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南 著《两宋之交理学道论嬗变与诗歌流变的双向考察》出版

本书以两宋之交湖湘学派、龟山学派、江西诗派道论与文学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三大群体的学术思想嬗变过程,详细考察了三大群体学术思想嬗变影响下的诗学观念与具体创作。本书从两宋之交儒林学者与文苑士人的交往入手,以该时期突出之美学风格、凸显之文论话语与该时期理学的关系为对象,寻绎理学与文学交互影响的方式,通···

徐刚 主编《溯源以求真——早期中国的经史之学》出版

经史之学,本质上是考古求真之学。我国的传统学术,到了清代,由于语文学的进步,逐渐具有了现代科学求真的特质。

黄怀信 著《诗经汇校新解》出版

《诗经》作为国学经典之一,读者众多,意义重大。但传统上所谓“诗无定解”的说法,应该予以纠正,故本书旨在限度地恢复《诗经》旧文原貌,发掘原诗本义,故而先作汇校,再作注释与训译,并提示其意境与画面。综合这些版本及材料进行汇校与评说,对恢复《诗经》原文以及正确理解原诗均具有重要意义。

黄玉顺 著《生活儒学:儒家思想系统的重建》出版暨序言

本书是作者“生活儒学”(Life Confucianism)的选集,从2004年至2021年间作者关于“生活儒学”的大约200篇文章中选出,按照导论、方法论、本体论、知识论、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的大类编排而成。

俞江 著《〈周官〉与周制:东亚早期的疆域国家》出版暨序言

本书是一本以《周官》为基础文献,以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国家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学术著作。

冯渝杰 著《神器有命:汉帝国的神圣性格及其崩解》出版暨后记

“神圣汉帝国”的证成,关键在于深掘当时人的感知和体认,本书即是围绕原始道教的成立、汉魏禅代的发生与汉家秩序的崩解所展开的一次“心灵考古”。

郭齐 著《蜀学与儒学》出版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地方文化的主流。儒学是蜀学最深厚、最浓重的主体和底色。研究蜀学,不可能不涉及儒学;而研究儒学,也往往离不开蜀学。

崔海东 著《原儒:体用视域下先秦儒家的“一贯之道”》出版暨序言

本书以体用为纲,理势结合,分析了先秦儒家“一贯之道”的展开。

胡安顺 著《春秋左传导论》出版暨序言

本书旨在为《春秋左传》爱好者提供研习参考,分为三编。上编为概论,侧重论述《春秋》《左传》的基本内容、《左传》的学术价值及研究概况。中编为文选,选注有关春秋五霸事迹的《左传》原文,按纪事本末体编排。下编为春秋各国世系表,包括“春秋王公世系表”及“鲁、晋、齐、宋、郑、卫、陈、楚、秦等9国主要卿族世系表”,总计11种83张。

黄甜甜 著 《清华简〈金縢〉集释》出版暨前言

“清华简集释丛书”由李学勤先生主编,主要收录清华简各篇文献的集释。本书为该丛书的一种,是十多年来清华简《金縢》研究的总结之作。《金縢》全篇共有14支简,是清华简中唯一一篇亦见于今文《尚书》的“书”类文献,对于古文字研究、先秦史研究和经学研究来说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谢晶著《治盗之道》出版暨苏亦工赘言

《大清律例》中的盗律尤能展现传统治盗法制的内容和特色,乃至整个传统时代治理之道的精神与命脉。清代盗律及其实践反映出传统时代已经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立法、司法技术,在严定并恪遵律例的同时,又能不局限于制定法的形式逻辑,以实践为面向,纳入礼范畴内的伦理、情理等,矫正纯粹逻辑机械、僵化的弊病,综合发挥刑政与礼乐的作用。

[日]冈元凤 著、王承略教授 解读《诗经图谱:彩绘本〈毛诗品物图考〉解说》出版···

《毛诗品物图考》由冈元凤纂辑,是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对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植物、动物的图释著作。全书共七卷,分为草、木、鸟、兽、虫、鱼六个部类,图配文字考证,其中有211幅插图。

方诚峰 著《君主、道学与宋王朝》出版

本书从君主支配、道学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两个议题入手,探析宋王朝形态的特点。

俞江 著《周官与周制:东亚早期的疆域国家》出版暨前言

本书是一本以《周官》为基础文献,以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国家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学术著作。

甘怀真 著《天下的诞生:巫教、上帝与儒教国家》出版暨自序

若想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思维,必须从宗教角度切入!古人看事情的角度与今日有很大区别,他们相信「万物皆有灵」。

任利伟 著《明代易学思想研究》出版

本书将明代易学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突出易学在明代的学术衍展、政治变革、文化交融中,究将展现何种特质这一“问题意识”,既从外缘着眼,又遵循易学演进的内在理路,通过逻辑的辩证、历史的考证、文献的佐证,从易学思想与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经世实学、三教融合、中西会通,试图把握、揭示明代易学思想的历史内涵与现实品格。

[日]渡边英幸 著《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出版

《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将中华这一概念的形成视为始于先秦并在后世不断发展的含义和语言的层累,讨论中华概念构建的过程,分析构建中华概念的基础以及不同中华观念间的差异与联系。

汤元宋 著《朱熹张栻往来书信疏证与研究》出版暨说明与凡例

朱子学对于近八百年东亚社会有着笼罩性的影响。朱子学研究中,朱熹的书信——特别是朱熹与张栻的往来书信,尤为关键。朱张往来书信中,所涉及的“中和新旧说”,以及稍晚的“仁说”“心说”之辩,代表着理学内部的碰撞、融合与转型,也代表着朱熹思想真正走向结构性成熟

包伟民 总主编、何俊 主编《知宋·宋代之儒学》出版暨导论

《知宋·宋代之儒学》重点关注宋代儒学的发展,分上、下两编。上编依年齿选邓广铭、徐规、陈植锷先生与陈来、王瑞来教授共七篇文章。下编收入编者何俊教授近年分析宋学初兴时胡瑗湖学与宋学完型时朱子理学、象山心学、水心事功学等四篇文章。上、下两编互补,引导读者对宋代儒学获得一个兼具宏观与微观的认知。

朱汉民 主编《王闿运全集》出版

《王闿运全集》全面收录王氏现存著述,先后列入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担纲,带领专家团队,历时八年,点校整理,成书38册,1240万字。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