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峰与现场听众“谈心”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1-08-10 18:15:54
标签:王阳明、良知
景海峰

作者简介:景海峰,男,西元1957年生,宁夏贺兰人。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著有《熊十力》《梁漱溟评传》《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熊十力哲学研究》《诠释学与儒家思想》《中国哲学的当代探索》等,执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文化与传播》等。

景海峰与现场听众“谈心”

作者:景海峰

来源:“屈子书院”微信公众号

 

导言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心”不仅仅是生理学、医学上与个体生命紧密相连的重要器官,更具有一种道德的、认知的、本体的意义与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中,不仅儒家讲“心”,而且佛、道也谈“心”。在阳明心学盛行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正本清源,来理解“心”与“心学”,探寻从孟子、管子、荀子到陆九渊、王阳明之间“心学”的诠释路径与多重意涵,揭秘“心”在中国文化与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2019年6月30日,深圳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景海峰教授莅临屈子书院讲坛,以“谈‘心’”为主题发表演讲,与现场听众开展了精彩的互动。讲座由凤凰网湖南频道全球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多达46.8万;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湖南汨罗屈子书院执行院长王琦担任嘉宾主持。

 

【现场互动】

 

听众提问:

 

景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带来的精彩演讲。请问王阳明的良知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指导作用?您刚才说的立德、立言、立功,我们要怎么去做呢?谢谢!

 

景海峰:

 

阳明学在这十年间,差不多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或国学复兴大潮里最引人瞩目的、流行最广的一个思潮,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各阶层对阳明学都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产生了自己的想象与热望。关于心和理的关系(心即理)、良知的揭示与达成(致良知)、知识与行动的融会(知行合一),这些是他思想的核心,或者是最为重要的内容。除理论外,一般人对他感兴趣的可能是事功,从他的人格来讲,也有很多被后人所称道的地方。从清末到现代,海内外很多学者,或者一些实业界的人物,对阳明的经历都非常有兴趣。他如何动心忍性,怎么克服人生的千般磨难,最后在艰难困苦中冲出重围,成就一番功业,这些对一般人来讲可能更有吸引力。现在很多讲人才学、成功学、励志学的,都拿阳明来做例子。就立功层面而言,阳明和其他儒生,尤其是限于在思想学说方面有作为的历史人物确实不同。他很特别,独树一帜,事功令人钦服。如何立功?阳明不只是思想的感召者,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当然,我们今天学阳明,不是说人人都要成就阳明般的功业,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还是要从他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力入手来学。阳明这一生可以说是很不平凡的,充满了艰辛。

 

人在不同的时代面临的境遇是有差别的,功业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如何把自我的生命与外部世界的价值,即所谓立德、立功、立言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追求来激发自身的力最?今天学阳明是要学他的意志力,虽经千难百折,但信念不改,对社会始终有道义担当的情怀。“我心光明,夫复何求?”心的体悟是自己的一种定力、一种自信,这个自信当然是跟对文明价值的理解、对吾族历史文化热爱的深厚感情联系在一起的。阳明的这种意志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发,也是我们可学的。要学就学他的心性和定力,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可以从生活实践和日常工作中来体会的。

 

从阳明的思想来讲,他对道德的理解有一个深化和精微的过程,他强调个体生命的自主性和独有价值。阳明行教天下,弟子众多,复现了当年孔子讲学的情景,听众中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阳明后学的思想普及工作对社会草根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也是阳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阳明的学术只是一些抽象的哲理,不能把思想学说和每个人的身心实践通贯起来,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感召力量,这方面阳明学的表现很优异,对我们很有启发性。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和社会有隔层,不通贯,往往说一套做一套,所以问题很多。我们不能只就书本而书本,就讲坛而讲坛,而要身体力行,从对生命实践的追求中来体味学问的真谛。这是阳明教会我们的,对我们特别有启发。

 

阳明的思想涉及言和行的很多层面。在言教方面,通过读《传习录》了解他的思想学说,学习很多道理;在行教方面,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我们去看他的行迹,了解他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对我们当代人是有益的。

 

听众提问:

 

景教授,您好!请问在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如何才能探寻好自己的本心,找到生命的快乐?谢谢!

 

景海峰: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每个时代而言,每个个体可能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当然,具体的情况不一样,有时代的特殊境遇。但就我们个人来讲,就我们的生命个体来讲,不管在哪个时代,有些东西是相同的。像你刚才讲的物欲横流的间题,就是指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时,我们怎么去抗拒?我想这不只是我们当代人的困惑,也是整个人类的困惑。我刚才讲心学的意义,讲人的精神性问题,可能都面临着怎样从物的束缚或禁铜中冲破出来、从物的状态里得到一种解脱而不是被物欲所完全控制的问题。所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可能都在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

 

近代西方功利主义思想,从心学角度来讲,对心的境界的升华、对心的精神追求构成了一种障碍,二者之间具有不相容性。但我们从心学的丰富性和包容性里也可以找到化解之道:一方面怎么样在一个制度或者一种条件下来处理这些问题,但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还是如何回到自我本身来面对这些问题。欲望不但有一个伸缩度,而且有自我把控和节制的可能性。一方面,这个外力很强大,不管是诱惑也好,或者是被逼迫也好,你只能跟随这个趋势和潮流去走;另一方面,怎么去做、如何面对还是一个自我信念的问题。所谓“自作主宰”,就是一种信念、一种坚定性,不为物欲所动,如阳明讲的“我心自足”的状态,或“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的心绪。本有的东西,如果你没有理韶,没有体会到,就容易把外在的表象的东西作为生命的追求或目的,最后就会丧失本心,丧失自我。

 

对于这个问题,在阳明的思想里或者在心学的文化里,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借鉴的资源。关于怎样来培养自我,增强本心的力量,坚固我们抵抗外部世界诱惑的能力,里面谈了很多,现代的许多哲人也有这方面的探讨。我们一方面去看看这些智者、这些先贤、这些思想家,他们怎么来做分析和论辩;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体悟,培养我们的心力或意志力,在我们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能够不为所动。

 

听众提问:

 

刚才景教授从时间概念、历史线索与空间维度等角度,跟我们讲了关于心学的相关知识,我觉得很受启发。听了以后我觉得心学应该更多地关注作为个体的人,跟个体有更直接的关系,让我有了思维和视野上的改变。我感觉儒、释、道都讲“心”的概念,都在探讨个体与世界的关系,但是他们谈“心”的时候,更多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景海峰: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是以儒家的思想线索为主干,包括先秦、宋明到当代的阳明热,主要是从侣家的视野这个学术线索来讲的。关于佛教、道家到后来的道教,各有自己的发展脉络。比如它们对概念的使用、对心学历史的挖掘,都非常丰富,也非常复杂。

 

比如说佛家,佛家讲心是从“识”来讲的,是一套心意识学说。“识”包括了八心王和五十一心所,心的功能除了感知性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外,还有意,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就相当于荀子所讲的天君,具有认知功能上的统合作用。这些都好理解,特别的是第七、八两种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从中国传统的思维活动里面找不到,也很难理解。这是印度宗教思维很特殊的内容,佛教阐发了这些内容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这是非常复杂与精微的精神现象描述。佛家讲的心可以说是一种很细微的精神分析,它所描绘的图像和情景,更多的是一种体验状态而不是客观知识。这套心意识学说在各宗派中,内容有所不同,特别是简繁不一样。比如唯识宗最复杂,而禅宗相对简易,后来禅宗把这一套名相的东西来了个“大扫除”,改为主要通过生命实践活动来体现,但一些根本的精神还是受到“心”的分析的影响。所以在整个中国化的佛教里面,我们仍能看到印度佛教思想的痕迹。

 

道教也一样有自己的脉络,如从道家老子、庄子开始,到后来的道教。庄子讲的“心”,主要是讲“心斋”,或者如老子所讲的“合光同尘”。道教就是要把纷繁复杂的世界简易化,由有到无,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心”把这些复杂的东西扫落,使之凝聚到一个根源的意识上。所以道家对很多复杂的文化形式有一个批判,这跟儒家为学日益讲扩充的路向很不一样。道家认为心受到后天的污染,表现得非常纷杂,甚至是一种附赘的状态,于是道家谈怎么样扫除它而返回到清静之本。

 

盂子讲的善端、阳明讲的良知,强调的是怎样把“心”通过后天的道德实践不断地扩充,把善性发扬光大。后天努力的过程,实际上是修养工夫增强和道德品质磨惭的过程。不是退避三舍,而是知难而进;不是回到本原就完了,而是要不断处理新的问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艰难困苦当中,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把道德的力量发扬光大。如果能够发挥到一定程度,就成为君子;发挥到极致,就是圣人。如果人人都成为君子,希圣希贤,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同世界了。这就是儒家的路向。

 

所以说三家各有所长,我们要站在各家的逻辑上来理解它们。在现代的境遇下,如何来融合这些资源,如何吸收资源里有意义的成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王琦整理并经主讲嘉宾最终审定)

 

 

 

主编:朱汉民 王琦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2021年6月第1版

开本:16

定价:68.00元

ISBN:978-7-5667-2172-3

 

【书籍简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文明发展相适应,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本书汇集了湖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在屈子书院讲坛演讲的内容,体现了朱汉民、景海峰、刘海峰、颜炳罡、彭林、程方平、李相海、董平、王中江、吴光、李宗桂、李存山、杜保瑞等教授关于乡贤典范、礼乐文明、家风家训、科举制度、知行合一、成己成人、中国文化精神等问题的独特见解,呈现了当代学者的家国情怀与文明传承的使命和担当,体现了他们立足传统、面向现代的理性思索与人生智慧。

 

即日起,“屈子书院”公众号将每周推出《家国情怀与文明传承》一讲内容,以飨读者。

 

【书本目录】

 

第1讲  朱汉民  乡贤典范与湖湘人格     

第2讲  景海峰  谈“心”

第3讲  刘海峰  从古代科举到现代高考

第4讲   颜炳罡 传统家训的现代价值:由家族制度的破坏到家庭文明的重建

第5讲  彭林 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第6讲  朱汉民 李相海 程方平“东亚传统书院与现代传承”会讲

第7讲  董平  阳明心学及其知行合一说

第8讲  王中江  儒家的一贯之道:成己、成人、成物和"仁"的精义

第9讲  吴光  儒学与中华家文化

第10讲  李宗桂  善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11讲  李存山  范仲淹与《岳阳楼记》

第12讲  杜保瑞 《周易》的人生智慧

后记

 

【嘉宾简介】

 

 

 

景海峰

 

1957年生,宁夏贺兰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台湾大学等校做访问研究。现任深圳大学国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儒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专著有《熊十力》、《梁漱溟评传》、《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诠释学与儒家思想》、《经典诠释与当代中国哲学》等,另有编著十余种及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