额触地)。(见《中华传统礼仪概要》100页“叩首”照片)
《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钱玄等人注曰:“稽首:最重要的礼,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前。顿首:略同于稽首,只有头急叩地而触其额有所不同。空首:跪而拱手,头俯至于手,与心平。这是男子的常用礼。”
《礼记•玉藻》:“君赐,稽首,据掌[以左手覆按右手],致诸地。”是最隆重的拜礼。韩国电影里,新媳妇与丈夫在婚后第一次正式拜公婆时,行的是这种礼。
《百度词典》说“稽首”是:“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前]。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三礼辞典》1068页:“稽首: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谓稽首。”
[9] “拱”:两手抱拳于胸前。除非行凶礼(如丧礼),一般都是男子左手在外掩右手,女子相反。(《三礼辞典》556页)
[10] 此节礼仪取自朱熹《家礼》卷三“昏礼”的“亲迎”一节。其言曰:“遂醮其子,而命之迎。(先以桌子设酒注盘盏于堂上。主人[新郎父亲]盛服坐于堂之东序,西向设婿[新郎]席于其西北,……赞者[助祭礼者]取盏斟酒,执之,诣婿席前。婿再拜,升席,南向受盏,跪祭酒,兴[起身],就席末跪,啐酒[‘啐(cuì)酒’,有两义:一为饮酒;一为含酒喷吐出。]),兴,降,西授赞者盏,又再拜,进诣父坐前,东向跪。父命之,曰:‘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则有常。’婿曰:‘诺,惟恐不堪,不敢忘命。’俛伏兴,出。……”
[11] 此节礼仪取自朱熹《家礼》卷三“昏礼”的“亲迎”一节。其言曰:“遂醮其女而命之。……父起命之,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
[12] 稽首之义,见以上注释8。大致是:“稽首:最重要的礼,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前。”“稽首: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谓稽首。”
[13] 这是在遥遥模仿“壻御妇车(新郎为新娘驾车,起码让轮子转三圈),授绥(用来抓握,以便上车的绳子)”的仪式,表示新郎对新娘的亲爱尊敬之意。《仪礼•士昏礼》:“降,出。妇从降自西阶。主人[新娘父母]不降送。壻御[准备驾驶]妇车,授绥,姆辞不受。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车轮三圈之后],御者代。壻乘其车,先。俟于门外。”又《礼记•郊特牲》:“壻亲御授绥,亲之也。亲之也者,[使妇也]亲之[壻]也。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不当请多多包涵。
责任编辑:陈汝佳
【欢迎转发。恳望支持公益网站,转发请注明来源于
。】
【上一篇】【田飞龙】法治国家进程中的政党法制建构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