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兵】复旦学生要驱逐本校教授:只关师德,无关学术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5-06-08 10:23:40
标签:
侯小兵

作者简介:侯小兵,独立评论人,现居杭州。



复旦学生要驱逐本校教授:只关师德,无关学术

作者:侯小兵

来源:共识网

           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月廿二日乙卯

           耶稣2015年6月8日

 


【摘要】作为教师,德行和学问的评价是否可以截然分开?教师的职业底线和言论底线又应当在怎样的范围之内?这或许是我们在此事件之外应当持续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6月6日,一名复旦大学博士生(新浪微博名@济楚 复旦)在新浪微博发起了一场名为“将刘清平逐出复旦”的活动,经 转引,引发激烈讨论。

 

事情起因于该博士生不满本校教授刘清平在微博所公开发表的一系列言论:“看了你的微博,只想发动一个活动,叫#将刘清平逐出复旦# ,教授啊,您叫这名字,却对祖先说出这等轻佻无知的话,哪还有一点点师者的体面?实在辱没了你名字里那两个好字。生平第一次在网上责詈人,实在是因为你还同时败坏了我们母校的声名”。

 

大学学生公开提议驱逐本校的教授,实属罕见。该微博发出后,短时间内即引发网络激辩。那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刘清平教授的什么言论,引起了复旦学生的义愤并且认为认为刘清平“败坏了我们母校的声名”“深以为耻”?根据 官方微博摘引的“证据”,主要有以下几条:

 

//@刘清平微博:你那么粗,孔二他妈受得了么?或者狗受得了?你可真是最时髦的手机niubia…[挖鼻屎]

 

//@刘清平微博:你知道不?孔二就很接近被狗日出来的程度,要不司马迁怎么说他是野合的产物尼…你这么崇拜孔二,该不是与他一个模样吧?

 

//@刘清平微博:呵呵,鉴于儒生们继续如此言说,鄙人再次表态,孔二是接近于狗日的野合产品,孟三是接近于禽兽的下三滥,并烦请各位儒生广为转发,扩大影响,有劳诸位,先谢过啦。”

 

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争论,主要围绕这些微博言论展开。

 

支持者认为,刘清平身为高校教师,公开发表不适当言论,已超出正常学术讨论和言论自由的范围,是师德败坏的行为。活动发起者@济楚 复旦 就认为“刘清平身为教授,出言如此不逊,詈辞不断,污人视听,如何为人师表?试问哪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和严肃学者会使用这些肮脏的字眼儿如泼妇骂街?我所引以为耻之处,正在于此”。网友@四为立人 则认为刘清平“以教授的身份,在公共平台上发表如此不堪入耳的谩骂性言论,不管怎样都是不行的!学术可以讨论,但他必须为他的不当言论道歉,不一定是向孔孟道歉,而是为他的谩骂道歉”。

 

反对者则认为刘不过是批判儒家文化的糟粕,支持者实在是大题小做。网友@三叶片草 说“大学不是读经书院,也不是孔家学堂,更不是孔教神学院。大学里就是由一帮持不同学说观点教授所组成。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大学里,你可以接受你认为对的,但因为你宗教情感的原因,就要驱逐与你想法观不同的教授的做法,你认为对吗?”。《以道莅天下》作者@道解天下事 则认为“对儒毒文化的批评与对人的攻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批儒是因为儒毒害人,而受到儒毒文化毒害的人则必然批判他人而不是批判思想。批判思想包括批判所谓的”古圣先贤“是人的基本自由,这并不侵犯任何活着的个人利益。反之,批判他人是侵犯人格”。可以发现,不少反对者的理由多是儒家文化是中国专制文化的帮凶,因此刘的言论并无不妥,反而为之喝彩。

 

除了支持者和反对者的针锋相对,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刘身为教师应为不当言论道歉,但将其“驱逐”,则是过头了。网友@秋筠先生 就认为“刘清平说脏话,咱们都认为是不对的。但是说脏话是否要驱除,则要根据法律法规。刘老师的劳动权应该收到法律保护,而不是网络制裁。我不希望再发生第二例“毕福剑”的事情,这后果十分严重,网络上会人人自危。刘应该对自己的不当言语道歉,但不是这样。”网友@Neo-Conchaser 则在回应网友评论时说“我也觉得‘逐出复旦’有点过了,可是有些该批评的难道就不能批评吗?你不要双重标准,你自己也有预设立场。作为老师,他当然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可是‘狗日’的,这种话张口即来,基本的师范素质呢?即使是骂普通人也不见得是光彩的事情,何况还是在思想史上有影响的古人,说话前要考虑信仰者的感受”。

 

许多学者也参与了讨论。相比网友间的意见纷纭,学者对此事的看法似乎比较一致。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丁耘(@阿道克船长丁丁)表示:“刘吠及先圣,实士林之耻,敝校之大不幸。唯除‘社会影响恶劣’,竟无一款可用。而此恶劣又不同于宣传片,非举校上下皆有同忾者”。

 

丁耘教授的同事,同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的白彤东(@白彤东)则撰文说“我自己很是看不起刘的‘学术’,而他这种泼皮谩骂,更是有失体统,觉得他这样的人还在大学党教授很耻辱”,但白彤东教授对“驱逐”这种方式表达了不安,认为“最稳妥的办法,是广而告之”。

 

在学术界以“敢言”闻名的首都师范大学儒教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更是直指“刘氏秀出了自己德行和学识的底线,间接证明了他那些揭批儒学悖论之类的学理文章不过是一种因为智商不足引起的纠结以及怨毒烧心不可遏制而成的歇斯底里大发作”。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则公开表示支持对“驱逐”倡议的支持:“一个大学教授说出这样的话,超出了学者的基本底线,让人无语。听说复旦有学生提议驱逐此人,表示赞同与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彭永捷教授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批评儒学当以学理的方式,刘的言论已超出了言论自由的边界,也超出了一位大学教师已恪守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但对“驱逐”刘则持保留意见,“鉴于其行为乃文革遗祸,‘驱逐’或过于强烈,为维护大学形象与教师职业道德,理应至少依校规和教师职业规范对刘申斥、劝导,责令道歉、改正”。

 

面对网友和学者们的责难,刘清平教授似乎不为所动,并以一种“嘲讽式的幽默”来应对:“衷心感谢各位支持我的网友,同时也请大家不必因为此事再与儒生们争辩了,我自己除了插科打诨调侃两句之外都懒得理他们,耽误正事。各位把时间用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就是对我的最大支持了”。他在另一条微博中则写道:“现在知道咱儒家喜欢和谁合流了吧:哪怕他挖过孔坟,只要是君王就是儒生的爹,并且还不怕多”。

 

中国传统上一向提倡“尊师重教”。学生对老师尊敬,不光是因为其向学生传授学问,更来源于老师所具有的德行。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教师师德的缺失,引发了不少人们对教师群体甚至整个教育界的持续质疑和不满。而网络用语中以“叫兽”代替“教授”的称呼,就是这种质疑和不满所导致的对教师群体的污名化。而因刘清平教授引起的这起网络激辩,再一次反映出社会对师德的强烈关注。作为教师,德行和学问的评价是否可以截然分开?教师的职业底线和言论底线又应当在怎样的范围之内?这或许是我们在此事件之外应当持续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责任编辑:陈汝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