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刚】从炎帝传说看中国上古史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2-06-25 12:05:18
标签:中国上古史、炎帝传说

从炎帝传说看中国上古史

作者:周建刚

来源:“湖湘读书”微信公众号

 

 

 

周建刚:江苏苏州人,哲学博士,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院长,教授,著有《周敦颐与宋明理学》《中国佛教史考论》等。

 

中国人的古史观念,可以用“三皇五帝”一词概括。从先秦诸子开始,此观念逐渐酝酿形成,司马迁的《史记》以《五帝本纪》为开端,此后又有人补作《三皇本纪》。

 

“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也有说是伏羲、女娲、神农,“三皇”之说近于神话,此处不予讨论。“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司马迁将其作为历史人物对待,反映了中华文明早期起源的一些真实情况,故有必要认真对待。

 

 

一、“族团”与“帝系”——“黄帝王朝”存在吗?

 

司马迁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五帝本纪》)

 

司马迁此说源出自《大戴礼记》的《帝系篇》,为儒家的古史传说,太史公原样照抄下来。按照司马迁所记,黄帝二子玄嚣、昌意,帝喾和尧出自玄嚣一系,颛顼、舜、禹出自昌意一系,五帝皆为黄帝后裔,则“五帝”时期实为世袭一统的“黄帝王朝”。

 

我们推想华夏文明的初期,必无如后世秦汉一样的统一王朝。所谓“黄帝王朝”,是战国以后至秦汉的人,熟悉于中央王朝大一统的趋势,以此构想古史而得出的结果。

 

民国史学家,如“古史辨”派的顾颉刚等人,对此完全否认,认为这类古史是“层累造成的古史”,经过了后人(主要是先秦诸子)的添油加醋,所以完全不可信。胡适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哲学史”,直接从“《诗经》时代”开始,傅斯年等人称为“截断源流”,北大的青年学子皆为之群情振奋,有耳目一新之感,对新文化运动有很大影响。顾颉刚、胡适等人对传统古史观念的怀疑,并非没有理由,其实清代学者崔述的《考信录》,已经提出对古史的怀疑。因为从客观的学术立场来看,认定五帝一系的“黄帝王朝”,出现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由此而夏商周,秦汉隋唐,“五德终始”,王朝循环,这种宏大叙事,看起来终究不像真实的古史,而更接近于秦汉以后的历史想象。

 

古史传说虽然不可信,但仔细辨析,结合考古材料,可以发现其中也有现实的一丝影子,并非完全向壁虚构。

 

“古史辨”派是一种破坏力量,破坏了传统古史观念中不可信的部分,但目的并非摧毁古史,而在于重建真实的古史。重建古史,除了文献以外,更重要的是考古学发现的地下出土材料。王国维称之为“二重证据法”。

 

“二重证据法”最重要的应用,是利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材料,证明《史记》中《殷本纪》王系的正确性。王国维用甲骨文材料与《殷本纪》互证,写出名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将中国历史的可靠源头推展至殷商,为国际学术界普遍承认。

 

殷商之前的夏呢?乃至夏以前的五帝时期,如要得到确证,还是需要有明确过硬的考古学发现。目前的二里头、陶寺遗址考古,就是企图找到“夏”和“唐尧”。

 

在质疑“三皇五帝”的过程中,也有学者提出,所谓“五帝”,其实是早期各个“族团”的代表人物。傅斯年提出“夷夏东西说”,蒙文通提出早期有“河洛民族、海岱民族、江汉民族”,徐旭生则说“古代中国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与苗蛮三大集团”。各个“族团”的斗争和融合,最终凝结为上古的华夏族。而各个“族团”中的领袖和英雄人物,演化为“三皇五帝”的各种传说,在春秋战国以后,人们对于“族团”的记忆已经模糊,遂按照当时人们的历史观,将这些人物认为是一个世代相承的王朝体系,这就是司马迁《五帝本纪》中“黄帝王朝”的来历。

 

李零还推测,“族团”是从“帝系”推演。古代帝系,因地区不同,帝系也不同,所以《世本》、《大戴礼记》、《五帝本纪》中“五帝”与《封禅书》的“五帝”不同。前者代表中原和中原偏北地区的“族团”,以姬姓为主,是周人的帝系,表示周人融合了这些“族团”。后者代表西北地区的“族团”,以嬴姓为主,风姓次之,包括姬、姜二姓,这是秦人的帝系,表示秦人在西北融合了以上“族团”。

 

在李零所说的“帝系”中,炎帝为姜姓。炎黄之争后,炎帝集团融入黄帝集团,为华夏族的前身。黄帝为姬姓,周人也是姬姓。姬姜集团始终合作,西周的王后大多出于姜姓。春秋时的姜姓国,有申、吕、许、齐。这些诸侯国,都是炎帝集团的后裔。

 

 

二、炎帝神农氏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所见,从公元前59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开始,已经有农业出现。这也符合中国古史中关于“神农氏”的记载。此后的中原仰韶文化(公元前5150—2960年)、河南龙山文化(公元前2590—2150年),农业一直在持续发展。龙山文化时期,粮食供应充足稳定,导致人口溢出扩散,有河南龙山、陕西龙山、山东龙山等各个支系。河南龙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的直系后裔,农产品以粟、稷为主,收获量增多,有木工制作的农具,村落有围墙自卫,村落与村落之间有战争,坑穴中有埋藏的伤残骸骨。公元前1900年至1600年,出现了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直接接上了晚期的河南龙山文化。据李学勤等人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阶段成果报告》,二里头文化基本可以认定为夏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南方,也出现了大量农业文明。考古发现的最早稻作栽培,在长江中游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1.4万年。此外还有长江下游的梁柱文化。但在距今4000年前,中国南方的文化出现了衰败迹象,村落缩小,人口减少,文化水平降低。良渚文化一度向北推移,但似乎不太成功。而北方、东方的文化,如山东大汶口文化,则试图南下。南北文化有交流融合的趋势。

 

根据以上的考古学发现,我们可以推测,中国北方,在距今8000年到5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和中原仰韶文化期间,也就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农业族群已经出现,这大致相当于古史传说中的“神农氏”时期。而到了距今5000年到4000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并且出现了战争与宗教,这大致相当于传说中从黄帝到尧舜的五帝时期。距今4000年左右的二里头文化,则进入了“三代”(夏商周)的夏文化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神农氏”农业族群的后裔,领袖称为炎帝,大约在距今5000年的龙山文化早期,与黄帝集团发生战争。黄帝族群,据《史记》记载,以师兵为营卫,往来迁徙不定,可能是北方的游牧集团。炎黄之间的战争,是早期牧人和农夫的战争。古史传说中,黄帝在涿鹿、阪泉有过两次重要战役,这两处都在今天的河北北部,是历史上农耕区和牧区的交叠、冲突前哨地区,直到魏晋隋唐时期,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进退依旧在这一线推移。炎黄之争后,炎帝集团和黄帝集团融为一体,成为华夏族的前身。

 

炎帝集团的后裔,一直在华夏族中发挥巨大作用。尧舜禹时期的“四岳”,是共工氏的从孙,姜姓,是炎帝的后裔。西周时期,姬姓和姜姓有密切的关系,西周的王后,大多数是姜姓。西周的诸侯国中,著名的异姓国,如申、吕、齐、许四国,都是姜姓诸侯国。《国语》说:“申、吕虽衰,齐、许犹在。”申、吕、齐、许即“四岳”的后代,特别是齐国,在春秋时发展成为“五霸”之一,声势浩大。申、吕、许在今河南地区,齐国在今山东地区,西周时期,炎帝后裔的势力在当时已经进入东方。

 

此外,《左传》中还有纪、向、州等国,也是炎帝后裔。当时还有一种“姜姓之戎”,《左传》记载,襄公十四年,晋国的范宣子称戎子驹支为“姜戎氏”,戎子驹支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晋)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姜姓之戎虽然是“戎”而不是华夏族,但他们是“四岳”的后裔,也是炎帝的后裔,这为当时的中原诸侯所公认。

 

 

三、炎帝神农氏与南方文化

 

炎帝集团除了在北方留存有众多的诸侯国,甚至包括华夏族之外的戎人族群,也有部分族群向南发展。

 

《山海经》记载,炎帝之后有祝融氏。而战国时的楚人以祝融为祖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说:“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夔国与楚国是同姓国,夔国的君主不祭祀祝融,遭到楚国的谴责,可见楚人以祝融为自己的祖先。祝融氏有所谓“祝融八姓”,楚国王室的芈姓是“祝融八姓”之一。在夏商时期,祝融氏原居于河南,后来南下到洞庭湖一带,将当地的三苗部落排挤出去。祝融氏的后裔,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并成为当地的统治族群,此后形成了楚国、夔国等江汉地区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奉祝融为祖先,而实际上就是炎帝集团的后裔。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区就有培植水稻的农业文明,炎帝族群中的祝融氏南下后,可能就与这些南方的古文明结合为一体,衍生出南方的“炎帝神农氏”传说,比如湖北随州的“烈山氏”,原本是南方农业文明的一个象征人物,后来也被称为“神农氏”。

 

在战国后期到秦汉时期,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盛行,逐渐出现了“五方帝”的概念。“五方帝”是一个宗教神学概念,以五帝分配五行、五方,其中炎帝被分配为南方之帝。在南方各地的民间传说中,炎帝神农氏成了南方文明的灵魂人物。

 

甚至在越南的古史传说中,也相传炎帝为越南人的始祖。越南古史传说中有鸿庞氏开国称王的故事,《鸿庞氏传》中说“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生帝宜,南巡狩至五岭,得骛仙之女,纳而归,生禄续,容貌端正,聪明夙成。……封禄续为泾阳王,以治南方,号为赤鬼国。”越南古代教授儿童的蒙书《天南四字经》,略相当于我国的《三字经》,其中讲述本国的历史说:“自鸿庞氏,曰泾阳王,系出神农,首肇封疆。”越南人对神农炎帝的记忆非常深刻,自认为炎帝神农之后,并以此为自己区别于“夷”的根据。清代时的越南文人潘叔直在其《国史遗编》中记载:道光年间,越南使者李文馥奉使北京,清人处以“越夷会馆”,李文馥乃作《辨夷论》云:“越南原圣帝神农氏之后,华也,非夷也。”可见在当时越南人的认识中,他们是炎帝神农氏后裔,属于广义的“华夏族”而非“夷”。由此也可见,炎帝神农氏对于南方文化的重要影响。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