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兵作者简介:侯小兵,独立评论人,现居杭州。 |
中国需要一场家庭复兴运动吗?
作者:侯小兵
来源:南华早报中文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月十六日己酉
耶稣2015年6月2日
细心的人士应该还记得,在2015年中央团拜会,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发言中罕见谈及家教家风。最近,中纪委官网在首页醒目位置推出“传统中的家规”专栏,引发各方高度关注。不知是巧合或是有意配合,儒家学者亦高调谈论家庭建设,代表者如张晚林教授发表了《家的重建与士风之清廉》文章,而“大陆新儒家”新锐齐义虎发表的《家庭复兴计划提纲》,更是引爆网络激辩。
毋庸讳言,也为国人所公认的是,愈演愈烈的父母不慈、子女不孝、夫妇不忠构成了当下中国家庭日益衰败的图景,使得身处其中的国人普遍惶惑不安。要改变这种令人厌恶的状况,家庭复兴当然是题中之义。齐义虎这个具有儒家“原教旨”特色的《家庭复兴计划提纲》所提的一些具体措施,笔者也认为太过激进而不切实际,但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问题意识,即当代中国亟需一场家庭复兴(或曰重构)运动,却或许是反对甚至是谩骂他的人也会认同的。
家庭以血缘和情感为基础,但它又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础组织,受到社会、国家结构变动的强烈影响。每当社会、国家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动时,家庭图景也随之变迁。在中国历史上,家庭图景有过两次大的变迁,都是伴随着社会大转型发生的。
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秦国为了统一天下,接受商鞅的方案进行变法,以富国强兵是务。在功利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周代以来重视血缘亲情下的父慈子孝、夫义妇敬的温和荡然无存,代之以 “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家庭成员间的算计和争斗构成了当时家庭的普遍图景。
对这样的家庭图景的不满,构成汉代知识分子社会重建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秦朝家庭组织的极端功利化破坏了社会基础,导致其二世而亡,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要复兴古代的家庭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实现家庭的重构。这样的共识在其后汉代的改革中,落实到国家政策、法律、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从而奠定了其下两千多年中国家庭的基本秩序。
中国家庭图景的第二次大变迁发生在近代。随着列强的入侵,引发了中国社会的第二次转型,汉代以来稳定的家庭秩序也逐渐难以维系。新文化运动中,家庭就成为集矢的靶子,传统的家庭结构、价值受到猛烈批判,直到被相当程度上扬弃。这种对家庭激烈的否定态度和实践,使得中国的家庭秩序又一次处在类似秦汉之交那样的混乱失序的状态当中,而当下的家庭图景,正是其后果的持续性反映。网络上对齐义虎这个提纲进行否定、攻击乃至谩骂的人士,就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反传统文化心理使然。
笔者不认为秦汉之交以及近代家庭的两次大衰落完全是人为的结果,对秦朝的统治者和近代的激进知识分子的批判也并不能帮助我们认清问题的本质和提供任何有益的解决方案。与其对已发生的混乱做情绪发泄式的批判,不如对照历史思索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去改变令人不满的状况,去推动这种改变的时机、条件是否已经具备或者正在具备?这也是为什么笔者虽然不赞同齐义虎先生的具体措施,却非常赞同他的问题意识的原因。
从人心趋向看,提倡家庭复兴正当其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当今,却因家庭失序使人们的情感和生活逐渐丧失寄托的载体而陷入孤独、惶恐、不安当中,人们普遍渴望建立稳定、和谐的家庭秩序。在这样的集体意识需求下,传统的家庭价值、理念、规范正从负面性的社会评价中解放出来而重新得到日益普遍的认同。比如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就曾多次公开谈及并赞扬传统的家庭价值,中纪委大力提倡家风、家规,并对传统家庭模范予以推崇,传递出执政党对传统家庭价值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的全新认识。执政党和社会大众对家庭复兴的共识已逐渐形成。
共识既已逐渐形成,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推动新的家庭秩序的重建。这应该是一个国家、社会共同努力的全面性的过程。对国家来说,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传统家庭价值以及家庭和社会、国家治理关系的认识,从社会实际出发,去粗取精,在法律、教育等方面渗透、激活传统家庭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对知识精英来说,应逐渐摆脱百年来的激进心态,回归到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中,沟通传统家庭文化和现代价值,对当代家庭复兴建立有效性的论述。对社会大众来说,则可以从传统家庭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自身做起,塑造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
中国有深厚绵长的家庭文化,这是推动当今家庭复兴可资借鉴的大宝藏。如果能对这个宝藏善加利用,一定能够使得中国的家庭在第二次大衰落后再次复兴。《大学》说“家齐而后国治”,家庭的复兴,也必将使社会、国家更加稳定、和谐。
附:
【齐义虎】家庭复兴计划提纲://m.katywinge.com/article/id/5514/
【张晚林】家的重建与士风之清廉://m.katywinge.com/article/id/5517/
责任编辑:葛灿灿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