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照】中国人为什么敬老——《礼记·祭义》札记三则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5-09-08 14:20:32
标签:
马吉照

作者简介:马吉照,西历1977年生,河北景县人。网名“读行客”,故写读书札记于心得文字前称“客按”。西历200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出版有《生只南瓜给人看》(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河北唐诗地理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近年由读钱穆先生及业师邓小军先生等人著作而逐渐树立儒家信仰,参与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创办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国学社。

  

 

 

中国人为什么敬老

——《礼记·祭义》札记三则

作者:马吉照

来源:作者授权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七月廿六日丁亥

           耶稣2015年9月8日

 

 

 

一、“至弟近乎霸”

 

“至弟近乎霸”这句话出于《礼记》卷47《祭义》章,“弟”即孝悌之“悌”,指兄弟间的亲爱,“孝能感物,故近乎王;弟能亲爱,故近于霸。”“霸,把也,把天子之事也。”霸者,就是在王室衰颓失去引领教化天下国家之力量时,能如兄长般维护诸弟权利、维系天下正道的人,在这里没有贬义。

 

“至弟近乎霸”,等于是说,能做到哥哥一般,在没有父亲庇护的情况下,维护秩序,照顾好他人,离建立霸业就不远了。这一个“弟”字,在当代社会中,直可谓一般人际关系的最理想境界,这是我多年以来的一个看法。

 

汪曾祺有一散文名篇,题为《多年父子成兄弟》,写他成年以后随和、率性的父亲与其平等而亲近,多年的父子间竟产生一种哥俩儿好一般的深情与默契。与汪先生同感者还大有人在,刘心武在《我是刘心武》书中述其作家好友阿城的经历,阿城18岁那年,父亲坐到他对面,郑重地对他说:“阿城,我们从此是朋友了!”刘心武自己也说“我不记得我父亲是从哪一天里哪一句话开始把我当作平辈朋友的,但‘成年父子如兄弟’的人生感受,在我也如钟阿城一般浓酽。”

 

父亲与儿子,本自是人间至亲至近的关系,何必还要多年之后“如兄弟”,而后方觉分外亲近、热络呢?

 

“如兄弟”,意味着父亲对儿子担负的养育、爱护、批评甚至责骂等一切教养之责基本完成,意味着父子们对重如泰山的生身大恩心照不宣、暂不多论,成年父子间,已纯是一个独立的男人面对另一个男人,这两个男人相处多年、相知甚深、气质禀赋相近,不多言血缘大恩,不多言彼此责任,而深情不减反增,父亲对儿子有如长兄般爱护,儿子对父亲怀着平等的亲近。

 

子曰:入则孝,出则悌,可见“弟”不止适用于家中兄弟,更是在外面与人交往的普遍原则。兄弟间的亲爱,是平等的亲爱,也是自由的亲爱,建基于道义和性情,合则聚,不合则散,没有父子、夫妻、领导与部属等关系中的诸多约束。人间最友好而健康的情谊就是亲而不昵、平等自由的兄弟间的情谊,人与人(包括父子、夫妇,领导与下属),国与国(无论大小、贫富)之间,果能相交若此,夫复何求?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可谓得梁山好汉情谊关系之精髓,亦得传统中国人的待人交友之道。

 

二、尚齿——理想社会的一项核心指标

 

依《礼记·祭义》,唐虞时“尚齿”,夏代“尚齿”,殷代“尚齿”,周代“尚齿”,可见,这几个中国远古的“天下之盛王”的年代长久以来毫无例外地遵守一个共同的传统——长者为尊。

 

今天我们理解的“弟”(悌),即弟弟敬重兄长,哥哥爱护弟弟,主要是一种人生修养;我们希望“四海之内皆兄弟”,主要是期待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普通人时时围绕一己“小我”想问题,想如何成功,如何在这个世上吃得开,原不足怪,然而古代圣贤的教诲却绝不仅着眼于此。《礼记·祭义》这一篇所谈的“弟”,是一种社会理想。在这个关于“弟”的理想中,“尚齿”即尊老,乃是一项核心指标,在“盛王”的年代,它仅次于最根本、最重要的“孝”。

 

这是一个怎样的理想呢?

 

相同的爵位者年长为尊,大臣到七十岁依法退休,如果仍因国家需要不得退休,可拄杖上朝,国君有事相询须先为之布席,八十岁则不必等候朝事结束,国君揖之即退,有事相询就去家中拜望……这是“弟达乎朝廷”;车辆、行人见老人要让路,路上看不到头发斑白者挑挑担担,因为这些事已经有年轻人代劳……这是“弟达乎道路”;老人穷人不被遗弃,强者不欺负弱者,多数不压制少数……这是“弟”的理想落实在州巷里闾;人五十岁开始衰老,此后可以在房前屋后种园子浇菜,不再出远门干活,而狩猎结束分配时却要多分给老人……这是“弟”的理想落实在劳作之事;部队也如朝堂上一样,官爵相等者年长为尊——有事听老大哥的,这是“弟”的理想落实在军旅。

 

总而言之,“孝弟发诸朝廷,行乎道路,至乎州巷,放乎獀狩,修乎军旅”,一个做到了“弟”的国家,人民将以生命来捍卫,敌国“弗敢犯也”。所以,在古人眼中,长者得到尊敬是“弟”在社会中的充分落实,是“天下之盛王”时代的标志。

 

三、中国人为什么敬老

 

无关爵位,无关财富,年老本身使人尊贵。虞夏殷周,年之贵乎天下,久矣。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传统?依《礼记·祭义》:

 

第一,“尚齿”是“弟”的表现,是天底下仅次于孝敬父母的事(次乎事亲),亦是孝的延续。

 

曾子曰:“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大孝尊亲”,所谓“孝”,是使父母因子女而荣耀。

 

父母的荣耀首先来自他们身边的感受。朝廷上的老人之于国君,是和先帝一起创业的肱骨手足;乡间的老人之于普通人,是父母、祖父母的邻里友人,因此,如果子女尊仁安义,给父母带来荣耀,首先是为父母在这些老人面前“长脸”,做了不光彩的事,首先是让父母在这些老人面前丢了人。

 

如果家中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们——那些曾和父母朝夕相处的同辈人,替代父母继关注和评判着身边的晚辈后生,则是我们进退升沉、是非善恶的第一见证人。

 

此等人,能不像尊敬父母一样尊敬吗?

 

第二,在内向、保守的古代社会,一切知识都可归于经验。中国人尊老,是因为特别尊重经验。

 

“天子巡守,诸侯待于竟。天子先见百年者。八十九十者东行,西行者弗敢过,西行东行者弗敢过。欲言政者,君就之可也。”

 

国君巡行天下,如果到了有百岁人瑞的地方,先见百岁者,诸侯大夫一律先靠边儿等着。越老的人经历越多,经验越丰富,在古之天子眼中,人活到一百岁,什么事都见过,什么道理都参透了。

 

内向、保守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缺陷。今人知道唯经验是不行的,所以对长者为尊的道理不服气,现代人觉得年轻人的开拓创新同样尊贵。但这个变化并不否认老人更有经验的事实,因而适宜的态度是,现代社会里年轻人变得尊贵,老人也仍旧尊贵。

 

第三,年长者获得特别尊重,是因为人在暮年衰老体弱,而弱势群体得到格外的照看与尊重,而不是凌侮与歧视,这是王道社会的重要表征。

 

“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是故,乡里有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古代天子在太学中举行敬老的仪式,撸胳膊抹袖子亲自下手为耆老割肉奉酒,为天下诸侯做一个“弟”的榜样,旨在追求、倡导“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的社会理想——这些两千多年前的理想至今有其光辉,毫不陈旧,绝不过时:

 

“老穷不遗”是社会主义的追求,是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所不及;

 

“强不犯弱”,使弱者得到照料扶持而不是“落后就要挨打”,根本否定“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众不暴寡”,承认少数人乃至匹夫个人的尊严和权利,不以“少数服从多数”作为忽略、侵夺少数人权益的理由。

 

综上,《礼记·祭义》章所揭示的中国人的敬老传统,第一是“大孝尊亲”所要求,是“孝”的延伸;第二是对经验的重视,是内向、保守的传统社会中有效的人生智慧;第三是我们祖先文明与人道的表现,寄托着古代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期许。

 

责任编辑:葛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