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晚林】逰丹霞山記

栏目:依仁游艺
发布时间:2012-06-12 08:00:00
标签:
张晚林

作者简介:张晚林,号抱经堂,男,西元一九六八年生,湖北大冶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在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任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兼职湖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著有有《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赫日自当中:一个儒生的时代悲情》《美的奠基及其精神实践——基于心性工夫之学的研究》《“道德的形上学”的开显历程——牟宗三精神哲学研究》《荀子译注(选本)》等。于2009年以自家之力量创办弘毅知行会,宣扬儒学圣教,践行“知行合一”之精神。





逰丹霞山記
作者:張晚林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发表
时间:西历2012年6月12日



    時維三月,序在暮春,歲在壬辰。陳望衡教授受景區管委會之邀,攜其弟子生徒一行三十餘人,予有幸得以間其中,於煙雨微茫之際,乍暖還寒之時,飽覽丹霞山之湖光山色,體悟人生宇宙之大道,不亦樂乎?!
    
    
    予觀夫丹霞勝景,在奇山異水之間。其山也,色如渥丹,燦若明霞;其水也,明如凈几,翠若斑竹。誠不塵之人世,遽臨之仙境也。大凡亦塵亦仙之境,固鬼斧神工,得造化之玄妙,然亦有人事之傳奇,性情之俊美。丹霞一山,尤為個中之冠冕也。
    
    
    蓋太古之世,有一仙攜二童子臨山而居。男喚阿丹,女名阿霞。仙有水、火葫蘆各一系腰間,法力無限。三人怡然獨居,餐風飲露,不與俗世相往來。其師也嚴慈,其弟子也順孝。師徒三人,樂樂山水間,盈盈蒼穹下,一晃數載。阿丹茁壯成俊實之後生,阿霞出落為亭亭之少女。二人相濡以沫,青梅竹馬,孰料日久生情,而其師竟悄然不知。阿丹自忖:“男女之事,於仙界乃大忌,有觸犯天條之罪。”由是,便縱有千種風情,丹、霞二仙子只能以兄妹相安,於是又年矣。一日,阿霞見一秀才於竹林中伏案而讀,書聲琅琅;其妻一旁與孩童撲蝶嬉戲,歡聲悠悠。又見遠處炊煙裊裊,人們三三五五,相攜而歸,好不自在悠閑。阿霞自度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樂順父母,宜室宜家。視帝力如無有,臻天倫於至樂,孰云人間乃濁世也?然吾與阿丹相慕已久,卻礙於戒律,不能結千年之好。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豈不悲乎?”翌日,語阿丹曰:“吾人何以不能作塵世之想而遂秦晉之愿也?”阿丹曰:“清規森嚴,何敢有非分之想?”阿霞耳語曰:“豈不聞范蠡西子、相如文君之事乎?”阿丹曰:“甚矣,女之不孝也。”阿霞曰:“天地之德,生生為大。舜,聖人也,尚不告而娶,況吾儕乎?”阿丹曰:“雖然,奈師傅何?況又二寶物隨焉,如何可逸而去?”適無可奈何之際,忽如雷之鼾聲至,出,視之,其師睡正酣。二人遂竊火葫蘆向深山而逃。未幾,其師醒,喚其徒,未至;出而視,未見。遂沿山尋之。不久,見其徒端坐於葫蘆之上向南而飛,呼之,不答。無奈,其師念咒施法,葫蘆頓時墜地,火龍噴然而出。霎時天地成熔爐,乾坤變火海。其師復念咒施法,嘭然一聲巨響,水龍亦騰然而出。頓時山野成澤國,蒼穹變逝川。阿霞語阿丹曰:“今日之事,殆由儂起,君當前往,勿回頭。”語畢,阿霞竟成巨石一塊,隔洪水、斷狂流。阿丹怪之,猛回頭,不見阿霞,惟有叢嵐疊嶂面之而笑。阿丹知是乃阿霞也,遂不再前行,久之,亦成石人,而與阿霞相望而立,縱滄海桑田亦未曾離。又不知歷經幾世幾劫,此處火石成幽峰,洪流變清漣。因天水仙火之凝煉,其石色皆丹,澄如明霞。丹霞山由是而名焉。蓋睡美人,即阿霞之化身也;人面石(僧帽峰),乃阿丹之前世也。
    
    
    予由是而有得矣。丹霞山之秀美可人,固在其山水之奇異,然尤在其性情之博且深矣。何謂性?天造之自然也;何謂情?感而遂通也。性遂情通,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徒觀丹霞之山奇水秀,而不解其性情之博大精深,非但淺夫其觀,亦且愧對丹霞山水也。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是觀之,則丹、霞之傳奇,固人性之倫常,亦法天地之自然也。故《易》有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 有萬物然後有男女; 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中國傳統所謂“天人合一”、“天人一體”者,豈妄言哉?故吾人可云:觀乎天地,則見人性;亦可云:觀乎人性,則見天地。俄而天地人性矣,然未知天地人性之孰為天地孰為人性耶?此義於丹霞山則尤顯也。
    
    
    丹霞一山,其雄健處,有男性之陽剛;其優美處,有女性之溫柔。陽元石、陰元石即其選也。陽元石,俗稱祖石,高二十有八米,徑七馀米,形似一牡具也。其剛勁挺拔、雄健陽剛之資,恰有無限之創力;其直立俊朗、威嚴誠敬之態,似有無窮之正氣。故陽元亦即是乾元,《乾·彖辭》云:“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陽元即是創造之元,萬物皆由此而來。據云,凡不孕不育者來此,即懷胎生子。人間稟此元氣,即保合太和,各正性命。故名之曰陽元石,非虛譽也。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有陽必有陰。陰元石臨翔龍湖而生,閨守深山,以見其羞怯隱忍,不似陽元石之突兀挺立也。其高,三餘丈;其寬,丈五尺;洞長丈二尺;穴寬二尺餘。其形妙然一牝門也。其幽密退處,宛然一待產之少婦;其自守敦篤,怡然一溫靄之慈母。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以是觀之,誠非妄言也。概而論之,丹霞之景觀,或雄奇似陽元石,或陰柔如陰元石,皆燮理陰陽,平章二氣也。
    
    
    僧帽峰、蓮花峰、蠟燭峰皆呈雄奇之氣也。登臨長老峰之望日亭,極目遠眺,數峰矗立。若夫風和日麗,天高氣爽,則丹巖紅輪,交相輝映,似出征之男兒挾長戈以奔;若夫淫雨霏霏,連日不開,則霧靄飄渺,乍見還無,如下山之俠客佩寶劍而隱。觀斯景也,則陰消陽長,殆生正氣勃發、匡扶道義之心;亦有淩雲報國、除暴安良之志也。
    
    
    錦江、睡美人、翔龍湖則皆蘊陰柔之美也。自陽元山下,行一二里,則至錦江,順流而下,沿岸近覽,則見垂釣仙翁之逍遙、牧象童子之歡趣、掛簾天屏之悠閑;遙岑遠目,則見玉簪螺髻,連綿群山恰似美人仰臥雲間,青絲縷縷、皓容皎皎,胸高翹,腿修長。往長老峰南趨數百步即至翔龍湖,宛如飛龍翔其間。若夫習習朗朗,則碧波蕩漾,竹影斑駁;絕巘倒懸,清榮峻茂。若夫淅淅瀝瀝,則輕紗似夢,酥絲如愁;層林啼喚,幽谷迴響。觀斯景也,則陽退陰滋,殆有趙燕傷歌、南浦送別之情;亦生去國還鄉、歸隱山林之意也。
    
    
    概觀丹霞之景致,莫非天地人情之妙合,故天地人乃造化之三才,不可缺也。三才必有三德,《易》云:“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陰陽、剛柔、仁義,言雖分殊,其實一也。是以宇宙大法即是人間秩序,人間秩序必同宇宙大法,故暴殄天物即是泯滅彝常,泯滅彝常即是暴殄天物。由是觀之,人當德合天地、行法自然也。至此,則可贊天地之化育,而與天地參矣。
    
    
    此蓋人情之大觀,天地之靈修也,而丹霞鍾之於一,亦造化之玄妙,人世之休徵,上蒼之神啟也。予臨此而浩歎,歌曰:
    
    
    天工開物兮,妙合造化。
    陰陽二元兮,性情丹霞。
    庶物露生兮,無非教法。
    汩汩榮辱兮,容有際涯?
    錙銖利害兮,何可相戛?
    豈弟君子兮,誠敬以嘉。
    仁者樂山兮,靜修韶華。
    智者樂水兮,動養閑暇。
    含章吐曜兮,玄德斯達。
    師天法地兮,宜國宜家。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