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民】共同守护民族集体生存发展的文化家园——《萤火集》序

栏目:
发布时间:2013-09-05 22:26:34
标签:
张新民

作者简介:张新民,西历一九五〇生,先世武进,祖籍滁州,现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授兼荣誉院长。兼职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会长。著有《存在与体悟》《儒学的返本与开新》《阳明精粹·哲思探微》《存在与体悟》《贵州地方志考稿》《贵州:学术思想世界重访》《中华典籍与学术文化》等,主编《天柱文书》,整理古籍十余种。


 

 

共同守护民族集体生存发展的文化家园

——《萤火集》序

作者:张新民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8月30日

 

 

 

《萤火集》的出版发行,既是我个人及身边同道心中的一大事因缘,也是四面八方朋友回应支持的结果,不能不在书前向读者交待几句,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了解我们的心曲,透过文字触摸到实存生命的真实感受,一方面也共同反思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以便更好地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个人的实存感受总跟时代问题的挑激有关,因而文字的表征虽出于当下的心境,但毕竟很快就会融入逝去的历史,化为过往生命历程不断展开言说不能不留下的痕迹。

 

一、花果飘零的时代已经过去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自成立至今,已走过了十年的风雨路程。回顾十年来的奋斗经历,我们始终都与已经边缘化的中国文化同一处境,仿佛是在沙漠中独立奋战的孤军,不能不在孤独寂寞中守道行道;又犹如漫长黑夜中的一点萤火,总希望以自己生命燃烧的一点光亮,为世人开启一点文化死而复生的光明。我们都知道自己是在冰天雪地中播种的痴汉,耕耘与收获尽管未必就能统一,但天命下贯的责任既然要求我们如此,则一切世俗世间的毁誉成败均不足计较。遗憾的是拖累了一大批同道跟着我忙碌,他们上有九十馀岁的老人,下有刚步入大学的青年,都为中国文化书院的建设发展做了大量的义工,而我却始终无从回报,深夜每一思之,则不能不心生歉疚。好在中国文化一阳来复的发展已日显生机,花果飘零的时代毕竟已成过去,无论逝者或生者,身处幽界或明界,倘若虚明灵觉之良知尚在,,立已立人、达已达人之心仍在跳动,且真以文化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则均可以坦诚的态度俯仰天地而无愧,足可在内心深处获得长久的慰藉。

 

创办中国文化书院的初衷,当然是痛感数千年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大义,遭受晚近百年来的摧残折磨,面对各种各样的错读误解,其一线命脉虽若存若亡,然只要人死不死,天道未亡,则必有重新发皇光大之可能,当有脱尽尘垢再显精白之时日。《易》所谓:“天地变化,草木蕃”,当非仅是在表述天地宇宙演化的法则,同时也在隐喻人类社会发展的定律。文化的真精神本来就与天地同体共大,决非任何外力短时间所能摧毁灭亡。因此,孤独与寂寞固为必然,但未必就没有了解和支持我们的人。十年的奋斗和发展,我们已凝聚了一/批关心和热爱中国文化的队伍,诚可谓萤光虽微,倘能相互传递,亦能蔚为朝霞,温暖人心。只是红日喷薄而出,春色染透大地,虽依稀仿佛已在目前,然仍有待于后人,需要寄望于来者,不能不在既济与未济辩证互动的过程中无尽地展开。这显然也是由内圣通达外王的一种价值发展方向,因为春天的耕耘总是要等到秋季才能收获。时节因缘不到,性急亦无济于事。

 

作为从文化失落断层的危机陷井中走过过的人,我们都深知自己不过是过渡时代的过渡人物而已。人文志业的达致,不但需要踏实的工夫,必须培养笃厚的精神,而且尚要假以时日,不能不具备等待的智慧。耕耘的责任决不能推辞,收获的希望则当留给他人。内圣虽个人亦可有所作为,自然心不容已;外王则为人人均能参与的共业,必须依赖世人的觉醒与努力。文化不能在世界上熠熠生光而站立,民族也难以在世界上巍巍增色而独立。

 

二、重视静悄悄的革命

 

中国文化书院十年的奋斗努力,当然也不能说毫无成绩可言。至少我们以自己的行为或存在方式,见证了中国文化并未死亡,中国文化依然活着。而文化的不死大义,既上契天道好生之大德,又下合人心开物成务之本质,始终寄寓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生存发展意志。故中国文化书院在十年的奋斗发展过程中,本着以诚待人、以虚接物的态度,也凝聚了一批热心公益活动的朋友,团结了大量关心文化建设的师生,扩大了文化道统的影响范围,激活了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人文生机,旁助了地方民风的提升与转移,引发了社会向善的内心渴求和动力。只是从时段的视域来如实观察,我们仍不能不随时提醒自己:工作才刚起步,一切均微不足道,就象涓滴之水才汇成大河,由河入海以观其壮阔,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因此,十年来,尽管我们也以边缘人的身份,做了不少文化建设的工作,但仍需要清醒地懂得: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道路悬隔已久,欲将其打通必须付出巨大的牺牲与努力,只有本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审慎态度,走好当下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步路,才能达致自己所预设的终极性目的。在通往理想的路途上,不仅耐心、、毅力、勇气对事业而言很重要,而且涵养、才情、智慧亦为人生所必须。着眼于人类长远福祉而思考和奋斗的人,无论于己于人都只能有更多的付出而决非是索取。老子岂不早就有言:“飄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表面看似在谈自然大化现象,实则亦为人间道理的传达。所以多年来我们总是主张微型革命,强调静悄悄的改革,提倡和谐化的调整,践行自我身心的改造,以为任何事业都必须从个人的修身做起,主观的人格不可能不在客观的事业中有所体现或反映,只要契理契机,真为正知正见,即可在不知不觉中变化人的气质,在不知不觉中转移社会的风气,完善民族或国家文质相宜的文明形态,增进人类通过和谐相处或平等交流才能达致的永恒福祉。所谓“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汉书卷四十三《叔孙通传》》,已足以说明渐进积累的变革发方式,无论衡之古今中外的历史,可说从来都是文明建设繁荣昌盛的唯一捷径或正途。

 

如果从最深刻的本源之处观察,则不难发现,人心、社会、自然与宇宙之间,必然存在着对应密契的建构法则。人生改变,家庭改变,机关改变,社会亦随之改变,民族亦随之改变,国家亦随之改变。人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身心存在状况,然后才能改变社会的交往的存在状态。人类既然改变了自身的行为方式,也就意味着改变了对自然宇宙的行为模式,就有可能起越自我中心立场,实现与自然大化的和谐共处。人的一切社会化行为都不能不有伦理的后果,只有道德的生活才能维护真正的尊严。一切革命本质上都是人自身的革命,是自身存在私欲状态的彻底改变。所谓微型革命着眼处虽在个人,定位却离不开天地宇宙。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宝藏,仍是人自身的存在。而世俗社会之所以不能完全否定,便是因为它尚有修身成圣的可能。即使在病态畸变现象触目惊心的现代社会,也有可能守住生命本有的自性光明,维护人生最重要的人格尊严,走出一条通往良知的自我拯救之道。而最大化地提升人的素质或境界,即为最大化地扩充能够增进人类福祉的积极资源。见微之显,亦可入德。微型伦理与巨型伦理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条层层提升的通道,既体现了由内圣而外王的理想,也展示了天人合一的可能。这正是传统为己之学的精义所在,不能不凭借现代性的条件重新诠释和弘扬。

 

三、维护学术的操守与尊严

 

作为大学体制制内的研究机构,中国文化书院当然必须从事严正的学术研究。我们深知文化精神大义札根的深层基础,仍在高深而纯正的德业学术。无论代表道统精神的学术谱系的绵延,抑或源自心性的学理思想的表达,乃至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观察所展开的分析讨论,如果要在形上形下两个方面都结出人类思考的智慧果实,成为社会群体心智力量永难磨灭的典范精品,就不能不严正地迎接而非逃避时代的挑战,积极地去思考而非无视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的问题。思想与学术的世界永远都为民族和国家所必须,否则便谈不上文化精神传承的可久可大。

 

因此,虽然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相较,我们似乎做得仍不够,距离理想中的境域依然很远,但既然选择了学术为自己的存在方式,十年来的成绩也未必就不可观。更直截地说,无论文化的建构或学术的发展,都是我们关怀的核心题旨,尤其面对大小两种传统在认知取向上长期失衡的学术局面,我个人更强调双管齐下的研究方法或路数,以尽量减少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视域观照盲点。在研究政治中国、文化中国的同时,也必须关注乡土中国、基层中国,不仅要从中心来审视四周,也从四周来分析中心,看到中心与边缘的区分、组合、重叠与再造,了解国家与地方及地方与地之间的互动、交流、融突和耦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寻找未中国学术和文化发展的合理经验依据,从而推动中国现代文化既充分世界化又全面本士化地健康发展,最终则在各种价值领域发挥引领世界潮流和维护国际和平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认为,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且仍在不断赓续发展的中国,不仅应该为人类贡献经济成就、物质文明成就,更重要的是还要贡献智慧成就、价值精神成就。尽管在研究取向上我们的心志抱负很大,但于入手处则强调具体而微的功夫的重耍。面对工具主义声嚣尘上的主流文化,沉潜于学术和思想的世界便是一种抗拒。与世俗社会流行的时髦话语相较,严正的学术文化事业必然显得冷清。但求仁既已得仁,求义既已得义,则其他的一切都可视为浮云,各种潮涨潮落的喧哗都可置之不理。尽管从“道通天下之志”的角度讲,我们也希望团结更多的有识之士,愿意有更多的朋友共同为学术文化的建设伟业而劳作耕耘,但毕高处不胜寒,能与古今圣贤同处一境界的人,可说从来都只能是少数。故教化之兴起于人间社会,实亦一日不可或破之事。理由是圣贤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者仍是多数,如何引发生命的善根以成就人的人格,如何透过礼乐文明维护人的自由与尊严,也是以学术为职志的学者不能不思考的问题。学术的一大价值意义与目的诉求,就是寻找生命的本质和建构生活的准则。

 

四、丰富充盈的学术创获

 

正是有鉴于此,我们才假中国文化书院成立十周年之机,召开了“中国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开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学术会议的方式来反思十年来的生命跋涉历程,同时也回顾或瞻望中国文化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无疑乃是一种最好的纪念方式,自然也得到了四面八方朋友的响应。应该说会议的召开是成功的,交流是充分的,讨论是热烈的,收获是丰盈的。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论文专辑,就是会议成果的最终结集。

 

中国文化书院十年的工作虽只是开始,却受到众多同道朋友的鼓励。这更使我们感到坚守价值理想的重要,明白推动文化返本开新责任的巨大。而除了回顾总结的文章外,收入文集的其他学术论文,大体亦反映了我们研究工作上的取向:即一方面践行为己之学,将一切知识融入自我的心性,以自性的光明来为学术添光增彩,成就人生最为重要的学问的生命;一方面则展示学生命存在的全体大用,将心性的体认外化为客观的知识,尽可能地积累有益于世人心的社会公共资源,完成人生不可或缺的生命的学问。心性的默契体认与知识社会学的实证分析,二者均有裨于我们更好地走进古人用生命和心灵营造的学术思想世界。无论生命形态、人格形态或知识形态、生活形态,都应该高度密契地和谐统一。论文集的题域范围虽然广涉儒道释三家,但也有不少具体人物的个案研究,深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内部深入探讨者亦甚多,要皆反映了对中国文化未来开新式发展建设的关怀,体现了对中国文化整体而全面的复兴厚望。透过儒道释三家的探赜固然可以把握中国文化的特性,但区域学的方法亦能呈现其发展变化的地域面相。遂裒集合为一帙,以飨世之读者。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面对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真正的学者是不能不有忧患和担当的。也就是说,匹夫虽然微不足道,亦当承担天下兴亡之责。然倘若源头已不清正,浊浪必四处横流;可见欲绵延一线文化命脉,首要者即在守住清流。故敢与天下一切有识者互勖共勉,愿意推动中国文化沿着道的轨辙继续向前发展,庶几不负与会者呵护关爱之苦心美意,而共同相逢相会于民族生命至善至美至真之境域。一如山涧之涓涓清流,最终必会归于蔚蓝之大海乎?区区寸心,可昭日月,乃公诸天下,质之同好。

 

是为序。

 

西历二0 一二年十一月廿五日迂盲叟谨识于筑垣花溪水心溪梦馆之得其乐斋

 

原载《萤火集》,巴蜀书社2013年版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责任编辑:葛灿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