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不仅是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更成为了广大市民消暑纳凉、文化休闲的“人文驿站”。今年暑期,孔子博物馆热度持续攀升,“赏雅乐”已然成为参观博物馆的新风尚!
8月23日上午,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5级专项研究生开学典礼在邹城举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出席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院长靳诺主持典礼。
2025年8月9日至10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第三届年会暨“古典世界的自然与礼法”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成功举办。
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国学大师钱穆的《国史大纲》。85年后,这一经典著作的简体横排版由商务印书馆首次推出。
2025年8月20日上午,福建南平武夷山五夫宋先贤张载祠内钟鼓声声、松柏肃立,一场凝聚家国情怀与文化力量的盛会庄严举行——纪念北宋理学奠基人、关学宗师张载诞辰1005周年系列活动之“五夫张氏学子表彰会暨正蒙读书会第51期”。
8月20日,由济宁市里仁书院、孟子研究院 邹鲁文化开发应用研究部、邹城博物馆、现代儒乡建设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传统与现代的融通”学术会讲第四期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圆满举办。
北宋名家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尽了知识分子的担当道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兴衰奔走、为百姓的福祉奋斗。位于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也因为范仲淹而成为天下书院的典范。
8月10日至11日,第七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前沿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的八十多位学者围绕中国古代诗歌与歌诗研究、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学研究、中医药养生学与文学研究、中国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等论题展开深入研讨。
8月16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5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0余所共建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硕士研究生齐聚孔子故里,以孔子研究院为研修首站,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儒家文化探寻之旅。
2025年8月9日至14日,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在尼山圣源书院成功举办。研修班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提供学术指导,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尼山圣源书院联合主办。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50 位华人齐聚尼山,研读经典。
8月9—10日,虢国和两周封国考古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会议以考古学与文献历史的深度融合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虢国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两周封国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虢国和两周封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研究”等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前沿学术观点。
2025年8月8日至10日,全国首届“论语大会”暨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校长论坛于郑州隆重召开,这场国学教育盛会,可谓大咖云集,名家荟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2025年8月7日,《清代学术史文献丛刊(初集)》定稿会在广陵书社顺利召开。此次会议邀请清华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清史研究专家参加书稿讨论,广陵书社社长刘栋、副总编辑方慧君、第二编辑室主任李佩、第二编辑室编辑戴敏敏、刘博文共同参会。
7月13日下午,由守常书院主办的“根植经典,育独立卓然之才”主题论坛圆满落幕。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心学研究所主办的“书院经典文化发展论坛 ——建构现代化书院的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思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加强院地交流合作,8月12日,孟子研究院召开“院地合作座谈会暨孔孟思想解读筹划会”。
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8月8日在山东曲阜召开,来自釜山大学、首尔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山东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论语》传承与教育价值,探讨经典文本的现代诠释,深化中韩学界对儒家经典的创新性诠释,推动东亚文明交流互鉴。
本次盛典以“经典共鉴·和合之美”为主题,在原创话剧《跨越千年的对话》中拉开序幕,通过《天地仁和》《朋自远方》《和合天下》三个篇章,深度解读儒家经典的永恒魅力,演绎诠释“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现场揭晓了“国际组一等奖”“成人组一等奖”“青少年组一等奖”“第二届山东省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赛一等奖”“优秀作品指导”“优秀演绎作品”···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山东省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单位名单,确定60家单位为山东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单位,孔子博物馆成功入选。
“第四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年度盛典”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举行。来自美国、韩国、俄罗斯、泰国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同诵儒家经典,演绎文化和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