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世界贡献了许多杰出的成果,中国传统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而在诸多的中国传统教育成果中,书院是其中最杰出的优秀典范。中国书院不仅仅鲜明体现了人类文明追求、传承知识与道德的普遍性价值,尤其集中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人文理想、历史经验、教育实践,代表了世界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独特模式。
作为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之于儒学发展的典范意义在于昌明周孔之教、增辉礼义之道,建构了以“礼”为第一原理的新型儒学思想体系,从而继孔孟之后又一次实现了对“礼”的创造性转化。不过,与孔孟纳“仁”于礼、以“心”释仁的内向运思不同,荀子对“礼”的重新阐释是从礼义群分的客观视野着眼的。为此,他以“分”论礼、以“法”说礼、以“伪”释···
梁漱溟伦理思想之哲学立场依然是心性哲学。无论是“关系”根植于“生活相续”的本体论、“情谊”根植于“三量说”的认识论,还是伦理组织功能根植于“直觉”的价值论,其理论根基则是以性善论为核心、以“尚情”“无我”为特征的心性论。
传统儒学从来都支持普遍主义,这是它与“轴心期”世界其他主要思想体系并立的根本理由。实质上是处在“现代之外”的“新”儒学,因应于中国处境展现出来的特殊主义知识倾向,需要矫正:基于差异性认知的这种新儒学,刷新的只是儒家知识的表述方式,而不是儒家知识的实质内容。
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
春季,《春秋》有两条记录,一是“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黄,杜预注释说“齐地”,杨伯峻先生认为在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一带。不过这条记录,《榖梁传》也没关注。
《春秋》本年春、夏、秋三个季度各有一条记录,基本都是围绕郑国展开。春季的记录是“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春季,正月,鲁桓公和宋庄公、蔡桓侯、卫惠公在曹会面。这次会面具体谈了什么事情,没有交代。这条记录《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未关注。
春季,《春秋》记录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二月,周桓王派了一位大夫家父来鲁国,来的目的是希望鲁国能给王室提供车辆。
國體、政體應當是近代翻譯概念,由於中西概念體系背景不同,所以我也搞不清到底什麼意思。所以這裡只是籠統理解為關於state(類似中文政權,但不等同於國)即politics(類似中文政策,但不等於政)的概括觀念。當然,本篇藉助西方概念,但主要不討論西方形態。
7月12日,第十一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在山东邹城举行。本届大会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韩国国立安东大学联合主办,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韩国国立安东大学退溪学研究所、山东省文化“两创”研究基地、济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际儒学论丛》编辑部共同承办,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提供···
《大学》《中庸》原是先秦儒家的两篇文章,为孔门“七十子后学”所撰,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大学》主要讨论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主要讨论性命之学和中庸之道,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作为《书》类文献权舆之《坟》《典》类文献,其存亡情况,章学诚云:“左氏所谓《三坟》《五典》,今不可知,未知即是其书否也。
所谓“纬书”,是指兴起于西汉末、定型和尊崇于东汉的一类冠以“河图”“洛书”及七经之名、伪托上天及圣人神化儒学的文献,东汉人习称“图谶”。“纬”名的出现实际上迟至东汉晚期,是时人“纬以配经”观念的一种反映。
7月11日,作为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的“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山东邹城召开。会上发布《儒家文化海外传播现状与效果分析报告》。
本书在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搜集和梳理的基础上,全面追溯了唐宋儒家道统系谱萌芽、建构、分裂、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涉及孟子在宋代的升格运动,曾子和子思道统地位的确立,两宋时期新儒家各学派在思想和政治上的论争等儒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呈现了中唐至南宋汉唐儒学向程朱理学转型的历史过程,以及儒学以道德性命之学连接“内圣”和···
传统礼制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共识的经学理念与行为规范。在历史演化改造过程中,汇为中华“斯文传统”,清晰展现在历朝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法律、伦理、风俗、建筑、艺术、文学、戏剧之中。
传统中国人不轻易表达对父亲的敬爱。心里有,但不表现出来。尤其是我们西北人、关中人,父子讲究日常默契,不太言语交流。一切尽在无声中。
春季,《春秋》有两条记录。第一条是“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曹,指曹国。这是去年并肩战斗大败齐、宋、卫、南燕联军后,鲁、郑进一步巩固关系之会,不过《公羊传》和《榖梁传》没关注此事。
2024年7月8日,“生活儒学”思想体系创建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会议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和《当代儒学》编辑部联合主办,《当代儒学》编辑部承办。来自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多家···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通过对话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其中的儒学“登峰”研究,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智慧,提升儒家文化传承创新话语权,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