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强】惟愿“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李景林教授受川大聘请任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月余时间,便开展了“论儒家的教化观念”系列学术讲座,预计要做六至七讲,上周五(壬寅年四月廿七,2022-5-27)下午是系列讲座的第二讲《成德之教:教化与人格养成》,由四川大学古籍所舒大刚教授主持,而我忝列评议人。

【尔雅台】春秋经通义&隐公元年(16)

论语开篇曰:学而时习之。所学者何?朱子《论语精义》引范氏言曰:“学先王之道,将以行之也。”先王即圣王。先王之道,即二帝三王治天下之道,所谓王道是也。王道即天道,非是另作一个道,圣王与天地参而已矣。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并非是一个外在的静固的造物主视角,而是一个生生不已的演化视角。故志在学,而参天地也。《礼记···

王宁 著《餐桌上的训诂》出版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先生用传统学问训诂解读中国烹饪饮食文化,从饮食名称、烹饪原料与调料、烹调方法、炊食器具讲到文化传统,看汉语的博大精深如何诠释中华美食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看“绝学”训诂如何“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走出书房方寸之地,走进市井人间烟火。

【柯小刚】儿童教育与爱的主体间性:《诗经·子衿》中的你我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次是真的快三个月了,自从那天在学校里见最后一面以来。听说明天儿童节,上海的部分学校部分年级要恢复面授教学了。此时读《子衿》,上海的老师们应该会有很多感触罢?

【宋立林】礼,要有情

人是情感动物——人离不开亲情、爱情与友情。但情感有个特征,正如汤显祖在《牡丹亭》有段话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样的感悟,不分中西,不分古今,而是“其心同、其理同”的。你看西塞罗不是也这样说吗——“人抛弃理智就要受感情的支配,脆弱的感情泛滥不可收拾,就像一只船不小心驶入了深海,找不到碇泊···

王琦著《朱熹帝学思想研究》出版暨后记

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0年3月版

【翟志勇】1840年以来的中国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王人博先生的《1840年以来的中国》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的特殊方法,这种方法不是一种教条,而是一个鲜活的实践。

孔学堂落地重庆福民社区,社区家风馆启动服务

6月1日上午,在重庆南岸区涂山镇论语公园,伴随着庄重的束脩六礼,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设立的大型公益平台——孔子学堂,经北京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申办,在福民社区隆重揭牌。其中,家风馆作为南岸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实验,将纳入孔子学堂“传家风”项目的创新探索,为更多的家庭提供更好的家风家教服务。

【张祥龙】我与贺麟的师生缘

贺先生个子不高,在家里还常带着一顶软帽,帽沿下露出白发。人极温和可亲,说话之间不时露出真正快活的微笑。他的眼睛尤其清亮,在激动时会放出异彩。

【李磊】东晋“儒官”的设职、选任及其政治性

东晋太学博士之制经历了从五博士制到九博士制,再到十一博士制、十六博士制的发展过程。太学、国子博士的选任虽以明经为首要标准,但仍是政治场域的人事安排。东晋前中期,博士被朝廷视作政治资源用以巩固地方统治。

【李竞恒】孟子与许行关于社会分工的大争论

孟子说的“大人之事”“劳心者”或者古罗马人比喻的“胃”,其实都是在表达,社会需要分工,除了一线的生产劳动之外,也需要一些人脱离直接生产,用他们的管理能力、德性、专业知识去凝聚以小共同体为本位的社会自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这门职业就是“大人之事”

彝伦书院举办壬寅端午系列活动

2022年5月27-28日,彝伦书院举办迎端午系列活动,周边社区义工和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在两天的活动里,大家体验了包粽子、缝香囊、诵诗文、射五毒等传统习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人民创意联合《国家人文历史》独家首发「诗经」端午主题数字藏品

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股强劲的浪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在这个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创意致力于使用数字···

【冯哲】如保赤子,心诚求之

冯哲老师几年前曾在六一儿童节发表随想《如保赤子,心诚求之》。文中提到,人心应像赤子一样,保持纯粹本心,以诚做事,以德养身,才能学以成人。

“《春秋》三传会读”工作坊正式启动

2022年5月,由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济宁市尼山学者、曲阜师范大学闫春新教授发起的“《春秋》三传会读”工作坊正式启动,目前已顺利举办两期。

【杨国强】清末停科举和民初的反思停科举

清末停科举,随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路伸展而四面周延,深度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构架、社会秩序、知识人的生存状态和人心中久已有之的观念。而由后来返视当时,则“立沛纶音,停罢科举”之际,严复已比之为“废封建,开阡陌”,并以“造因如此,结果如何”为不敢“妄道”。不敢“妄道”,说的正是停置科举一旦开始,其实际影响便一定会越出“造···

【梁涛】“绝地天通”与中国古代文明道路

“绝地天通”是古代社会的重大事件,对理解古代宗教、伦理、刑法乃至文明的起源,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近代以来的学者如徐旭生、张光直、陈来等都对这一问题表示极大的关注,但由于问题意识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对“绝地天通”的解读亦有所不同。大致而言,以上三位学者分别提出了宗教改革说(徐旭生)、权力垄断说···

【​曾振宇 刘飞飞】从华夷之辨到价值认同:重审儒家天下观

对于古人而言,“天下”与“国家”是两个根本对立的价值体,混同二者甚至产生了王朝倾覆的后果;对于今人而言,“天下”与“国家”代表了两种文明与历史形态,能否实现从“天下”到“国家”的观念转变,是一个古今交接的问题。

【许石林】没有礼尚往来的端午节,什么粽子都没有灵魂

老家宗亲前日周末包粽子,头一天泡米、浸粽叶,第二天包,包得慢,忙了整整一天,晚上煮粽子到凌晨三点。三口锅煮,三几百粽子,亲邻分享之外,郑重其事地专人送粽子给我家出嫁的女儿,送粽子,是关中端午礼俗。

【许石林】“教材插图事件”的原因,一定是你对国家民族失敬了

真是“小人之有过也必文”,出了问题、闯了祸,想甩锅,只要甩得看上去顺溜,也行,“君子可欺以其方”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