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明】炎帝神农与中华文明和湖湘文化

神农炎帝是全球华人公认的华夏民族的始祖,华夏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然而近代却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又由冷到热的历史过程。基于当时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背景,基于排满反帝的政治需要,近代炎帝文化热闹过一阵。后来冷却下来。顾颉刚、杨向奎等先生,生前都曾感叹学术界对炎帝文化重视不够。

【专访】楼宇烈:我远远不够“国学达人”

“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平生论学实以人文立本。在新作《中国的人文信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楼宇烈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人文信仰所具有的精神特质、价值关怀乃至现实意义,强调应该探求合乎东亚文化传统的宗教学理论,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优点。

【专访】哈萨克斯坦学者哈菲佐娃:何种儒家智慧吸引了我?

我还注意到,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关于理想化宗法氏族的传统,与哈萨克斯坦的传统文化相契合。我个人也从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受益良多。在儒家学说的海外传播中,儒学对中亚与中国在外交及文化交流方面有重大意义。

【专访】温铁军:“张謇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30多家企业、上百所学校,他把救国济民放在首位,坚持以德兴商,奉行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国民族企业家的代表和典范。

【冯哲】通往家庭之路:从元宇宙回家

4月23日,百名学者谈家文化暨汉娃龙子家文化讲堂启动仪式在四海书院举办,冯哲院长发表主题演讲《通往家庭之路:从元宇宙回家》。提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认为,人的终极存在,不在个体而在原初和真切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家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之中。今天谈家文化,是在唤醒每个中国人深度的家意识。

【陈来】明德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我要讲的主要是明德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习总书记看望政协文艺界、社科界政协委员的讲话,我觉得,比较新的是“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时代明德”。这个关于明德的提法跟我自己做的中国思想文化历史研究有点关系,所以我想从这里切入,做个导引性发言,主要讲三个方面。

【宋立林】礼,要守中

在中国文化里,“中”是一个非常美的字眼。简单的字形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哲思,也保存着“中国”之为“中国”的基因密码。至今,在河南和鲁西南的方言里,还经常用“中”来表示肯定,蕴含着价值判断,意思就是“好”。从历史上看,“中”更多为儒家所推崇,是儒家的核心价值。不过,《老子》第五章所谓“不如守中”,恰可以代表儒家的一种追求。可···

【专访】黎红雷:成人达己,中华商道源自何种文化基因?

中国绵延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独特的中华商道,其伴随商贸活动的发展演变至今。从春秋时期的儒商鼻祖子贡到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商界君子的故事广为流传。

【陈来】在首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会议上的讲话

在近五年以来,应该说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气氛,就是继承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这个好的气氛的形成,很不容易,我相信,在未来五年,这个势头还会持续下去。因为这个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大好形势,不管从研究从普及,把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工作能够做的更好。

【宋立林】礼,要有情

人是情感动物——人离不开亲情、爱情与友情。但情感有个特征,正如汤显祖在《牡丹亭》有段话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样的感悟,不分中西,不分古今,而是“其心同、其理同”的。你看西塞罗不是也这样说吗——“人抛弃理智就要受感情的支配,脆弱的感情泛滥不可收拾,就像一只船不小心驶入了深海,找不到碇泊···

【唐文明】沃格林与张灏先生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总而言之,我认为张灏先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尚未被很多人意识到的深度。尽管他的主要著作在大陆都出版了,但左右两种意识形态的错误引导使得大家不太容易真正理解张灏先生的研究的意义。相信随着学术不断发展深化,这种状况会慢慢改变。

【杨立华】哲学是“高级心灵鸡汤”?它是每个时代最庄严的守护,守在价值根基处

哲学是什么?在当下这个时代,它难道只能成为“高级心灵鸡汤”?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看来,在每个时代,哲学都在跟某种倾向做斗争。这种倾向就是各种各样不同形态的虚无主义。每一次大的哲学突破一定是源于时代的价值危机的深化,价值危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哲学就必须取得一种突破,当这种突破足以解决时代的价值问题的时候,这···

【王博】在第五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本文系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教授王博在第五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杨国荣】对“权利”与“民主”评论的回应

民主的重要方面是如何使民主仁道化,从“民主”和“仁道”的关系来说,民主的仁道化,意味着不能借着“民主”的旗帜做出很多反人道的事情,这是从儒学的核心之一——“仁”的观念来看。

【专访】国学研究静水流深 ——陈来先生访谈录

我其实不是一开始就对中国哲学有兴趣,而是对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有兴趣,当时北大研究生招生只有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后来就选择了中国哲学,但是在没考研究生以前是对一般的哲学理论感兴趣。那个时候上大学专业也不是自己决定的,我那时候学理工科也不是自己选择的,所以当有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时就选了哲学,我其实本来最想选的是政治···

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郭齐勇谈家风家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华民族的赓续传承中,“家风”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中国孔子网刊发系列文章,弘扬优良家风,坚定文化自信。

【专访】蔡德贵教授:巴哈伊文明对中华文明现代化的启示,视频及全文

我前一段时间,3月28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会议中心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巴哈伊和中国近代的世界主义。因为中国社科院的巴哈伊研究中心刚刚换了一批年轻的负责人,陈进国先生成为新的巴哈伊研究中心的主任。所以他主持了这次演讲。卓新平,前宗教所的所长进行了点评。大约有60余人参加了这次演讲。

【专访】韩星教授:重建道统,传承学统 ——兼谈中国书院文化精神,视频及全文

非常感谢韩星教授的精彩讲座:重建道统、传承学统——兼谈中国书院文化精神。韩教授追本溯源,条分缕析,把道统、学统与书院三者的关系讲得非常清楚明了。提出了在礼崩乐坏,学绝道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主体性建构,民族性凝聚的设想。是一次弥足珍贵意义深远的公众演讲。

【专访】陈来: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律

“气”和“阴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宇宙观或者宇宙论的最基本的范畴。产生的时代也比较早,应该在西周时期就有这种概念了。气的思想,我们在哲学上叫作“气论”,是一个以气为核心的体系。气论是中国哲学里面古代存在论的一个主要形态。

【宋立林】礼序乾坤,乐和天地

有一次,我在孔庙开展现场教学,讲到如今每年一度的“9.28祭孔大典”。有学员问道:“既然八佾舞是天子祭祖、祭天才能使用的最高规格,祭祀孔子使用八佾舞岂不也是僭越?这不是孔子所反对的吗?”我们读《论语·八佾》,都知道那句有名的“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就是对鲁国权臣季孙氏“八佾舞于庭”的激烈批评,足见礼乐秩序在孔子思想中的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