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照】精神侵略——《蒋廷黻回忆录》札记(一)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4-11-03 20:15:52
标签:
马吉照

作者简介:马吉照,西历1977年生,河北景县人。网名“读行客”,故写读书札记于心得文字前称“客按”。西历200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出版有《生只南瓜给人看》(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河北唐诗地理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近年由读钱穆先生及业师邓小军先生等人著作而逐渐树立儒家信仰,参与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创办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国学社。

 

 

 

精神侵略——《蒋廷黻回忆录》札记(一)

作者:马吉照

来源:作者授权 首发

时间:甲午年闰九月初七

      西历2014年10月30日

 

 

 

蒋廷黻和闻一多、潘光旦等人一样少年时长期在教会学校受教育,后来一度受洗成为基督徒,但作为中国人,他仍坚信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高明(蒋廷黻:“第一、我认为中国不会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第二、我认为中国道德精神价值高于西方。”)。中国人如何看到基督教在中国的存在?它到底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圣经所说的是真还是假?依蒋廷黻,基督教说到底就是一种精神传统:

 

“大多数美国人都是基督徒,其所以如此,并非基于逻辑上的理由,纯粹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和国家的传统使然。为求精神健康,每个人都应该有某种程度的宗教信仰。任何破坏这种共同认识的企图,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损害。传教可以视为十足的精神侵略。”

 

这一段话把我们对基督教应持的态度说到家了,它只是西方人的精神传统而已。我在俄遇到美国来的后期圣徒教会(摩门教)的传教士,依他们这个派别,耶稣死后没过多少年基督教的正根儿就到了美洲,什么天主教、东正教等后来发展的大教会没一个真的,只有他们美国这一支才是真的。我问那两个年轻人是什么时候相信的这些,他们都说是自小就信,因为都是出生在摩门教的家庭。他们因为生在那样的传统里,所以几乎生而信之,我因为生活在中华的传统里,连基督教那些千百年来影响广大的大教派都不信,当然压根不相信他这个别出心裁的美国版本——美国人真勇猛,经济、政治、军事成了世界的No.1,连上帝的正根也要夺去自居!

 

后期圣徒教会的传教士因为家庭的关系生而虔信他们所持的小众版本是基督教正宗,这是一个典型例子,再次印证蒋廷黻在美国的观感,美国人之所以大多数是基督徒,“并非基于逻辑上的理由,纯粹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和国家的传统使然。”其实,基督教和我们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传统一样,多年传下来,其中有好也有坏,有真也有假(大概而言,教义所教导的原则好的多,圣经所记载的史事假的多),他们在逻辑上还远远不及儒家的伦理道德站得住脚,中国人如果放弃原有哦的儒释道而改信基督教,既不是去假存真,也不是去恶从善,而无非就是改变自己的传统而已!传教之所以可视为精神侵略,亦正如后来另一位长期在美学习生活过的中国人对基督新教的观感:“他们觉得只有他们找到了生命之真理,他们非叫你分享不可!所以,他们的传教的冲动特别强烈,非叫你信他的教,叫你让他同化,否则觉得自己对不起真理,对不起上帝。在他们也许是一片好意,可是当他非叫你接受不可时,这就是一片坏意,不折不扣的“侵略”(颜元叔《亲美是中国的致命伤》)。

 

基督教各派的传教士在清末到民国年间的中国很活跃,做了很多事,读当事人的回忆录,很多人都受到教会活动的影响或帮助。回顾这一段历史,如果从总体评价一下利弊,我感觉积极的成果很可能更大一些——既然传教等于精神侵略,我怎么能认为近代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可能贡献更大一些呢?我想,大概是因为精神侵略不同于军事侵略,精神文化领域的侵略只能缓慢奏效,而且往往需要以友好态度甚至物质上的帮助来开道。从清末到民国这段中国最困难的时期,的确很多中国人接受了教会的友好帮助,可只有少数人被他们同化到基督的名下,更多人是“买椟还珠”了。这是因为很多中国人和蒋廷黻一样心里明白,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安神明珠,并且自信比外来的好。


责任编辑:危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