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民作者简介:张新民,西历一九五〇生,先世武进,祖籍滁州,现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授兼荣誉院长。兼职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会长。著有《存在与体悟》《儒学的返本与开新》《阳明精粹·哲思探微》《存在与体悟》《贵州地方志考稿》《贵州:学术思想世界重访》《中华典籍与学术文化》等,主编《天柱文书》,整理古籍十余种。 |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文化》序
作者:张新民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三月廿一日乙酉
耶稣2015年5月9日
本书是继《近代中国文化与区域经济研究》之后,我校历史学专业研究生的又一集体科研成果。
历史文化的发展复杂万千,重大事件的沧桑巨变更是惊心动魄,当然历史也有习焉不察、悄然逝去的渐变时期。但无论何种情况,历史的主体都是活生生的人,都必须以人的命运形态的方式来展开,都凭借人的理想与行为积累着无数的变量因素,都必须在各种伦理处境中见证自己的人品与操。离开了具体的存有的人,我们根本就无从谈论历史。因此,本书主要以人物及其思想活动为研究对象,目的则是透过他们对时代的思考及相应的价值行为,如实展现近代中国复杂多变的历史进程。
收入本书的人物,或从实践方面积极推行洋务运动,或从理论方面大力宣传变法维新,或将生命和热情投入辛亥革命的滚滚洪流,或勇于以话语的方式置身于“五四”时期思想者的行列。大体而言,他们都曾一度活跃于当时的政治和学术两个领域,尽管各人的身世命运不尽相同,是非功过也难以定评。但从他们的所说所为,仍可看到近代历史文化的变迁是何的等复杂诡谲;从他们心路历程的跋涉,也可感受到转型期的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是何等的困惑艰难,同时更可了解由于各人身世处境的不同,调动文化资源以解决时代危机的具体方法也存在差异。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的不断分化,以及他们对文化传统的逐渐疏离,特别是各种中西新旧思潮的冲突交织和纠缠,时代焦虑矛盾引发的生命激进与紧张,通读全书也可以获得一些或晦或显的历史消息。
学术研究是一项十分严肃的知性探求工作。参加本书写作的作者都能本着知识学的基本原则,把“求真”当作学术事业的第一要义。虽然他们的看法不一定都成熟,部分论述尚嫌不够周延,但他们的学术态度是慎重的,观察问题的方法也是敏锐的。多年来,我们始终将思想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当作发学术致思的主导方向,正是依据这一致思方向,他们的探索才在不少地方触及到了问题的深处,有许多看法或提法甚至值得学术界的老宿参考。然而更最重的是,作为学术事业薪火递传当下较为年青的一代,他们现在的努力和未来的发展还预示了中国文化生生不已的更新与发扬!
学术事业的每一代都有承上启下的责任,历史学的吸引力则在于它可以广泛吸纳前人的智慧。我们在为研究生毕业同学能有这部著述形式的成果感到高兴的同时,还应当特别提到吴雁南教授、竺柏松教授、陈德湜教授、倪英才副教授长期从事教学指导工作花费的心血和精力,严格说,这部著述乃是师生两代共同辛勤耕耘的集体性成果。学术命脉的传递与文化精神的发扬光大,正是一代又一代学人不断努力的结果,而师生之间的承传则不仅积累了文化资源,同时更激活了生命智慧,因此愿现在受到教师培养和沾溉的年青学人,未来也知道更好地去培养和沾溉别的更年青的学子!
历史需要历史的回应,历史需要现实的解答,历史需要未来的召唤,历史更需要见证文化理想的赓续和发扬。在过去、现在、未来合为一体的体悟与认知的广阔世界中,我相信年青的一代一定会用燃烧的生命放射出脚踏实地献身价值理想的绚丽光亮。
二○○一年五月十五日於筑垣照壁山南麓仰山书屋
责任编辑:葛灿灿
【上一篇】【任文利】何心隐之死再考论
【下一篇】【曾亦】孔子改制与儒家之孝道观念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