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刚】重文德兴学校:古代文化向心力建设的重要路径

“重文德,兴学校”作为“正风俗”“治国安邦”的重要策略,备受圣明君主及政治家的青睐。“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周公在总结夏、商两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德治教化思想,后经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等儒家学说的发扬光大,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

【姚小鸥】《关雎》兴象及其文化内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一篇的开端,人们耳熟能详。然而,诗篇所言“雎鸠”为何鸟,它与全篇意义的内在关联如何?这种关联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值得进一步探讨。最早提出“雎鸠”为《关雎》兴象的现存文献是《毛传》。《毛传》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

【张玖青】海昏侯《诗》简与汉代《诗》本问题

朱凤瀚《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竹简〈诗〉初探》(《文物》2020年第6期)对海昏侯墓出土《诗》本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使我们对海昏侯《诗》简的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1200枚《诗经》简,虽然多为残断简,但数量如此大的《诗》简对我们讨论汉代《诗经》学相关问题意义重大。

【宋睿】从奥运健儿身上感悟中华孝道的力量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的出色战绩令世人瞩目。其中,跳水小将全红婵“碾压式”夺金,天才般的表现,引发全民关注。据报道,早在全国跳水冠军赛摘得桂冠时,全红婵就曾坦言妈妈看病需要很多钱,想通过努力训练跳水,用奖金给妈妈治病。面对光环和荣誉,没有所谓的“豪言壮语”,一颗质朴而真切的孝心感动着无数中国人。

【胡艺华】新时代新“七夕”: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绕不开而又常谈常新的大众话题。数千年来,“七夕节”以其美好的情感愿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唯美的人文意境、通俗的话语表达,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代代相传,在时代变迁中继古开今、不断延展,成为中国传统爱情主题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齐泽垚】中国爱情节:七夕节的当代转换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佳节七夕节,自从《诗经》《古诗十九首》赞颂牛郎织女双星相恋以来,华夏儿女年年都过“七月七”。经历代演化,乞子、乞巧、乞美、乞功名、晒书、葡萄架下听悄悄话等民俗事象逐步融入七夕节庆,但无论如何演化,牛郎织女的爱情主线一直是七夕···

【余东海】仁本主义宣言

儒家文化以仁为本,即仁本主义文化。儒家是中华文化的主统和最高代表,中华文明的主要缔造者和建设者;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基本原则,中华特色的五大普世价值。儒家和中华一体两面:中华是儒家的生命寄托,儒家是中华的精神本质。

【田飞龙】为什么香港民主要拒绝“选举揽炒主义”?

香港一代人的“民主青春”将会逝去,“爱国者治港”及其新选制将塑造何种民主文化与民主生态,是“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一个历史谜团。而香港社会自身仍是香港民主重建的最关键力量,精英的责任伦理,民众的制度学习与理性投票,对新选制的民主认同、参与和维护,都需要对选举揽炒及其一切煽动破坏形式严格“说不”。

【阿格尼斯·卡拉德】为什么受伤的是我?

每当有人在内心哭喊“为什么受伤的是我?”时,对他的伤害已经造成了。在试图定义这个伤害,确定为什么以及被谁伤害时,他往往是错的。但是,这个哭喊本身从来没有错。

【戴夫·路斯】影响至今的孔子五大名言

我们与中国哲学的两位学者齐思敏(Mark Csikszentmihalyi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和万百安(Bryan Van Norden美国瓦萨学院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任讲座教授)一起来了解《论语》中记录的儒家哲学的深刻内涵和巨大影响。下面是值得思考的五大名言。

【罗伯特·刘易斯】跌入报复的深渊

显然对人性的特权印象并不深刻,人们在评估七宗罪候选者的长长清单时,决定将报复作为愤怒的表现(愤怒、仇恨)列入其中。

【西奥多·达林普尔】不要拒绝死亡

毫无疑问,有人可能觉得喜欢公墓真是有些怪异,但我要说其实恰恰相反:那些回避公墓的人,或从来没有去参访过公墓的人才是怪人,因为他试图逃避自己死亡的意识和反思死亡的必要性。

【吴钩】七夕不是情人节

在中断了几十年之后,当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重新回到都市人的视野时,已经被改造成不伦不类的“中国式情人节”。在商业力量的包装下,“约会”(甚至简化为“约炮”)被塑造为七夕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鲜花店(总得送女朋友一束鲜花吧)、餐饮店(总得请女朋友吃一顿饭吧)、酒店(前面的铺垫不就为了最后的开房吗?),生意被调动了起来,···

【田飞龙】《政学私言》中的钱穆法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钱穆先生是文史大家,在晚年之际口授文章提及“天人合一”,既是最终的文化遗命,也是对秩序法理的终极关怀。法治思考和论述在钱穆先生洋洋大观的诸多著述中并不凸显,主要存留于20世纪40年代的若干篇学术论文之中,以《人治与法治》《中国人之法律观念》《法治新诠》诸篇最具代表性,并均收入《政学私言》之中。这些篇章并非突兀论述,···

【徐伟鹏】汤显祖的书院情怀

青年时求学书院以问道。汤显祖自14岁离家求学后便负箧曳屣,转益多师,先后在拟岘台下求教于徐良傅,从姑山上受业于罗汝芳,国子监中更是问道于天下之名公巨儒。他对自己往返求学的各个书院感情深厚,始终念念不忘。如其在诗作《挽徐子拂先生》的序言中便回忆道:“仆自登徐公之门,辄以鲁连相待。”那时书院之中真是“逶迤城上有高台,···

【徐伟鹏】汤显祖的书院情怀

青年时求学书院以问道。汤显祖自14岁离家求学后便负箧曳屣,转益多师,先后在拟岘台下求教于徐良傅,从姑山上受业于罗汝芳,国子监中更是问道于天下之名公巨儒。他对自己往返求学的各个书院感情深厚,始终念念不忘。如其在诗作《挽徐子拂先生》的序言中便回忆道:“仆自登徐公之门,辄以鲁连相待。”那时书院之中真是“逶迤城上有高台,···

【牛敬飞】从郊社之祀到南北二郊 ——浅析周代至西汉郊祀之变迁

人类早期文明中大多都存在着对天、地的崇拜。中华文明也较早产生了人格化的天神,《尚书》言尧舜禅让时曾“肆类于上帝”。天神“上帝”还频频出现在殷墟甲骨卜辞中。不仅如此,在距今五千多年的辽西牛河梁遗址中人们发现了三重的圆形祭坛,可能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祭天遗址;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中有方形或长方形祭台,学者据古人“天圆地···

【约瑟夫·爱波斯坦】大卫·休谟和哲学生活

如果大卫·休谟的死亡是真正的哲学家之死,他的一生似乎同样是哲学家的一生。他拥有思考的天赋,进行深入哲学思考的天赋。他渴望获得世界的认可,但不愿意千方百计特意去获得,用当今我们可能用的词就是“超脱”,这是其标志性特征。

【吴钩】从现实世界飞入宋画的禽鸟

宋朝绘画风格,与后世流行的文人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宋人非常重视技法,注重写实。美术史学者郎绍君先生曾给予宋画的写实精神极高评价:“宋代美术在写实技巧上已臻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的顶峰。……就同时代东西方各国古典写实主义艺术的水平与成就言,它毫无疑义是第一流的,称它占据同时代人类绘画艺术的最高位置,也并不过分。”

【詹姆斯·汉金斯】一致性时代的政治思想——哲学的慰籍

当今时代是思想一致性的时代。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所有时代都如此,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但在我们时代有一些不寻常的压力让我们必须与某种意识形态保持一致,阻止我们拥有自己的哲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