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来】儒家经济思想的“自由放任”倾向

儒家思想曾深刻影响了西方“自由放任主义”的内涵,而其本身在经济上也存在着鲜明的“自由放任”倾向。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儒家承认人之自利心的存在,并认可人们积极追求物质财富的行为;二是遵从劳动分工,认为不同分工共同促进社会发展,反对干预人们自然形成的分工;三是反对限制商品流通的任何税收政策,主张发展自由贸···

【张晚林】北宋中期正统论之辩及其牵涉到的政治哲学问题

欧阳修援引《春秋》之大义而首倡政治的正统论,本应是一个基于政治理想的哲学问题,具有其超越维度;但他基于“迹”而论正统的立场,就把作为正统的哲学问题讲成了现实的史论问题,从而失去了其超越维度。章望之对之提出批评,重提超越维度,但苏东坡起而反对,维护欧阳修的立场,进而从“实”的立场,即从“有天下”之“实”讲正统,从而完全···

【黄玉顺】“超验”还是“超凡”——儒家超越观念省思

哲学与宗教的超越观念之间本来不应当构成冲突,但前提是必须承认人(包括圣人)不可能超越凡俗世界;人可以是超验的,但绝不可能是超凡的。然而无论西方理性主义或中国儒家心性主义的超验哲学,其“内在超越”的超验性都试图取代超凡性,于是导致了人的僭越,而这在凡俗世界的权力格局中必然导致权力的僭越。

【陈赟】“普遍历史”构思的文明论困局

以思辨形态构建“普遍历史”的努力,不可避免地导致以下问题:历史目的与历史主体的断裂,使得历史本身脱离了具体个人的生存;历史中的生存本来是参与性的,但在普遍历史构思中具体个人反而成为旁观者;由于历史体验中的无常感受被等同于意义虚无体验,历史意义于是被构思为来自超越性的历史目的之植入,因而历史中的生存被贬抑为一种克···

【盛邦和】主“动”、做事、义“利” ——论颜元的儒家生活态度

明清之际,中国近代精神形成过程中,颜元学派思想曾起过重要的作用。颜元及其后继重新审视汉、宋两学出发,对中国传统思想作了深刻的批判与继承工作。他们反对宋学空谈性理及汉学埋首经卷的倾向。主张“理在事中”,力图把当时脱离实际的学风,转上“经济事业”的轨道。他们力斥宋儒“主静”思想,主张人生要务在于“动”与“勤”,倡导治生敬业、入世···

【徐兴无】五岳与三公

山川之祀是人类古老的祭祀,人们通过这样的仪式表达对自然的理解、期待和承诺。儒家经学文献中所载山川之祀极具人文色彩,神灵被理解为现实社会制度中的政治权威与道德象征,其祭祀之仪也类同于祭享人类之礼。山川之祀一方面通过礼敬自然确立政治权威和文化认同,另一方面通过礼制确立尊崇自然,祈求山川利泽人类的信仰。

【鲍文欣】“三世本为一事” ——熊十力《原儒》中的“三世”新说

在《原儒》中,熊十力一改清季以来将“三世”说诠释为“三世进化论”的现代传统,另立新说,可称其为“三世一事说”。它以熊氏改塑的经典系统为文本依据——“六经”表达了一套融贯的理论主张。“三世一事说”有三个要点:第一,“三世”并非指三个连续的历史阶段,而是指三个连续的行动步骤,在这个意义上,圣人为历史立法。

【彭国翔】儒家传统的静坐功夫论

静坐自宋代以来已成为儒家功夫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它在儒家功夫论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说,作为一种以君子和圣贤人格为追求的功夫实践而非一般的养生方法,静坐在儒家传统中究竟应当如何定位?较之佛、道以及世界上其他宗教与精神性传统的静坐实践,儒家式的静坐又有何种与众不同的特点?对此,学界迄今似未见较为全面···

【高瑞杰】汉代三统论之演进——从董仲舒到何休

汉儒董仲舒创三统说,强调圣王受命应天,必须依据黑白赤三统循环往复,实兼礼仪象征义与实质变革义;又将《春秋》纳入三统谱系中,以《春秋》当新王,存商、周为二王后,并匹配一整套政教制度设计,使得《春秋》可为汉治所取法。然其强调汉治亦当用夏教,实无法摆脱其失道覆亡之命运。经过纬书、《白虎通》诸说之推阐

【专访】干春松先生:如何从思想和社会的互动中把握儒学的精神

就学术进路而言,如果说,本科毕业后我之所以选择中国哲学作为专业,是受到了两个人的重要影响,一位是方立天老师;1984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上本科二年级的时候,方老师最后一次给本科生上课,他不会故作惊人之语,特别平实,讲课和文章都是这样。他讲的先秦魏晋思想以及佛教文献,正好是他的特长。他的课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班当时有···

【赖区平】“心是灵气”作为道学共识——基于道学史的考察

心之理气归属问题是道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这从对朱子学的研究中即可看出。将此问题置于整个道学史的视野下,通过系统梳理周张二程以及朱子学、阳明学、蕺山学等相关文献,可以明确得出:“心是灵气”乃是一个道学基本共识、常识,这表明心(本心)有属气的面向(当然这并非指心只属气)。因此,批评朱子学“心者气之灵”之说

【徐兴无】东汉古学与许慎《五经异义》

按照汉人的观念,通说诸经一类的文献应该归入“五经通义”或“五经同异”等名类之下。但是《隋书·经籍志》(下称《隋志》)称之为“五经总义”,四库馆臣对此极为赞同,遂依此列目[1],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亦称:“《提要》于此类之立名,亦可谓斟酌尽善矣!”进而又辨“五经”较“群经”、“七经”、“九经”诸名为妥[2],然皆不辨“总义”与“通义”···

【齐义虎】《礼记·王制》之官制研究

儒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前者以《王制》为经典依据,推崇孔子,主张改制立法,是早期的经学;后者以《周礼》为经典依据,推崇周公,主张复古从周,是后世的史学。史学重在记录历史,保存国故,面向过去;经学则要指导现实,经世致用,面向未来。故周公之制已属于旧制度的陈迹,孔子之制则是正当其时之新法。本文通过文献断代的···

【颜清辉】圣人之言——论孔子语言之根据、发生与朝向

其语言不是逻格斯,它并不依靠推理,也不是为了解释世界,更不会抽象。而是敬恪往古圣王之言,并以之为典范,从而召唤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德性。在语言的召唤之下,将人导向成德、成人乃至成圣的具体行动之中。当语言达成其使命之际,便自行隐退归于无言,至此,整个宇宙便化现为天德的恒久运动——道。最终,语言又重新显现,以全无意···

【代生】咨政耆老与先秦治国理政 ——以清华简“书”类文献为中心的考察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殷高宗问于三寿》《厚父》《祭公》《郑文公问太伯》《成人》等篇记载了君王向耆老请教为政,还有部分篇章强调重用耆老,反映了先秦时期咨政耆老的传统。虽然时势不同,但耆老的回答都指向了以史为鉴、效法先王、任用贤才、修养自身等问题,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之要,也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君···

【余治平】“制民之产”:从生存需要到财产权利 ——现代法权哲学视野下孟子“恒产”“···

王者施行仁政当察觉民情疾苦,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尊重并维护其财产权利。民众“善心”必须以个人“恒产”被确立和保护为前提。孟子最早在个体职业、财产与整体社会稳定之间建立逻辑关联。“制民之产”在君王是“发政施仁”的分配政策和制度安排,在民众则是基本人权,包括产业权、财富权。民众只有在拥有产业和财富之后,才能行使自己应该···

【陈来】论古典儒学中“义”的观念 ——以朱子论“义”为中心

“义”的哲学意义,先秦时代有以下几点:道德、道义、正义、端正。汉代以来,对“义”的道德要义的把握,其要点在坚守对道德原则的承诺,明辨是非善恶,果断裁非去恶,其根源是对先秦的“以正为义”作了转进。受此影响,朱子很强调义是面对恶的德性。朱子在《四书集注》中主要以“义者宜也”的故训,作为义字的训诂义,但他对义字作哲学思想的···

【王志俊】从小大之辨到逍遥之游 ——以王船山《庄子解》为诠释中心

“小大之辨”是《逍遥游》的重要主题,王船山关于逍遥之义的阐发基本上也是围绕着“小大之辨”展开的。然而,王船山却背离了《庄子》“破小以立大”之本意,明确反对“大而不能小”“小而不能大”的自我限制,最终走向“无小无大”“小大一致”的价值解构。在此基础之上,王船山又引入暗含浑融圆转、变化日新的“天均”之喻,消解对于小大两端的攀援与···

【邓秉元】德性与工夫——孔门工夫论发微

自孔子出,世人始有作圣之途辙可循,是即夫子所谓学也。盖孔子之前未尝无学,惟普通人尚罕因学而觉者耳。因学而觉,即所谓“下学而上达”,以人道而通乎天德,然则学即孔子成圣之工夫也。故欲明孔子成圣之工夫,必当求之于孔子之所谓学。

【高瑞杰】今文经学视域下的孔子圣化

在今文经学视域中,孔子为圣王谱系之“集大成者”,为解决孔子有德无位所导致的理论困境,儒者创设孔子素王说以圣化孔子。自汉代董仲舒后,此论与谶纬结合,广为传播。汉人又推阐孔子为汉制法说,一方面为汉家统治提供合法性依据,另一方面又可使王道教化积极匡正现实政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