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这十天有欢乐,有痛苦,有难过,酸甜苦辣,包含一切。
今日一早先来段古道,提神醒脑。
永历三百七十八年六月十六日(耶历2024年7月21日)下午,岭南儒门交流第二期在深圳儒商学宫崇圣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分享嘉宾为2007年起师从蒋盘山先生,先后协助创建中国儒教网、广东孔子研究会、深圳孔圣堂、弘道基金会等机构的知名儒者袁彦先生,分享主题为“盘山学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本质”。
今天是第四天,武夷山到小浆村。第一站便是余庆桥,这座木拱廊桥为清代崇安当地乡绅朱敬熙所建,朱敬熙在当地因为为人乐善好施很有威望,在他母亲做寿时,其母提出了希望朱敬熙建桥以利乡民的愿望,朱敬熙欣然应允。
今天的行程大多在景区之中,四点起床后。我们行走于大王峰下,另一边,太阳逐渐升起,天色越来越亮。
今天任务重,自将口行至武夷山,四点起床,四点半左右出发,当日没有任何的讲解与文化内容,时间全部用在了赶路上,但是由于路况复杂与艳阳高照,同学们依然无比艰辛。
今年重走队伍配置比往年更强大,加上老师与志愿者一共二十八人他们来自各地,南到越南,北到北京。
八百年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建阳寒泉精舍出发,目的地是江西鹅湖。这一行人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名叫朱熹和吕祖谦。几天后,一场被后世称为鹅湖之会的旷世之辩即将拉开帷幕……
为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7月8日下午,逸迩阁书院常务副院长周亮带领团队探访了书院各个展区,并详细介绍了书院的文化积淀及其藏书珍品,旨在通过参观逸迩阁书院,使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其创办理念和文化内涵。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
回家这几天投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一直在反刍这一路上所学到的知识。在不断反刍的过程当中,我一遍又一遍更新了自己的认知和体会,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是有滞后性的。
十四天的徒步,让我不断反刍家庭、老师、朋友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何谓学习?学,觉也。习,鸟数飞也。学,为知晓天地间的道理和觉醒内在的本性。习,在日用中实践所学,笃行所知。学、习是知行合一的打开生命的方式。
补发去年来自厦门的简墨同学的研学总结
重走朱子路走近华夏先贤群体,串联半部两宋文化史。
与方生读书会的相遇,是因为一本书,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
非常有幸,通过武夷博约书院的缘分,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建阳的石庵书院。这是个很特别的地方。我刚到的时候,有意识地去看看书院里面同学的气象,发现很不错,眼里有光,能看出来是真的在学。于是就问了问带班的沈方方老师,沈老师说,同学们都是很有目标的人,有方向,我听了后很赞叹。
6月7日,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近200名师生走进六艺坊开展研学活动。大家通过参观六艺文化展览馆,体验传统拜师礼、活字印刷术等形式,学习六艺技艺、文化内涵及其价值意义,提升综合素养、为成就全面健康人才奠定基础。
5月12日-5月15日,全球私塾联谊会袁彦老师来到石庵书院考察指导。我们有幸在这几天向袁老师请教,并一起同游朱子故里五夫古镇。
2024年5月12日上午九点,落笔书院开展了本学期第十二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陈彦军老师讲解并翻译,其余同学给出自己的见解。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