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民作者简介:张新民,西历一九五〇生,先世武进,祖籍滁州,现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授兼荣誉院长。兼职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会长。著有《存在与体悟》《儒学的返本与开新》《阳明精粹·哲思探微》《存在与体悟》《贵州地方志考稿》《贵州:学术思想世界重访》《中华典籍与学术文化》等,主编《天柱文书》,整理古籍十余种。 |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答耕森教授论大道和生学书
作者:张新民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5年暨耶稣2014年2月19日
耕森先生大鉴:
忻闻黄山书院拟以“大道和生说”为题,召开黄山文化书院成立二十五周年年会,不能躬逢盛况,谨先致贺忱。
史伯之千古名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不仅直透天道创生固有真际,而且反映华夏民族原生智慧。尤要者,兹说之产生年代,迄今几迨三千年,然其慧光烛照,弥久弥新,宛若天示神启,犹如圣喻贤箴。盖沃人神志,大得魂交千古之乐;瀹人心田,不失智者对谈之趣。虽时代沧桑变化,仍可奉为嘉语名言。足证古典旧说,决非一时一地可限,亦非家国民族可囿,施之四海可,置于五洲亦无不可。或曰大道流行,无偏无傥,心同理同,触目所及,无不称是耳。而先生释之以新义,概括为“和生”之说,复以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衔而接之,以为前前后后,其所阐发者,皆不出“道生万物”之范围,二者相得益彰,大有彼此发明之妙,遂名曰“大道和生学”,而儒道两家一贯之旨,遂由晦而显,由隐而明,非特古人之幸,亦今人之福也。或有客来,问何故耶?乃应之曰:“义理不明,行事必昧,榛莽荆棘,前途堪忧。而一旦契入天道,暗合义理,问心则心无愧,访民则民无怨,顺时则时无不利,应世则世无不吉,上下与大化同流,左右均循波而逢源,则不啻春风东来,草木尽蕃矣。”
大道和生学,创于史伯,成于老子,而先生继以倡之,文化一线命脉,虽时辍时续,终得以大明于今世,遂易斗争为和谐,变仇恨为仁爱,化相克为相生。盖大道者,本体也;和生者,起用也。诚乃有体有用,有用有体,体既非死体,用亦必为大用,乃至生机无限,创生不已,一派活泼生命生机,非鸢飞鱼跃不足以形容。良由大道流行,和而创生,天机豁然朗现,万物岂不欣欣欤!故循此以成物,物无不得其正,循此以成学,学必令人起敬。天道以和生物,人道以和成物,即道生一,‐生二,二生三(老子语),人则参赞化育焉(《大易》语)。成物即成己,自我乃可完善,社会方能进步,人类始臻至境。今古异宜,道揆不易。顺时应天,政畅人和,为其所当为,弃去所当弃,国必昌也。反之,忤时违天,政窳人恚,为其不当为,弃去不当弃,则国必亡。而学术者,其事亦关涉家国,不可不寓意存亡,非徒空发高论,必期以警醒世人也。
一言以蔽之,大道和生学非特贡献于吾国哲学者甚多,即于人类和平事业亦大有弼益。家有珍藏,必当宝之,发皇光大,人皆可为。惜时逄屯艰,大义沦丧,人心陷溺,众生障重。然狮子震吼,遂有先生导夫先路在前;闻者警起,则必有来者继起焉。
盛会难逄,再表贺庆。亟望珍摄,伏祈康泰。
专此 即颂
冬祺
张新民敬上
公历 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于筑垣水心溪梦馆之晴山书屋
责任编辑:泗榕
【上一篇】【绍清】孔庙是什么?
【下一篇】 【姚中秋】中国文化与政治之大转折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