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石林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
这个世界苟且成性,不配你如此认真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三月二十日丙辰
耶稣2025年4月17日
秦生一早发微信提问,躺在被窝里答复——
秦: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判决了,您怎么看?记得张扣扣案出来,您写过三篇文章,影响很大。
答:我不看!“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个事,其实不复杂,但说不透,隔靴搔痒;说透,难免言语显苛刻。“察物太明则致憎”,通常一般人既想让别人说明白一件事,又很厌恶嫉恨观察深透、表述精准者。
秦:您刷手机,没有看到推送吗?大数据!
答:看到了,免不了。只是不愿意用心留意。看了几个类似案例,非要囫囵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司法若无仁恕之心,必深文周纳,深文周纳,技术型法律崇拜和法律自负,本身就是顾炎武说的亡天下。当今世界不少事,皆亡天下之举,或亡天下之征。这是一个认真不起来、也不配认真的世界。的确,这个世界苟且成性,不配你如此认真。
秦:这么严重?
答:也不算严重。自古以来,人无不是靠苟且赖以生存续命的。你以为人是高举并践行嘴里硬邦邦的冠冕堂皇之词活着的?所谓的体面下面都隐藏着苟且。只是前人苟且,多遮遮掩掩,今人之苟且,越来越不遮掩,故远甚前人。今人苟且,又因汉语衰微,人多不理解何为苟且。某著名作家说:“其实人生的容错率是很高的,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你经历了那么多觉得会完蛋的事情,现在不也还活得好好的吗?”
“容错率”这个说法,就就是苟且的现在说法,这样说,就容易理解了。不理解“苟且”,却理解“容错率”,本身就是语言文字和认知的苟且。正如许多人不读孔孟,读几句卡耐基、读几句荣格、读几句笛卡尔等,就觉得醍醐灌顶似地脑洞大开,这也是苟且——放着比他们更高明的孔孟不读,读几句粗浅的鸡汤格言就浑身酥麻似的开悟,本身就是苟且。
其实苟且也不乏乐趣,所有的堕落都令堕落者愉悦欣然,倘若堕落是痛苦的,是一步三回头式不甘的,则堕落者不算真堕落。就像败家子,都是在愉快中败家的,不是在痛苦中败家的。
秦:有不少人说:男方父母坚持儿子无罪,因此丧失了缓刑机会。
答:张扣扣案,我写过三篇文字,第一篇开头就坦白:我常劝学生,当此天下,遇此类事,要学会并习惯认怂,不要固执认理。认怂就是趋利避害,认理就准备当烈士。我大概类似袭人的性格,几次想像鸳鸯一样当义仆殉主而死、像紫鹃一样伴四姑娘惜春看破红尘,但几次寻死,都替别人着想,最终就不死了,苟且活着。也知道当烈士多体面!问题是烈士只应该出现在配有烈士的天下。凡人愚庸,无力明辨是非,其实苟且成性者,本不需要何是何非,你若固执是非,最终非也非、是也非,有句世故的俗话:“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秦:无语!通常说世界上法律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有人说还有个中华法系。这个案子应该依据什么法系?
答:管他什么法系!你认真抠法系,就算你抠明白了,案子会顺著你抠明白的渠渠道道自动走向明明白白吗?别迂了!
简单点,遇事认怂,趋利避害,好汉不吃眼前亏,《礼》云“狠毋求胜”,坊间俗话“赢官司少打”,同一个意思。
秦:这是心死啊!
答:张扣扣为母报仇,被判死刑;榆林活埋亲娘之人,得判不死。法律人士还洋洋得意以专业自负,动不动批评别人法盲云云。
我不喜欢现在的法律,先厌恶其文字,貌似行通俗浅鄙之词,欲其法义明白无遗,其实啰嗦冗长,枯燥乏味,反不如前人律令含蓄有容量,词约义丰。我喜欢看古代法律明文、诉状、判词,还编辑出版过一本古代司法名篇选集,似略可言古人之法,而不能道今法于一言。看古人司法文献,是知古之司法者,非仁恕之心不能明辨是非、曲情好恶。其司法也,意在使人“有耻且格”。而之所以劝人遇事认怂,趋利避害,确属心死之哀,故求“免且无耻”,虽难逃临难苟免之讥,亦无可奈何。
2025年4月17日
责任编辑:近复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