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他希望用帝国叙事或者用文明叙事来解决民族国家的问题,可能也不是适恰的。民族国家这样的一个问题,确实还是一个问题,但这对中国而言其实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或者说是我们今日国人自己造成的问题。
中华民族是崇尚道德的民族,上古时期就形成德治思想与尚德文化。中国最古老的文献《尚书·尧典》即开宗明义指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春秋时期伟大思想家孔子明确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不仅强调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所有的星辰都围绕着它运行;而且强调为政者的道德引领作用,认为“君子···
《晏子春秋》是记录春秋后期齐国贤臣晏婴言行事迹的专著。晏婴仕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长达五十余年,促使齐国在诸侯纷争的年代仍然长期处于相对兴盛的地位。《晏子春秋》所著内容集中彰显了晏婴尽礼行忠、以民为本、为政以德、躬行节俭的家国情怀。
《儒藏》工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儒家文献整理项目和古籍整理项目。它系统梳理历代儒家典籍,全面集中地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域外文献三类儒家代表性著作汇为一编,展示了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精神主线,是一部有完整架构和清晰脉络的儒学思想文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千余年历史的“书院”,历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当前民办书院的发展和文化功能的发挥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建议:明确民办书院的法律地位,发挥民办书院的人文教化功能,(促进优化书院自身建设,激···
本文将朱熹的体用观下界定为“划分性体用观”,而王阳明的体用观界定为“连续性体用观”。本文又以朱熹与王阳明的体用观为基调,对于两者的中和说进行探究。朱熹明显地区分未发与已发的境界,其要点便是“先涵养,后察识”。与此相反,在王阳明的体与用、中与和是同一本体的不同状态,而不是异质异层的关系。
2023年3月7日是北京地球村27岁生日。这一天,北京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北京乐和公益基金会的理事与嘉宾莅临地球村办公室,与线上的重庆乐和团队伙伴共度机构生日。
会议以“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中国孔庙与儒学——孔庙与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100家孔庙单位的近200名代表相聚浙里,共话孔庙发展,共探新时代孔庙与儒学创新发展新路径,助推孔子文化薪火相传。
由于现行的学位服还是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这些带有显著西方教会色彩的学位服饰对于树立我国高等教育的民族自信和国家文化自信已不相适宜。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中出现一股自主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学位服的热潮,但也出现了高校各自为政,盲目追求自身特点,相互攀比竞争现象,导致着装不严谨···
聪明的个人并非天生聪明。聪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习得的,通常都伴随着一些困难。聪明人的视角往往很开阔。也就是说,它们并不集中在琐碎和肤浅之物上,也不会局限于人类思想或行动的单个方面。
《中庸》英译史要追溯到18世纪传教士科利和理雅格的翻译,20世纪出现了包括辜鸿铭、休斯、陈荣捷等学者翻译的近10种译本,这些译本各具特色,但主流的翻译取向还是以西方文化为阐释的基点,用基督教文化或西方哲学思想来阐释《中庸》,这种局面直到21世纪初安乐哲和郝大维合作翻译《中庸》译本(以下简称安译)问世以来才大大改观。
孔子博物馆藏《孔府档案》全称“孔子世家文书档案”,是孔氏家族在各项政治、经济及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私家档案。现存档案自明嘉靖十三年(1534)始,至1948年7月止,历时4百余年,约30万件,按照档案内容进行分类,包括袭封、宗族、属员、刑讼、租税、林庙管理、祀典、朝廷政治、财务、文书12大类;按照档案所属历史时期可分为:明代档案···
士大夫是中国传统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中国的传统书院自唐末五代诞生到清末改制,经历了千余年。士大夫的经世情怀使他们和传统书院相伴而行,在他们的坚持和推动下,书院仍然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对中国文化传承、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士大夫作出了特殊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23年2月25日,围绕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曦的新著《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文明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教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李溪副教授展开了一场对谈,追问在有形的文物之中,蕴藏着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博物馆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精神启示。
当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正形成一股全国热潮,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他们从不同视角深研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关照现实,展望未来,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系统地挖掘整理他们的研究成果,集中展示他们的学术观点,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纵深发展。
为认真解答“四个讲清楚”的重大历史与现实课题,深入做好“两个结合”文章,全面加强儒学思想文化研究,及时有效地回顾、总结、前瞻,我们将孔子研究院部分特聘专家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访谈演讲文稿、著作摘录等予以汇总,结集为《尼山儒学文库》(首辑)。这些专家中,有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
第二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自启幕以来,广受海内外传统文化爱好者关注和支持,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老挝、泰国等50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的逾万名选手参与。经过专家团两轮品鉴后, 75组选手的诵读作品,脱颖而出。
为了聚焦学界经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和分享经学研习过程的参考书目,《经学研究》公众号近期开设了新的推送栏目——「新书信息」。本栏目主要介绍近年来经学相关文献的出版信息和内容概要,与诸位同道展开更加丰富的学术交流。每期介绍的书籍文献,源自近几年与经学相关的出版物,大体分为「学者新著」「学术辑刊」「新校古籍」等三类。
为持续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干部职工学经典、背经典,近期,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机关推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之“《论语》背诵活动”。
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我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非教育化”。我经常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偏正词组,传统文化是定语,它是用来修饰教育的。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教育活动,既然是一种教育活动,它就应该遵循教育的原则、规律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