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霍韬晦,当代思想家、儒者、教育家、文化学者。现任香港东方人文学院院长、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并被北京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之客座教授,亦为北京中国文化书院之海外导师。
霍韬晦早年从事哲学与佛学之研究,成果丰硕。近二十年转向生命成长之教育,提倡新人文主义,创立性情学。
在思想上,主张文化应该回归生命,先有生命之实践才有社会实践;提倡生命儒学、生命佛学,批判当代以西方文化为基源的科学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以重建新人文主义,並為《「百年儒学」会议宣言》之撰稿人,影响巨大。
在教育上,提倡性情教育、生命教育,并身体力行,开设学院、研究所、出版社、企业培训公司、自然生态山庄,主持富有创意之对应性成长课程──喜耀生命,以提升人的素质。事业遍及香港、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其知行合一之理念与成果,被誉为王阳明后第一人。
霍韬晦著书,立足原典,融贯中西哲学、历史、文化,视野广阔,学养湛深,思想敏锐,说理通透而语言精简,深受读者欢迎。
《人生的平台》
生命的成长应该有一个“平台”,人生的出发要有一个“基地”。这个基础如果建造得好,人就可以建立自己的事业,建立自己的人生,建立自己的价值。本书正是探讨建好这个平台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人生应该订立什么目标?人应该怎样看待所学专业?人为何要读书、要读什么书?人应该如何思考?人为何要有修养?人应该追求怎样的爱情?怎样才能成就人生的无憾之道?相信读完本书,您就会有自己的答案,对自己的人生会有新的认识,从而终身受用。
《霍韬晦讲<论语>》
《论语》记录孔子之言行见解,两千五百年来已成为中国人的必读书。本书作者力排众议,以性情学之进路重解《论语》,不但复活孔子,发前人之未发,并对当代所流行的源于西方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给予强有力之回击,读之可扭转现代人之迷思,而且有助于学习者自身之成长。对解决现代人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教育问题、文化问题、人类前途问题,尤有贡献。
《新教育‧新文化》
自近代西方文化席卷全球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其中有积极的,但也有消极的,尤其是在文化、教育、价值观领域。本书主要针对当代中国教育和文化状况,以及中国人的生命价值观取向进行批判和再认识。霍韬晦先生批判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及功利性,提炼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成长生命的精华,阐发生命教育、性情教育的新教育进路,力图匡扶现代文化之失,为重建现代人的精神和价值世界指明方向。
《从反传统到回归传统》
本书收录了霍韬晦先生不同时期的文章、演讲词等共十余篇。其中大部分内容是为纪念五四运动而作,主要探讨了中国文化自“五四”以来从反传统到回归传统的过程,试图发掘“五四”的深层动机和历史使命,并由此剖析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探讨了中国文化的走向。
中国如何才能新生?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强大的新中国?是作者在书中带领读者思考的核心问题。回忆“五四”、纪念“五四”、继承“五四”、完成“五四”,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
《新时代‧新动向》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晚清的腐败和新文化运动之后,可以说遭到了彻底的摧残,儒学被打倒之后,整个民族文化顿失依归,薪火相传的礼法无以为继。而以理性与功利为导向的西方文化现在也问题频发,走到了无以为继的尽头。这一切导致当今社会终极价值失落,当代人在极重的生活压力下精神无所归依,社会问题与心理问题日益彰显,《新时代‧新动向》一书便在这种背景下,收录了霍韬晦教授多篇极具批判性的文章,他一针见血道出当世人类问题的症结所在,力倡新人文主义和性情学,以及以成长生命为宗旨的性情教育,以求重塑中国哲学的骨架,让人对中华文化哲学重燃希望;对当代西方文化和社会问题也多有批评,直指民主制度的弊端,和全球化思维背后的西方文化扩张意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生和对西方文化的审视提供了一个新视野。
《走出死亡》
生命的秘密说之不尽,言之无穷,其中即包括死亡这一事实。作者认为,人并非怕死,而是怕生命完结的时候,一片空白,与草木同腐,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死亡问题,其实是生存问题的突显。
本书从生命入,从生命成长的资源——历史文化入,选取中西历史上的典范人物,如苏格拉底、耶稣、孔子、佛陀、老庄、游方、禅门人物,乃至英雄豪杰,看他们如何直视死亡,并能深入其信念,至死不变,不但成就其人格,并且使其生命得到超升,从而走出死亡。最后探索葬礼的深层意义,以回归生命之性情。
作者授权儒家中国网站(m.katywinge.com)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