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清】孔庙是什么?

栏目:孔庙(文庙)维权
发布时间:2014-02-25 22:47:54
标签:

  

 

 

孔庙是什么?

作者:绍清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5年暨耶稣2014224

 

 

 

近日,以郭齐勇为首的70名儒家学者在网络联名呼吁重视孔庙保护和建设,引起了社会上不少关注。大陆境内现存五百多座孔庙,但其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只有六十多座,基本完整的也只有一百多座,剩下的三百四十多座孔庙则仅仅保留有零星建筑而已,这与鼎盛时期全国共有一千七百多座孔庙相比,只能说是残砖片瓦罢了。加强对孔庙的保护,的确是刻不容缓的。

 

但是更令儒家学者担忧的,还不仅仅在于此。现有孔庙基本上是作为文物保护,由文物部门进行管理修缮,除了现存的建筑石刻等文物,对于他们来说,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收点门票而已。这也就出现了去年孔子诞辰和国庆期间,国子监博物馆的十三经石刻旁赫然摆放上了时装模特的闹剧。

 

由此引发的讨论,以及近日儒家学者们的呼吁书,其实都在呼唤着同一个命题:孔庙到底是什么?

 

如今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孔庙,原本是作为各地官学的校址,同时又兼作孔庙的,上至皇帝,下至儒学生员,都在那里祭祀孔子。这一制度,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自然消失了,而作为见证的孔庙,也在近代以来的运动中,被摧毁大半了。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为了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奋起抗争,终于将中国从军事弱国的困境中拔了出来,成就了工业和军事大国的地位。

 

但是,与此同时,困扰也开始降临,通过战争可以打败侵略者,但是却无法获得内心的安宁。在经济富裕的时代,如何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不回溯到传统,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儒家思想的回潮,成为海峡两岸思想界的共同趋势就绝非是偶然的了。

 

回归儒家,应该从何处做起?元朝人的做法就是从修建大都的国子监开始。从那时起至民国初年,国子监一直是国家元首祭祀孔子的场所。

 

祭祀孔子,与其说是为了祭祀一个普通的鲁国大夫,不如说是为了祭祀他为中国人留下的丰厚遗产,那就是孔孟之道。孔孟之道为国人确立了样这一些信条:

 

正气长存的信条。孔孟之道主张权势可以煊赫一时,但是不能泯灭良知,于是有道之士善养浩然之气,是以权利不能倾,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这些特立独行的气节之士正是中国人的脊梁。

 

民无信不立的信条。孔子非常强调名实相符,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要做到名实相符,必须克己复礼,表里如一,开诚布公,才能做到取信于民。

 

不与民争利的信条。孔孟之道昭示国家应该以义为利,不能以利为利,藏富于民,百姓足,国用自足。

 

仁者爱人的信条。孔孟之道认为民为邦本,失民心者即为独夫,得民心者得天下,能以爱人之心修身齐家,便当以仁政治国平天下。

 

以德行化的信条。孔孟之道强调修身为本,使明明德,为政者当以德临民,如扬仁风,不言而自化,所以能无事而定天下。

 

……

 

这些信条自从孔子确立以来,历经两千余年的洗礼,历久弥新。今天,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中华民族仍然能够从这些信条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一切空间都成为人化的自然,是人赋予这些空间、物品以意义。孔庙,虽然看起来只是不足为奇的建筑,但是孔庙所承载着的孔孟之道却正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孔庙到底是什么?归根结底,取决于中国人到底以什么样的角度来审视孔庙,到底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孔孟之道?

 

去年,习近平主席视察曲阜,曾经高度评价儒家思想在现代中国思想谱系中的地位,而在海峡对岸,也出现了行政长官在孔庙行礼的喜人气象。我想,最后的答案是什么?真正的中国人不难明白了吧。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责任编辑:葛灿灿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