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是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是传承历史、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孔子世家谱》主要记录了自孔子以来2500多年间,孔子后裔的名称字号、辈分、居住地、有无迁徙、任职情况、子嗣传承、个人成就等情况,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收录范围最广的一部氏族谱系。
近十几年来,本人通过对清代哲学史的研究,特别是对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学术、思想的研究,提炼出了“人文实证主义”这一哲学概念。在完成《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一书后,本人曾一度陷入思想的困境,但在尝试将戴震提出的“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一字之义,当贯群经,本六书,然后为定”的语言学方法,运用于分析老庄哲学文···
戴震是清代学术全盛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乾嘉汉学皖派的开创者。与当时笃守汉学家法,认为凡古必真、凡汉学皆是的学者不同,戴震不以信古为目的,而是在考据中阐发义理,对孟子思想进行新的阐释,大胆作出“后儒以理杀人”的论断。被戴震看作平生学术代表作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在当时乃至其身后百余年间并未产生反响,其中的深邃···
一说到乾嘉学派吴派,惠栋是无法绕开的人物,他无疑是乾嘉学派吴派的一代宗师。惠栋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学术地位,他之前的三代先人功不可没。正是因为深厚的家学渊源,才使得惠氏家族到惠栋一代终成集大成者。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中期的学生,师徒二人可谓“相见恨晚”。孔子晚年最大的悲哀,就是儿子孔鲤去世,颜回早逝,子路遇害,这时他最爱的弟子就是子贡,他对子贡寄托了无限希望与期待。
这些年在北大教书,主要用业师黄永年先生旧日讲义,给学生讲授常用文史工具书,对辞义训释类工具书中《尔雅》一书的名称,一直怀有一种好奇心,即不知其“名义”何在,也就是想要知晓这书为什么会叫“尔雅”,可又始终“莫名其妙”,实在弄不明白其得名的缘由。
1854年,曾国藩在湖南组建湘军,以抗击烽火燎原的太平天国军队,他在《讨粤匪檄》一文中,号召湖湘的“血性男人”加入湘军队伍,为保卫中华文化一战。1915年,蔡锷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起兵云南,其誓师中强调为人格而战。曾国藩、蔡锷均凸显了湖湘士人“血性”、“人格”的特别价值与意义。
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国家图书馆、孔子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论语》主题展正在展出,展览汇集了东汉、唐、南宋、清历代的石经中现存的《论语》拓片。其中,南宋《绍兴石经》中《论语》刻石共十块石碑,现存七块之拓片全部展出,唐《开成石经》、清《乾隆石经》中现存《论语》的拓片全部展出。
在中国传统中,“法”通常指国家制定的规则条文,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和工具主义色彩,在价值层面,作为具体规则的“法”需要在实践中与德礼经义等价值原则相结合,因此具有相当的开放性。通过制度形成之初中西早期帝国法律人群体的比较,特别是从社会权力阶层结构的角度,可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以上特色的形成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所理解的器非止为器,而是知识与思想的载体。显然,如果人们仅满足于对器物形制特点的描述,不能通过器见人睹事,那么我们就会与己身文明的精蕴失之交臂。目见以器,心怀以道,这是我们学习中国文化时所必须抱有的态度。”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发起自官方或民间的各种祭孔活动,也会有文人学者撰写各类纪念或研究文章。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宝库,是文字从业者永不枯竭的写作的灵感源泉。人们既可以一般地讨论仁义礼乐,也可以从现代学科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事教育的大可以从“有教无类”入手,研究法律的尽可以围绕他的“无···
在基层治理方面,科举制推动形成官不下县、官绅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统治阶级通过郡县制和编户齐民,把全社会的官和民都统管起来。在编户齐民下,以男耕女织得以维系的一家一户成为社会细胞,是传统社会及其经济组织的最基本单位。一家一户在组织形式上十分松散,在经济方式上十分简单,这种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
晚清时期,沉寂两百余年的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重新为经世致用的士人群体所推崇。在这样的氛围中,自青年时代起,张謇就开始接触、研读《日知录》《明夷待访录》及《王船山遗书》。在张謇的论述中,多次提及顾、黄、王三人,时间跨度近五十年之久。可以说,张謇正是深受顾、黄、王气节和思想的影响,在士人担当上···
我以《毛诗传笺》中的《郑风·风雨》为例来说明之:“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今人多视此诗为恋人相会之诗,而《小序》云:“《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郑笺》:“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
“仁”在《论语》中出现频次很高,据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统计,“仁”共出现了109次。“仁”是孔子及儒家的核心思想。孔子说:“仁者,人也。”孔子希望通过人的提高和完善,来实现天下有道的目标。
《论语》在重道、崇德、尚仁的主旨中,鲜明阐述了君子的名利观。作为一种主张积极入世的理论,儒家通常并不回避常人对名利富贵的追求,但强调这种追求应该遵从仁义道德。并且,儒家认为,名利富贵虽好,但世上还有比名利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仁义。不回避名利,但将仁义置于名利之上,构成了君子的名利观。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时下诏令魏征、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人编纂的一部治世宝典,包含了“六经”、“四史”、诸子百家等治国理政的经验,将唐代以前有关“平治天下之道”的道理撷取出来汇集成书,以便“鉴览前古”“用之当今”。因为孝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博采众长的《群书治要》自然也蕴涵着丰富的孝道思想,并且与修身、齐···
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研究人本身。可以说,中国儒学的核心是人学,是关于人性与人价值问题的思考。中国的文化选择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更加和谐、和平地共同生活在一起,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还将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苏东坡以“犯官”身份于海南儋州中和镇“载酒堂”(东坡书院前身)开坛讲学,为其时的化外之域、蛮荒之地开启民智,传播儒学。在儋州兴办书院这件事在苏东坡的一生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对于海南的文化教育来说,却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在中国书院文化史上,这也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件。
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其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在传统诗词中有鲜明的体现。历代文人墨客以重阳为题,感受着重阳时节的美好风光,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佳作。“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古诗词中的重阳民俗既拥有无限的诗意风光,也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