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
你知道现在谈传统和旧礼俗有多危险吗?——独生子女婚后先到谁家过年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腊月廿八日丙子
耶稣2018年2月13日
【作者按】这话题就很危险,单看标题一定会得罪许多女性和这些女性的娘家父母。因此,恳请有兴趣的话,看完了再骂。
“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稼场鸡惊醒了梦里南柯。”——昨晚晚睡,看到朋友转发微博内容:一对未婚男女,因为争执结婚后除夕夜到谁家守岁过年,谈不拢,分手了,女的晒出了双方的微信截图:男的说除夕初一应在自家即婚后男女双方的家过,初二再给丈母娘家拜年。女的不干,非要倒过来。就这样,两个人分手了。真是变脸比脱裤子还快。
注意:这只是畅想未来的结婚后如何过年,说说而已,就闹分手了。
我对此评论道:嫁了谁,你就在谁家过年,那是你家,你娘家是亲戚,初二拜年,没毛病。这还是个事儿?看来的确别结婚了。
是啊,依照习惯旧俗,女子结婚嫁人,就有了有别于娘家的自己的家,该女子就是自己家的女主人,怎么还在娘家过除夕?
吾乡风俗,出嫁的女子一般不在娘家过年过节,特殊情况需要过的,须在大约子时到门外头遛一圈,表示没在娘家过。这是习惯,也是秩序。不乱,没矛盾。
我又感慨:想到现在有些生女儿的人可憎,非要女儿除夕、初一在他家过,故意反习惯,制造矛盾。人不认命、不守本分,万恶之源。
敝乡风俗,忌讳出嫁女子在娘家过年过节,认为于娘家不祥。谁家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过年过节,会遭议论和猜测。
因此敝乡女子至今遵守旧俗,不在娘家过年过节,她们自己就认为这很好、很省事儿,有习惯和风俗支撑,自己娘家父母也很习惯,没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女子对此亦很自觉,常见在娘家过年过节的女子,会自觉到那一天有意不在娘家过,或如上所述,子时外出一圈。旁人若客气地说:你还信这个?女必答曰:噫!要信哩!万一哪儿不顺当,会怪咱在娘家过年过节了……
她们从俗、方便、默契,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更不会理解为受歧视那么严重。我小时候就陪长辈姑姑们在外头转一圈,说两句话再回去,高高兴兴的。家中有过年过节的女子,在外头溜一圈,一般会有娘家嫂子姐妹陪同,有说有笑的。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同样,敝乡老人在女儿家长住,到了过年过节,非要嚷嚷着让把自己送回自己家过,哪怕过了那一天再接到女儿家来。同样,女儿在娘家呆久了,逢年过节是个坎儿,不仅婆家让你回来,娘家也会坚决赶你回去。
现在城市人,不信这个,大过年的非要违背它、破坏它,结果平时好好的年轻夫妻,好好的两家亲家,因此闹矛盾、积怨。何必呢?
风俗。从了这个俗,多方便!非要破它,惹事闹矛盾生气,何必!
风俗习惯并非随时随地适应顺遂于任何人,可以说,之所以是风俗习惯,就在于它在执行过程中,会裁抑个人的行为和情感,这种裁抑是强迫性的,且从未停止。这正是风俗习惯的价值,简单说,就是取大多数之宜,方便大多数。你一个人非要别扭着来,就算你一个人、一个家成功了,你男人、你男人全家都顺从你,那是你的胜利,你自己得意就行了,非要嚷嚷着以为自己驯服了全世界的男人,就要让风俗习惯立即倒流,都顺从了你?
有的人说了,我们就一个女儿,嫁给谁家一个儿子,我们就要男的到我家来过年。可以,你们能商量着达成一致意见,在哪里过年都行。这是你们双方通情达理,相互理解礼让。非常好!
但自家这么点事儿,就别吹自己破了旧俗好不好?一个人、一个家的事,你处理好了,是你们人好,干嘛非要拔高到破旧俗?
就算你破旧俗,行!听你的,破。问题是你能一下破干净了?你破不干净,考虑过剩下的那点儿没有?
有的人说,那些都是旧风俗了,该破破了云云——你是老几啊?你只能自己违背风俗,不遵守习惯,但那不叫破,你没那个能力,正像你同样没能力立什么一样。
有的说何必拘泥于这个,这是封建迷信云云——既然你说是迷信,在婆家不要太拘泥于旧习惯,那你为什么又死计较?你就主动放弃嘛。你八成儿又不肯。
都是没文化、自私还固执,所有的犟嘴胡闹,都是围绕着为自己。
现代人厌学无知,又纷纷以现代自居。其实,现代化就是把不是问题的东西当问题,这是当今几乎全球性的毛病——别以为人多就不是毛病。
这种毛病的症状和危害是:社会人心变得复杂难治。更可怕的是许多不该读书的人读了书,变得反不如文盲本分知命,越是非分他们越起劲儿去追求,越认为是自己该得的。读了点无根浮躁的书,明明加重了他的无知但却绝不认为自己无知。很容易追逐功利异端之说,执邪僻而坚定,尤其不听劝,爱犟嘴。
昨晚期间因为这个,跟一个人争论的很激烈,都爆粗口了。
如今说传统、说习惯,很危险,有的人不愿受束缚,恨不得破了所有习惯,你一说旧俗,他很反感。就像他正在摸黑偷东西,你却无意中把路灯打开了,尽管你开灯并非为了照他,但他很气恼。
譬如爬山登高,旧俗如旧山道,它可能不方便、不宽敞、崎岖危险,你愿辟新道、造缆车,随你的便,但为什么要恼恨用了千百年的旧道?它妨碍你什么了吗?
譬如照明,旧俗如旧火烛,它照红过你父祖的婚房才有了你,你现在不用它照了,你现在连婚房都不要,随你的便。但你厌恶旧烛台自己就是LED了?
……
说旧俗之旧,其实只是客气地指出俗是有历史渊源的,并非指已经死了的、也非该死了的风俗;说旧俗,也没有与你信口胡说所谓新风俗相比而言。
你别以为只要反感反对旧俗你就自然新了,野驴跑到瓷器店一通踢腾、破坏,能说明驴就会拉坯、上釉了?
也别以为抛弃了旧俗就一脚踏入新俗了,你没那个福分,你只是不想受丝毫约束,并不是创新俗,你的无知妄为跟俗一点也没关系,因为任何俗,不管新旧,都是约束人的,不可能让你爽透让别人憋屈死,所以,你就别雀儿拉鸡屎一一净想稀奇事了。
其实,现在的妄人,你说他反旧俗吧?他把旧俗中所有对他有利的哪怕是忽悠他的一句空话都不放过,做起来比谁都迷信神经;你让他稍微调整一下,逊让一点,方便别人方便大家,他就像马蜂蛰了G点一样,暴跳呼号。说到底,就是自私又不守本份、没文化又自认为高端。全都是变态的当代少正卯,每见此种货色,我就想起吾乡李因笃剑劈毛奇龄的轶闻了。
风俗绝不会一成不变的,你不想让它变都不行。
但却是在你坚持和坚守甚至拘泥中,慢慢地流变自新的。
风俗,绝不可能在无知无敬无畏之心的妄人身上变新。
你只有顽强地坚守它的旧,它自自然然慢慢产生的新,才是对你有益的真正的新。
你别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自诩所谓新、标榜新,就像你没死就先给自己弄了个谥号一样。
2018年2月13日
责任编辑:近复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