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 著《论语译解:慧命与心法》出版暨序言

栏目:
发布时间:2023-12-13 20:48:04
标签:
林安梧

作者简介:林安梧,男,西历一九五七年生于台湾台中,祖籍福建省漳州,台湾大学首位哲学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鹅湖》社主编、社长,现任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台湾元亨书院创院山长,山东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著有《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之研究》《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儒学革命:从“新儒学”到“后新儒学”》《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人文学方法论﹕诠释的存有学探源》《当儒家走进民主社会:林安梧论公民儒学》等。

林安梧 著《论语译解:慧命与心法》出版暨序言

 

 

 

书名:《论语译解:慧命与心法》

作者:林安梧

出版时间: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内容简介】

 

台湾知名学者林安梧教授《论语》学集大成之作,将四十余年的研究心得与生命实感汇入其中。“年少十五,喜读《论语》,至乎今日,已逾四十年。不只是自己读《论语》,后来也教学生读《论语》。读之、讲之,感其意味,体其意韵,明其意义,常有快然不可以已的证会。讲读《论语》,其意味温润如玉,其意韵绵绵悠长,其意义明白透辟。每次阅读,或者每次讲论,都觉欢喜。这里有的是鸢飞鱼跃的悦乐,有的是青山绿树的生机,有的是宽广深平的智慧之海。”

 

【作者简介】

 

林安梧,台湾台中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台湾元亨书院创院院长。现任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曾任美国富布赖特访问学人、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暨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

 

师从牟宗三先生,是当代新儒学第三代中极具创造力的思想家。在牟先生“两层存有论”的基础上提出“存有三态论”,主张融通儒道佛三教,面对二十一世纪文明的新挑战,展开对话与交谈。方法论上,以船山学、十力学为基础,提出“道、意、象、构、言”五层诠释的中国诠释方法论。

 

著有《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之研究》《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中国近现代思想观念史论》《血缘性纵贯轴:解开帝制·重建儒学》《林安梧访谈录:后新儒家的焦思与苦索》《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等著作三十余部,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目 录】

 

序言

凡例

 

学而第一:为学悦乐、君子自反

为政第二:为政以德、养其性情

八佾第三:礼乐教化、人文化成

里仁第四:里仁为美、君子怀德

公冶长第五:不罪无过、道器不离

雍也第六:南面居敬、文质彬彬

述而第七:述作默识、志道据德

泰伯第八:礼让为国、民可使由

子罕第九:承命立统、岁寒后凋

乡党第十:乡党宗庙、时处以礼

先进第十一:先进质朴、礼乐可成

颜渊第十二: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子路第十三:勇者力行、以正治国

宪问第十四:知耻明德、修身居藏

卫灵公第十五:恭己南面、忠恕一贯

季氏第十六:礼乐征伐、君子三畏

阳货第十七:出处进退、兴观群怨

微子第十八:陪臣柄政、贤臣远隐

子张第十九:道德宏笃、仲尼日月

尧曰第二十:允执其中、知命君子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节选)】

 

年少十五,喜读《论语》,至乎今日,已逾四十年。不只是自己读《论语》,后来也教学生读《论语》。读之、讲之,感其意味,体其意韵,明其意义,常有快然不可以已的证会。

 

讲读《论语》,其意味温润如玉,其意韵绵绵悠长,其意义明白透辟。每次阅读,或者每次讲论,都觉欢喜。这里有的是鸢飞鱼跃的悦乐,有的是青山绿树的生机,有的是宽广深平的智慧之海。

 

读《论语》,不能太过理性,而是要存在契入,存在有觉知,觉知有生意,觉知其生意盎然者,方为善读。当然,也不能只停留在存在的觉知,而要进到概念的反思,有了概念的反思才能从生活世界中拟括出个意义的脉络来。进一步,在这脉络的构图中,慢慢浮现整个儒学的样貌。总的来说,要是存在的读,而不是论理的读。或者,更准确地说,先由存在的读,慢慢可以有概念的反思,可以有理论的建构,这时便可以论理,甚至分析。论理的读,必须基于存在的读,没有生命存在的契入,就不能有适当的理论建构。

 

读《论语》要先诵读、粗读、略读、通读,而后进一步细读。须得注意的是,细读不是琐碎的、细腻的、文献的读,而是深切的、契入的、证会于身心的读。用古人的话来说,是要能“切于己”。总而言之,就是要有感的读,不能是无感的读。感之、味之、体之、验之、知之、明之,读之欢喜、读之悦乐,读着读着,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乐何极也耶!其乐何极也耶!

 

诵读以通其音声,书声朗朗,音吐清响,自有意味;意味既得,意韵以生;意韵既生,意义逐渐因之而明也。这诵读,也有个过程,由粗读、略读、通读,最后则进到细读。盖粗读以得其朴质,朴质自然,自然无华。略读以得其大体,大体脉络,脉络分明。通读以得其贯通,贯通无碍,把握总体。就此总体,再细细读之,细读便要是契入的读、存在的读,当然也要合乎声韵训诂,解释清楚。这时候,经典的诠释、存在的契入,以及意义的彰显,可以说脉络通达,字义清楚,一体明白。用我在《中国人文诠释学》中的说法,经典诠释可以“道、意、象、构、言”五阶论之,言为话语,构为结构,象为图像,意为意向,道为根源。从话语的训诂,到结构的掌握,到图像的想象,进而到意向的体会,最后则是根源的证悟。这是一深远悠长的历程,是由模糊而日进乎高明的历程。

 

《论语》二十篇,自有理序,首尾通贯,脉络分明。但这样的分明并不是论理逻辑的分明,它是生命声息的互动感通。我教读《论语》,一向主张顺着既成的二十篇,逐章逐句阅读,有学者另作一《论语》分类去读它,我总觉不浃洽、不适切、不妥贴。因为《论语》二十篇自有分类者在,只是它的分类不是科学逻辑的分类,不是分析论理的分类;它重视的是存在的脉络,生命的气息、精神的意韵的类聚,经由一种“云从龙、风从虎,水流湿、火就燥”的类聚方式,构筑累积而成。

 

读《论语》重要的是生命的感悟、精神的体会、存在的契入,读之既久,就能真切领略到个中滋味。用熊十力先生的体用论来说,“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即用显体、承体达用,体用一如。用如众沤,体如大海水,众沤不离大海水,大海水不离众沤。就经典语义的脉络来说,部分不离其整体,整体不离其部分,要了解部分,必得了解整体;要了解整体,必得了解部分,此中隐含着一诠释学的循环(hermeneutical circle),首尾融贯。融会贯通,诵读既久,自能一根而发,调适而上遂于道矣!

 

前说读《论语》有法,由诵读、粗读、略读、通读,而细读,细读而得契入于道。由话语的训诂,进而结构的掌握,继而图像的想象,又而意向的体会,最后则到达根源之道的证悟。读《论语》须得有法,这样的有法,是由分别相,逐渐契入到无分别相的境遇。借用佛教的语汇来说,先是“山、河、大地,自有等分”,最后则到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便是由分别相,入于无分别相。无分别相并不是有甚么神秘,其实正是存在的契入尔矣!借用佛教的诠释学来说,这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如何为究竟了义,谁也不能声称他已经达到了,但谁都知道要预设着这样的一个究竟了义,究竟了义者,明心见性,通达于道也。“道”不是一个定点,道是总体的根源,是根源的总体,含藏一切、包蕴一切,是最为原初的始源,也是最为终末的究竟。就理论上必须作如此之预设,就实存上它不只是预设,它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实实的。

 

《论语》像是一曲乐章,“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这样的一曲乐章,就像是一生命的生长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有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这也是生命的“始、壮、究”,从初始创造、茁壮生长,而终究完成。这也像是《易经》八卦,三画成卦,这三画为“始、壮、究”,两卦相叠,八八六十四卦,每个卦分有内外、上下,既有结构性,也有历程性,这里就隐含着一个源泉滚滚、沛然莫之能御的生活世界。天地之大德曰“生”,活泼泼、了无挂碍是为“活”,就这样构成了《论语》的生活世界。细读《论语》,参赞孔老夫子及弟子的生活世界,真是处处有场景、处处有生活。“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处处皆乃世界也。

 

读《论语》不离生活世界,感之、体之,如有源头活水,理解之、诠释之,自成境界。理解有诠释,诠释有转化,转化有创造,创造有生长,终始通贯、本末如一。像是一首乐章,像是一棵大树,绵绵若存,生生不息。

 

………………………………

 

读之既久,讲之既久,讲之、习之,通之、达之,体之、验之,契入于身心,上达乎神明,《论语》之道朗然在目,真有不可以已者。阅读《论语》,先之以有法,由有法而入于无法,无法之法,方为上上法。这是由“言”(话语)而“构”(结构),继而“象”(图像),进而“意”(意向),最终则调适而上遂于道,“道”是存在的根本,是智慧的源头,是价值的始生之处。存在与价值和合为一,智慧即此而朗现也。显然,解读《论语》除了“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法”,心法者,明心见性,契入造化,生生不息,默契道妙,无法之法也。

 

吾之解读《论语》,随缘顺道而解也,非饾饤考据之解也。随我本心,入于场景,如其处所,就此生动之活泼,而体会天地之情而解之也。虽非饾饤考据,而实有参赞于前贤者,宋朝朱熹《论语集注》,自不可免,但不必为其所限也。间或有不同,或有转化,也不及细讲,我只是随缘顺道而解,依文解义,就此义理,调适之、上遂之,使之契乎道也。王天恨《四书白话句解》、钱宾四《论语新解》、蒋伯潜《四书广解》、杨伯峻《论语译注》,乃至李泽厚《论语今读》,以及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东汉时期何晏《论语集解》,也是免不了的。再说,王船山的《四书训义》《读四书大全说》,看似没有直接影响,但这些书,读之既久,不可能不影响。其实,船山“两端而一致”的思维方式,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入乎身心,无所不在的。当然,我认为李炳南先生的《论语讲要》真可以说是充实而不可以已。《论语讲要》一书是我喜欢阅读,而且常常推荐给学生及同道友人的。

 

我读《论语》、《论语》读我,在生活中读,也读进了生活,解读《论语》只要是随得了缘,就顺道解来,能通就是了。通者,入乎身心,上契于道也。能通就能达,“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不只达乎四体,并且推而扩充之,推恩足以保四海,达于邦国天下。孟子说“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子贡有言“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不过,我总想《论语》可能就是去了解孔老夫子学问与人格境界的阶梯。

 

人的身家性命是有限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人生处处都是有限的。身命有限,然而慧命无穷;学业、事业都有限,但道业真可谓如火焰之流传,需要更多薪材的投入,投入了才能薪火相传,不可以已矣!慧命者,因慧而成命也,由此命而传此慧也。命之在身者,身命也。命之在天者,天命也。身命免不了业力习气的限制,但却也正是这些限制,让我们能落实而具体,让我们能接地气,接得地气,才能真正通天命。天命是本,而身命却是根,如此通天接地,才能传此慧命也。

 

身命有限,慧命无穷,读法有别,心法如一。吊诡的是,这无穷的慧命却须这有限的身命去参与、去传续,才成就其为慧命。这心法原是从训诂明而后义理明,依文解义,一步步豁显开来,才能从话语的分别入于无分别,契于存在、证入道之本源。道之本源者,不离生活世界也。

 

生命原只是简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斯为简易也。《论语译解》,“译”原来只是依文解义,步步豁显,字句分明,如斯尔矣!“解”只是如其因缘,随顺其道,旭日东升,明昭天下。圣贤大道,慧命心法,某或有未契;劳形用心,念兹在兹,却是用过工夫的。愿以此,继续燃烧这身命的材火,参赞宇宙慧命的光辉。《论语译解》一书,果将诞生也。愿其生生不息也。是为序。

 

 

辛丑之夏,阳历七月十二,于台北元亨居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