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台】学而第一:AI时代的最佳课纲(中)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4-07-15 17:57:53
标签:
陈绪平

作者简介:陈绪平,男,字子茂,号尔雅台,西历1969年生,湖北阳新人。长期从业于互联网科技界,曾任阿里巴巴资深架构师,现任某上市公司高管。

学而第一:AI时代的最佳课纲(

作者:尔雅台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尔雅台”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六月初七日丁丑

          耶稣2024年7月12日

 

回到《论语》。学而第一共16章,这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教学课纲。在全球文明体系里面,把「学」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孔子。西方是你要信靠,而孔子不是,他首先谈的是「学」。谁学?我学,从我开始。我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小孩开始。你看,这是一个生命的成长之学,不是一开始对成人讲的。所以,为什么说是最佳课纲?根据正在这里,它让我们摆脱信靠方式,为全人群提供一种普适的生命成长教育。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打算一章一章地去解释。市面上有许多书,都有解释,都能查,文意基本都没错。这些书,我们大家都能看到,出版物很多,对理解每章的文意很有帮助。

 

当然,有几章的文意解释,需要重点说明一下。

 

首先,是这个“三省吾身”。这个“三”,我的解释很简单,就是数字三,就是指后面三个,区别于世面上的,没有很多的迂回和解释,就是简单直白。孔子回答学生很多时候都是简单直白。那么我们今天对孔子的语言很有亲切感,他没有很迂曲的东西。

 

第二句话:“贤贤易色”。这个色,有别于夫妇关系的男色女色,其实是容色、气质、和颜悦色。跟贤者学习,养成贤者的气质。所以,“贤贤易色”指的是这个,是跟贤者学习,以成就自己的气质,这是许多书没有解释清楚的。

 

第三句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观谁,父还是子?区别于大多数的观子,我这里的解释是观父。后面“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即无改于父之志、父之行。观父辈的志向与事迹,这个不同于其它解释。诚然,汉唐以来的解释,观子是主流。但我们看,朱子在《四书或问》,其实倾向于认为应该是观父,但不知为何在《四书集注》又没有改。大概是因为当时的人都讲观子,当时已经比较流行这个讲法,但他明确说了应该是观父的。

 

第四句:“礼之用,和为贵”。这里主要是有个断句的问题,我们今天的很多本子是这样段句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是欠妥的。这个断法,大抵也是后人根据朱子《四书集注》的插注来的,但这是有问题的。准确的断句应该是这样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这个“先王之道斯为美”,是总结“礼之用,和为贵”的,是接前面的,而不是启后面的。

 

学而第一这16章,为什么说就构成了一个AI时代的最佳课纲?我们把这16章分为三段来看,它其实就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大纲。孔子讲「学」的观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二三四,它有个很清晰的逻辑。与我们今天的普遍认知不同,它是非常严谨的有逻辑的。

 

 

 

第1~5章就是一个为学的总纲。理解这个总纲,就能理解孔子怎么教人成人的。怎样培养一个有德性的人,或《大学》讲的大人,大写的人,顶天立地的人。它这个根本的「学」就在这1~5章里。

 

第6~10章,是朱子小学的概念。朱子在《大学章句序》里不是说了吗,“人生八岁”“皆入小学”,“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也就是说,14~15岁以下就是小学,以后是大学,这是朱子的二分法。因此,朱子这个“小学”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小学+初中,也就是K9,九年制业务教育这个阶段。

 

第11~16章,是朱子大学的概念。15岁以上基本算成年,称冠者,学校有成人礼,是吧。“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是小学,“观其志观其行”是成人了嘛,是大学。当然,过去说是十四、五岁,现在说十八岁,时代不同了,有几岁的差异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孔子是这样讲德性的确定性成长的。你的生命不管怎么变化,它都有确定性的成长,它就是确定性成长的大纲。业的事,孔子不讲。孔子只讲一个人的生命怎么圆满,德性怎么成长。孔子不是不会打仗,但别人问他兵马,他都说不知道,说不懂。他不谈这些东西,因为他知道,只要你的德性有了,人的聪明才智那玩意都会自然叠加上来。

 

我们现在很多搞传统文化的,推广读经的,他讲什么呢,小孩读《道德经》!这是很奇怪的事。孔子教人,重在守正。一个人、一个生命的成长,尤其小孩的成长,首先是守正。我们说守正出奇,但这个奇,你长大了自然都会出来。古怪稀奇的东西,成年人的世界里都会,那东西不需要教的。

 

因此啊,教育,尤其是年轻人的学校教育,重要的是守正。这就是孔子《学而》这一篇的基本思想,所以朱子说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这就是《学而第一》,它是这么一个体系,分三个部分来看。

 

当然啊,我这样讲《论语》,确实有点高,可能会不太好懂。所以我这本书啊,我这本《论语义解》啊,当初出版的时候,原名叫论语中级读本,是个中级。那为什么呢,就是现在很多白话文的只是一种简单的文意的解释,可以定为初级,你要了解《论语》的基本意思,现在的很多这种初级注本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深入到孔子之道的主干上来,深入孔子的德教体系中去,那对于这个经典的思考就要高位一点。我们读《论语》,要时刻注意的是,孔子是以那个业来呈现和强调其背后的德。德肯定是更高位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我们需要穿透纸背,从字面往外去领悟这些东西。

 

我们先看1~5章。

 

 

 

论语开篇子曰学,学什么,怎么学?“学”怎么解释,这个最有讲究。朱子解释的是效、效法,向老师学,向先进学。也就是仿效的意思,你先进,你的德行比我好,我就通过效仿你,来成就我自己,来成长我自己。

 

朱子把学解释为效,没有错,但是不完整。他只是讲了「学」的一部分内涵,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关注点。但是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学什么?大学这么多课程,天下这么多知识,你要学什么,你应该学什么?所以今天读《论语》,“学”是个大问题。

 

孔子不可能教你学AI、学计算机,那么《论语》所说的这个「学」,学什么?学德性的成长。怎么理解呢?《易经》有一句话,“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因此,学什么?这个学,显然指“进德修业”之事。

 

《论语》都是教弟子的问答,是孔子根据弟子问问题的机锋而随机说的。但他的话都是有根据的,都是有很深刻的内涵的。这个根据在哪?自然是在六经里。所以,“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就是《易经》讲的“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孔子是把六经的内涵作了更通俗的转述。

 

时,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很多的解释,是按时,比如按计划排课程表之类。这是我们今天的时间观念,是工业思维的产物,显然是错误的,孔子没有这个观念。实际上啊,这个时,是及时。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人生到什么阶段就该做好这个阶段的事。该学习就学习,该恋爱就恋爱,该成家就及时成家,指的是这么一个意思。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修德要及时,过了这村就没了这个店,这才是“时”的意思。

 

因此,学,学什么?学“进德修业”,是德和业的事。而且学要及时,及时以你的业成就你的德,促进德性的沉淀和成长。这才是孔子之教,德为体,业为用。我们传统的史书,对人的评价,其实贯彻的就是这个思路。关键的历史人物,文人们都会很严谨地给他们一个谥号——比如“宋仁宗”——就是盖棺的时候给你的德一个评价。不是盖棺的时候不能给你评价,因为人有无限可能,与人合作与共事有无限可能,在盖棺的时候再给你评价。

 

当然,我们近代以来,价值观比较紊乱了,盖棺也评价不了。今天评价好,明天又不喜欢,价值观经常在变。但是你看历史,看二十四史,它的价值评价长期是稳定的,它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根据周公之礼来评价,是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下来的价值评价系统。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根据这个一以贯之之道来评价,这是吾人长期的传统。

 

因此《论语》开篇曰「学」,它学的就是进德修业。而且它通常不着重谈业,而是着重谈德。它谈业,只是通过业来看前人的德是怎么修成的,以供后进来学,来为学。所以,进德修业主要是这么一个内涵:以德驭业,德业相济。这是开篇第一章论「学」的核心。而这个核心,恰恰是我们白话文讲《论语》,长期都没讲到这个点上来的。

 

什么是德呢?需要特别指出,它不是我们今天谈的道德,这是二个概念,根本不是一回事。中国文化长期以来是儒释道三家,这里我们不谈宗教只谈学术,在学术上不同流派之间是可以会通的,其根源是由于儒释道三家孔子长期居C位。今天情况不同了,西方宗教势头正盛,对我们的许多传统的观念造成冲击。我一朋友是基督徒,我们吃饭时就喜欢辩论上帝到底存不存在,也讨论中国学术、孔子之道如何能够与西人宗教、西方学术有效会通。

 

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我们现代以来的儒家哲学,其对孔子的解释都是一个哲学化的体系。而西方除了哲学还有神学,而哲学取代不了神学,取代不了上帝。如果用哲学的方法讲孔子,那自然就会得出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个结论。这实际上是在矮化孔子,矮化吾国固有的学术。

 

吾人当然没有神学,但有经学。经学不是现代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哲学,而是融哲学与神学一体的,是吾人独有的学术体系。这个体系没有西人的那种哲学与神学二分与割裂,而是一个更有机的经、史、子、集的体系。

 

比如说,西人动辄言上帝,我们的文化里面有上帝吗?在西人哪里,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从吾人的视角看,其所谓的圣父,其实就是天的主宰,吾人谓天心;其所谓的圣灵,万物皆有灵,其实就是“天命之谓性”,吾人谓天理、性理;其所谓的圣子,道成肉身,其实就是“率性之谓道”而全其性者,吾人谓之圣人。

 

《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其义深矣。接下来还有一句“修道之谓教”,这个“教”名堂就大了,中西文化的分野正在这里。西方文化,其早期的开创者其实都在社会底层,其设教的传播对象也是社会底层,是给底层民众解决苦难的。因此,其“上帝”的人格化言说,比较简单直接,底层民众容易懂,搞“神道设教”也容易使底层民众敬畏。孔子之道则不同,它是圣王之道,是二帝三王治天下之道。所以它起点处的视野和格局就很高很大,它不搞“神道设教”,敬鬼神而远之,是个文教传统。

 

所以,你说中国人有没有信仰?答案是:既有又没有。西人以三位一体的上帝型塑对天道的敬畏,我们中国人则是以敬天法祖来型塑对天道的敬畏,显然异曲同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我们是有信仰的。但另一方面,西人所谓的“信仰”,是对上帝这个人格化唯一真神的信仰,是一种“神道设教”。吾人的“敬天法祖”则不然,它是一个更弥散的非人格化的,更符合天地宇宙理性演化的敬畏谱系。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西人“信仰”这个模型,套在吾人身上。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没有西人的这种“信仰”,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安身立命之道。

 

因此,进德修业这个德,不能矮化为今天所谓的“道德”,它是个与西人“上帝”比肩的一个概念。理解这一点,才是理解孔子,读懂《论语》的关键。

 

盖《论语》所谓的“德”,是指性德、天德,是天地之间“止于至善”的那个总的德相。这个总的德相,一言之就是“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就是孔子对于天地宇宙总的德相的一个指称。

 

当然,一个字叫仁,那二个字呢?叫仁义。孔子曰仁,孟子曰义,所以后世孔孟并称。然后到宋儒,进一步拓展,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记得二十年前有个学术会议,香港的一位学者,是个大学校长,在谈到三纲五常时,就说三纲不接受,五常可以接受。三纲能不能接受今天暂且不谈,五常是中国文化最高的价值,这个大抵是今日学术界的主流共识。

 

唯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五常视为伦理的、道德的,与西学的概念类比,五常是奥古斯丁说的那个“上帝之城”中的至善,是天地宇宙的最高价值。这是极有高度的,中国人讲仁义,仁义是很高的,被今天的哲学搞矮化了,显然是要不得的。

 

毫无疑问,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仁义法。但这个仁义法,从哪里开始?从孝悌开始。这就是第二句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意这个本,是根本的意思,不是今天哲学讲本体论的那个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是要迈出第一步,这个叫本。为仁义的根本是孝悌,从孝悌开始。

 

中国人的传统是家国天下,现代化却是原子化的个人。原子化的个人很渺小,很寂寞。你看现在城市人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再穷也肯定比过去物质丰富,但是还是很孤独,很困惑,为什么?因为你是原子化的个人。

 

而过去是家、国、天下,三者好比一个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但确是同构的合在一个立体的网络里。天下是个立体的世界,个体生命呈现为这个立体中的节点,跟其它的生命形成一个有机的且有序的关联。这是一个生命的亲密关系,生老病死都在其中安顿,所以古人从不孤独。孤独的境遇,往往是现代小说的主题,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主题。

 

这个立体网络,是如何安顿仁义秩序的?从家开始。什么叫仁?父母之间,亲人之间,叫仁。什么叫义?下辈对上辈为尊,叫义。亲亲与尊尊,纵横交织,从而型塑出一个立体的网络秩序,就是仁义秩序。显而易见,这个仁义秩序,是家开始的,是从孝悌开始的。

 

所以,你看,仁义是要有载体的。从家开始,这就是仁义初始的载体。2012年大大到曲阜,他讲了一句话,说中国人讲孝悌,这个价值非常好,但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商业文明,孝悌在哪里安放呢,是个问题。找不到地方,只因你远走了,走散了,家找不着了。回家的路在哪?这对我们今天是个问题。

 

前几天刚好有个老教授在朋友圈上讲,他接待了一个从北京来的老先生,很厉害的,参与起草了《民法典》。这老先生自诩他的重要贡献,是坚持把婚姻法放到《民法典》中去。当年蔡元培废除读经,貌似进步实则罪人,这位老先生亦如是。吾人自古婚姻合两姓之好,上拜天地下祭祖考,岂可草率地视为契约关系、合同关系,而放进《民法典》?价值体系紊乱如斯,才是今日中国之忧啊。

 

所以今天的民法式婚姻本身是个大问题,我们过去绝不是这样的,历史绝不是这样的。夫妻关系绝不是个商业的契约的关系,它从关雎开始,从孝悌开始,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家族的社会教化的体系,从这里出发,一幅宏大的仁义秩序画卷徐徐展开,吾人文明方可大可久。

 

因此,《学而》第二章讲“为仁之本”,意义非常重大。当然,这不是孔子的话,是有子的话。《论语》为何要这么编排?显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很深的考量的,是非常讲逻辑的。第一章曰「学」,学什么?进德修业也,为仁、行仁也。如何“为仁、行仁”?所以接下来第二章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个本,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不是西方讲本体论的本,而是事物根本的本。凡事都有根基,“为仁、行仁”的根本在孝悌,孔子的仁义法就是从孝悌始。它是这么一个逻辑。

 

为仁之本自孝悌始。那如果不为仁而失德,从哪里开始的?从巧言令色开始。所以你看,这是第三章,本质上是从一个人的机心开始,巧言令色就是机心。我们人在世间,这个机心呀,是躲不过的,所以你看佛家也是花了很大笔墨来讨论这个事的。许多事呀,一有机心就会搞得很复杂,人类的道德水准就会因此急剧下降,用佛家言就是我们始终陷在六道轮回之中,不得解脱。

 

所以,第二第三章是对举:为仁之本自孝悌始,失仁之端自巧言令色始。它响应第一章的进德、为仁,由仁义行。注意,是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行仁义,有可能是刻意的机心,最后会变成空洞的口号,内心不实。而由仁义行,是你内心的自发流露,不是刻意伪装的,是自然而然的。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看,是不是有许多人,积极上进,刻意表现?虽然做了很多,但这不是仁义,是行仁义,拍拍胸脯说我行仁义,但你自己的内心都不一定信。你内心信,而由仁义行,这个其实还是很难的。

 

我们早年在互联网的时候,它是很讲原则的,核心是一个诚信。那时候马老师总是说我们要做一个未来的企业,我们要或102岁,我们不为赚钱而赚钱,我们是有使命感的。刚开始我们是不信的,他在洗脑,在忽悠我们。马老师便说我是说给自己听的,说给我的内心听的,我一定会身体力行,你不信没关系,你们看着好了,当然你们也可以借假修真,试着参与进来,我们可以一起来。

 

他说的是不是真的?或者最大的可能,自己不信还忽悠我们?那好,咱们在那摆着,看五年十年,看我们谁能做到。所以今天大家都骂马老师,但我们这些离开的曾经的阿里人,我们都不骂他。虽然,他不一定是标榜的做得那么好,但这十几年走过来,他是真做到了,他所有的吹过的牛,他是真信,所以他能坚持并成事。

 

秘密在哪?一句话,诚信自律,它真真切切地做到了,十几年如一日地做到了。没什么秘诀,对吧?古人教人,都是这么要求的。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过去高速发展的二三十年里,谁感拍拍胸脯说我做到了?马云做到了,互联网人做到了。

 

但互联网为什么后来总是被挨骂?从我一个前互联网人的立场来看,二0一四年阿里上市,引起了市场的疯狂,是根本原因。许多资本,许多资金,都投进来做互联网,许多人,许多传统行业的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人,都摇身一变,成为互联网人,大家都疯了,市场都疯了。结局呢,没这么多钱赚,许多人血本无归,于是纷纷掉头骂马云,骂马云是个骗子。

 

聪明人总是很多的,我们看这几年网上有大量骂马云黑互联网的段子,很精彩,很有才,我很喜欢看。但有一个根本点,是我们今天这个商业时代,有意无意忽视的,就是马云也好,互联网人也好,他们曾经有一种使命感,诚信自律,坚持十几年去成就一件事,这个我们大家有几人能做到?骂马云是很容易的,以马云的这种心性去做事,恐怕千难万难。

 

世人都巧言令色,但总有人能坚持本色,是这么一个概念。我们在企业里都讲KPI,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KPI。但我们知道,比如小米,就曾提倡去KPI。在人性面前,很多术的东西只能有限使用,没有万能药方。视人为人,才是企业的长久经营之道。企业文化,如何去培养这么一种正向价值观,去调整和校正我们的德性,去培养和形成这种德性的氛围和场景,才是关键。阿里的成就,显然跟他们搞政委体系,搞价值观考核,长期坚持培养这种诚信的文化密切相关。

 

当然,这几年形势复杂,很多事情出来了,很多商业价值都变了。前段时间有朋友跟我讲AI,找我怎么给他介绍投资人。我瞧他做的就不是AI,他根本就不是这个领域的,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视野和能力,他只是想用他过去的生存方法来投机,来蹭AI的油。我们早期互联网人特别不喜欢这个事,我们20年前都不做,你现在还找我们做这个事,我们就再没钱吃饭也不干你这事。这就是价值观,商道即人道。

 

所以,为仁之本自孝悌始,失仁之端自巧言令色始,要对举。那如何保证孝悌不偏,如何规避巧言令色?这就是第四章,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逻辑关系看清没有?世人既然都如此难免机心,那怎么对治,怎么学?关键在自省,关键在修身。

 

修身是功夫,需要个人力行。只有力行的体验才有价值,因为它来自于你的内心。如果是变成考试,用笔写出来,话讲得再动听也不一定是对的。虽然话动听也没错,但不一定对,它需要的是三省吾身这个事。所以,不是理论讲得很好、书写得很好、字写很多、话讲得很漂亮,而是在三省吾身,在日新其德里面。当然这是很难,不容易做到,包括我,我也做不到。

 

三省吾身而成德,有德了可以干什么呢?“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这个如何理解?就是《论语》第二篇讲的为政,有德行了就可以去为政。我们看,《论语》是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先学,学了以后为政。

 

政如何解释?我的书为什么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话文?我翻译不了白话文。我看到一些书,大都把这个“政”解释为我们讲的政治。错!孔子讲的为政不是我们今天讲的政治。《论语》也绝不是一本我们今天讲的政治学方面的书。

 

那《论语》为政是什么?我们人生啊,总是在家里家外轮流转,在家里是靠亲情靠父母恩,是不是?那在外面呢,显然不能恩了?那靠什么?靠义。我们在外面做事都要合义,这个合义的作为就叫政。

 

比如我过去是一个技术人员,程序写得好,这个是事,但不叫政。我们经理程序没我写得好,但他管理做得好,这个是政。他管理的水平我们达不到,就是我们为政的水平达不到,没他那个水平。

 

为政,是管理,不只是政治。或者说,政治只是为政之一,但为政还包含政治之外的人和事。你到任何地方去,比如在企业里,都要管理,都要管不同的事,这个就叫为政。

 

为政以德,这是《论语》第二篇讲的。我们今天搞投资的人,许多都喜欢学段永平,他的口头禅就是这几个字:本分,平常心。整个商道,好的商业人才,讲到最后还是这个,商业的魂在这,人生的魂也在这。商业即人生嘛。

 

学是因,政是果。从学开始,从一个大人之学成为一个大人开始,成为一个在社会中立得住的人,你的德行在社会立得住,这就政了。孔子是德教,他没有讲一定要让你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他只是关注德性的沉淀和成长。因为唯有如此,人的生命才得圆满。

 

这就是为学为政的一个体系。第一部分就是讲这么个总纲。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