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超】先立乎其大者:大学之道与核心价值观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4-05-26 16:12:27
标签:
薛超

作者简介:薛超,男,西历一九八四年生于重庆,陕西韩城人,法学学士。现居重庆。


 

先立乎其大者:大学之道与核心价值观

作者:薛超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5年暨耶稣2014517

 

 

 

孟子曾言: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什么是“大”者?为什么要率“先”而立?如何去“立”?习近平主席于20145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发表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则向当代青年解答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此次讲话,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来源和发展趋向,并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过程中的重要性与紧密性。比起两个多月前深入论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关系与积极作用的“二二四讲话”,习主席的“五四讲话”更侧重于通过对传统经典的引用和延伸,彰显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基础作用。

 

一、何为“大”者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对“立本生道”工夫递进阐释最为系统的篇章,《礼记·大学》所总结的“三纲”、“八目”,是历代贤人哲士为之终身虔信遵循的至理名言——他们一方面通过注解疏通在文本上传承,一方面通过为人行事在实践中光大。在对当代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中,习近平主席也借用了“三纲”、“八目”的理念,并将核心价值观纳入“德”的范畴,不仅让“三纲”有机对应至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三大层面,也让“八目”借助三层面的媒介与核心价值观实现了融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的体现,既是三件事,又是一件事。说是三件事,无外乎是在个人、社会和国家三方面所要求的事情;说是一件事,就在于以上都是为立德而作——无论是个人的德,还是国家与社会的大德。同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则是在个人、社会和国家三层面所反映的八件事,以及坚守和践行先进价值观这一件事的要求体现。而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借助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三层面做出划分,并全面结合“三纲”、“八目”的理念,则是“五四讲话”汇通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全新阐释,也确实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只有这样的“讲清楚”,才能在当代语境下为全体民众所共同认同,从而取得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

 

由此看来,传承传统文化基因、寄托时代理想信念和个人美好愿景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称为这非立不可的“大”者。而讲话中简略回顾的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也冷峻地提醒着国人: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的长消,何尝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无关?

 

二、何以率“先”

 

如果说“二二四讲话”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理论上定位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关系,那么“五四讲话”中“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的表述,则通过上升至中国视角,高度评价了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华夏文明画卷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讲话列举了涵盖人生境界、人格培育、社会维持和国家治理等方面经典词句所组成的六个“强调”,也在向在座师生乃至国人强调:中国人的言行举止,从古至今,从孩提到成人,何尝没有受到这些标准的影响?而这些标准,又何尝没有“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谓的“中华民族的基因”,正是这些“日用不觉”的点点滴滴,也正是孟子所谓的“行而不着,习而不察,终身由之”的“良知良能”,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使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传统文化孕育下的价值观,体现的是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是不能以新旧对高低的机械公式来判定所谓“文化等次”的。

 

提倡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升华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国人需要“想明白”和“想对”的“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问题。只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在延续中稳定,在稳定中延续,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这也是“大”者需“先”立的理由所在。

 

三、如何“立”

 

“大”的概念确定了,率“先”的理由阐明了,自然离不了施行层面的如何“立”。”面对北大师生,“五四讲话”通过学教角度入手,展现了青年践行核心价值观应下的四个方面的功夫。而这四个方面,多少与中国先代圣贤的教育心法一脉相承。

 

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和教学问题的专门论述,《礼记·学记》记载了敬道、官始、孙业、收威、游志、存心和不躐等的七大“教伦”,以及“豫时孙摩”的四字“大学之法”,算得上是最早的学规教法。此后数千年来,无论是官办的太学国子监,还是私制的书院精舍,在置师养士、问道穷理上可谓殊途同归。朱子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以200来字的言简意赅概括教学纲要,阳明子的《教条示龙场诸生》则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告诫生徒发愤,皆为后世心口相传。即便是在动荡的近现代,马一浮先生在创办复性书院时仍不忘以“主敬、穷理、博文、笃行”作为学生在“涵养、致知、立事、进德”四个方面的规范。而无论是格式还是内容,“五四讲话”无疑延续了上述经典教条和学规的价值取向——而这也是在汲取传统文化丰富养分,并赋予鲜活时代色彩上的深刻示范。

 

用穿衣服扣的第一粒扣子比喻青年的价值观养成,在当代语境下既形象又贴切。《大学》谈“知本”,《学记》谈务本,《论语》言“立本”,无一例外强调形成和确立事物根本的重要性。就价值取向而言,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的国家与社会的主流导向,最终增强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进而支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

 

如何“立”?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构成了“五四讲话”下的四点要义。首先是勤学:在于求知,重在勤奋,珍惜大好时光。《论语》“好学”,《中庸》“博学”,《荀子》“劝学”,无不以学为首。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我见解。接下来是修德:在于修身,在于慎独,在自省自律中“厚德”。做人与做事其实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件事——做不好事情,能说做得好人?做人不佳,难说做事踏实。修的最终目的,是要存志向于高远,进而养育大德大节。然后是明辨:在于晓是非善恶,识良莠荣辱。《中庸》曰“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如阳明子言“知善知恶是良知”。对真善美与假恶丑不能分明情感立场,绝不能及爱憎;面对善与恶却无法识别抉择,剔透良知只能受私欲蒙蔽。前面在学识德性的工夫,就要在明辨时经受事物的磨砺,坚定自身的是非观,并在今后的言行中扬善去恶、明善除恶。最后便是笃实:在于行事,重在落实。认知的落地生根,离不开实践的贯穿融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在行动中肯下工夫、肯出真切,才能将价值观既内化精神又外化自觉,达到知行合一。

 

朱子注解《大学》曾言:“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这个“大学”,不仅仅是指《大学》的文本,也不是指“大学”设置,而是指养成顶天立地大丈夫的学习历程。而求索这“大人之道”,还是要立足于“先立乎其大”——于大,于先,于立,树立与培育起以传统文化为基的核心价值观,最终成就个人、社会和国家相统一的大道、正道。

 


 

责任编辑:泗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