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国】易学哲学视域中“神”的诸种诠释

“神”是易学哲学论域的重要概念之一,神论是中国传统儒学天人之学内核的一部分。对易学哲学史中“神”之诠释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可以呈现易学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天人之学中关于本体的思想。

【杨海文】“本心之明”的遮蔽与唤醒 ——夷子在“亲亲”等问题上“逃墨归儒”的伦理学解读

经过与孟子的辩论,夷子的本心之明被唤醒,亲亲的特殊性得以证成。厚葬胜过薄葬,仁爱高于兼爱,经由亲亲的特殊性推扩并充实性善的普遍性,这是夷子在“亲亲”等问题上“逃墨归儒”最重大的思想史价值;爱父母、尽孝道的本心之明是我们过一种道德人生的必由之路,这是夷子在“亲亲”等问题上“逃墨归儒”最切要的伦理学意义。

【陈乔见】早期中国的“节义”观念——以《列女传·节义传》为中心

由两汉至明清,正史《列女传》渐失刘向体例与宗旨,“列女”嬗变为“烈女”,“节义”蜕变为“节烈”。后世“节烈”专责于女性,“节”的观念也变得狭隘愚陋;“节义”本可通用于男女,是值得赞赏和令人敬佩的,但亦不可普遍化。

【方朝晖】论“本体”的三种含义及其现代混淆

若按现代流行用法,将中国古代的道、天理甚至良知(心学中)等范畴称为本体(指宇宙或万有本体),就必须同时认识到它们更接近于世界各大宗教中的本体概念,未必可称为哲学意义上的本体。混淆三种不同的本体概念,将中国古代的本体概念不加置疑地当成哲学义本体、以此说明中国哲学特色,是现代中国学术接受西方学科体系时的错位,从一···

【东方朔】荀子伦理学的理论特色——从“国家理由”的视角说起

在荀子,国家是以“圣王”和“礼义”来表现的,礼义所具有的止争去乱的功能以及规范行为的性质,其实质是以“国家理由”的形式出现的;国家之所以必须并且必然,乃是因为其深深地根植于人的性恶的天性之中,而荀子所说的人性的“恶”,并不是在特定的伦理或道德意义上的恶,而应当被理解为政治意义上的“偏险悖乱”。

【杨赛】颛顼与喾的礼乐文明

颛顼乐和喾乐是黄帝乐传承中重要的一环。颛顼效法黄帝制作《承云》,《云门》以视觉图腾为主,《承云》则以听觉图腾为主。颛顼效法黄帝《咸池》制作《六茎》,宣扬普施恩泽的执政理念,以争取民意,巩固统治基础。

【韩星】《论语》仁学体系新诠

孔子思想主体是仁学。“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不仅是人之为人的底线,也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核心、包诸德、合天人、贯内外,通透于其个体生命的成长之中,造就了至圣的人格境界。孔子“仁学”为传统儒学奠定了基本规模和诠释方向,对于今天重建新儒学思想体系具有正本清源、返本···

【王心竹】浅论先秦法家对儒家德治的批评——以商鞅、韩非为例

法家明确反对儒家的德治,将其排斥在政治领域之外。同时,与儒家对君主提出道德要求相反,认为君主之德与社会治乱没有关系。而法家之所以重法,反对德治,在于他们认为人在本性上是自私和功利的,必须以强制性的法加以规制。法家虽然反对德治,但并不完全是非道德主义。

【姚海涛】荀子对齐文化的接受:隆礼、重法与尚术 ——稷下诸子批判与熔铸的视角

荀子游学稷下受到齐国稷下重兼容、通权达变、趋时求合学风的同化。对齐文化的接受使得荀子广采稷下诸子之说,思想呈现出包容百家,理性与深度并重,广度与宽度相济的特点。荀子以礼为观照社会问题的参照系,实现了隆礼、重法与尚术的系统综合,完成了礼、法、术的思想性与制度化、规范性与仪式化,人间性与现实化,审美性与人文化的统···

【姚海涛】荀子对鲁文化传统的批判与熔铸

鲁文化中的儒文化是荀学之本源与根柢。荀子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正是对鲁学中的儒文化进行文化批判与理论熔铸的结果。

【干春松】儒家的爱与恨——儒家经典与生活世界中的“复仇”

儒家思想有一些重要的观念深刻影响到中国人的观念,复仇就是其中一个。在经典中对复仇有明确的表述,但在后世的法律体系中又明令禁止复仇。如此就造成经典与法律的冲突,从而吸引了历代思想家对此问题的深入讨论。一方面经典所提倡的价值并不会因为得不到现实制度的支持而失去其对人们生活的指引,另一方面,绝对背弃经典的法律制度亦···

【徐翔】从“工匠制作”的隐喻看荀子的“先王制礼论”

荀子的“先王制礼”论以工匠制作的隐喻为其基本理论架构。在此架构上,其所谓“先王制礼”的命题,实际包含“礼义”“先王”“制作”三个环节。其中“礼义”关涉的是礼义以何种方式对现实秩序产生规范效应

【曹景年】荀子姓名新考——对传统避讳说的重新考察

荀子常见的两个称呼是荀卿和孙卿,传统避讳说认为汉人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故改荀为孙。清代以来,对此说提出质疑并产生三种新观点,一是认为荀、孙是单纯的音同通用关系,二是认为荀、孙都是姓氏,战国之后混用,三是认为荀子本姓孙,荀是司马迁据其乡音所改。

【杨泽波】三分法视域下孟子与荀子、心学与理学的有机融合

孟子与荀子、心学与理学的关系,是儒学研究中首屈一指的大问题,被人誉为“千古不可合之同异”。牟宗三、李泽厚都曾试图对此其加以综合,但效果都不理想。借助儒家生生伦理学的三分法,这个问题有望得到合理解决。所谓三分法即是将与道德相关的因素划分为欲性、仁性、智性三个部分,以打破西方感性与理性两分模式的一种方法。

【周勤勤】《东西均》“时”论解析

方以智非常重视从“时”的角度探讨哲学问题,在《东西均》中也对“时”从多个视角进行了论述,赋予“时”相应的含义,如时间性概念、时代性概念、与相关词合成的哲学性概念等。方以智还在许多地方使用了在现代意义上与其含义相同的“同时”概念,并且往往把相反特性的事物、行为对举,阐发“存泯同时”的观点。“时中”是变变不变、不变而随变者。···

【黄朴民】熊剑平:知行合一:王阳明兵学思想管窥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不仅精研儒学,还对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古典兵学有过深入研究。他善于将用兵理论运用到战争实践,在平叛战争中有很好的运用,成为“知行合一”的最好注脚。就战争观而言,他主张“求善”与“去患”;就实力运用来说,他力倡“兵民合一”;就战争谋略的运用而言,他注重奇正结合。正因如此,兵儒合流的特征,在他身上有···

【杨立华】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

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以虚、气、神、化、两、一等概念为枢纽的体系化哲学建构,以其高度的完成性及内蕴的义理深度而备受瞩目。然而,在虚、气关系等根本哲学问题的理解上,学界仍有不同的认识。分析不同理解背后的文本解读的差异,进而为正确的哲学诠释提供可靠的文本依据,是本文的立意所在。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

【梁涛】仁学的政治化与政治化的仁学——荀子仁义思想发微

在仁、礼关系上,孔子存在以仁释礼与以礼成仁的不同进路。荀子虽然形式上视仁为最高的德,并提出了由“爱人”到“自爱”的仁学理论,但不是将仁落实在心性上,而是体现在制度中,是以礼成仁,发展的是政治化的仁学。

【白欲晓】寻绎儒学现代开展的一条流脉 ——以贺麟纪念唐君毅文为线索

1980年代贺麟曾撰写《唐君毅先生早期哲学思想》文纪念唐君毅,并借早年发表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说明1940年代自己的儒学思想与唐君毅在方向上有相同之处。通过贺麟与唐君毅的比较,可展现新儒学思想这一流脉的特征以及哲学依据。儒学现代开展这一流脉及其终结值得考量与反思。

【张新国】朱熹的形上学:解释性的还是基础主义的?

将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美德”观念代入宋明理学内部,在广阔而深远的研究前景中,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能否因为“美德”的附属性来否认宋明理学所讲的形而上学是基础主义即实体主义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