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春松】胡瑗“明体达用”观的思想史意义与当下价值

宋初政局未稳,赖有孙复、石介和胡瑗等人在各地办学,培育人才。他们通过书院的方式,坚持道德优先的原则,并探索独特的教学方式,在范仲淹和欧阳修等朝廷有识之士的支持下,为二程乃至宋代理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其中胡瑗的“明体达用”之学,尤因其方法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干春松 著《儒学概论》出版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儒家的特点、价值观、政治思想的概论性教学用书,通过对仁、礼、心、性等观念的分析,描述和阐释了儒家思想的内涵,指出儒学在构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模式中的意义,从儒家的宗教性、儒家与中国社会等角度,指明了儒家与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干春松 著《儒学与中国社会十五讲》出版

本书的基础是干春松教授在北大讲授多年的“儒学与中国社会”课程的讲义,共十五讲。作者致力于儒家思想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书稿涉及“儒学的基本内容与演变”“儒学与传统政治”“儒学与中国地方秩序”乃至“儒学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等主题。

干春松 著《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出版

本书是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专著。在古代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国家”的概念,而传统的天下一家的观念一直是主要的观念形态。在晚清时期,中国逐渐从封闭的国家转变为现代民族独立的国家。本书介绍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意义以及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中国主要的思想大家留下的浩瀚思想遗产资料进行爬梳,清晰地展现出作为概念的“国···

【干春松】中国哲学的深度发掘者和当代思想的融会创新者 ——汤一介哲学思想及其贡···

1927年2月16日,汤一介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汤霖是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进士,父亲汤用彤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界融会中西并精通中文和梵文的学术大师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47年,汤一介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正式开始哲学修习。

【干春松】中国哲学的深度发掘者和当代思想的融会创新者 ——汤一介哲学思想及其贡···

1927年2月16日,汤一介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汤霖是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进士,父亲汤用彤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界融会中西并精通中文和梵文的学术大师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47年,汤一介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正式开始哲学修习。

【干春松】“感而遂通”:交感、感动与教化——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切入点

“感”作为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素来缺乏研究者的关注,然二程、张载和朱熹通过对《周易·系辞》和咸卦中有关“感”的意义的阐发,尤其是建构寂感体用的哲学框架,来阐明圣人感万物而照察人间疾苦,并通过感化来调节社会秩序的思想旨趣。

【干春松】李存山对中国文化的“常”与“变”的义理阐发

李存山继承张岱年和冯友兰文化哲学观,主张从价值系统去厘定文化的常道,并提出了他自己对儒家文化“常道”的概括。他认为儒家价值体系要因应社会历史的变革而不断发展,对人与人、人与环境等挑战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如何从民本到民主的探索,体现了李存山对儒家文化“新命”的体认。

【干春松】从历史和信仰来理解国家和民族:康有为与章太炎的分歧

我认为就近二百年的中国思想而言,康有为和章太炎是最为值得注意的双峰。就思维的深刻性和对于全球时代的反思能力而言,无能出章太炎其右者。而就对儒学转折、新国家形态的复杂性的认知而言,康有为有其独到的卓识。他们或合或分,但都具有超越同时代人的人类性的视野,并为我们描绘了平等、自由的未来世界图景。

【干春松】文明论视野下的民族与国家(下)——章太炎、梁启超与杨度的争论

对于未来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以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杨度为代表的改良派,围绕民族、国家体制以及文明观念等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他们展现出现代民族国家观念进入中国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多民族国家建立的不同畅想,这些讨论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现代国家的不同理解。

【干春松】文明论视野下的民族与国家(上)——杨度《金铁主义说》中的民族观与国家观

杨度一生的政治思想复杂多变,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受福泽谕吉等人的文明观的影响,认识到西方文明论所具有的对内和对外的不同面貌,从而认为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立起新的民族和国家观念,他所提倡的开国会的策略和多民族融合的民族观念,深刻影响了当时及以后的中国思想界,也是革命派与改良派在辛亥前论争的重要主题。

【干春松】民族、国民与国家——康有为、章太炎关于建立现代国家的分歧

首先,在民族问题上,康有为采用“文化民族”观,主张满汉融合,为新国家提供坚实的民族力量;章太炎坚持“历史民族”观,强调满汉在历史中的差异性,汉族应当是新国家的主体。其次,在革命问题上,康有为从公羊学的三世说出发,认为革命民主是未来社会的状态,中国的时情只适合君主立宪;章太炎借用公羊学的复仇理论,论证排满革命才是建···

【干春松】教化与感动:儒家与中国美学传统

儒家强调审美活动的教化指向,在制礼作乐的过程中,乐要服从于礼仪秩序建构的需要,从孔子的“尽善尽美”到《荀子·乐论》与《礼记·乐记》,都体现出道德目标对审美体验的优先性。但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会突破美学偏向,在教化的目标下,吸收道家和佛教的超越性、非功利性思想,从而呈现出儒释道圆融合一的倾向。

【专访】干春松先生:如何从思想和社会的互动中把握儒学的精神

就学术进路而言,如果说,本科毕业后我之所以选择中国哲学作为专业,是受到了两个人的重要影响,一位是方立天老师;1984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上本科二年级的时候,方老师最后一次给本科生上课,他不会故作惊人之语,特别平实,讲课和文章都是这样。他讲的先秦魏晋思想以及佛教文献,正好是他的特长。他的课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班当时有···

【干春松】从天道普遍性来建构大一统秩序的政治原则——董仲舒“天”观念疏解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中,系统阐发了自己的“天命”“天道”“元”等概念,并由此展示出在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下,儒家如何借助汉初自然化的天人观念来建构其普遍性的政治原理。在此基础之上,董仲舒进一步借助“元”观念形成了天道对政治秩序、伦理秩序的支撑,完成了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转折。

【干春松】儒家的爱与恨——儒家经典与生活世界中的“复仇”

儒家思想有一些重要的观念深刻影响到中国人的观念,复仇就是其中一个。在经典中对复仇有明确的表述,但在后世的法律体系中又明令禁止复仇。如此就造成经典与法律的冲突,从而吸引了历代思想家对此问题的深入讨论。一方面经典所提倡的价值并不会因为得不到现实制度的支持而失去其对人们生活的指引,另一方面,绝对背弃经典的法律制度亦···

【干春松】荀子和李斯对于“历史时刻”的认识——评潘岳《战国与希腊》一文

我们现在正经历新的“历史时刻”,这个时刻即是在全球化时代如何理解中国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突破“小道”“小力”,而追求人类之公共福祉。荀子相信圣人可学而致,我们每一次对于自己的局限性的突破,都是对“天下主义”的接近。而如果沉沦于依赖于术势的统治术,则是“坐井观天”的自缚之道。

【干春松】闭门谁共处,枕藉蕺山诗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儒学研究的人,看见有一本诗集名之曰《蕺山草》,心里的触动或是一般人所不能了解的。因为在这座山上,曾经有一位老儒在这里聚徒讲道,而学生中有黄宗羲、陈确这些在随后的时代中不断产生影响的人。

【干春松】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儒家伦理所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带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情感智能人出现之后,可能会导致人的自我认知、社会结构和价值目标的进一步转变,这将比工业革命更为彻底地颠覆儒家伦理,因此,加强对儒家价值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的分析,对于理解儒家的未来,对于人类应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都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干春松 著 《伦理与秩序:梁漱溟政治思想中的国家与社会》出版

梁漱溟的政治关切在于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他基于对于中国社会的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思维模式的认识,认为中国只能走由乡村起步的现代国家建构模式。在1949年之后,他对新中国现实的了解有限,但他的一系列作品,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理想和儒家价值之间的内在关系依然有巨大的启发。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