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骏】《纪念集》还是《遗稿》——《师友杂忆》阅读札记一则

钱穆的《师友杂忆》是一部既可以做史料用,又可从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慰藉的经典民国学人回忆录。但所谓“孤证不立”,《师友杂忆》中的历史叙述也一样需要经过仔细的检视和考订,其中有相当多的细节需要参以其他史料作进一步考辨析,比如钱穆为亡友朱怀天编“纪念集”一事。

【王成、廖仁郎】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契合的可能性——评欧阳辉纯《论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儒学是儒学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成果。从理论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儒学的提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领域

【何俊】从物性到悌道——评方旭东新著《新儒学义理要诠》

改革开放以来,宋明理学的研究得到恢复、持续推进,民间社会修谱、立祠、建书院、宗亲活动已自发兴起,足以表明新儒学的巨大影响。此外还需要在现在的认识水准上,对宋明理学各个方面与各个层面做更深、更细的分析,才能有效地推进思想上的导源开流。在这个意义上,方旭东的这本《新儒学义理要诠》正是呈现出某种“分析的”力量,使宋明···

【刘无羡】300年接力“发现”王船山——王船山著作出版小史

王船山先生著述宏富,多达近百种,一千多万字。明清鼎革之后,他隐居著述四十余年。生前除青年时期自刻过一部名为《漧涛园初集》的诗集外,其余全未刊行。

洙泗儒话:中国之治如何应对时代之变

2018年新春伊始,孔子研究院即决定将建院23年尤其是创刊10年来的相关研究和普及成果编辑出版。

【周松芳】许石林整理出版《蒲城文献征录》:一介书生办了一件书生意气的事

按理说,地方上这么重要的一部著作,出版事宜应该齐心协力才能顺利解决,但最后竟由蒲城籍读书人许石林先生,以自己日常写作所得版税稿酬,全额支付了出版费用,并且为了高标准高质量,还额外增加了设计及印制费用。在他人,或许以为是情感付出,在我所了解的许先生,实在是一介书生办了一件书生意气的事。

【孙海燕】阳明心学的深度犁耕 ——陈立胜先生《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

王阳明的致良知工夫论,堪称传统儒家修身工夫的正法眼藏,也一直是现代学者论说不休的学术热点。陈立胜先生《入圣之机》一书,以阳明学“致良知工夫”“良知论”“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龙场悟道”等著名论题为焦点,从修身工夫的向度对阳明心学的内涵予以追本溯源,抽丝剥茧,疑义与析,以期领略致良知教的本地风光,管窥阳明学精···

【深川真树】汉代儒学与政制的互动——李若晖著《久旷大仪:汉代儒学政制研究》读后

日本江户末期的思想家吉田松阴(1830—1859)在《讲孟札记》一书中说,中国之臣“择其主之善恶而转移”,好像是“半季渡之奴婢”,和日本之臣“与主人同死生休戚,虽至死也绝无可弃主而去之道”不同。他即认为对于君主的单向服从在日本是臣下的义务,在中国则不然,由此批评中国之臣的形态。但一读李若晖教授的《久旷大仪》就得知,吉田松阴···

【朱卫国】亦无我之心也 ——读《蒲城文献征录》

有人在大门外打电话,说我有一份快递,我很惊讶。我是一个几乎不网购、也没有多少社会联系的人,通常不会有快递。

【刘成纪】西周礼乐美学研究的新成果 ——《西周礼乐美学考论》评介

在当代形态的中国美学史研究中,夏商西周具有别样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中国文明从早期聚落向王朝政治转变的重大时代,同时也是美学的器物史研究向文字史研究递变的时代。

【集论】评郭齐勇著《中国人的智慧》(张学智 白奚 景海峰 肖永明 唐文明)

郭齐勇教授的新著《中国人的智慧》是一本启发人哲思的书。郭教授主编过教材《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史上各家各派的哲学家,都下过功夫。在此基础上,再精选中国哲学家当中最具有原创性的、最能代表中国人智慧的那些思想家做精深发挥,所以这本书是他多年哲思的结晶,是同类书中的佼佼者,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黄启祥】一部21世纪的儒家哲学史——张祥龙著《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四卷本)读后

中国哲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作为一门近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或者课程的中国哲学史则是20世纪早期的产物。

【王锦民】你能否感觉到“英雄气质”?——余敦康解读《周易》发微

在首批“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中,余敦康先生解读的《周易》,赫然居首。此书是余先生在易学上厚积薄发的成果,也是他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点睛之作。

【梅珍生】再现新儒学思潮复杂面貌的精神图谱——评郭齐勇著《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

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出场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紧密相连的。在东西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在现代性的冲击、裹挟下,现代新儒学思潮以阐释儒家精神在当代社会合法性、并力求使儒家精神在当代社会固守自己思想家园为使命。

【常会营】回归传统,开辟未来——李文娟著《安乐哲儒家哲学研究》读感

《安乐哲儒家哲学研究》可谓由点及面,旁征博引,史哲结合,寓作于述,观点鲜明,富含启迪。该书不仅仅是对安乐哲先生生平事迹、著作文集、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学术价值的综述和客观评价,同时作者通过对安先生的采访、对话与交流,用第一手的资料信息,对以上学术综述和评价进行了进一步衡定。

【夏剑钦】《船山简明读本》前言

本书在选录时,文章选自船山的重要专著和《薑斋文集》,故“导读”中只注明文章所在的著作名,而未及著作年月。诗作则因内容更与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关,故导读中尽量注明写作年月及有关背景。对于诗词的理解,曾参考衡阳学者周念先教授的有关文章,书名与题词,则承蒙复旦同窗、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沈钟伟教授题写,均借此谨表谢忱。

【陈来】《儒学第三期的人文精神:杜维明先生八十寿庆文集》前言

纵观杜先生六十年来的学思历程,其思想经历了不同阶段,每阶段有其关怀的重点。而且,他在近三十年间,拓展了众多论域,提出了很多深刻的思考。那么,在其学术思想的领域,有没有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以为,从“地方性知识”迈向“全球性意义”,乃是他学术生平中越来越清晰的思想要求,也是他推动诸多论域后面统之有宗···

【宋立林】太宰纯增注《孔子家语》校点本前言

《孔子家语》,是记载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行的重要典籍,但是其命运,与同类的《论语》真可谓有天壤之别。其命运可谓多舛,其身份甚至也屡遭质疑,清代尤其是民国以来的学者提到它,往往径以“伪书”视之。《家语》为伪书,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似乎是“铁板钉钉”的事,容不得任何人提出异议!如果谁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家语》的材料,···

【项念东】回归经学视野审视诗学

在一个远离经学的时代,曾经被奉为经典的“五经”,逐渐褪去了神圣光环,回归其历史、哲学或文学典籍的学术身份,加之现代学科分治,我们已然习惯将《诗经》看作先民歌谣,视《尚书》《春秋》为古史孑遗。

【潘光旦】纪念孔子与做人[旧文新刊]

今天是孔子诞辰2570周年纪念日。对于这位极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先觉者,百余年来,我们很多人的感情和心态始终是很复杂的,今天我们推送的潘光旦先生此文正是直面这种“复杂”而作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