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执两用中 过犹不及

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了“中”的观念。梳理先秦典籍中出现的“中”字,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是指适宜、合适、恰到好处、符合一定的标准,如我们说的“中规中矩”就是在这一意义上来使用的;三是指人心、内心,泛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陈来】“国学”的内容体系与分类

称中国学术为国学,这里的国即本国之意,学是学术之意,国学是本国学术之意。“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涵义经过近代学者的使用,已成为“国学”的通常定义。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国学”一词的解释就是沿用了这样的定义:“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这可···

【王伟凯】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脱贫必须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我们注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语出《韩非子····

【钟超】光明时评:阐扬中华文明,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

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朱承】彰显君子人格的公共性情怀

“君子”不仅是个人修养中所展现的优良品格,也是营造良好公共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典范式人格气质,具有公共性意味。我们说,人不能脱离公共生活,小到应对血缘宗法共同体,大到参与政治共同体,都是人的公共生活状态。在公共生活中,为了形成和维护一定的公共秩序,保证人从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状态进而实现理想中的美好生活,需要人们具有···

【李竞恒】儒家的商业观,和你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商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周易·系辞下》记载说在遥远的神农氏时代,就出现了原始的市场,“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商人”“商业”词汇的来源,便是擅长经商的商民族,《尚书·酒诰》说商民族的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他们驾驶着牛车到远方经商,赚钱孝养自己的父母。商民族的祖先首领王亥、王恒等人,也是擅长经···

【陈来】关于“国学”观念的由来演变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中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在京师建立的国家级官学。 近代文化所使用的“国学”观念起于20世纪初。这里的“国”是本国之义,“学”是学术之义,“国学”即本国的固有学术。中国近代以来所说的“国学”是相对“西学”而言,即指遭遇西方文化冲击之前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与学术体···

【陈桐生】再论《乐经》 不是文字典籍

《乐经》究竟是指曲谱还是文字典籍,古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王齐洲教授力主《乐经》是文字典籍,我则坚定地认为《乐经》是指上古三代的曲谱,因缺乏记谱技术而无法成书。近日又拜读王齐洲教授《〈乐经〉是文字典籍而非曲谱辨》(《光明日报》2021年1月11日),启发益多。我曾有幸与王齐洲教授同事,历来钦佩他的才学。近来我们围···

【弗兰克·菲雷迪】为什么封锁隔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恐惧视角阻碍人的发展进步。它限制人类探索、试验、冒险和做出选择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设想这样一个世界,其中恐惧不再被视为驱动公共生活的主动力。

【西蒙·克里奇利】哲学家是什么人?笑柄还是心不在焉的小丑?

哲学家的自由就是出于困惑、着迷和好奇可以随意地从一个话题转向另一个话题,也可以花费多年时间再回到从前的话题上去。

【罗杰·斯克鲁顿】无相关性的美德

在当今大众传播的世界,人们被引领到社交媒体的信息海洋中,来自所在群体之外的意义信息以前所未有的、不受限制的方式闯入你的生活,会让你感到越来越厌烦。不知不觉闯入教育世界的这种群体心态可能给年轻人的成长带来威胁。

【亚历山大·斯特恩】骗人的真实性

几个世纪以来,从僧侣到存在主义者和嬉皮士, 寻找真实自我都一直是乐此不疲的工程。我们应该放弃它吗?

【玛丽莲·派亚蒂】闪哲学

非常简短的短小哲学论文能真正具有开拓性。

【马可·阿姆布罗西尼】新冠病毒疫情——世界末日的简短哲学旁注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或者不再知道如何有尊严地活着或者死去。现在我们只是死掉,银行帐户注销、电话号码注销、退休金不再支付、重症监护室又多了一个床位。

【罗宾·韦亚德】我的哲学自传

在我的哲学探索旅程和老年反思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我不再是充满渴望的学界知识分子而是更年轻自我的老年版变体。当年进入学界大家庭的普遍理想追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克雷格·克利福德】精彩绝伦却又无足轻重——危机时代的哲学、艺术与运动

在命运的黑暗面占上风的不祥时刻,我们值得牢记的是,哲学、艺术和运动员们精彩绝伦却无足轻重的比赛虽然完全没有必要但是的确高贵无比,而且能让人们都变得高贵起来。我们都渴望找到人生的意义,虽然这可能有些不确定。

【谢青松】人生之乐,莫如自适其适 ——从张廷玉看传统儒者的幸福观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清代名臣、著名史学家。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钦选翰林院庶吉士。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清史稿》称:“终清世,汉大臣配享太庙,惟廷···

【郭齐勇、朱景文、邓洪波、吴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含丰富的道德资源,而且包含丰富的制度和法制思想,是涵养制度意识、法治精神的重要源泉。本期学术版围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这一主题,就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的思想养分、理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当代价值、读懂礼的精神与价值等话题,约请专家学者···

【刘余莉】中国治理特质的传统文化基因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其著作《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敏锐地指出:“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实在有些过时。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可能也会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成功,归根结底是中国制度和中国治理模式的成功,所以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究中国治理的特质和优势。在中国制度形成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发挥···

【吕双伟】以华词发其朴学:皮锡瑞的骈文与经学

皮锡瑞中年以前酷爱辞章,对此也颇为自信,曰:“少壮真难再,文章敢自欺”(《四十初度述怀四十韵》)、“绮岁娴词赋,清时拙走趋”(《章江泛船四十韵》)。他重视诗赋、骈、散文且强调入门须正,主张诗、赋师法唐人,骈、散文上溯八代。诗歌宗唐、骈文溯源八代不足为奇,但主张赋法学唐代、散文取法八代,可见其对丽辞的偏爱。中年以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