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伟】传统民本与现代民主何以“灵犀相通”?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2-07-29 17:21:49
标签:民本、灵犀相通

传统民本与现代民主何以“灵犀相通”?

作者:张师伟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廿八日庚辰

          耶稣2022年7月26日

 

民主,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意涵,也是当今世界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将“民主”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

 

民主对于中国并非完全的“舶来品”,在高度成熟的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体系中,“民本”思想具有重要地位,构成中华文明根性的重要基础。中国本土“民本”思想有何意蕴?与西方“民主”观念有何异同?为中国民主建设提供了何种思想资源?近日,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师伟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何基本主张?经历何种历史发展过程?

 

张师伟:中国在政治起源及国家形态方面自成一体,民本的源头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孕育过程中,早期国家阶段的政治文献中就已出现明确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的基本政治主张,既提供了“民为邦本”的价值导向,把民确定为国家存亡绝续的决定性要素,也提供了重民、畏民、“听于民”的行政原则,以民意作为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性要素,还提供了保民、养民、教民的目的约束,强调治国理政者务求利民,而毋图自利。伴随着中国传统国家形态的历史演进与政治理论思维的逐渐发展,民本思想在西周以后逐渐摆脱了早期的神学框架,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在理论上妥当处理了与其他政治思想内容的关系,并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理论,凸显了以人为本的基础地位,不仅用以人为目的解释政治与国家,还用以人为本指导政治实践。

 

 

 

“民本”是孟子学说中的诸多政治理想之一。图为山东邹城孟庙孟府景区。中新社记者任海霞摄

 

中新社记者:“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石,体现中国怎样的文明特性?

 

张师伟: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以民本思想作为重要基石,既把“民”放在了决定国家存亡绝续的决定地位上,也凸显了政治的价值目标是追求使民成为人。民本思想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一系列独有特性。大的方面包括:一、以人为本,表现在民本之民作为抽象概念,把作为邦本的民的范围推及于一切人,也表现为民本之本既重利益分配,又重民的普遍“归仁”,即所谓成己成人。二、共存共生,治国理政以民为本追求和维护的目标人群,并不是民中的某部分,而是民在整体上的共存共生。三、仁爱礼让,民本意识里包含了浓浓爱意,“推己及人”,爱人以德,爱人以礼,义而非利,由此而成为中国传统政治行为的基本原则。

 

中新社记者:中国“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有何异同?

 

张师伟:中国传统“民本”与西方“民主”都具有悠久历史。“民本”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是“好东西”,但其影响主要局限在政治价值理想及治国理政指导思想等层面,在制度层面影响非常有限。“民主”在西方历史上虽然曾长期不被社会精英视为“好东西”,恐惧民主会成为“多数暴政”,但它在制度层面的影响也未曾中绝。“民本”和“民主”都强调政治的目的在民,政治要追求为民,政治是共有的公器,以公谋私理所当然要遭受谴责。

 

但两者差异也显而易见,即民意在政治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能否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中。“民本”在这方面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听于民”,“听于民”的程度及效果却并不取决于民,而取决于统治者为天下兴公利及除公害的力度,由此缺乏制度的刚性保证,民治的环节由此而不足。“民本”的重心就在于激发统治者的“公心”。“民主”在西方传统中较多表现为民治在制度层面的刚性保障,社会的阶级结构既直接决定政体类型,也在根本上决定治乱兴衰乃至存亡绝续。西方“民主”的国家治理,更倾向于代表社会中的一部分人,贯彻把政治当作利益博弈的思维方式,“公用地悲剧”在西方“民主”传统中既具标志性,也具典型性。人各得自私,各得私利;公利,莫或兴之,公害,莫或除之。“民主”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克服普遍存在的“私心”。

 

 

 

游客游览北京故宫。中新社记者盛佳鹏摄

 

中新社记者:“民本”与“民主”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对话、交汇、互融过程?

 

张师伟:中国传统“民本”与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两极相逢”。从治理效果上看,资产阶级时代的“民主”在整体上优于地主阶级时代的“民本”,强大的资产阶级以“民主”驾驭国家机器,走向全球,殖民全球,造成东方依附西方的不平等国际格局。中国士大夫由于国家受凌辱而下“师夷之长技”的决心,并以传统“民本”之心度西方“民主”之腹,立足民本,把“民主”当作“夷之长技”,造成中国传统“民本”与西方“民主”的对话、交汇与互融。

 

中国传统“民本”在与西方“民主”的对话、交汇与互融的过程中,居于某种主动地位,点点滴滴,渐进吸纳西方“民主”,改造了自己,最终形成中国化的民主理论与民主制度。当然,中国传统“民本”并非自然自愿地吸纳西方“民主”。在欧风美雨下,中国传统士大夫经历了心灵巨大变化,传统“民本”的理论大厦渐成碎片,移植西方“民主”大厦一度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共同选择。但西方“民主”移植到中国又不能不受已飘落成泥的“民本”的影响。“民本”中的优秀成分对移植来的“民主”进行了濡染与改造,使西方“民主”中国化,传统“民本”在此过程中也被改造,发生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就是将中国传统“民本”与西方“民主”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包含一系列理论和制度创新。

 

中新社记者:中国现代民主思想和民主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民本”提供了怎样的思想资源?

 

张师伟:中国现代民主思想和民主建设的发展,客观上包含传统“民本”的现代化和西方“民主”的中国化,二者缺其一,中国现代民主思想和民主建设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首先,传统“民本”与西方“民主”在内涵及诉求上有重民及为民的共同点,使两者能在实践上结合,客观上提供了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的落足点,并由此成为中国现代民主思想和民主建设的成长起点。中国先进分子能接受西方“民主”,就是看到了两者共同点。

 

其次,传统“民本”因为更注重作为价值根本的民之整体,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作为不同群体利益博弈的西方“民主”的偏颇。由此,在中国现代民主思想与民主建设中传承发展了共存共生的政治理念。

 

再次,传统“民本”对政治的影响是全面的,中国现代民主思想和民主建设受其影响,也将民主看作贯彻政治各环节、各方面的存在,超越了西方“民主”集中在选举环节的局限,既实现了民主理论创新,又丰富了民主实践。

 

 

 

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内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浮雕。“德先生和赛先生”意为“民主和科学”,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中新社发周升辉摄

 

中新社记者:当下,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应如何吸收借鉴传统“民本”思想精华?

 

张师伟: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全新的民主理论,也是一种全新的民主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孕育、形成于中国,包含了传统“民本”的精华。但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全新的民主理论与实践,即使对于“民本”精华也采取了辩证分析的态度,既强调对优秀精华内容的继承,又强调继承方法及过程的批判,将传统民本的优秀内容转换为中国现代民主的精华内容。中国传统“民本”的精华,还会继续滋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持续创新发展,并对人类日新月异的民主发展,提供中国的智慧贡献。(完)

 

受访者简介:

 

 

 

张师伟,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政治学一级学科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政治学会第八、第九届常务理事(2014年至今)及第六、七、八、九届副秘书长(2006年至今),中国政治学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省政治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哲学、当代中国政治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