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竞恒】春节才是我们的“元旦”,腊祭、爆竹与春联,改岁喜庆、日月绵长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2-02-11 14:46:24
标签:春节
李竞恒

作者简介: 李竞恒,字久道,西元一九八四年生,四川江油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师。出版专著有《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研究》《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

春节才是我们的“元旦”,腊祭、爆竹与春联,改岁喜庆、日月绵长

作者:李竞恒

来源:《南方周末》2022年2月2日


们现在的农历春节,其实就是元旦,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上太阳露出地平线,所以“元旦”一词的意思就是新年的第一天,这个新年的第一天又可以称为元日、新正、新岁等,又称为岁首。

 

早期的古六历中有不同的岁首,西汉武帝时推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历法不断修改变动,但这个一年开始的时间没有改变,全国使用统一历法,包括受中国册封的周边国家也使用统一历法,都在正月初一按照“正朔”过新年,其中体现了汉字文明圈“天人同构”的思想。以夏历岁首为新年的时代,并没有“春节”一说,而是过“元旦”。“元旦”变成公历的岁首,是辛亥革命后发生的变化,当时光复后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采用了世界通用的公历,1912年1月1日,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其《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的落款就是“大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此“元旦”就成为公历的岁首,而传统“元旦”就必须改名字了。所以1913年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提出“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也就是把一直以来的“元旦”变了个新名字叫“春节”了。

 

当然,古代也有“春节”这个词,如《后汉书•杨震传》“春节未雨,百僚焦心”,但这里的“春节”一词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时节,而不是夏历正月初一的岁首。所以,我们现在过的“春节”一词,是从1914年开始的。

 

以岁首为新年进行庆祝,具有漫长的历史。“年”字在甲骨卜辞中用作农作物收获之意,即一年到头农忙收获,在岁末可以进行休息和节庆。《诗经•豳风•七月》中就记载了商代的时候,周部族就有改岁,以及岁末举行大蜡庆祝“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画面,这种喜庆的改岁庆祝活动,其实就是早期的“过年”。

 

大蜡(读为zhà)是先秦时期岁末非常重要的农业祭祀,后来演化为过年的欢庆。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蜡祭是祭祀七种神,其中包括了能吃田鼠的猫神以及掌管虫害的昆虫神,显示出和来年农作丰收祭祀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于这一先秦过年礼俗,孔门师徒内部还发生过一次争论。《礼记•杂记下》记载:“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根据东汉郑玄的解释,蜡祭之后要“大饮”,这是“劳农以休息之”,这大酒喝得“民无不醉者如狂矣”。子贡对大蜡节庆时民众狂欢喝大酒的景象表示不满,觉得这太过了,而孔子教育他,长日劳作的民众需要在过年时得到放松,这叫一张一弛的道理,并不算过分,这是儒家的中道态度。

 

大蜡之外还有腊祭,用风干的腊肉祭祀,《礼记•月令》说腊祭要祭祖先,并“劳农以休息之”,功能上和大蜡比较相似,都是过年休息,但重点不是祭农神,而是祭祀家族的祖先。现代全国很多地方仍然保留有春节祭祖的习俗,便是从早期的腊祭演化而来。

 

除了祭祖之外,腊祭还包括祭房子的门神、灶神、窗户神等,尤其是祭灶神的习俗应该非常古老,源自史前时代的火崇拜,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现代,即过小年祭灶王爷。大蜡和腊祭在先秦时期有区别,但由于二者都是过年时的祭祀,并为了休息放松,所以到汉代就混到一起了,《广雅》有“周曰大蜡,秦曰腊”的说法,意思就是大蜡和腊祭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只是不同朝代的称谓差异而已。显然,这种混淆表明二者最后融合到一起了。从汉代以后,大蜡就消失了并融入到了腊祭。

 

腊祭还有重要的仪式是驱鬼,人们戴着各种面具跳傩舞,以吓跑瘟疫等妖鬼,《论语•乡党》中就记载孔子在乡人们腊祭跳傩舞驱鬼的时候,“朝服立于阼阶”,参与这一礼俗活动。《后汉书•礼仪志》:“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即在腊祭的前一天跳傩舞驱鬼。

 

既然要驱鬼,那么除了戴面具跳舞之外,还可以用爆炸声来恐吓妖鬼,南朝的《荆楚岁时记》就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即新年第一天凌晨,要在院子里焚烧竹子,烧竹子产生爆裂声,可以吓跑恶鬼。到唐代仍然是烧竹子爆裂,称为“爆竿”,诗人来鹄《早春》就提到“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亭子上看到焚烧竹竿剩下的灰烬。后来随着火药的发明,出现了鞭炮,但人们仍然习惯称之为“爆竹”。

 

爆竹之外还有春联,而春联则起源于驱鬼的桃符。先秦古人就认为桃木有辟邪的功能,《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引《庄子》佚文:“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即以桃枝避鬼。《风俗通》卷八记载“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可知汉代已有新年夜在门上装饰桃木人的习俗,之后桃木人再演化为桃符,《荆楚岁时记》记载“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可知南朝已经出现了驱鬼功能的桃符。

 

到宋代,新年挂桃符在社会上已非常流行,王安石著名的诗《元日》中就有“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描述。桃符在宋代以后发生分化,一部分演化为画有神荼、郁垒驱鬼的门神和年画,一部分演化为书写文字的红色春贴,从明代开始在社会上流行,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联。

 

所以,春节才是我们的“元旦”。这个节日的风俗,寄托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与超越性,映射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看法,塑造与刷新着“何为中国人”的永恒命题。

 

新年快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