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思作者简介:严思,哲学硕士,民间儒者。著有《中庸义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出版)。 |
大本之“中”与达道之“和”
作者:严思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 微信公众号”阳明书院学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四月十二日庚子
耶稣2016年5月18日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未发之中与中节之和
有人以未发为“性”,已发为“情”,“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发乎情,止乎礼”,这样理解“中和”是偏颇的,不合本章义理脉络。首章后一节言“中和”,乃上承前文“性”“道”与“独”而来,我们应该去体会,子思为什么要分开说一个“未发”与“发”?其内在义蕴是什么?
下文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既然为“天下之大本”,则其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既然无内外之别,故无所谓“发”与“未发”。对于心性来说,未发不是先,不在内,已发不是后,也不向外,所谓“合外内之道也”,所谓“至诚无息”。
“发”的主语是“喜怒哀乐”,人有喜怒哀乐等情绪,都是受外物所牵引而产生。喜怒哀乐之未发,承接前文“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未发”即不见不显,“中”通“独”。阳明先生曰:“下面‘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君子经过慎独功夫而由“教”入“道”,实现了“率性之谓道”,大本之“中”即是“性”,中节之“和”即是“道”。
《中庸》之“喜怒哀乐”正是取自《大学》“修身在正其心”章:“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正心”章前面说忿懥等情绪,后面说视听等感官,但从义理上看,都不过是说一个心物内外。阳明先生曰:“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这是以《中庸》解《大学》,后人研读《中庸》则需要以《大学》为参照来解《中庸》。
阳明先生解“正心”章: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当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传习录》317条)
“心不在焉”即是“体当自家心体,当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此心一“在”,即是逐外了,“不在”是向心体上“反”。《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相当于《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未发”即是表示已经复其“性体”。《系辞》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应该分别从“其静也专”与“其动也直”来体会“未发”与“发”,“专”则无对,“直”则“无息”。
复其“性体”,然后再“发”,乃由全体起大用,“发”也是“率性”,故不同于“见”与“显”。“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则如阳明先生所谓:“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
二、天下之大本与达道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句才可看做是对“中”“和”进行严格的定义。“中”乃天下之大本,与《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对比,可见《中庸》所谓“中”不是与“外”相对而言,此“中”无内无外,“中”必然也“大”,相当于《大学》“明明德于天下”。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而皆中节”即是《中庸》2章所谓“君子而时中”,“时中”为“和”,这是从尽精微上说“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是从致广大上说“和”,达者,大也。《大学》由“正心”而开出修齐治平的事业,《中庸》则体用合一,由“中”而直接说“和”,可谓“吾道一以贯之”,这不同于《大学》区分本末终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中庸》2章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正与“庸”字相对应,“庸”即“时”。又“时中”为“和”,故“和”与“庸”、“时”从义理上看是相通的。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与开篇首句“天命之谓性”呼应。孔子曰“下学而上达”,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是人性之原,天命下贯为人之性,人能全得其性,就能上达天道,《中庸》22章所谓“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罗辉】儒家辩证法之矛盾规律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