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民】明代黔中地区阳明文献的刊刻与传播 ——以嘉靖贵阳本《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为中心的研究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7 00:44:23
标签:《文录续编》、思想传播、边地文化、阳明文献、黔中王门
张新民

作者简介:张新民,西历一九五〇生,先世武进,祖籍滁州,现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授兼荣誉院长。兼职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会长。著有《存在与体悟》《儒学的返本与开新》《阳明精粹·哲思探微》《存在与体悟》《贵州地方志考稿》《贵州:学术思想世界重访》《中华典籍与学术文化》等,主编《天柱文书》,整理古籍十余种。

明代黔中地区阳明文献的刊刻与传播
——以嘉靖贵阳本《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为中心的研究
作者:张新民
来源:作者授权 发表,原载《孔学堂》(中英双语)2020年第3期
 
摘要: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即通过讲学活动传播其心学思想,黔中士子从其学者人数颇多,遂形成全国最早的阳明心学地域学派——黔中王门。黔中王门学者与宦黔心学官员相互配合,自正德后期以迄万历年间,先后整理和刊刻了六部阳明典籍。种类及数量之多,即使置于全国亦十分突出。其中《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即代表官方的王杏与代表地方的陈文学、叶梧相互合作的产物,乃极为罕见的阳明文集早期单行刻本,无论是版本还是史料价值都极为珍贵。阳明文献在黔中地区的大量刊刻,恰好反映了心学新颖思想在西南边地的广泛传播,呈现了黔中王学崛起于边缘区域的生动文化景观,折射出边缘与中心交流互功的复杂历史信息。
 
关键词:阳明文献  《文录续编》  黔中王门  边地文化  思想传播
 
作者张新民,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教授。

 

16世纪下半叶,配合心学运动在西南边地的发展,黔中王门学者凝聚各种政治与学术资源,先后刊刻了《居夷集》《传习录》《阳明先生文录》《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阳明先生遗言稿》《阳明文录》六部专书,即使较诸王学发展最为兴盛的浙江、江西等中心地区,其数量规模亦足以令人惊诧,不能不说是阳明文献传播史上必须关注的重要历史事件。

 

贵州刊刻的阳明文献虽多已亡佚,然《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嘉靖十四年刻本及《阳明先生文录》嘉靖十八年补刻本,今皆尚存。其中《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以下简称《续编》)凡三卷,各卷均按文体类别编次,依序为文类、书类、跋类、杂著、祭文、墓志、诗类。据书后所附王杏《书〈文录续编〉后》,可知书之梓行,乃是因其初至黔,即有感“(阳明)先生以道设教,而贵人惟教之由无他也,致其心之知焉而已矣”;特别是“(阳明)先生昔日之所面授,此心也,此道也;今日之所垂录,此心也,此道也,能不汲汲于求乎……贵人之怀仰而求之若此,嘉其知所向往也”。遂以“《文录》所未载者,出焉以遗之,俾得见先生垂教之全录,题曰《文录续编》”,以为“读是编者能以其心求之,于道未必无小补。否则是编也,犹夫文也,岂所望于贵士者哉?”[1]可见是书之所以题曰《续编》,乃是补已刊的《阳明先生文录》之未载者;所谓“新刊”云云,亦相对旧刊本《阳明先生文录》而言。而新刊本《续编》之梓刻时间,亦必在王杏撰文之嘉靖乙未(十四年,1535),是时距阳明先生逝世才七年[2],谢廷杰之《全书》合刻本尚未刊刻[3],流传于世之单行本,无不“各自为书”[4]。《续编》即早期少数罕见单行本之一,历来鲜少有史志目录专书著录,即使置于阳明文献整体系统之中,也弥足珍贵。

 

一、地方王门学者的合作与《续编》的刊刻

 

《续编》之梓行,王杏既云乃其“以《文录》所未载者,出焉以遗之”,则主其事者必乃其人,刊刻地亦当在黔省无疑。考书之每卷卷末,均分三行题有“贵州都司经历赵昌龄”“耀州知州门人陈文学”“镇安县知县门人叶梧校刊”字样,则参与校刻者尚有赵昌龄、陈文学、叶梧三人,后两人为阳明亲炙弟子,否则便不会在姓氏前冠以“门人”二字。而王杏、赵昌龄亦必为服膺或私淑阳明者,刊刻《续编》一事即足可证明之。王杏之史迹,综合历代史志考之,知其字世文[5],一字少坛[6],号鲤湖[7],又号日冈,浙江奉化人,嘉靖十三年(1534)巡按贵州。时“贵州虽设布、按二司,而乡试仍就云南。应试诸生艰于跋涉,恒以为苦”[8]。故早在嘉靖初,给事中田秋即“建议欲于该省开科”,然前后逾五年未有定议,至此复“下巡按御史王杏勘议,称便。因请二省解额,命云南四十名,贵州二十五名,各自设科”[9]。杏之勘议奏疏明确称:

 

贵州地方,古称荒服,国初附庸四川,洪武十七年开设科目,以云、贵、两广皆隶边方,将广西乡试附搭广东,取士一十七名,贵州乡试附搭云南,取士一十五名。永乐十三年,贵州增建布政司,以后抚按总镇,三司衙门渐次全设,所属府、卫、州司遍立学校,作养人才,今百五十年,文风十倍,礼义之化已骎骎与中原等,乃惟科场一事,仍附搭云南,应试中途间有被贼、触瘴死于非命者。累世遂以读书为戒,倘蒙矜悯,得于该省开科,不惟出谷民黎获睹国家宾兴盛制,其于用夏变夷之意,未必无少补矣。[10]

 

足证嘉靖年间,尽管黔地“环处皆苗,其冠带而临苗夷者皆土官”[11],“夷多汉少”[12]的族群生态局面,实际并未完全改变。但儒家思想的传播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地域性的士绅阶层早已形成[13],诚如王阳明《寓贵阳诗》所云:“村村兴社学,处处有书声”[14],后人据此以为其用心之苦,乃在“喜其向道知方也”[15]。适可见不仅府州县科考生员的数量日益增多,即独立开科设考亦成为历史的必然。而正德二年(1508),王济(字汝楫)“巡按贵州,大有声绩,以贵州少书籍,曾与左布政使郭绅刻谢枋得《文章轨范》,以公之士林”[16]。书稿刊刻前,王阳明受王济之嘱撰序,即称是书乃“取古文之有资于场屋者……是独为举业者设耳。世之学者傅习已久,而贵阳之士独未之多见”。因而重新刊刻是书,必能“嘉惠贵阳之士”。当然,他也特别告诫:“工举业者,非以要利于君,致吾诚焉耳。世徒见夫由科第而进者,类多徇私媒利,无事君之实,而遂归咎于举业。不知方其业举之时,惟欲钓声利,弋身家之腴,以苟一旦之得,而初未尝有其诚也”。凡此种种,在阳明看来,均极不可取。而主事者王济又尝“谋诸方伯郭公辈,相与捐俸廪之资,锓之梓”。故阳明又极为担心“贵阳之士,谓二公之为是举,徒以资其希宠禄之筌蹄也,则二公之志荒矣”[17]。尽管“地以人才重,人才以科目重久矣”,但“若作兴风励之机,则在上不在下”[18],因而“能本之圣贤之学,以从事于举业之学”[19],以致“风动远人,使知激劝”[20],仍为多数在黔官员的共识。即在王济本人,也认为“枋得为宋忠臣,固以举业进者,是吾微有训焉”[21],用心诚可谓良苦。

 

由此可见,随着边地科考人数的增多,相关书籍的刊刻也开始受到地方官员的重视。《续编》的编排刊印虽较《文章轨范》为晚,但也与大量读书士子文化心理上的需求有关。无论《文章轨范》或《续编》的刊行流通,如同科考的独立开设与取名额的增加一样,立足于国家的整体宏观治理策略,从地方官员边政实情的观察视野出发,都既可在文化上“昭一代文明之盛”[22],也能在政治上满足“用夏变夷之意”[23],从而促使“夷多汉少”的边地朝着内地化或国家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王朝中央强化或巩固大一统政治秩序的治边目的[24]。

 

当然,从国家有意建构的一整套教化体系看,更重要的是,“凡古昔名贤流寓之地,必稽姓氏,为往迹之光,甚而崇庙祀景德,永流韵为人心之芳传”[25]。如果说稽考流寓名贤姓氏,乃至立碑建祠,使人知所景仰固然重要,则刊刻其生前撰述,从而移易地方习俗风气,影响世道人心,从而改变“理学不明,人心陷溺,是以士习益偷,风教不振”[26]的文化积弊现象,在地方官员看来,当也是其展开教化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续编》的刊印作为一种官方政治行为,尚有其他具有地方官员身份,署名为“贵州都司经历”的赵昌龄的参与。赵氏生平事迹,史籍载之甚少。考徐问《抚院续题名记》“昔司马文正公谏院题名,有忠诈直回之语,将欲揭诸后之人,俾瞩目警心,聿兴劝戒。然则今日之求宁,非后事之师乎?某以是惧,爰命都司从事赵昌龄董工伐石,窃取文正公之意以续书焉”[27];王杏《清理屯田事议》“臣巡历贵州新添等卫地方,查据经历赵昌龄呈称,贵州屯种额例……恐虚言无凭,委官履田踏勘,已各得实”[28]云云;具见参与校勘《续编》者,必是上述两条材料提及之人,则赵氏除参与校对之役外,又曾“董工伐石”,以便刻写贵州抚院续题名,并受命查核“贵州屯种额例”,所报数字均一一真实不虚。可证赵氏与王杏,二人虽在官秩有为上下之分,多有公务往来,然在私交上亦必时有过从,均心仪阳明心学,赵氏遂深得王杏信任,参与《续编》之文字校订,其名赫然列于书中。

 

参与《续编》之文字校对者,尚有陈文学、叶梧两人,均阳明早期黔籍弟子,分别署名“耀州知州门人”与“镇安县知县门人”,然其时早已由官任返归贵阳,实际仍以门人弟子之身份,主动承担《续编》文字校雠。钱德洪《王阳明年谱》“嘉靖十三年甲午五月”条载:

 

师(阳明)昔居龙场,诲扰诸夷。久之,夷人皆式崇尊信。提学副使席书延至贵阳,主教书院。士类感德,翕然向风。是年杏按贵阳,闻里巷歌声,蔼蔼如越音;又见士民岁时走龙场致奠,亦有遥拜而祀于家者;始知师教入人之深若此。门人汤冔、叶梧、陈文学等数十人请建祠以慰士民之怀。乃为赎白云庵旧址立祠,置膳田以供祀事。[29]

 

席书延请阳明至贵阳,主讲文明书院[30],其事亦见郭子章万历《黔记》:“文成既入文明书院,公(席书)暇则就书院论学,或至夜分,诸生环而观听以百数。自是贵人士知从事心性,不汩没于俗学者,皆二先生之倡也。”[31]可见阳明之主讲文明书院,与提学副使席书的关系极大,也可说是地方官员有意支持的一种施教行为,因而参与听讲的生员显然数量较多,汤冔、叶梧、陈文学即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实乃阳明在黔期间最早的亲炙弟子,亦必列坐于“环而观听”诸生之中。

 

二、国家边地政治策略与纪念阳明系列活动

 

钱德洪提到的汤冔、叶梧、陈文学等人,因阳明之因缘而知儒家心性学说,晚年致仕归黔带头请建阳明祠一事,亦见于李贽《阳明先生年谱》:“门人汤冔等数十人请建祠以慰士民之怀。乃为赎白云庵旧址,立祠置田以供亲事。”[32]实际是时“贵阳初设府,未建庙学,权以阳明祠为学,而庙则附于宣慰学”[33]。故建祠之同时而阳明书院亦得以成立,可证其事之必可信据,则贵阳之建专祠祭祀阳明,较诸直隶巡抚曹煜于九华山建仰止祠祭祀阳明,时间上整整早了一年,可谓全国最早建专祠祭祀阳明的区域,足证边地民众思慕系念之情弥久弥深。只是无论钱德洪或李贽所记,如果沿流讨源,追溯其原始出处,实皆本于王杏的《阳明书院记》。王氏在《记》中明白称:

 

嘉靖甲午,予奉圣天子命,出按贵州,每行部闻歌声蔼蔼如越音,予问之士民,对日:“龙场王夫子遗化也。”且谓夫子教化深入人心,今虽往矣,岁时思慕,有亲到龙场奉祀者,有遥拜而祀者,予问曰:“何为遥拜而祀也?”对曰:“龙场去省八十里,陵谷深峻,途程亦梗,士民艰于裹粮,故遥祀以致诚云尔。”子闻而矍然曰:“有是哉。”先生门人汤君冔、叶君梧、陈君文学数十辈,乞为先生立祠,以便追崇。余曰:“公帑未敷也。”次日,宣慰司学生员汤表、张历等以辞请;又次日,汤君冔辈又请。予曰:“诸君之请,私情也;问之于官,公议也。牵之以私者徇,强之以公者矫,矫与徇君子弗取,诸公斯请,情至义得,是可以行矣。”乃行布、按、都三司掌印官,左布政使周君忠、按察使韩君士英辈会议,佥曰:“此舆论也,先生功德在天下,遗泽在贵州,公论在万世,祀典有弗舍焉者乎?请许之以激劝边人。”遂许之。为赎白云庵旧基,给之以工料之费,供事踊跃,庶民子来,逾月祠成。[34]

 

文中提到的汤冔、叶梧、陈文学,以及当时尚为宣慰司学生员的汤表、张历等,显然均为黔籍人士,而受到阳明心性之学的沾溉。其中之汤冔,字伯元,即贵阳人,正德三年(1508),“王伯安先生谪龙场,公师事之”[35],“得知行合一之学”[36],“正德辛巳成进士,历官南户部郎,出守潮州……甫三月,改巩昌,便道归省。其在任思亲,有‘肠断九回情独苦,仕逾十载养全贫’之句。居无何,中飞语归。”[37]汤冔撰有《逸老闲录》《续录》,惜俱亡佚。黎庶昌撰《全黔故国颂》,将其收入儒林传[38]。

 

与汤冔同时之陈文学,字宗鲁,自号五粟山人,贵州宣慰司人,“年十余即能诗,以诸生事阳明,乃潜心理学”[39],“弘治丙子乡举,知耀州。三年调简,不果赴。杜门养痾,一切世故罔预。稍闲,即与圣贤对……自耀归,日者言岁将不利公,自作《五栗先生志》”[40]。著有《耀归存稿》《余历续稿》《孏簃闲录》,均合编为《陈耀州诗集》。后人认为他与汤氏,均“亲炙文成,以开黔南学业,宗鲁得文成之和,兼擅词章;伯元得文成之正,且有吏治,虽以飞语见责,恬然自退,又何伤哉?”[41]

 

同陈文学一样,叶梧(或作“叶悟”)也参与了《续编》的校勘。叶氏字子苍,亦贵州宣慰司人,正德八年(1513)举人,曾任陕西镇安县知县[42],刘咸炘撰《明理学文献录》,广搜阳明弟子,“子苍”之名即赫然列于其中。[43]正德三年(1508)阳明龙场悟道后,讲学龙冈、文明两书院,他与汤冔、陈文学同时,均为最早进入师门的一批王学弟子,较诸最早在山阴(今绍兴)师事阳明的徐爱(字曰仁),其前后相去不过仅仅一年。[44]故晚年返归故里筑垣后,不仅与汤冔、陈文学共同带领地方读书士子要请建王文成公祠,同时也与赵昌龄、陈文学合作共同校订了师门的《文录续编》。

 

汤冔、叶梧、陈文学三人,外出入仕即为肩负官守职责之地方父母官,可谓握有朝廷权柄大任的士大夫,返黔乡居则为望重一时的缙绅,乃是能够代表读书士子发言的地方知识精英。而贵州宣慰司与贵州布政司、贵州都指挥司、贵州提刑按察司同城而治,贵州宣慰司在治城北,贵州布政司、贵州提刑按察司在治城中,贵州都指挥司在治城中西[45],均同在府城,彼此紧邻。城内“官军士民移自中土,且因迁调附住于此,生齿渐繁,风化日启”[46]。故叶梧、陈文学虽名为贵州宣慰司人,实际也是贵阳人。时王杏恰在巡按任上,察院具本位即“在会城东门内”[47],阳明祠及所附书院也在城东。[48]据此完全可以推断,所谓黔本《续编》,刊刻地点尚可确定在王杏、赵昌龄、汤冔、叶梧、陈文学共同交往和活动的区域,即贵州宣慰司与贵州布政司、贵州都指挥司、贵州提刑按察司同城而治的贵阳,可称为嘉靖十四年贵阳刻本或筑刻本。

 

阳明祠及其所附书院之修建,虽出于汤冔、叶梧、陈文学等地方缙绅之请,但毕竟要经过代表官方的王杏的允准同意,并商之“行布、按、都三司掌印官”周忠、韩士英等人,以为可以“激劝边人”,能够强化地方秩序,达致教化目的,才最终得以建成,可视为朝廷官员与地方缙绅的一次重要合作。而筑本《续编》的梓行,既有主事官员王杏及其下属当差赵昌龄的倡导,也有叶梧、陈文学等地方精英的配合,也可说是地方政府与边地读书士子的一次成功合作,体现了国家治边大员与边地士绅文化共识空间的良性开拓与扩大。如果以阳明心学在边地的传播和发展为观察视角,进一步向前追溯,则正德三年(1508)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与阳明往复论辩,最终为阳明所折服,并“与毛宪副修葺书院,身率贵阳诸生,以所事师礼事之”[49],也可说是“身督诸生师”阳明[50],即以阳明的身教与言教为中介,实现了地方官员与边地读书士子的良性互动。而阳明亦因此开始传播其与朱子有别的“知行合一”学说,从而培养了以汤冔、叶梧、陈文学为代表的一批黔中弟子,标志着心学思想在贵州的扎根,汤、叶、陈可称为黔中王门的“前三杰”。从后更以修建阳明祠及阳明书院为触媒,实现了地方政府与边地缙绅的合作,不仅透过祭仪活动提升了边地士子仰止先贤之心,而且也扩大了有利于边地秩序建构的思想符号资源。

 

十分明显,《续编》的刊印梓行,与阳明祠及其所附书院的修建一样,也是国家行政理性与地方文化认同资源的一次整合,既满足了边地士子阅读心理的需要,也有裨于阳明一生完整思想的传播,遂有孙应鳌、李渭、马廷锡等第二代心学学者的兴起,三人被称为黔中王门的“后三杰”。尤其贵阳一地,“富水绕前,贵山拥后,沃野中启,复岭四塞,据荆楚之上游,为滇南之门户”[51],不仅在文化风气的开启上具有引领全省的重要作用,还在国家地缘政治的布局上有稳定整个西南的战略意义。地方官员形成了“(阳明)先生功德在天下,遗泽在贵州,公论在万世,祀典有弗舍为者乎”的共识,并与地方精英群体合作刊刻了《文录续编》。稍后黔中王门学者陈尚象为万历《黔记》撰序,也立足于国家立场着重强调:

 

今夫天地之元气,愈渐溃则愈精华;国家之文治,愈薰蒸则愈彪炳。而是精华彪炳者,得发抒于盍代之手?其人重,则其地与之俱重,黔盖兼而有之。贵山富水与龙山龙场,行且有闻于天下万世矣。世有寥廓昭旷之士,亦必于黔乎神往矣。[52]

 

这些足证《文录续编》的刊行,与席书要求诸生礼敬阳明为师,王杏采纳缙绅意见修建阳明祠类似,都是颇具国家边地政治策略象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其发挥了学术、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符号感召力量和影响作用,蕴含着“用夏变夷”即移易地方礼俗的微妙深意。

 

三、黔地刊刻的多种阳明文献及其源流关系

 

阳明著述文献的整理刊刻,即便在僻远的贵州也远不止一次。王杏《书〈文录续编〉后》便明确提到:“贵州按察司提学道奉梓《阳明王先生文录》,旧皆珍藏,莫有睹者”;又称“阳明先生处贵有《居夷集》,门人答问有《传习录》,贵皆有刻”[53];具见《续编》梓行之前,黔地尚刊刻过《阳明王先生文录》《居夷集》《传习录》等书。如论撰作先后次第,《居夷集》主要为入黔后之著述,与黔省关系最为密切,结集时间亦最早。嘉靖《贵州通志·王守仁传》亦明载阳明“正德间以兵部主事任龙场驿驿丞,有《居夷集》传于贵”[54]。郭子章万历《黔记·艺文志》著录“《居夷集》,阳明先生谪龙场时撰”[55],亦必为黔中之刊本,均可证王杏之言必不诬。其刊刻时间,考正德四年(1509)岁杪阳明离开贵阳赴庐陵任,途中曾有信札寄黔中弟子,信中便强调“梨木板可收拾,勿令散失,区区欲刊一小书故也,千万千万”[56]。所云似即指《居夷集》之刊刻,或阳明在黔时即有刻印是书之打算,付梓则必在正德年间后期。阳明信中提及之黔地弟子达十七人,其中必有参与其事者,当为全国最早的《居夷集》印本。[57]稍后贵州按察司副使谢东山谓其“读公《居夷集》”[58],显然又联想到阳明在龙场“百死千难”的情形[59],“未尝不叹天之所以重困公而玉之成者,实在乎此”[60]。其寄慨如此之深,似亦入黔获读《居夷集》后才有之文字。惜书已不传,历来著录者亦极少[61],然必是最早刊刻之本,似无任何疑义。

 

《居夷集》今存嘉靖本三卷,首有丘养浩叙,末有韩柱、徐珊跋,丘《叙》云:“引以言同校集者,韩子柱廷佐,徐子珊汝佩,皆先生门人。”[62]徐《跋》谓“集凡二卷。附集一卷,则夫子逮狱时及诸在途之作。并刻之”[63]。可识丘、韩、徐三氏,均为是书之校刻者。惟三人均未曾入黔,其书亦非黔刻本。韩、徐二人尚在跋文落款处明书“门人”,揆诸史迹,其入门时间必在阳明离黔之后。故钱德洪特别强调:“徐珊尝为师刻《居夷集》,盖在癸未年,及门则辛巳年九月,非龙场时也。”[64]癸未即嘉靖二年(1523),据丘养浩“嘉靖甲申(三年)复孟朔”叙,知“二年”必为“三年”之误;辛巳则为正德十六年(1521),是时阳明离开黔地已久,故是书决不当牵混为黔本。

 

继黔刻本《居夷集》之后,黔中尚有阳明在黔遗言专书之锓刻。主其事者为胡尧时。胡氏字子中,号仰斋,亦阳明弟子,好与人讨论阳明心学。郭子章万历《黔记》尝载其事云:

 

胡尧时,字子中,泰和人,嘉靖丙戌进士,由驾部郎出为云南提学副使、贵州按察使。公昔为阳明先生弟子,虽职事在刑名案牍,然谓贵阳民夷杂处,宜先教化、后刑罚。既以躬行,为此邦士人倡。复增修黉舍与阳明书院,凡王公遗言在贵阳者,悉为镌刻垂远,且与四方学者共焉。朔望率诸生拜先圣礼毕,即诣阳明祠展拜,如谒先圣礼。已,乃进诸生堂下,与之讲论学问,率以为常。[65]

 

胡氏在“民夷杂处”的边地,以秩序的建构为目的,认为“宜先教化,后刑罚”,又鉴于阳明在黔省的影响,遂有一系列的行政作为。其中搜考阳明在黔遗言,并在贵阳镌刻垂远一事,清人邹汉勋也主动加似证实,以为其“尝师事王守仁,学以躬行为本……又新阳明书院,刊守仁所著书于贵州,令学徒知所景仰,士风为之大变”[66]。可证其事必当可信,阳明在黔之遗言,除《居夷集》外,尚另有一胡氏刊本。

 

胡氏刊行之书,据郭子章《黔记·艺文志》之著录,当题作“《遗言稿》”,或乃《阳明先生遗言稿》之省写。郭氏接语明云:“贵州按察使泰和胡尧时编集阳明先生遗言在贵阳者,悉为镌刻,与四方学者共焉。胡,王(阳明)先生门人也。”[67]胡氏对阳明的尊崇,观其友人谢东山的赠言:“我国家文明化洽,理学大儒后先相望,而阳明王公则妙悟宗旨,刊落支离,其有功于后学为尤大”云云[68],或亦可窥而知之,故书名必作《阳明先生遗言稿》,似可完全断言。是书专记阳明谪居黔地期间遗言,就阳明一生思想发展而言,较之徐爱所辑《传习录》时间断限更早。然成稿并锓版于何时?考胡氏到任贵州按察使,乃在嘉靖三十年(1551)[69],则撰稿或当始于是时,付梓则必在稍后。刊刻地点与《续编》类似,亦当在按察司署所在地贵阳。其时去阳明龙场悟道不久,与阳明交往之人或多健在,可说“地近而易于质实,时近而不能托于传闻”[70],显然具有材料搜考核实上的便利。其书必多有可观,兼可与《居夷集》互证,惜早已亡佚,难免不令人兴叹。

 

与《居夷集》《阳明先生遗言稿》一样,《传习录》一书亦有黔中之刊本。然是书之最早编集,实因徐爱从阳明游久,乃“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71],遂得以成书。考阳明与徐爱畅论《大学》之旨,乃在正德七年(1512)[72],而今本《传习录》卷一,亦多载有相关内容,则其书之结集,亦必在是年或稍后不久。虽规模狭小,不过十四条或稍多,然保存阳明龙场悟道后早朝教言,功亦不小。以后薛侃据徐爱所载,补以陆澄与自己所录,刻于江西虔州(今赣州),时在正德十三年(1517),是为最早之初刻本,即今本一之上卷[73]。嘉靖二年(1514),南大吉续刻《传习录》[74],今通行本之中卷。其他可考者,如聂豹有感于其所见之本,“答述异时,杂记于门人之手,故亦有屡见而复出者”,乃与陈九川“重加校正,删复纂要,总为六卷,刻之八闽”[75]。钱德洪广搜师门遗稿,合以诸家之所录,补入其撰辑,重编增刻,时间已在嘉靖三十三年(1553)之后。故王杏所言专记“门人答问”之黔本《传习录》,必在钱氏之前即早已刊刻。如谢东山乃四川射洪人,嘉靖十年(1531)举乡试,二十年登进士[76],自谓“自弱冠时得公(阳明)《传习录》而读之,虽以至愚之质,亦未尝不忻然会意”[77],则其所读者,必乃早期刊本。而蜀、黔两地毗邻,谢氏亦长期关心阳明在黔史迹,则其所读之书,似不能排除即黔本之可能。因此,尽管《传习录》陆续补辑成书,“四方之刻颇多”[78],然黔刻本仍为早期罕见之书,透露出不少阳明文献地域传播的信息,惜亡佚甚早,学界亦鲜少知之。

 

前云《续编》,其书名既冠以“新刊”二字,王杏又明言:“一奉梓《阳明王先生文录》,旧皆珍藏,莫有睹者。予至,属所司颁给之。贵之人士,家诵而人习之,若以得见为晚。”[79]足可说明黔地必曾刊刻过《文录》,刊刻地点亦必在按察司署所在地贵阳,惟原版印数甚少,所谓“颁给之”云云,极有可能即为据原刻之再印,否则便谈不上“家诵而人习之”。足证其亦为官方牵头出资梓行,不仅刊刻时间早于《续编》,即印次亦绝非一次可限。王杏《续编》接踵后出,实即其书同一性质之补编本。

 

贵州按察司提学道刻本《文录》,虽久已不为人所知,幸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所尚藏有嘉靖年间刻本,书名正题作《阳明先生文录》,凡三卷三册,非特体制规模大小与《续编》相当,即称名亦与王杏所言一致。而版刻特征虽有差异,风格仍有接近之处。[80]更要者即与贵阳本《续编》类似,是书卷末亦赫然题有“门人陈文学、叶梧重校”字样,并附有《祭阳明先师文》一篇。祭文称“隆辈生长西南,实荷夫子之教”;又云“嘉靖己丑三月戊辰,阳明夫子卒于官,讣闻至辰,门人王世隆等为位设主,哭于崇正书院之堂,复具香币往奠之”[81]。可证作者必为王世隆,当为阳明生前入门弟子,相互之间多有过从,故一俟闻知阳明讣信,即专设木位祭祀,严守弟子守丧之礼。具见是书之刊刻,不仅涉及黔地及其学人,更与王门弟子王世隆有关,极有可能即是王杏所说之黔本《文录》。

 

四、《阳明先生文录》之补刻及其与黔地学者的关系

 

《祭阳明先师文》当撰于阳明病卒之后。按史籍载阳明之卒年,当在嘉靖七年(戊子,1528)十一月[82]。时王氏(世隆)正在湖南辰州,故获知师门讣闻,已在嘉靖八年(己丑,1529)三月,祭文即撰于是时。是书既由陈文学、叶梧“重校”,则必与黔地有关。考明人郭子章《黔记》,果在《总督抚按藩臬表》中有王氏题名,据此可知其字“晋叔,长洲人,进士”,曾任贵州“(按察)副使”[83]。检读《阳明先生文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嘉靖年间刻本,恰好有别本不载之阳明《与王晋叔》三通。首通开首即云“昨见晋叔,已概其外,乃今又得其心也”;次通又云:“所惠文字,见晋叔笔力甚简健”;第三通复云:“刘易仲来,备道诸友相念之厚”;则二人不仅时常见面,同时更有文字交往,从中可见以阳明为中心,其周围已形成一讲学群体,所谓“实荷夫子之教”云云,当为信实可靠之语。

 

然极为可疑,王氏里贯既在长洲,万历《贵州通志》所载亦同[84],长洲乃在江苏,王氏何以自称“生长西南”?而黔本《文录》与《续编》,一前一后,时序分明,附有王氏《祭文》之书,如若真为黔地刊刻之书,则必有线索可寻。复核郭子章《黔记》及万历《贵州通志》,可知王氏到任贵州副使时间,乃在“嘉靖十七年(1538)”[85],是时《续编》已刊毕,更遑论更早之《文录》,王氏可能与役?欲回答上述问题,则必须进一步详考。

 

先看王氏之里贯,除长洲说外,早出嘉靖《贵州通志》,便明载其为“辰州人”[86]。而辰州或称辰阳,故欧阳德亦径称“王君晋叔,辰阳人也”[87]。其地历来为湖南属府,再查《沅陵县志》,果然内其立有专传云:

 

王世隆,少英敏,强记为文,援笔立就。年十七,中正德丁卯举人,嘉靖丙戌进士,授刑部主事,谳议精详,多所平反。历升贵州副使,有风裁,既归,构大酉妙华书院,集诸生讲业,其中湛甘泉为铭其堂,著有《洞庭髯龙集》行世。[88]

 

文中提及之大酉妙华书院,乃因大酉山妙华洞而得名,其地即“在辰阳西北”[89]。其所著《洞庭髯龙集》一书,早已不传,今存《辰州郡城记》一篇,或即其中之佚文。文中总结辰州形胜,称“据楚上游,当西南孔道”[90],则王氏所谓“生长西南”云云,显然自有其立论根据。足证其必为辰州人,所谓“长洲”当为音近致误。嘉靖《贵州通志》纂成时,距王氏出任贵州副使,前后相去不过十七年[91],实为当时人记当时事,较之晚出之其他志乘,似更为准确可靠。

 

王氏既为辰州人,阳明赴谪贵州,往返均经过其地,而尤以正德五年(1510)返程就庐陵知县,滞留当地时间最长,遂多有讲学活动,并“与诸生静坐僧寺,使自悟性体”,从游者则有“冀元亨、蒋信、刘观时辈,俱能卓立”[92]。所谓“静坐僧寺”,前引阳明《与王晋叔》第二通亦有句云:“守仁前在寺中说得太疏略”云云,其事似均发生在同一地点,即当地虎溪龙兴寺内。而文中之刘观时,其人“字易仲,从阳明讲学虎溪,尽得其奥妙。阳明曾作《见斋说》遗之,学者称为沙溪先生”[93],显然即《与王晋叔》第三通提及之刘易仲。具见阳明函札之前二通,必当作于其在辰州时。第三通有语云:“路远无由面扣,易仲去,略致鄙怀,所欲告于诸友者,易仲当亦能道其大约。”其时阳明已离开辰州,似当撰于滁州督马政送别观时之后。阳明尝自谓“辰州刘易仲从予滁阳……久之辞归,别以诗”,诗中有句云“秋风洞庭波,游子归已晚”[94],足可征而证之。故王世隆与冀元亨、蒋信、刘观时,亦必在正德五年(1510)初,阳明离黔途经辰州时,加入王门,遂形成楚中王门早期重要人物群体。[95]

 

再论黔本《文录》之刊刻,《续编》既云“新刊”,则贵州按察司提学道刻本必为旧刊,时间当在嘉靖十四年(1535)之前。然王世隆嘉靖十七年(1538)始任贵州副使,何以能与黔人陈文学、叶梧合作,提前预刻是书,陈、叶二氏之所为,亦径称“重校”而不云“校”?实则王氏之到任副使,贵州按察司提学道刻本《文录》旧版尚存,而王氏似有可能获见其他异本,遂据以补刻,分置于各卷之后,痕迹宛然犹在,均不难辨识。[96]例如,《与王晋叔》三通,虽为阳明旧文,亦必乃王氏私藏,复加上其私撰《祭文》一篇,或如钱德洪所预知,乃“好事者搀拾”[97],虽文献价值极高,仍为补刻时羼入其中者。其时王杏已离任,陈、叶二氏仍告老乡居,遂聘其就旧版重校,或有个别挖改,为官绅之再次合作。与王杏刻本《续编》一样,补刻重校地点亦必在贵阳。而王氏以副使身份与陈、叶二人合作,就贵州按察司提学道旧版补刻重校,其书以其到任次年或再次年推之,亦当称其为嘉靖十八年或十九年贵阳补刻本。以补刻重校耗费时间相对较少而论,似可即定其为嘉靖十八年贵阳补刻本。

 

王杏所刻之《续编》,乃是有鉴于“《文录》所未载者,出焉以遗之,俾得见先生垂教之全录”,则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所藏之贵阳本《文录》,其补刻时间固然为嘉靖十七年(1538),然其所据之贵州按察司提学道旧版,刊刻时间必早于《续编》。故凡《文录》未载者,《续编》均悉以补入。则贵州按察司提学道原本之锓版,虽远在西南之边城贵阳,时人每以“衣之裔”即“边裔”喻之[98],以黄绾刊刻于嘉靖十二年(1533)刊刻之《阳明先生存稿》为时间坐标[99],完全有可能较其更早,或与邹守益嘉靖六年(1527)刻于广德之书同时稍后。[100]黄绾当时即感叹阳明之书,“仅存者唯《文录》《传习录》《居夷集》而已,其余或散亡,及传写讹错。抚卷泫然,岂胜斯文之慨”[101]。其所提及阳明三书(《文录》《传习录》《居夷集》)居然贵州一一都有刻本,是时阳明文献虽刻而多有凋零,黔中则一刻二刻三刻而分别有其藏本,在文献学史上亦是值得称叹之奇事。故王世隆遂据贵州按察司提学道旧版复校补刻,王杏之《续编》本亦必得以经眼并有所参考,故其所补者亦绝无一文与之犯复。而补刻虽在后,原刻却在前,《续编》本则居中,如果再加上万历十九年(1591)贵州副史萧良干刊刻之“《阳明文录》一部十四册”[102],以及前述《居夷集》《阳明先生遗言稿》两书,则阳明之文录前后已有五刻,屡计出书共六部,均可视为同一谱系之文献专书,即使置于各种版本系统之中,都自成一连续性知识谱系,是可反映阳明学地域分布及传播特点。而贵阳作为阳明文献刊刻与流通之重要地点,显然也跃跃然成为一大全国性心学传播之核心区域。

 

由此可见,贵阳本《续编》的刊刻,从版本渊源流变及其谱系看,实具有承上启发下的重要作用。而黔中学者陈文学、叶梧,既勘对《续编》新刊本,又重校《文录》补刻本,就阳明文献传播史而言,实属罕见,厥功甚伟。则斯二人之史迹,亦颇值得关注。

 

五、阳明与黔中弟子的往返互动与情感联系

 

两次参与校刻阳明著述者陈文学,史籍明载其“少事阳明先生”[103],当为龙冈、文明两书院早期受业诸生,后人以为“黔中学者得其传者,惟陈宗鲁及(汤)伯元。宗鲁得阳明之和,(伯元)先生得阳明之正”[104]。阳明曾有《赠陈宗鲁》诗:“学文须学古,脱俗去陈言。譬若千丈木,勿为藤蔓缠。又如昆仑派,一泻成大川。人言古今异,此语皆虚传。吾苟得其意,今古何异焉?子才良可进,望汝师圣贤。学文乃余事,聊云子所偏。”[105]该诗或题作《示陈宗鲁》,未见丘养浩嘉靖三年本有载,必先收入黔刊本《居夷集》,始辗转录入《王文成公全书》“续编”,有邵元善“余姚王阳明先生谪官龙场时,(宗鲁)先生师事之,今《居夷集》中‘示陈宗鲁’是也”[106]之说可证。则早出之黔本《居夷集》,钱德洪极有可能已获见,并为其所编之《阳明先生文录》所甄采,亦难免不以阳明早年“未定之论”为由[107],时加砍削或删汰,未删者必多为谢廷杰《全书》本所收。然亦可见黔本所载必较他本为多,遂有不见于丘养浩刻本,反见诸《全书》本者。[108]

 

尤宜注意者,陈文学又有《借阳明集》诗:“不拜先生四十年,病居无事检遗编。羲文周孔传千圣,河汉江淮会百川。”[109]陈氏既两次参校阳明文集,则经其手校之《续编》新刊本及《文录》重刻本,必常置案头,难有再借之怪事。故其所借者,必为省外流入之本,极有可能即为欧阳南野门人闾东新刊之《阳明先生文录》。是书嘉靖二十九年(1550)刊刻于关中天水,几乎同一时间传入贵州,时距正德四年(1509)岁杪阳明离开黔地,恰好符合诗中所云“四十年”之数。适可见黔省与中原江南,学者间之交流依然十分频繁。

 

与陈文学一样,叶梧亦阳明早期在黔弟子。盖阳明之学,乃因谪官贵州而成,最突出者即龙场大悟,直契儒家圣贤新境,遂往返龙场、贵阳两地,主讲龙冈与文明书院,“当日坐拥皋比,讲习不辍,黔之闻风来学者,卉衣舌之徒,雍雍济济,周旋门庭”。因而不仅在黔时多与诸生俎豆论道,即离黔后亦时有诗文往返,后人乃以“教何其广,而泽何其深且远”评之。[110]与赠诗陈文学以励志类似,阳明亦有书寄叶梧守职云:

 

消息久不闻,徐曰仁来,得子苍书,始知掌教新化,得遂迎养之乐,殊慰殊慰!古之为贫而仕者正如此,子苍安得以位卑为小就乎?苟以其平日所学薰陶接引,使一方人士得有所观感,诚可以不愧其职。今之为大官者何限,能免窃禄之讥者几人哉?子苍勉之,毋以世俗之见为怀也。[111]

 

叶梧正德年间曾任湖南新化教谕,当地志乘称他“纯厚平实”[112],“立教严肃,诸生惮之”[113]。时徐爱当也逆沅江进入湖南西部,与叶梧谋面并带回其问候师门书信,阳明之回札即撰于徐爱自湖南返归后不久[114]。足证阳明虽认为“吾所以念诸友者,不在书札之有无。诸友诚相勉于善,则凡昼之所诵,夜之所思,孰非吾书札乎?”[115]实际仍多有书信往返,不仅情常有所驰念牵挂,即言亦多以改过责善相勉,不啻古君子之交。尤其阳明“赴龙场时,随地讲授”[116],而当地士民“悃朴少华,至道尤易”[117],遂培养了大批黔中志道弟子。诚如徐爱《赠临清掌教友人李良臣》诗所说:“吾师谪贵阳,君始来从学。异域乐群英,空谷振孤铎。”[118]虽针对个人而言,亦可见群体之品性。阳明讲学,摄受力极大,按照钱德洪的说法,“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踊跃称快,以昧入者以明出,以疑入者以悟出,以忧愤愊忆入者以融释脱落出,呜呼休哉!不图讲学之至于斯也”[119]。其所描述者,虽主要为晚年聚讲之情形,然亦可借以窥知早年传道之信息。王杏于街头巷尾听到蔼蔼越音,也是阳明教人习礼歌诗转移民风的结果。具见师生道义切嗟,大得孔门弦歌不辍之乐。后人感慨“士习用变意者,文教将暨遐方,天假先生行以振起之乎”[120],当是透过实际观察才得出的结论。甚至阳明离开贵阳以及逝世后,其情其义仍长久存活在黔中学子的精神世界之中,表现为他们处世行为的气节风范,转化为“觉民行道”建构秩序的动力资源。刊刻《续编》以广流传,便是他们纪念阳明的最好方式,表面虽仅是少数个别人的行为,实际上乃有知识精英群体的支持。其中汤冔、陈文学、叶梧之贡献尤足称道,他们与后来“闻而私淑”阳明的马廷锡、孙应鳌、李渭一样,都“真有朝闻夕可之意”,完全“可以不愧龙场矣”[121]。

 

六、边地王学的发展与《续编》的文献学价值

 

贵阳本《续编》梓行之前,《文录》传世者除贵州按察司提学道刻本外,可数者仅有邹守益所编之嘉靖六年本及黄绾嘉靖十二年本两种。《续编》较诸钱德洪刊刻之《文录》,可谓同时而稍早,以贵州按察司提学道本《文录》与王杏刻本《续编》合观,不能不说在邹本与黄本之外,又多了一个地域性的版本系统,其文献价值之重要,自不必赘言。而王杏与钱德洪,一冷居西南,一闹处江南,虽各不相谋,却同刻《文录》,仍可谓同声相应。与钱氏刻本以“正录”“外集”“别录”分篇,篇下再区分文类,并一一注明年代不同,贵阳本则无有“正”“外”“别”之界划,一概按文体部居类次,不出注年月。或许由于钱氏过于迴护师道,担心时人或后世攻诘,同时自居阳明高弟发话地位,拥有师门著述之责任处理权,遂过多重视阳明晚年定论之言,“自滁以后文字,虽片纸只字不敢遗弃”[122],而于早年文字特别是所谓“未定之论”,则凭一己主观之见多加删汰,不仅减损了分析阳明一生思想发展变化的线索依据,而且也模糊了心学传播历史必有的地域面相,即使置于知人论世整个学术传统之中,也有其违理碍情不合法之处。幸贵阳本《续编》所载,多有《全书》本所未收者,极有可能即为钱氏有意砍削之文,皆可补充阳明思想发展及地域传播的微妙细节。当有必要将《全书》本未载之篇,依其固有卷次列表如下:

 

《王文成公全书》失收贵阳刻本《文录》诗文篇名表

 

篇名

 

卷次类目

与尚谦尚迁子修书

 

卷一书类

与薛子修书

 

卷一书类

答懋贞少参

 

卷一书类

答文鸣提学

 

卷一书类

寄云卿

 

卷一书类

答汪仁峰

 

卷一书类

寄贵阳诸生

 

卷一书类

寄叶子苍

 

卷一书类

奉石谷吴先生书

 

卷二书类

答王应韶

 

卷二书类

答汪抑之(又一通)

 

卷二书类

答陈文鸣

 

卷二书类

答徐子积

 

卷二书类

书刘生卷

 

卷二跋类

策问一道

 

卷二杂著

蜀府伴读曹先生墓志铭

 

卷二墓志

孺人詹母越氏墓志铭

 

卷二墓志

送人致仕

 

卷二诗类·五言律诗

龙冈谩书

 

卷三诗类·七言律诗

 

由于《王文成公全书》梓行之前,阳明撰述均“各自为书”[123],谢氏所编《全书》乃仿《朱子全书》之例,凡所能见之单行本,内容大体已为其涵盖,阳明学之能风行天下,亦与其“附于朱子之学而并传”密契相关。[124]因而《全书》本既出,单行本遂废,不仅贵阳本《文录》《续编》绝少为人所知,即黄(绾)、钱(德洪)所刻之书亦鲜见流传,以致上述未为《全书》本所收之诗文,均长期存而如亡,自明迄清少见人提及[125],表面仍托身于欲求传世之书中,实际则沉没隐晦已接近五百年。

 

上表所列历来鲜少为人所知之诗文,提供了大量可以说明阳明思想发展的微妙细节。例如,《答汪仁峰》谈到“朱陆异同之辩,固某平日之所以取谤速尤者,亦尝欲为一书以明陆学之非禅见,朱说之犹有未定者。又恐世之学者,先怀党同伐异之心,将观其言而不入,反激怒焉。乃取朱子晚年悔悟之说,集为小册,名曰《朱子晚年定论》,使具眼者自择焉,将二家之学,不待辩说而自明也”[126]。即可见阳明因其说多与朱子有异,每每遭受巨大诽谤非议,遂急于刊刻《朱子晚年定论》,以争取更多的认同资源。如果取该文与收入《全书》本的《朱子晚年定论》比较,尤其是比对序言中“予既自幸其说之不谬于朱子,又喜朱子之先得我心之同”等自辩之语[127],则《答汪仁峰》无疑多提供了一重了解其撰写《朱子晚年定论》的时代氛围与文化心理背景。而《与薛子修书》强调“心之良知,是谓圣人之学,致此良知而已矣。谓良知之外尚有可致之知者,侮圣言者也”[128],亦可见阳明一生学问的归宿,即为“致良知”之学。“致良知”本质上即为本体实践之学,也是儒家学圣成圣之“正法眼藏”[129]。他在《寄云卿》中之谆谆告诫:“君子之学,惟求自得,不以毁誉为欣戚,不为世俗较是非,不以荣辱乱所守,不以死生二其心。”[130]显然既得力于龙场悟道后的深邃生命,也反映了良知说最重要者仍在工夫,工夫则以“自得”为标准,不能不有“事上磨炼”的社会化实践过程[131],同时也要转化顶天立地的主体人格自我精神。

 

贵阳《续编》既梓刻于黔地,故凡涉阳明在黔活动,尤其与黔中王门有关事迹,不见于《全书》本者,则多载是书。其中如《孺人詹母越氏墓志铭》,其墓志实物1955年出土于贵阳城西,志石今藏贵州省博物馆,上有徐节篆写盖文:“明封孺人詹母越氏墓志铭”一行,志文分题“赐进士出身余姚王守仁撰”“赐进士出身通奉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那人徐节篆”“乡进士奉直大夫云南北胜州知州嘉禾汪汉书”[132]。而阳明之手书真迹原件,今亦藏于浙江省博物馆[133]。版刻典箱、出土文物、作者手迹,三者俱在而可互证,诚可谓罕见难逢,不能不称为奇事。墓志涉及之人物,如篆写盖文之徐节,“字时中,其先寿昌人,戍籍贵州卫……幼习《易》于御史陈鉴,大奇之,遗以《易》义。成化壬辰举进士”。历官云南右参政、右副都御史、山西巡抚,“以廉正忤刘瑾,瑾矫制削秩,罢归。瑾诛,奉诏复职致仕。比老,自拟渊明。生作挽歌行状,以示其门人汪沐,诀别如平时”[134],撰有《蝉噪》等集,当与阳明有过从。墓主越氏乃詹恩母,恩字荩臣,贵州卫人,先世或可溯至江西玉山。[135]恩乃“弘治八年举人,弘治十二年进士,任大理寺评事”[136]。进士会试与阳明同科[137],故阳明撰《墓志铭》,遂称其为“年友”。恩之父“评事公好奇,有文事,累立军功,倜傥善游。尝自滇南入蜀,逾湘,历吴、楚、齐、鲁、燕、赵之区,动逾年岁”[138],必在云南时即与汪汉有交谊。恩之祖父英,字秀实,号止庵,为人“豪迈不羁,成化年间领云南乡荐,授河西教谕”[139],“执师道,条约肃然,时用兵麓川,英画策以闻,且劾主司之过,英庙以英有识,俾赞军事,英辞不就,士论高之”[140]。英“卒二十年,大理寺副詹恩,公孙也。请于编修罗玘,表其墓”[141]。检读罗玘《圭峰集》卷十九“墓表”,《止庵詹先生墓表》果在其中。清贵州巡抚田雯表彰有明一代“以理学文章气节著”之黔中士子,詹英之名即赫然列在其中,亦不失为“大雅复作,声闻特达者也”[142]。继罗玘受詹恩之请为其祖撰墓志之后,越二十年,阳明又为其母越氏作墓表,时詹恩刚卒一年,阳明以“言事谪贵阳”,有感于“不及为荩臣铭,铭其母之墓”,乃成此文,为《续编》所收。而越氏之“高祖为元平章,曾祖镇江路总管”,亦明初始“来居贵阳”者。[143]阳明尝自谓:“吾居龙场时,夷人言语不通,所可与言者中土亡命之流……久之,并夷人亦欣欣相向。”[144]初到贵阳时,阳明多“与中土亡命之流”过从,后来才将交往范围扩大至“夷人”文化圈,透过《止庵詹先生墓表》一文,尤其是他与詹氏一家以及徐节等人的往来,也能清晰地感受到。

 

阳明有《龙冈新构》诗,已载入《王文成公全书》。诗前冠育小序云:“诸夷以予穴居颇阴湿,请构小庐,欣然趋事,不月而成。诸生闻之,亦皆来集,请名龙冈书院,其轩曰‘何陋’。”[145]《续编》则有《全书》失载之《龙冈谩书》诗:“子规昼啼蛮日荒,柴扉寂寂春茫茫。北山之薇应笑汝,汝胡局促淹他方。彩凰葳蕤临紫苍,子亦鼓棹还沧浪。只今已在由求下,颜闵高风安可望。”[146]诗或稍早于龙冈书院建成前,然亦可见其创办书院之前后心境。龙冈书院乃阳明创办之首家心学道场,一时诸生闻而前来听讲者,人数颇多,座下不乏附庸风雅者,然亦培养了一批最早接受并传播心学思想的知识精英。所谓“教化大行于贵州,陈宗鲁等于是出焉”[147],便是当时情景最好的描绘。陈氏《龙冈书院歌》亦有句云:“何陋轩旁石碑卧,何陋轩文壁头破。伤悲壁破石未磨,四十余年昕夕那。”[148]适可见黔中弟子阔别阳明既久,思念之情亦随年岁积久而愈加梁长。陈诗撰作时间,当与其重校《文录》同时。而未见于《全书》之阳明《寄贵阳诸生》,也特别提到“诸友书来,间有疑吾久不寄一字者。吾岂遂忘诸友哉,顾吾心方有去留之扰,又部中亦多事,率难遇便,遇便适复不暇,事固有相左者,是以阔焉许时”[149]。则信必当撰于正德十六年(1521)阳明升南京兵部尚书,不赴并“疏乞便道省葬”稍后不久[150]。是时阳明已经历了“(张)忠、(许)泰之变”,虽已走出诽谤构陷危疑困局[151],但也亲身感受到“仕途如烂泥坑,勿入其中,鲜易复出”[152],即在去留未决困顿忧虑之际,亦未忘出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诸友勉之”等语[153],以激励黔中弟子。足证其与黔中弟子书信往返,虽时断时续,然道交感应,情义不问自通,始终长驻各人心间。阳明早期离开黔地,于镇远以书信话别时,曾有言云:“别时不胜凄惘,梦寐中尚在西麓,醒来却在数百里外也。相见未期,努力进修,以俟后会。”[154]叶子苍之名,即见于该信手迹中。收入《续编》之《寄叶子苍》,亦必系叶氏校书时,据阳明手书载入者,均可见阳明系念贵州学子之情,终其一生,从未断过。教泽入于人心者甚深,影响播之山川者亦广。至于黔人之怀念阳明,则如陈文学《赠汪识环歌》所云:“慨昔阳明翁,过化此边疆。崒嵂龙场冈,夙愿终当偿。驾言道阻长,吾道歌沧浪。”[155]经过数代王门弟子的传承,“黔之士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彬彬然盛矣”[156]。《续编》既刊刻于黔地,所载多有《全书》失收之文,提供了大量阳明与贵州学者往返互动的情况,透露出很多黔地王门学者活动的信息,其书价值不容忽视。

 

七、开卷展读当求得其意而能传其道

 

阳明之书究竟应当如何读?钱德洪强调:“传言者不贵乎尽其博,而贵乎得其意。得其意,虽一言之约,足以入道;不得其意,而徒示其博,则泛滥失真,匪徒无益,是眩之也。”[157]尽管阳明“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158]。《续编》之编排亦依文别类,容易引起他人重词章末节,而非身心本源之学的质疑,但实际上王杏也与钱德洪一样,认为如果只汲汲于表面的辞句或文章,不知有更深一层的本真生命的实践性体验,则不仅有违于阳明传道设教的初衷,甚至也不符合黔人传播其学的本怀。因而与钱德洪的看法类似,王杏也特别强调:

 

(阳明)先生谪寓兹土,遗惠在人,思其人而不可见,故于文致重也。其勿剪甘棠之义乎?或又谓先生之文,简易精明而波澜起伏,倏忽万状,文士视以为则焉,故若是其汲汲欤,是皆未得贵人之心者也。先生处贵仅期月,位不过一恒品,惠泽布流,宜若有限;而由今所垂,乃有不世之休焉。可以观教矣。先生以道设教,而贵人惟教之由无他也,致其心之知焉而已矣。知吾知也,其心之自有者也。先生诏之,而贵人听之。吾有而吾自教焉尔。故昔日之所面授,此心也,此道也;今日之所以垂录,此心也,此道也,能不汲汲于求乎?是求之者非以先生也,非以其文也,求在我者也,其或越是而在外者之是索,面对而心相非者有矣。其肯求之耶,其肯求之于异日耶?彼谓因惠而思,思先生者也。以文为则,又其浅之者耳!岂足以知贵人之心哉?[159]

 

王杏既私淑阳明,入黔后又多与王门早期弟子汤冔、叶梧、陈文学交往过从,沃闻阳明龙场悟道各种遗事,了解“知行合一”之说,后又与阳明晚期弟子“南野欧阳德、念庵罗洪先、荆川唐顺之、龙溪王畿讲求阳明致知之学,训迪诸士,多所成立”[160]。今《明儒学案》引有王畿(字龙溪)回答“王鲤湖问:‘慎独之旨,但令善意必行,恶意必阻’”[161]工夫应该如何的答语,实出自罗洪先《冬游记》,为王杏、罗洪先、王畿三人聚会时之晤谈。[162]相关的讨论以后还以书信的方式继缤展开,今存王畿《答王鲤湖》亦保存了不少有趣的讨论内容[163],均可见他不仅与王门学者多有交往,同时也在身心之学上下过工夫。因而他特别强调龙场悟道后,阳明在黔所“面授”者,无非是人人均有的原初本心,无非是内在即超越的形上大道,最根本的仍是返归本源真实的自我。《续编》的梓刻传播作为一种“垂教”方法,读其书者也决不可舍此而汲汲他求。

 

十分明显,王杏所表达者并非个人一己之见,而是黔中学者的集体性共识。类似的看法亦见于他所撰写的《阳明书院记》,从中可知亲炙阳明之黔中学者,嘉靖年间曾有一系列的纪念阳明的活动,最突出者即为建修祭祀专祠与刊刻书籍两件大事。黔人所追尊者固然不能说与阳明无关,更重要的则是行人人可返身而得的天下大道。故特节录其文如下:

 

夫尊其人,在行其道,想象于其外,不若佩教于其身。(阳明)先生之教,诸君所亲承者也。德音凿凿,闻者饫矣;光范丕丕,炙者切矣;精蕴玄玄,领者深矣。诸君何必他求哉?以闻之昔日者倾耳听之,有不以道,则曰非先生法言也,吾何敢言?以见之昔者凝目视之,有不以道,则曰非先生德行也,吾何敢行?以领之昔日者而潜心会之,有不以道,则曰非先生精思也,吾何敢思?言先生之言,而德音以接也;行先生之行,而光范以睹也;思先生之思,而精蕴以传也,其为追崇何尚焉。[164]

 

上述文字,钱德洪撰《王阳明年谱》俱载之[165],李贽续编《年谱》亦踵而节抄之166],均可见“阳明子之学言于天下,由贵始也;夫贵也,殆先生精神所留乎”[167]。故黔中王门之史迹,并非完全不为外界所知。惟黔人质朴,“以气节相高”[168],不好自我表曝,虽亲承阳明之教,能在“言”“行”“思”等多方面发扬光大阳明之真精神,其行为事迹斑斑可考,仍历来鲜少有人提及,隐晦不彰者颇多。王杏既入黔,而与黔中学者交往,可谓能知黔人之学者,故乃汲汲表彰之。其与黔地学者合作,梓刻《续编》一书,虽只是黔中王门诸多大事之一,实亦王学发展一段重要历史因缘。读其文非仅可了解黔中王学早期发展情况,亦有裨于《文录》之阅读及其理解。

 

《续编》原刻本“刀法朴茂,别具古趣”[169],不仅为黔中难得一见之珍本,即使置诸全国范围也堪称佳椠,当然更是阳明文献学研究必读之要籍。本书一方面以影印存真的方式再次刊行,俾读者一睹珍本原貌;另一方面也以点校整理的方式锓版重梓,助学者开卷展读、身心受益,庶几前人代代相续之道统学统不致消歇中辍,贤者能够发扬光大并垂久于将来。兹事体大,乃公诸群贤盼赐教焉。

 

注释:
 
[1]    以上均见王杏:《书〈文录续编〉后》,王阳明:《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贵阳:孔学堂书局,2020年,第485—489页。
[2]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载嘉靖七年(1528)十一月乙卯,阳明先生卒于南安,次年正月己丑正月,丧发南昌,二月庚午,丧至越,十一月,葬于洪溪。其弃世距《续编》之刊印,前后相距正好七年。详见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四,王晓昕、赵平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5111515页。
[3]  谢廷杰所编之《王文成公全书》,刊刻于隆庆六年(1572),《四部丛刊初编》本即据此影印,较诸《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已晚去三十七年。
[4]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98页。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六尚著录《王阳明集》十六卷,乃阳明五世孙贻乐重编,或亦刻于嘉靖中,惜早已亡佚。是否为合编全书本,亦有待详考。
[5]  郭子章:《总督抚按藩臬表》,万历《黔记》卷二十八,赵平略点校,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647页。
[6]  道光《贵阳府志》卷五十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7]  光绪《奉化县志》卷二十四,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8]  道光《贵阳府志》卷五十七,第1115页。
[9]  以上均见《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七十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965年校勘本,第3831页。
[10]  万历《贵州通志》卷十九,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3页。
[11]  林乔相:《议处苗衅疏》,引自万历《贵州通志》卷二十,第373页。
[12]  江东之:《更调武职疏》,引自万历《贵州通志》卷二十,第373页。
[13]  参见张新民:《西南边地士大夫社会的产生与精英思想的发展——兼论黔中阳明心学地域学派形成的文化背景》,《国际阳明学研究》2013年第3辑。
[14]  王守仁:《寓贵阳诗》,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2015年版,第118页。
[15]  万历《贵州通志》卷三,第42页。
[16]  道光《贵阳府志》卷五十六,第1107页。
[17]  以上均见王守仁:《重刊文章轨范序》,《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三,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003页。
[18]  嘉靖《贵州通志》卷六,第298页。
[19]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三十九,赵平略点校,第873页。
[20]  田秋:《西麓奏议》,引自黎庶昌:《牂柯故事》卷十二,《黎庶昌全集》,黎铎、龙先绪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846页。
[21]  王守仁:《重刊文章轨范序》,《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二,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002页。
[22]  万历《贵州通志》卷十九,第353页。
[23]  钱钺:《建棂星门记》,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六,第217页。
[24]  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贵州布政司宣慰司》(第118页)称“今开科会省,风教大行,向道知方,人文益彬彬矣”。可见科考的独立开设,的确有助于王朝中央“用夏变夷”政治策略的实现,能够强化边地自上而下一统秩序的建构。至于书籍的刊刻与广泛流通,显然也可满足日益增多的读书士子的心理文化诉求。
[25]  徐樾:《王文成公祠祭田记》,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六,第276页。
[26]  杨希闵:《明王文成公年谱节钞》“嘉靖七年六月”条引王守仁语,载龚晓康编:《王阳明年谱辑存》(一),马瑞州、文桂芳、潘承健点校,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69页。
[27]  徐问:《抚院续题名记》,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二,第622页。
[28]  王杏:《清理屯田事议》,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二,第482页。
[29]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附录》,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五,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519页。
[30]  钱德洪称“提学副使席书聘(阳明)主贵阳书院”云云,“贵阳书院”显系“文明书院”之误,细读下文引语即可知之。又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9页)“文明书院,在治城内忠烈桥西,即元顺元路儒学故址”云云,亦可证之。钱说见钱德洪:《王阳明年谱》,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396页。
[31]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三十九,赵平略点校,第874页。
[32]  李贽:《阳明先生年谱·谱后人》,赵永刚编:《王阳明年谱辑存》(二),钟翌晨点校,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72—73页。
[33]  道光《贵阳府志》卷五十八,第1122页。
[34]  王杏:《阳明书院记》,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六,第275页。
[35]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四十六,赵平略点校,第989页。
[36]  道光《贵阳府志》卷七十三,第1296页。
[37]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四十六,赵平略点校,第989页
[38]  黎庶昌:《全黔故国颂》卷十五,《黎庶昌全集》,黎铎、龙先绪点校,第1939—1941页。
[39]  莫友芝:《黔诗纪略》卷三,同治十三年遵义唐氏梦研斋金陵刻本,第13页。
[40]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四十七,赵平略点校,第1004页。按弘治无丙子年,据万历《贵州通志》卷四《宣慰使司·科贡》,陈氏举正德丙子(十一年,1156)乡试,则引文所谓“弘治”,必系“正德”之误。阳明黔中讲学时,陈氏尚为生员。
[41]  道光《贵阳府志》卷七十三,第1297页。
[42]  嘉靖《贵州通志》卷六,第299页。
[43]  刘咸炘:《推十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35页。
[44]  徐爱《横山遗集·同志考叙》称:“自尊师阳明先生闻道后几年,某于丁卯春,始得以家君命执弟子礼焉。于时门下亦莫有予先者也。继而是秋,山阴蔡希颜、朱守中来学,乡之兴起者始多,而先生且赴谪所矣。”黄宗羲也认为“阳明出狱而归,(徐爱)先生即北面称弟子,及门莫有先之者”。按:丁卯即正德二年,可证龙场悟道前,徐爱便已入师门,较诸叶氏等人,当早了整整一年。徐说见徐爱、钱德洪、董沄:《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钱明编校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56页;黄说则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一,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1页。
[45]  详见沈庠删正,赵瓒编集: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一,张光祥点校,第12—17页。
[46]  嘉靖《贵州通志》卷一,第33页。
[47]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二十三,赵平略点校,第562页。
[48]  详见万历《贵州通志》卷十九,第46页。
[49]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397页。
[50]  施邦曜:《年谱》,王守仁:《阳明先生集要》,王晓昕、赵平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页。
[51]  万历《贵州通志》卷三,第39页。
[52]  陈尚象:《黔记序》,郭子章:万历《黔记》,赵平略点校,第4页。
[53]  王杏:《书〈文录续编〉后》,王阳明:《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第489页。
[54]  嘉靖《贵州通志》卷十,第467页。
[55]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十五,赵平略点校,第374页。
[56]  王守仁:《与惟善书》,手迹原件载民国十七年中华书局影印高野侯辑《古今尺牍墨迹大观》(第7册)石印本,又见高野侯编:《古今尺牍墨迹大观》(第2辑),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34—42页。学界多题作《镇远旅邸书札》,闫平凡《〈镇远旅邸书札〉考辨》(载张新民主编:《阳明学刊》第8辑,2016年)厘定原信行文顺序,多方考辨,以为当题作《与惟善书》,其说当从。
[57]  黄裳曾称其“得《居夷集》三卷,嘉靖甲申刊于黔中者,时(阳明)先生尚存”,颇疑乃与下文所述丘养浩嘉靖三年(甲申)刻本牵混而致误,否则何以今曰所见者,皆丘之叙刻本,而非黔刻本。黄说见上海图书馆藏嘉靖十四年刻本《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封面墨批识语。
[58]  谢东山:《送仰斋胡尧时序》,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一,第591页。
[59]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传习录拾遗》,第396页。
[60]  谢东山:《送仰斋胡尧时序》,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一,第591页。
[61]  《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一著录“《居夷集》三卷”,惜未注明版本,是否与黔省有关,则当俟考。
[62]  丘养浩:《叙居夷集》,引自王守仁《居夷集》,北京图书馆藏嘉靖三年刻本,第2页。
[63]  徐珊:《居夷集跋》,引自王守仁《居夷集》,第18页。
[64]  钱德洪:《答论年谱书》,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六,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576页。按:辛巳乃正德十六年(1521),即徐氏师事阳明时间;癸未则为嘉靖二年(1523),当为其参校《居夷集》时间。然丘养浩《叙居夷集》明题“嘉靖甲申夏孟朔丘养浩以义书”,甲申实乃嘉靖三年(1524),书之刻成亦必在是时。钱氏“癸未”之说,当为一时偶然误写。
[65]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三十九,赵平略点校,第880—881页。
[66]  道光《贵阳府志》卷五十七,第1114页。
[67]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十五,赵平略点校,第374页。
[68]  谢东山:《送仰斋胡尧时序》,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一,第591页。
[69]  万历《贵州通志》卷二,第23页。
[70]  章学诚:《州县请立志科议》,《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91页。
[71]  徐爱:《横山遗集》,徐爱、钱德洪、董沄:《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钱明编校整理,第89页。
[72]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404页。
[73]  参见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概说》,第8页。
[74]  参见南大吉:《传习录序》,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四十一,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580—1582页。
[75]  聂豹:《重刻传习录序》,《聂豹集》卷三,吴可为编校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76]  万历《四川总志》卷十一,明万历刻本;另可参阅张新民:《贵州地方志考稿》,根特:根特大学,1993年,第5页。
[77]  谢东山:《送仰斋胡尧时序》,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一,第591页。
[78]  王宗沐:《传习录序》,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四十一,吴光等编校,第1590页。
[79]  王杏:《书〈文录续编〉后》,王阳明:《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第485页。
[80]  《文录》版框20.4厘米×13.2厘米,四周单边,版心黑口,单黑鱼尾,鱼尾下标卷数,半叶9行,行17字;《续编》本版框21.0厘米×12.70厘米,四周单边,版心黑口,双鱼尾,上鱼尾下标卷数,半叶9行,行19字。版式略有差异,风格仍较接近。分见刘昊:《关于〈阳明先生文录〉的文献学新考察:就新发现的〈文录〉三卷本及黄绾〈文录〉本而谈》,《中国哲学史》2018年第3期;永富青地:《上海图书馆藏〈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にっぃて》,《东洋の思想と宗教》第23号,早稻田大学,2006年。
[81]  王世隆:《祭阳明先师文》,《阳明先生文录》,第62—63页,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明嘉靖间刻本。祭文作者考证则见下文。
[82]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511—1512页。
[83]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二十八,赵平略点校,第648页。
[84]  万历《贵州通志》卷二,第25页。
[85]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二十八,赵平略点校,第648页;万历《贵州通志》卷二,第25页。
[86]  嘉靖《贵州通志》卷五,第268页。
[87]  欧阳德:《大酉洞书院记》,《欧阳德集》卷八,陈永革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252页。
[88]  同治《沅陵县志》卷三十,清光绪二十八年补版重印本,第20页。
[89]  欧阳德:《大酉洞书院记》,《欧阳德集》卷八,陈永革编校,第252页。
[90]  王世隆:《辰州郡城记》,引自雍正《湖广通志》卷六《疆域志·辰州府》,《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
[91]  嘉靖《贵州通志》之纂成时间,当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由此上溯至王氏到任之期,相去恰为十七年年。参见参阅张新民:《贵州地方志考稿》,第5页。
[92]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398页。
[93]  周圣楷编纂,邓显鹤增辑:《蒋信传》,《楚宝》卷二十三,廖承良、杨云辉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16年,第694页。
[94]  王守仁:《别易仲》,《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870页。
[95]  黄宗羲撰《楚中王门学案》,称“当阳明在时,其信从者尚少,道林、暗斋、刘观时出自武陵,故武陵之及门,独冠全楚”。未见提及王世隆,显然遗漏失载,或可据以补入。黄说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二十八,沈芝盈点校,第627页。
[96]  刘昊《关于〈阳明先生文录〉的文献学新考察:就新发现的〈文录〉三卷本及黄绾〈文录〉本而谈》(《中国哲学史》2018年第3期)一文,已先揭出此点,当一并参阅。
[97]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四,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487页。
[98]  杨慎:《〈贵州通志〉序》,嘉靖《贵州通志》,第3页;另可参阅张新民:《大一统冲动与地方文化意识的觉醒——明代贵州方志成就探析》,《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4期。
[99]  黄绾:《阳明先生存稿序》称是书乃其“与欧阳崇一、钱洪甫、黄正之,率一二子侄,检粹而编订之,曰《阳明先生存稿》。洪甫携之吴中,与黄勉之重为厘类,曰《文录》、曰《别录》,刻梓以行”。 具见黄本初名《存稿》,刊刻于嘉靖十四年(1535)。钱德洪后来据以重新厘类,始题曰《文录》,刊刻于姑苏。黄说见黄绾:《黄绾集》卷十三,张宏敏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27页。
[100]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嘉靖六年丁亥四月”条载:“邹守益刻《文录》于广德州。”时“守益录(阳明)先生文字,请刻,先生自标年月,命德洪类次,且遗书曰:‘所录以年月为次,不复分别体类,盖专以讲学明道为事,不在文辞体制间也。’明日,德洪掇拾所遗请刻,先生曰:‘此便非孔子删述“六经”手段。三代之教不明,盖因后世学者繁文盛而实意衰,故所学忘其本耳。比如孔子删《诗》,若以其辞,岂止三百篇?惟其一以明道为志,故所取止。此例“六经”皆然。若以爱惜文辞,便非孔子垂范后世之心矣。’德洪曰:‘先生文字,虽一时应酬不同,亦莫不本于性情;况学者传诵日久,恐后为好事者搀拾,反失今日裁定之意矣。’先生许刻附录一卷,以遣守益,凡四册。”可识邹本必刻于嘉靖六年(1527),是时阳明尚健在,较之贵阳本可能锓版于阳明身后,虽时间极为接近,然前者仍当为最早之《文录》刻本。钱说见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四,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487页。
[101]  黄绾:《阳明先生存稿序》,《黄绾集》卷十二,张宏敏编校,第227页。
[102]  万历《贵州通志》卷二十四,第520页。
[103]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四十七,赵平略点校,第1004页。
[104]  莫友芝:《黔诗纪略》卷三,同治十三年遵义唐氏梦研斋金陵刻本,第13页。
[105]  王守仁:《赠陈宗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九,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239页。
[106]  邵元善:《陈耀州诗集序》,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十五,赵平略点校,第382页。
[107]  钱德洪:《阳明先生文录序》,徐爱、钱德洪、董沄:《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钱德洪语录诗文辑佚》,钱明编校整理,第183页。
[108]  丘养浩刻本《居夷集》,内有《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一首,为谢廷杰所编《王文成全书》本所未收。而黔本《居夷集》之《赠陈宗鲁》,又未见丘本有载。适可见黔本与丘本,两者之间必有异同,均经钱德洪之手有取有舍,而在晚出合编之《全书》本上亦有所反映。
[109]  陈文学:《借阳明集》,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四十七,赵平略点校,第1004页。
[110]  以上均见田雯:《黔书》卷下,《黔书·续黔书·黔记·黔语》合刊本,罗书勤等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1页。
[111]  王阳明:《寄叶子苍》,《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一,第143—144页。
[112]  隆庆《宝庆府志》卷四,明隆庆元年刻本,第65页。
[113]  同治《新化县志》卷十五,清同治十一年刻本,第6页。
[114]  徐爱《横山集》收有《衡阳纪梦》《长沙署次韵》《登岳阳楼有怀》《自华容抵武陵春望》《武陵客署感事》等诗作,均可证其在湖南境内有一次长游,并深入到包括新化在内的湘西,与叶梧有过谋面。叶梧既托其带信,则二人必有深交。详见徐爱、钱德洪、董沄:《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钱明编校整理,第31、32、35、36页。
[115]  王阳明:《寄贵阳诸生》,《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一,第113页。
[116]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398页。
[117]  嘉靖《贵州通志》卷三,第117页。
[118]  徐爱:《横山集·赠临清掌教友人李良臣》,徐爱、钱德洪、董沄:《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钱明编校整理,第7页。
[119]  钱德洪:《刻文录叙说》,徐爱、钱德洪、董沄:《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钱德洪语录诗文辑佚》,钱明编校整理,第186页。
[120]  王杏:《阳明书院记》,嘉靖《贵州通志》卷六,第275页。
[121]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四十五,赵平略点校,第981页。
[122]  钱德洪:《刻文录叙说》,徐爱、钱德洪、董沄:《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钱德洪语录诗文辑佚》,钱明编校整理,第187页。
[123]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一,第1498页。
[124]  胡泉:《王阳明先生书疏证序》,日本九州大学藏《王阳明先生书疏证》清刊本,又见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四十一,吴光等编校,第1625页。
[125]  最早介绍黔刻本《续编》之“佚文”者,乃日本学者永富青地,见氏著《上海图书馆藏〈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にっぃて》,《东洋の思想と宗教》第23号。然《续编》原书俱在,称为“佚文”,于义似有未安,不如采用“存而若佚”一词,似更准确。
[126]  王阳明:《答汪仁峰》,《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一,第105—106页。
[127]  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序》,《王文成公全书》卷三,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58页。
[128]  王阳明:《与薛子修书》,《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一,第77页。
[129]  王守仁:《与邹谦之》,《王文成公全书》卷五,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217页。
[130]  王阳明:《寄云卿》,《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一,第97页。
[131]  王守仁:《传习录下》,《王文成公全书》卷三,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14页。
[132]  贵州省博物馆编:《贵州省墓志选集·明詹木妻越孺人墓志铭》,贵阳:贵州省博物馆,1986年,第30—31页;又见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贵阳市志·文物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2页。
[133]  阳明手迹原件长111.1厘米,宽26.6厘米,详见计文渊《吉光片羽弥足珍》,释文可参束景南:《阳明佚文辑考编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78—279页。
[134]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四十四,赵平略点校,第969—970页。
[135]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四十七,赵平略点校,第997—998页。
[136]  沈庠删正,赵瓒编集: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三,张光祥点校,第57页。
[137]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弘治十二年己未”条称:“是年春会试,(阳明)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见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391页。
[138]  以上均见王阳明:《孺人詹母越氏墓志铭》,《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二,第268页。
[139]  沈庠删正,赵瓒编集: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三,张光祥点校,第54页。
[140]  嘉靖《贵州通志》卷九,第436页。
[141]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四十七,赵平略点校,第997—998页。
[142]  田雯:《黔书》卷下,《黔书·续黔书·黔记·黔语》合刊本,罗书勤等点校,第69页。
[143]  以上均见王阳明:《孺人詹母越氏墓志铭》,《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二,第268—269页。
[144]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传习录拾遗》,第399页。按钱德洪《王阳明年谱》“正德三年戊辰”条亦称阳明初到贵州时,“与居夷人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居久,夷人亦日来亲狎”。 或可相互印正,当一并参阅。见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395—1396页。
[145]  王守仁:《龙冈新构》,《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九,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838页。
[146]  王阳明:《龙冈谩书》,《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三,第418页。
[147]  道光《贵阳府志》卷五十六,第1148页。
[148]  陈文学:《龙冈书院歌》,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六,第275页。
[149]  王阳明:《寄贵阳诸生》,《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一,第112页。
[150]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三,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458页。
[151]  参见张新民:《阳明精粹·哲思探微》,贵阳:孔学堂书局,2014年,第73—83页。
[152]  王守仁:《与黄宗贤》,《王文成公全书》卷四,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87页。
[153]  王阳明:《寄贵阳诸生》,《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一,第113页。
[154]  王守仁:《与惟善书》,高野侯编:《古今尺牍墨迹大观》(第2辑),第34页。
[155]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四十七,赵平略点校,第1004页。
[156]  田雯:《黔书》卷下,《黔书·续黔书·黔记·黔语》合刊本,罗书勤等点校,第91页。
[157]  钱德洪:《刻文录叙说》,徐爱、钱德洪、董沄:《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钱德洪语录诗文辑佚》,钱明编校整理,第188—189页。
[158]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一,第1498页。
[159]  王杏:《书〈文录续编〉后》,王阳明:《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第485—488页。
[160]  光绪《奉化县志》卷二四《人物·王杏传》引《康熙(奉化)志》,光绪三十四年刻本。又见《中华丛书·四明方志丛刊》,(台湾)中华丛书委员会编,第1254页。
[161]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八,沈芝盈点校,第412页。
[162]  罗洪先:《冬游记》,《罗洪先集》卷三,徐儒宗编校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53—54页。
[163]  王畿:《答王鲤湖》,《王畿集》卷十,吴震编校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264页。
[164]  王杏:《阳明书院记》,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六,第275—276页。
[165]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五,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第1519—1520页。
[166]  李贽:《阳明先生年谱·谱后人》,赵永刚编:《王阳明年谱辑存》(二),钟翌晨点校,第72—73页。
[167]  王学益:《阳明书院记》,引自嘉靖《贵州通志》卷六,第277页。
[168]  嘉靖《贵州通志》卷三,第116页。
[169]  黄裳:《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墨批识语,见王阳明:《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第1页。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