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书院郁郁葱葱,西安鼓乐悠悠扬扬。这座古老学府如同古树,圈圈年轮记录着历史,见证着文化薪火相传。”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大四学生傅昱澄6日感慨道。
8月14日下午,由孟子研究院和中山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2024工作坊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成功召开。
2024年8月2日至4日,由全国企业儒学团体联席会议秘书处指导,孔圣书院、曾子书院联合主办,三和仁爱文化基金会赞助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书院发展论坛在万绿湖孔圣书院隆重举行。
8月10—11日,第三届琅琊论坛“荀子世界观与儒家思想现代化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本次会议由曲阜师范大学、青岛黄海学院、兰陵荀子研究会、临沂大学学报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8月8—9日,“第三届孟学论坛:统一战线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冀鲁边统一战线联盟宁津行活动”在山东德州举行。
8月7日,市政协举行船山文化专题调研会议,会议由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主任黄科卫主持。参会专家有:王振宇、肖佳翟、马汉钦、任美衡、刘忠平、刘文生、胡国繁、刘强等专家学者。主题是:“擦亮船山文化名片,推进衡阳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湖南王船山故里研学基地受邀组团参加,并提交集体讨论后形成的建议稿,好些“金点子”被采纳进议···
2024年8月3日,第六届诗词与诗礼文化研究论坛在贵州省都匀市隆重召开。本论坛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韩国外国···
7月30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的《有礼如仪: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新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该书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重要成果之一,该项目于2014年立项,2020年结项,并获评国家社···
撷一抹书香,传千年文化。晒书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晒书又称“曝书”,是一种有效的文献保护方法,将书籍文献在干燥的环境中晾晒,从而使害虫和霉菌无法生存、不再滋生,让很多历史古籍得以完整保存。
8月3—4日,“古代文明与中国儒学”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曲阜举行。会议由孔子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
7月27日上午,一场以“寻访斯文圣地,凭吊辛翁稼轩”为主题的文化寻踪之旅活动在鹅湖书院举行,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教体局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瞻仰书院,了解辛弃疾在上饶的足迹。中国书院学会理事、江西省书院研究会副秘书长、鹅湖书院分管负责人叶正林老师为大家作了题为《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与上饶的渊源》的精彩授课,学员们是来自当···
7月28日,由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承办的“激活经典 熔古铸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出版成果展”在湖北省图书馆开展。
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8月1日在意大利罗马拉开帷幕,本次大会持续到8月8日。在8月3日下午举办的“亚里士多德 - 佛陀 - 孔子 - 伊斯兰” 论坛中,孟子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孟亮受邀发表了「孟子智慧应对现代挑战」的主题演讲。
8月1日,以“超越边界的哲学”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意大利罗马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传播哲学中的新思想,交流新研究成果。学者们试图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就宗教、社会和精神层面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围绕当下全球迫切关注的问题,如不平等现象、文化多元化、性别均衡化、可持续发展、权利···
7月30日至8月2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国际儒联之友——“大成心境·爽心之约”2024国际儒联会员走进贵阳孔学堂活动在贵州贵阳举办。
8月3日—4日,“古代文明与中国儒学”学术研讨会在孔子研究院举办。本次会议由孔子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
24日,“同根连心迎国庆·团结奋斗创未来”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动走进浙江衢州。当日,70余名浙港青年赴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儒学馆等地探访,拜孔子像、背诵《论语》,感受南孔文化的魅力。
7月25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中国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承办的“心学与东亚近世儒学研讨会”在日本福冈召开。国际儒联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远城明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君品漫湘江,书香绽芳华。6月13日,2024“君品习酒·中国书院”文化活动在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启幕。习酒以赤水河畔的君品佳酿,致敬底蕴深厚的湖湘文明,守护弥足珍贵的民族记忆。
五百年前,岭南名儒湛甘泉在其故乡增城开始创办书院。此后的五十五年里,他兴办了近四十所书院,成为明代书院教育和心学思想的引领者,遂有“甘泉书院遍天下”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