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波 著《性善之谜:破解儒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全二册)出版暨序言

栏目:
发布时间:2023-07-22 16:18:45
标签:性善之谜
杨泽波

作者简介:杨泽波,男,西元一九五三年生,河北石家庄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著有《孟子性善论研究》《孟子评传》《孟子与中国文化》《牟宗三三系论论衡》《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焦点的澄明——牟宗三儒学思想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走下神坛的牟宗三》《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等。

杨泽波 著《性善之谜:破解儒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全二册)出版暨序言

 

 

 

书名:《性善之谜:破解儒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全二册)

作者:杨泽波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内容简介】

 

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以孟子研究名世,这一部《性善之谜——破解儒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杨先生孟子研究的总结。本书共收文章三十七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伦理心境”的概念,对良心进行哲学诠释;二是创立三分法,打破以往理性、感性二分法,创立欲性、仁性、智性三分法,进而发现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三是以价值选择关系为核心,还原义利之辨的真精神。与此相应,分为四类编排,“部之一:以伦理心境解说良心”收录十篇文章,呈现第一个方面的成果。“部之二:发现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和“部之三:还原义利之辨的真精神”分别收录八篇文章,呈现第二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的成果。“部之四:余论”也收录十篇文章,呈现对他人孟子研究的评论。《真幸运,我找到了那个神奇的“三”》是一篇回忆性文章,有一定综括性,收录进来以代结语。

 

杨教授认为孟子的“性善”就是“良知”。有学者将“良知论”比作儒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杨教授就是要攻克这一难题,故书中论析良知最多。另外,分析孔孟不同,把孟子还原出来放在儒学发展进程的适当位置,并把后来“尊德性”和“道问学”,心学与理学的分歧还原到孔孟那里,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杨泽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早年积十年之力专攻孟子,著有“孟子三书”(《孟子性善论研究》《孟子评传》《孟子与中国文化》)。后致力于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著有《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五卷本)《〈心体与性体〉解读》《走下神坛的牟宗三》《焦点的澄明——牟宗三儒学思想中几个焦点问题》《焦点之再议——牟宗三儒学思想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近年来从事儒家生生伦理学的建构工作,著有《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儒学谱系论》。另出版有《中国文化之根——先秦七子对中国文化的奠基》,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目录】

 

序言

 

部之一:以伦理心境解说良心

一、孔子心性之学的结构

二、论良心

三、论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

四、新“人禽之辨”

五、仁体与时空

六、经验抑或先验:儒家生生伦理学的自我辩护

七、“积淀说”与“结晶说”之同异

八、性善论的方法

九、性善论的原则

十、麦金太尔解决休谟伦理难题的贡献与困惑

 

部之二:发现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

一、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及其影响

二、“古之圣贤无独指心者”

三、仁性伦理与理性伦理的分野

四、孟子达成的只是伦理之善

五、做好“常人”

六、孟子经权思想新说

七、重提孔孟心性之学分歧的现时意义

八、从道德形上学的建构看孔孟的差异

 

部之三:还原义利之辨的真精神

一、从义利之辨到理欲之争

二、孟子义利观的三重向度

三、义利诠释中的“串项现象”

四、公与私:义利诠释中的沉疴痼疾

五、孟子之乐的层级性质及其意义

六、孟子理想人格的思想与践行

七、王霸之辨正义

八、孟子气论难点辨疑

 

部之四:余论

一、论牟宗三性善论研究

二、牟宗三道德自律学说的困难及其出路

三、“道德他律”还是“道德无力”

四、理性如何保证道德成为可能?

五、道德代宗教——重提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六、论“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

七、《孟子》的误读

八、腐败还是苛求?

九、《孟子》,是不该这样糟蹋的

十、孟子思想的探微与思考

 

结语:真幸运,我找到了那个神奇的“三”

 

附录:作者发表的关于孟子的其他文章存目

 

【 序言】

 

1993 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的姜广辉在《孔子研究》第1 期发表了一篇短文,名为《良知论——中国哲学王冠上的明珠》,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作家徐迟在有关陈景润的报告文学中用了一个比喻,认为数论好比是数学的王冠,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王冠上的明珠。我们可以把同样的比喻用于中国哲学,那么什么是中国哲学的王冠,什么又是王冠上的明珠呢?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而我认为,心性哲学是中国哲学的王冠,良知论是王冠上的明珠。

 

据我所知,这是学界第一次将心性之学比作中国哲学的王冠,将良知论(其实就是性善论)比作这座王冠上的明珠,认为摘取这颗明珠的难度堪比数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人民文学》1978 年第1 期发表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介绍了陈景润不畏艰险努力攻克数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事迹。这篇文章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现在绝大多数的文学作品,当时在社会上的传播力度之大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这篇文章让人们知道了数学研究有一个顶尖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知道了中国有一个数学家叫陈景润,知道了陈景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断向这个高地攀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此之后,人们常常将各行各业的顶尖问题比作哥德巴赫猜想,职业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作为“七七、七八现象”中的一员,由于经历特殊,我1986 年34 岁时拼死拼活才赶上末班车,进入复旦大学跟随潘富恩先生读硕士,较我的不少同龄人要晚很多,有的甚至差了十年之久。入校后很快就确定了以性善论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当时这样做想得并不深远,多少有点误打误撞的意思,未曾料到它的潜力是如此之大。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硕士论文的写作,答辩也很顺利。1989 年直升攻读博士学位后不久,有一天突然对自己的硕士论文发生了怀疑,深感不满,重打鼓另开张,以全新的姿态重新踏上孟子研究的漫漫征程。1992 年到1993 年,我发表了三篇有关孟子的文章,分别是《孔子心性学说的结构》《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及其影响》《从义利之辨到理欲之争》。这三篇文章今天看来虽然略显“青涩”,但确定了我之后学术研究的基本方向,我后来整个的孟子研究可以说都源于这三篇文章。读博期间能够有如此心得,撰写如此质量的文章,回想起来,还是很为自己骄傲的。

 

我的孟子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孟子三书”(《孟子性善论研究》《孟子评传》《孟子与中国文化》)之中。这三部著作各有侧重:《孟子性善论研究》专门研究孟子性善论,向儒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发起冲击,最为重要;《孟子评传》将范围扩展到孟子的生平以及思想的各个方面,是对孟子的全面研究;《孟子与中国文化》采用“大家做小书”的方式,把前两部成果通俗化,专为社会上的青年朋友而做。在这期间包括后来从事其他课题研究过程中,我陆陆续续发表了六十多篇与孟子直接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一直存在电脑中没有整理,直到近来出版了《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和《儒学谱系论》,基本完成了建构儒家生生伦理学工作后,才得空考虑将其编排修订出版。

 

我多次讲过,我的孟子研究有三个方面是发前人之未发,而后人很难改易的:一是提出伦理心境的概念,对良心进行哲学诠释;二是创立三分法,发现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三是以价值选择关系为核心,还原义利之辨的真精神。与此相应,本书收入三十七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部之一:以伦理心境解说良心”收录十章文章,呈现第一个方面的成果;“部之二:发现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和“部之三:还原义利之辨的真精神”各收录八篇文章,呈现第二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的成果;“部之四:余论”收录十篇文章,呈现我对他人孟子研究的评论。《真幸运,我找到了那个神奇的“三”》是一篇回忆性文章,有一定综括性,收录进来以代结语。这些文章前后相隔时间较长,收录本书时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以保持表述和风格的一致。此外,还有二十多篇文章,或因只关乎孟子生平考辨或因内容重叠,未收入本书,仅以附录形式列篇名于书后。

 

姜广辉将良知论比作儒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对我是很大的激励。我花费十年苦功研究孟子,就是立志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我又用了近二十年时间研究牟宗三,再后来全力建构儒家生生伦理学,重点虽有转移,但眼睛一直盯着这个目标,心里一直揣着这个念想,从未放弃。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有了自己的系统理解,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交了自己的答案:

 

人之所以有善性,是因为人有良心。人之所以有良心,首先是因为人作为有生命的类的一员,天生有一种生长倾向,这种倾向不仅决定人可以成为自己,而且有利于其类的绵延。孟子所说的“才”大致即相当于这种生长倾向。另外,受社会生活和智性思维的影响,生长倾向会进一步发展为伦理心境。伦理心境是后天的,但又有先在性,承担着道德本体的功能,遇事不需要新的学习,就知道应该如何去做。生长倾向和伦理心境来源有别,但实为一体,生长倾向一定会发展为伦理心境,伦理心境也必须以生长倾向为基础。要而言之,良心即是建基于生长倾向之上的伦理心境。孟子牢牢把握住了良心的先在性,大讲“我固有之”开出了心学的先河,为儒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他只以“才”论性善,不了解良心的主干部分是伦理心境,这又是其思想的局限。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思想系统中只有欲性、仁性两个部分,与孔子欲性、仁性、智性的三分结构不同,其所达成的只是伦理之善,而非道德之善。孔孟心性之学的这一分歧是两千多年儒学发展的头等重大事件,再没有哪个事件的重要性可以与之相比了。

 

依我个人的判断,上述诠释不仅有效说明了人何以有善性、何以有良心的问题,而且颠覆了孔孟关系、心学与理学关系的固有模式,摆脱了感性或理性,经验主义或先验主义的窠臼,三分法的创立更有巨大的潜能,足以催生儒学思想范式发生一场重大的变革。当然,学界接不接受姜广辉的比喻,认不认可我的努力达到了目标,有没有资格摘取那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须由历史检验,个人说了不算——尽管我心心念念,尽管我自信满满。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