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再林】身的挺立:泰州学派的思想主旨及其理论的现代效应

究极而言,泰州学派思想最主要的宗旨,莫过于其从“心本”走向“身本”,以一种身的挺立,标志着中国哲学从“理学”向“后理学”思潮的根本性、战略性转移。

【周可真】江南儒学的实学品格——以顾炎武为典型

江南儒学是以长三角为活动中心而奠基于两宋,活跃于明清的中国传统儒家学术文化的区域形态之一,其共性特征是不喜形上思辨而务求实学。

【冯胜利】训诂的属类与体系——论经学训诂、子学训诂、史学训诂、文学训诂的独立性

本文在前人训诂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今日之训诂学虽经古今学者筚路草创,系统井然,仍非古人训诂实践之全部。秦汉以来之训诂范围,除了字词语法以外,尚有经学训诂、子学(玄学或哲学)训诂、史学训诂、文学训诂之不同属类与体系。

【黄诚】论《尚书》的“人神观”及其思想史意义

《尚书》“人神观”反映了殷周之际思想世界复杂之人神关系图景,体现了“人本”与“神本”并行发展之态势,展示了“人神同构”、“天民一体”、“神人不二”与“天人合一”之理论特征,彰显了中国古代社会以“神道设教”和“人道设教”为特质的历史文化思想面相。“神本”向“人本”转向之观点,并非完全真实反映历史发展轨迹与状态。“神本”与“人本”、“神道···

【曾亦】何种弑君?孰当讨贼?——以《春秋公羊传》关于“君子辞”的讨论为中心

自古以来,儒家视君臣为大义所在,故以弑君为大恶。面对弑君之罪,《公羊传》区分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责任主体,即天子、方伯或诸侯、臣民。然而在周末礼崩乐坏的政治背景下,臣民通常负有最主要的讨贼义务,不过,《公羊传》又基于对现实情形的具体考量,提出“君子辞”之说,从而宽恕了臣民不能讨贼之过。文章又结合宋以后儒家对此问题的···

【朱红 王绪琴】永嘉学派的学理转向及其意义

永嘉之学扬弃了理学注重心性修养的治学方向,转向强调致用的经制之学上来。永嘉学人多为理学家所指摘,甚至被视为异端,但是这正表明了永嘉学派的学理转向。

【刘梁剑】天亲合一与身体的成长——船山《西铭》题解孝道思想引义

船山《西铭》题解着意阐发天亲合一之理。船山认为,从理学史的问题脉络来看,《西铭》大义在天亲合一。船山区分“大者”与“切者”,主张“从其切者而言之,则别无所谓乾,父即生我之乾,别无所谓坤,母即成我之坤”。从自己亲生父母身上实实在在体知父母之乾坤。较之天地,亲生父母具有切身意义上的优先地位。从其切者,不仅是从理上了解,···

【王格】“独好陆王”——早年康有为的心学修炼及教学

梁启超曾提出康有为“独好陆王”,但康有为与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一系学问之关系,与其说是在义理层面,不如说是在身心修炼工夫的实践层面。

【杨英】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先秦礼学与礼制研究

中国古代的“礼”是一个融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为一体的庞大体系,先秦时期,礼学和礼制高度混融,都被保存在三《礼》之中,后代的礼学训诂考据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先秦史研究。

【杨少涵】佛道回流,还是经学势然? ——《中庸》升经再论

《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南宋以后成为“四书”之一。在《中庸》由“篇”升格为“书”的过程中,佛道人士早在宋代儒家之先已对《中庸》进行了广泛关注和大力提倡。

【谷继明】论王船山对《潜虚》与《洪范数》的批判

扬雄、司马光、蔡沈的易学,主要体现在模拟《周易》上,船山对此的批判可以说最为激烈、不遗余力。

【张明】清代黔中大儒陈法的理学思想及其教育成就

陈法是清代贵州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21岁中进士,为官三十余年,后被流放充军,遇赦回黔后,一意讲学,主讲“贵山书院”近二十年,为贵州文化教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陈法的理学思想及其教育成就,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重要地位和影响,对当今教育改革仍然具有一定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

【陈来】王阳明晚年思想的感应论

阳明中年讲学,确立了“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哲学定义,以此来支持他的格物功夫论。而这一具有基础意义的对物的定义,在其晚年有所变化。他对“物”的界定,不再以“意之所在”定义物,而以“明觉之感应”来界定物,宣称“物”就是与心发生感应关系的对象,表明王阳明晚年学问功夫向肯定物的实在性方面发生的变化。

【潘英杰】论《论语》中孔子的“五经”思想 ——《诗》、《书》、《礼》、《乐》、《···

本文意在以《论语》为本,来探究一下在《论语》中出现的《诗》、《书》、《礼》、《乐》、《易》这五经,孔子对此有怎样的思想阐发。

【成中英】儒家的自我理念:论儒家哲学中的修己与自由意志

如何规划自我以应对构建良好社会与正义政府之需求,是儒家哲学始终关切的重心。“自我”概念蕴含时间的与超越的、参与的与反思的两个面向,中国语境下的“自己”,其中“自”与“己”则分别指代这两个不同的面向。

【李景林】儒家的丧祭理论与终极关怀

丧祭礼根据“称情而立文”的原则设立,表现了亲亲的内在性与尊尊的普遍性规定之统一与连续。情文的统一规定了丧祭礼仪的本质;情文的连续则表现了文明创制与自然之间的动态的历史性关联。重情、复古,由血缘亲情而返本复始,以上达契合于天地生物之本,从人的生命情态之自然等差性的内省与外推的成德历程中,建立超越的基础,这体现了儒···

【臧宏】说《论语》中的“知”

“知”是贯穿于儒道佛学说中的核心观念,与“智”通用,若不受妄念干扰,便是“般若”智慧。“知”是生命本体的根本表现形式,故简称为“本知论”,即智慧学说。

【乐爱国】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

【丁为祥】“践行”还是“践形”?——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根据、先驱及其判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则属于从“践形”系统出发对于程朱建立在认知基础上之“践行”系统的一种根本性扭转。这一扭转,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人们的认知程序,却由此凸显了道德理性与认知理性的深层分歧及其不同的人生作用。

【杨虎】论观心与感通

感通是中国哲学中用以表示“事物”(人、物、理、事等)发生某种勾连活动及其呈现状态的观念。感通论贯穿于儒家哲学主线之中,儒家心性论的主流思路揭明了感通之于心性开显的意义,即感通是心性本体的自身开显机制,却遮蔽了更加本源性的感通领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