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湾】家规有助美德的养成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16-09-14 16:52:46
标签:
王瑞昌

作者简介:王瑞昌,字乃徵,号米湾,西元一九六四年生,河南鲁阳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长期主讲儒学经典及中国哲学于高校及民间公益文化机构。曾访学北美、台湾,研习人文,传播儒学及中国文化。著有《陈确评传》《追望儒风》等。

 

 

家规有助美德的养成

作者:米湾(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节选自 《北京晨报》《重提家规 辨证看待》一文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八月十四日己亥

           耶稣2016年9月14日


 

传统社会中,公领域和私领域的分野并不清楚,修齐治平一体贯通,而家是个人到社会的最重要的连接环节,所以家庭伦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种家规、家训、家范非常多,不仅有很多成功的典范,也有自身成熟的体系。

 

现代社会中,公领域和私领域逐渐分开,这是社会的进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家规了,恰恰相反,我认为家规还是很有益处的。国家有国家的法律,个人有个人的行为规范,那么家庭呢?现代社会,家庭仍旧是社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一个家庭中,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生活方式都需要一定的规范,如果没有,生活幸福、家庭和睦就无从谈起,只是大家都不觉得这是家规,我想,其实很有必要在这一方面多加强调。

 

而要加强家庭行为规范的建设,传统的家规就有很多可继承和借鉴之处,历代以来,许多达人君子,留下了很多成熟的家规典范,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司马光家范等。在传统时代,这些家规被无数人认同和遵行,在塑造优秀人才、培育个人素养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依旧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过去的家规能不能培养现代人,能不能塑造优秀的公民,我想不能简单否定。道德的养成更多是精神层面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东西变了,但也有的东西没变,比如仁爱、善良、和谐、勤奋,这些品质古今中外都无不受到推崇,就好像人们总是喜欢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食物一样,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比如说很多家规里都有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孝敬父母,不赌博等,在今天依旧适用。

 

为什么它们不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想,这和人成长的规律有关,这些流传下来的家规,都是历代优秀的人物,结合自身的经验而成,并且经过时间的验证,证明行之有效的,所以,即便是现代人,也可以适用。

 

当然,也有一些是不太适合的,比如重男轻女,在不少家规中也有体现,这和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在今天看来,确实过时了,不应该提倡,这样的规定就应该加以改造,实在无法改造的,自然也会被淘汰掉。

 

家国天下,传统社会治理体系中,家是基础,数千年的时间里,我们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家庭治理经验。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种传承中断了,现在回头来看,其实还是有继承和延续的价值,而且,很多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变化与此有关。从实践的经验看,一个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他到了社会中,往往也是与人为善的,待人接物都能够谦恭有礼,这样的人多了,社会风气也就好了,反之,社会风气就不好。

 

所以,我认为今天仍旧需要提倡家规、家训、家范,从家庭开始,慢慢使整个社会良序、健康。当然,如前所说,现代社会公领域和私领域分开,这是好事。在公领域中,以法律为准则,道德无法代替法律,但在私领域中,依旧应该重视道德,而个人美德的养成,家规可以发挥有益的作用。

 

怎样发挥家规的作用,我想通过强制力推行或提倡,很难真正起到作用。在传统社会,家规的形成,也是通过民间的力量,其实也就是通过教化系统实现。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责任编辑:姚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