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文丛第三辑】陈彦军著《从祠庙到孔教》出版暨陈明序

栏目:出版图书
发布时间:2016-10-19 12:28:23
标签:
陈彦军

作者简介:陈彦军,笔名东民,男,西历一九七二年生,湖北枣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儒教方向研究生毕业,现为三亚学院南海书院研究员、学术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儒学儒教与大学教育,在《原道》、《儒学与古典学评论》、《国家治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出版《从祠庙到孔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


 


书名:《从祠庙到孔教》

作者:陈彦军 著

丛书名称:儒生文丛(第三辑), 出品,任重主编

出版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9月


【学者推荐】


儒家传统的意义在于为政治制度提供价值基础、为社会生活提供认同凝聚、为个体生命安顿身心性命。作为第一个儒教方向毕业的研究生,我这样要求彦军。他的祠庙研究缘于我的要求,而结论却与我的构想颇有异趣。更由宋明祠庙向近代孔教拓展,表现出彦军对当代儒学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些思考值得认真探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陈明


传统儒教的主题,涉及经典、历史以及对古今之变的不同理解与思考路向。陈彦军的《从祠庙到孔教》,从多个方面对传统儒教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清华大学教授 唐文明


国人之于传统儒教,如鱼在水,多感觉不到水之存在与必要。彦军兄之作,稗疏祠庙和传统儒教之微妙关系,彰显一基本道理:国人之于传统儒教,虽习不察焉,必没身而已。——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 王达三


彦军之作直面儒家与时据变、执中弘道的历史,探求中国当代普通百姓的安身立命之道。一言以蔽之,紧扣老百姓,呼唤新孔子;造次与颠沛,不改乎其道。——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肖自强


【内容简介】


本书既展示了作者本人体认儒学传统的学思历程,提供了一个当代儒学复兴的鲜活案例,同时也是一部从儒教视野探讨儒学实践方式和中国人生活世界的古今变迁的学术论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对中国传统祠庙已做了诸多研讨,本书则从朱子学发祥地泉州择选萧太傅信仰这样一个民间信仰来考察宋明以来儒学实践方式的变化,视角别具一格,并进而考察近代以来的孔教实践,力求从祠庙到孔教的变迁中看到儒学实践形式的现代改良。


【作者简介】


陈彦军,湖北枣阳人,197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儒教方向研究生毕业,现为三亚学院南海书院研究员、学术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儒学儒教与大学教育,在《原道》、《儒学与古典学评论》、《国家治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主编出版《民办大学的理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等。


【序】


陈彦军是我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室工作时招收的研究生。因为是第一个,我有很多的设想,也有很多的寄望,所以暗自定下了一些条件如男生、对儒家有认同等等。但实话实说,我对陈彦军初还是颇有些失望,因为做论文的时候,他大段引用新左派的论述,文字删干净了,那股精神气也难除。我总是跟他说,儒家有自己的论题、方法与思路,恨不得揪着耳朵拎起来!现在,他要出书,要我写序,我看了一下篇目,感觉他实际还是在努力做儒家的工作,与左派虽有交集,但立场基本还是站在儒家这边。


大陆新儒学之所以异于港台新儒学,主要表现在问题意识、学术范式和经典谱系都有所不同。这实际是当代儒学与现代儒学的不同。现在可以看到,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还是近代开始帝国转型的问题,而作为五四或后五四时代产物的现代新儒家们所处理的却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西关系问题。在前者的视域中,民主或科学都是帝国转型这个大问题中的某个环节,而在后者的视域中,德先生、赛先生具有根本性的目的性的价值地位。所以,牟宗三等不得不从知识学层面为儒家进行辩护,从价值论层面自我坎陷以求会通。而实际上,儒家传统的意义在于为政治制度提供价值基础、为社会生活提供认同凝聚、为个体生命安顿身心性命。作为第一个儒教方向毕业的研究生,我这样要求彦军。他做的怎样,我没有多高期待,因为我自己也还在探索之中。如果能够提出问题,吸引更多认同儒家、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年轻人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就很不错了。


儒教概念争论很大,我到福建考察所谓民间信仰后发现口水仗不会有结果也没有任何意义。萧望之是儒臣,也是集圣贤崇拜、祖先崇拜于一身的儒教神灵。论文我就要他去泉州富美宫做田野调查。他历史地描述了宋明儒者的兴宗祠、立乡约行动对汉唐儒者耕耘朝堂而遗落给佛道的民间社会的儒教化改造,希望由此找到路径去激活以民间信仰形式存活的儒教文化遗存。我一直认为宋明理学以理代天,导致儒教无根偏枯,因此民间信仰中被激活的应该是前理学的文化形态。但陈彦军不温不火,最后得出一个理学改造民间信仰,以此重建儒教的结论。我认为这里仍然存在巨大讨论空间。


我承认自己的思路有功能主义甚至工具主义的色彩,但与社会学、人类学偏于描述和解释不同,它指向的是实践,旨在恢复或重建被左、右意识形态遮蔽、摧折的文化功能。这实际是一种社会重建。中国疆域辽阔,民族或族群众多,社会重建必然要因时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儒教既要接地气,又要与现代性如公民身份、国家理由相衔接,可谓困难重重、难题多多。这里的研究从宋明祠庙向近代孔教拓展,就表现出了彦军对这些问题思考的深化。


儒教成为问题,缘于帝国转型,源于社会变迁,源于西方冲击。这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做理论的人很多,做实践的人却很少。我现在带学生,首先建议下田野。现在民间办书院的风气很盛,书院就是庙学合一的。希望彦军对此也能有所关注,推动其中的“庙”的建设。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儒教与社会的关系如此,社会和国家关系也如此。左派右派保守派,这应该能形成共识吧?


是为序。

                                     陈明

                                  2015年11月


【前言】


这个集子算是对我2006年以来的思考的一个小结。


我的思考是从儒学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和意义起步。儒学是什么,并不是一个能够猝然回答的问题。因为自孔子创立儒学,历经两千多年,跨越众多朝代,儒学随着中国人政治和生活的变迁发生了很多次形变,虽可以说万变不离其宗,但非明觉痴心人,这个宗是不易找到的。我们可以说,儒学是一个以夏商周“三代”文教传统为原点而加以总结、传承、反思并在后世历史进程中生衍、推阐的庞大知识和价值体系,儒学从没有离开过中国人的生活,但要简要地说出儒学的一二三,却很容易犯张冠李戴或胶柱鼓瑟的错误。今天,我们不少人批评儒学,很多时候批评的只是历史上某个阶段呈现为某种意识形态的儒学,或近代以来为解放思想迎接变局而攒出来的所谓保守落后的儒学靶子,并不就是那个数千年来随着中国人的生命活动而不断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传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理解这种变化,不少人以为非引进或创造新的学统则不可。确实,今天的中国人的知识和信仰世界与鸦片战争前后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贸然把这种变化看作是更新和替换而不是生衍和推阐,并不是能站得住脚的。随着中国崛起,中国有望重新回到历史上在世界中的地位,而摆脱近百年来对西方知识的畏惧或仰视,那时,我们或能更好地看清百年变化到底是什么,而不是仍陷于所谓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而只看到愿看的东西。


能够这样去看儒学,缘于跳出伦理和哲学的儒学观而进入了儒教视野。


传统上,儒学确实很容易被看成古典学问和一系列的伦理及行为教导,它居于庙堂而达于乡野,与基本上属民间状态的道教与佛教差别明显,与进入中国的宗教状态的基督教迥异,一旦庙堂和宗祠崩塌,儒学失去了自己显在的附体,就只剩下一些可以随意抽象的教导,让人觉得可以随着时代和社会变迁而从生活中轻巧地抛弃。但儒学还是儒教,不管是从历史上的实然状态还是从宗教信仰看,都是如此。儒教作为一种康有为所谓的“阳教”,它不需要像基督教、佛教等“阴教”那样作为人类生活的某类投影而与生活拉开距离,它巽顺人情,贯穿于中国人生活的每个方面,生活是什么样,它就呈现出什么样,初无定形。儒学家不断地搬出经典,提醒或规训人们要像古人那样行礼和生活,不过就如是河堤。生活之河没有了堤坊,失去了流向,就会泛滥四出,终至枯竭。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曾经遭遇很多困顿,但都涉险而过,如今正蓬勃跃进。因为这些困顿,我们对儒教的存在产生一些动摇或也可以理解,但如今中国人的生活之河蓬勃跃进,还要怀疑儒教的存在,那就需要自己做些温故知新的学习,多一些日常生活的反思了。


正是因为开始对儒学传统的流变及它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作如是观,我才能跳出流行的对于玄学的道学性质看法,把正始玄学看作是儒学发展到魏晋,为因应中国人政治生活的变局和重建政治共同体的政治秩序的需要,而从老庄那里习得一些形式和方法所产生出的儒学发展阶段上的新样态;才能走出所谓官与民、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区隔,把居于庙堂之高的儒臣和处于乡野之卑的神明之间跨越千年的隐秘联系隐约找到,洞察到某种儒学与儒教之际;才能挣脱自求学以来习得的西方知识和意见的束缚,走出韦伯的迷幛和葛兰西的范囿,尝试调动近代以来的所有知识,去理解作为中国人生活世界的儒教。本书第一编的选文,大致体现的就是我的这种从儒学进到儒教的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变化。


理解儒教,从祠庙到孔教的变迁是一个重要的向度。从祠庙到孔教,是中国人生活世界自宋明到近代而呈现的一种变化,是儒教形态随中国人生活变化而发生的一种递嬗,也是近代儒家随着儒教变迁而产生的践行形式的一种改良。


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儒教的生活方式就从齐鲁一隅向大一统的中国区域扩展。这种扩展是上而下不断展开的。首先是上层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儒教化,然后经由循吏、学校、选举和世族门风,儒教向下层渗透。但同期道教和佛教的传播,及边缘区域原始宗教的遗留,贵族主导的汉唐社会的基层儒教化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唐宋之变下平民社会的逐步形成,使基层社会的儒教化显得更为迫切,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治理。宋以来,以科举为制度之轴,主要经由理学家的聚宗族和行乡约的践履,中国基层社会开始形成弥散性的儒教化,完成了两千年中国社会整体儒教化的过程。这种弥散性的儒教化的载体就是祠庙,即宋明以至清朝遍布城乡、融入中国人方方面面生活的以宗祠、义民祠、乡贤祠等为代表的祠堂和奉祀多神的佛寺道观之外的公庙,二者统称为祠庙。在明清地方志中,祠庙被列在寺观之前,撰志者常常引用《礼记·祭义》“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来说明并肯定祠庙。围绕祠庙祭祖祀神赛会,中国基层社会被熔铸成互赡共恤、礼俗相通的多层次的共同体。


晚清以来,这种弥散性的社会教化状况越来越成为中国应对外部世界强大挑战和内部社会各种问题的障碍,迫切需要加以改革。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新一代儒家,看到了这种中国社会变迁的需要,以三代为号召,以孔子改制为武器,倡导并践行儒教的新形态即孔教。在《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中,康有为提出:“盖孔子立天下义,立宗族义,而今则纯为国民义,此则礼律不能无少异,所谓时也。”孔教正是适应中国社会联系更加密切、交流更加多元、对外竞争更加激烈、国家主导逐步加大的趋势,适应中国人由伦理人、家族人到国民转变的走向,而应运而生的。它首先就要超出于祠庙所依附的地域社会。所以,在康有为关于孔教的建议中,废祠庙而改为孔子庙或新式学校,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儒教自觉地要完成一场自我的革命。由于历史的偶然性,康有为的孔教实践没能结出心想的果实,甚至孔子也被连累着走下神坛。但在孔教实践中出现的政党化因素无疑成为后来国共两党形成以政党来推行教化的一个本土资源,虽然这一点尚无人有深入研讨。从我们所理解的儒学和儒教看,1937年孔教会解散并不代表着近代以来孔教实践的终结,它不过是以其他的看起来有些悖反的形式隐在而已。21世纪大陆新儒家兴起,各种儒教说和儒教实践铺展,但不少都强调回到康有为。孔教作为儒教的新形态最终会如何与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相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看。


在本书的第二编,我对祠庙的一个遗存做了考察,我的初义仍旧是希望在各种挤压下以民间信仰形式尚存并在改革开放后的某些地区有了一定发展的祠庙能够成为儒教重建的一个生长点。毕竟儒教作为一种阳教,它融入于中国人的生活,并不需要一种单一的组织形式,完全可以有多样化的存在。考察的样本比较单一,自2009年完成此编初稿以来也没有跟进的研究,所以,所谓希望实际是缺乏更多实证材料的支撑的。不过,本身我所做的就不是一个纯粹社会学或人类学的研究,而更多带有对于儒教变迁的思考和儒教实践的探索,它不因为这里实证材料的缺乏而丧失意义。


第三编由我阅读康有为的孔教理论的一篇札记和几篇对康有为以后的与广义孔教相关的人与事的评论构成。在我看来,从康有为到今日的大陆新儒家,孔教实践有一个由显而隐再到显的过程,本编的几篇文章试图把握这种过程,带给读者关于孔教如何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彰显的思考。


当然,对于从祠庙到孔教的儒教变迁,我的研究和思考都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不少地方还相对粗疏,留待后来改进。本书问世是愿做抛砖,引出对于此问题、对于儒学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和意义的更多更精湛也更具有实践性的佳章力作。是以为愿!


                                           陈彦军

                                     2015年3月于三亚


【目录】


第一编 从儒学到儒教


政治哲学视野下的正始玄学——重建政治秩序的努力 /3 

儒臣与神明之际 /23

走出韦伯的“儒教”迷幛 /56

理解儒教的途径——读葛兰言《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65 


第二编 儒教与祠庙:闽南萧太傅信仰研究


第一章 导 言 /75

一、现代中国反思 / 75 

二、祠 庙 /78

第二章 泉州富美宫萧太傅信仰 /83

 一、泉州、理学与祠庙 / 83 

 二、泉郡富美宫 / 87 

 三、萧太傅信仰状况 /90

第三章 萧望之:儒臣与神明的递嬗 /96

一、汉代儒臣萧望之 / 96

二、神明萧太傅 / 100 

三、萧太傅信仰诸问题探索 / 104 

第四章 萧太傅信仰与宋明儒教重建 /109

一、儒教重建的汉宋之别 /109

二、儒教重建视野里的萧太傅信仰 /113

三、萧太傅信仰的历史功能 /117

第五章 祠庙转型 /123

一、祠庙的逝去与归来 /123

二、从民间信仰中救出祠庙 /125

附录 /130


第三编 孔教:近代以来的儒学重建


化民成俗与共和肇造——读《康有为全集》札记 /135 

文明再造——启蒙与救亡之外的胡适思考 /176

呼唤新孔子——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 /187 

黄昏的起飞 ——评陈明《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204 

一个人的文化复兴——陈明:儒学、儒家 /211 

儒生任重——一人之行而儒门所望 /223 


后记/230


【后记】


本书能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的是任重兄的鼓励和督促。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任重兄其人,正是“仁以为己任”的化身。从2006年起,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当代儒生的弘道事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儒家的日趋红火,与任重兄的不懈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虽然爱读书,但并不算是一个学者,之所以还写出了这么多探讨性的文字,其实是因为传统儒者关心家国的情怀一直占据着我的心胸,我不能不关心身边家园和国家的变化,不由自主去思考变化的根源和未来的方向。虽经近代摧折,可中国人的百思百行,又何尝离开过儒家?蓦然间,我想到,我就读的中学曾是早在唐代就奠基的襄阳县学宫。那时,每日行走在被改成学生宿舍的大成殿内外,似乎从没有多少追慕圣贤和感叹凋零的心思,但也就在中学阶段,读书思考的种子已经种在了我的心田。


大学时读中文,毕业后在工作之暇,读马克思和西方经典,钻研经济和法律,不拘于专业,不断浏览各种学问,就为了解决内心对于家国的关切和疑惑。我曾立志写一本能与《资本论》相媲美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但历经挫折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千千万万庸人中的一个,而且是认清自己较晚的一个。


实际上,读书越多,困惑越多。中国是什么,现代中国是什么,中国人该怎么过,那些书都很难给出切近人心的解答。所幸在我没完全沦为庸人前,我找到了家。痛苦挣扎的过程中,学中文时所习得的一些传统文化的皮毛,牵引着我读了更多儒家的书,我开始知道了人生并不总需要在不断外索中耗尽生命的能量和意义,知道了如何在日用常行中做个踏实的中国人。我开始认真读《论语》,并带着学生读《论语》,后来又师从陈明先生,攻读儒教方向的研究生。是陈老师硬拉着我做祠庙研究,结果一扇大门向我打开,传统和现实的大门一起为我打开,我此前的所有思考才第一次连贯起来,活生起来。儒学是中国人的精神,儒教是中国人的家园, 但近一个世纪里,中国人却如迷途之羔羊,精神放佚,家园荒芜;今天,是到了找回精神、重建家园的时候了。


现在在大学工作,践行大学之道,带着学生读经典,挖掘地方文化传统,在我看来,就是在力所能及地重建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本书从初稿到成型,知识产权出版社编辑江宜玲女士给予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陈彦军

                          2015年于南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