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光作者简介:康晓光,男,西元一九六三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著有《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阵地战——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葛兰西式分析》《中国归来——当代中国大陆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研究》《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NGOs扶贫行为研究》《法伦功事件透视》《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等。 |
阵地战——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葛兰西式分析(三)
三、社会化:经验分析
作者:康晓光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康晓光等著《阵地战——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葛兰西式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出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腊月十八日戊申
耶稣2016年1月27日
本节运用“社会化分析框架”,根据田野调查资料[1],概述本土文化社会化的实践。概述的内容包括:社会化的主体,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方式,社会化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受到我们所采用的调查技术的限制,本文无法探讨“社会化对象的内化过程”。
1、社会化的主体
政府是传统文化社会化的最重要的主体。在媒体、学校、社会组织、社区、职场开展的社会化活动中都能看见政府的影子。政府一方面直接实施教化活动,一方面通过与民间保持良性互动来推动社会化。当然,政府一直试图主导社会化的基调,把控社会化的方向。
大众传媒是社会化的重要力量。在文化复兴运动初期,媒体把文化复兴现象作为吸引眼球的新闻热点进行报道。一时间,“读经”、“私塾”、“国学”、“汉服”、“儒学”、“儒教”、“成人礼”等词汇在报纸、杂志、网络、电视里层出不穷。可以说,运动初期,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复兴的讯息,增加运动的影响力方面,功不可没。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在国家文化政策的推动下,在大众需求的拉动下,媒体推出了一系列传播传统文化的节目,成为传统文化社会化的重要主体。
文化复兴运动初期,不少教师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在自己的课堂上教授古代经典。有的教师在校外开设专门的经典学习班。这些在学校中开展的前瞻性的经典教育行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规模有限,影响也不大。2006年之后,不少地区的政府教育部门开始主动要求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例如,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的一些班级,从2002年起就自发开展古代经典教育,并将传统文化纳入校本特色课程。2006年,沈阳市皇姑区委、教育局下文要求全区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在全国首开先河。高校也不失时机地开设了相关院系专业,开设必修课、选修课供学生们选择。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而清华大学则要求文科专业学生必修“四书”。
社会组织也是社会化的重要主体。在积极传播传统文化的社会组织中,既有在运动中“新成立的”组织,又有一些“复活的”专业组织,还有一些既有的官办社团。文化复兴运动的参与者,一直希望成立属于自己的组织,但是由于国家严格限制民间社团登记,所以他们的组织形态非常松散。随着政府对儒家的态度日趋明朗,各地的参与者才得以成立属于自己的组织。与此同时,高校的国学类学生社团纷纷成立,凝聚了一大批青年国学爱好者。一些与儒家联系紧密的家族组织,如孔氏宗亲会、孟氏宗亲会等,也积极的促进儒学复兴。在文化复兴的大环境下,既有的孔子基金会、国际儒联、各地孔子学会、儒学研究会等组织也结束了沉寂状况,更加活跃和高调,还成立了一些分支机构。政府掌控的团委、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也结合自身工作开展了众多传播传统文化的活动。
随着运动向越来越广的社会领域挺进,在社区层面,文化复兴也有了更为具体、更为直接的显现。在城市,一些社区居民委员会自发地或在上级要求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在社区内组织开展教化活动。社区内的一些幼儿园、学校、书店、旅游景点、老年之家等等,在街道和居民委员会的推动下,也纷纷开展相关活动。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的“虚拟社区”越来越发达,并成为传播、交流传统文化,实施教化的重要空间。
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职场”之中。一些机构在内部引入了儒家文化对员工实行儒家式管理,这其中既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有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
2、社会化的内容
传统文化社会化的内容主要是儒家所提倡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当前的社会化主体在实施教化时,大多以儒家经典、节庆仪式、汉民族服饰、儒家礼仪作为内容载体。
现在流行的经典书籍,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原典;《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蒙学读本;还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学著作;以及历代名家研习儒家经典的心得类书籍。
仪式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民族的集体记忆,常转化成象征性的符号、物件、行为,在仪式过程中重复演出。仪式的每一次演出都是对文化的一次解读和理解。当前,官方祭孔得到恢复,而且规模和地位逐年提升;成人礼也在各地越来越多地举行;不少新人在结婚时采用中式婚礼;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民众也越来越多。
传统节日与天文、历法、民间信仰、文化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国曾一度出现传统节式微、西洋节日大行其道的局面。传统文化复兴的一项重要行动就是抢救与恢复传统节日。2007年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农历除夕也被纳入法定假日。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其质料、形制、款式、色彩体现出穿着者本人和周围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甚至体现为一定的礼乐制度。在西式服装充斥于市的当下中国,不少传统文化爱好者将唐装、汉服当作民族认同的符号。近年来,“中国元素”已经成为国际服装界的流行时尚符号。
综合来看,现代社会在实施社会化时,传统的精神实质并没有变,但是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所改变。各类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社会化对象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实施教化。社会化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信仰、价值观、行为、习俗、仪式等方面,但基本上停留在简单的“复古”水平,没有达到“创造性地转化”的高度。
3、社会化主体的教化方式
各类社会化主体,由于自身的特性不同,所掌握的资源不同,面对的教化对象不同,所以其教化方式也各有特色。
在实施社会化时,政府有其他主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和资源。政府能运用法律和行政权力发布带有强制性的命令,能利用所掌握的庞大的宣传和教育系统进行倡导和灌输,也能借助国家领导人的影响力进行示范。例如,2006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在党校培训干部时开设儒学专题讲座;授意《光明日报》开设国学专栏,授意中央电视台制作《我们的节日》系列纪录片;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的讲话中引用儒家经典。不过,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未大刀阔斧地推动和实施传统文化社会化的进程,比如还没有把儒家经典纳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学大纲中。目前,政府的行动还处于摸索阶段。
媒体在运动初期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肆报道实际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后来发展到制作传统文化类专题节目,乃至试图在传播过程中全面渗透传统文化理念的阶段。无论是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都加入了传统文化社会化的队伍。不同类型的媒介在实施教化的方式上各显神通。(1)报纸还是以报道传统文化复兴的新闻事件、发表评论为主。有的报纸还专门开辟“国学版”。有的报刊还发起组织知识竞赛、夏令营等活动来传播国学。(2)广播电台制作传统文化专题节目,以讲授华夏礼仪、百家姓、成语故事、古代小故事为主,比如浙江电视台城市之声的《107国学馆》、《三味书屋》等。(3)电视和电影实施社会化的方式更为丰富。较早兴起的是讲坛类、对话类节目,比如《百家讲坛》、《世纪大讲坛》、《人文讲坛》等,还有一些娱乐性比较强的益智竞猜节目。传统文化在发展历程中沉淀了许多故事,如今它们被制作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广为传播。表达形式上的创新发展,使得这些故事中的情节更为生动,人物更加饱满,同时也更加吸引人,如电视剧《汉武大帝》、电影《孔子》等。(4)网络等新媒体的施教方式更加多样。近年来,兴起了诸多专门的国学网站和论坛,包括学术思想性的、资料库性质的、宗教性的、综合性的、商业性的。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和论坛开辟了国学版块。大型搜索引擎开辟了国学搜索频道,如百度国学等。便携式媒体也参与了传统文化传播,比如国学手机短信,“短信版”国学课堂等等。此外,传统媒体极力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所有传统媒体传播的内容都能再次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而且很多传统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可以说,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融合共同实施教化的趋势逐渐形成。
学校把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儒家经典上,如“四书五经”以及儒家初级入门读物《弟子规》、《三字经》等。具体实施时,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各有侧重,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1)学前经典教育以要求幼儿背诵经典原文为主,同时配合一些言行举止方面的训练。(2)小学阶段,除晨读之外,老师会注重对经典的讲解,让孩子们在诵读、记忆的同时,理解经文的含义,思考人生的价值。同时,还会组织开笔礼、成童礼、祭拜孔子等传统仪式,帮助学生完成生命认知和角色认知的转换。(3)中学阶段,迫于升学压力,儒家经典教育相对薄弱一些,不过也有不少中学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夏令营、文化节等多种形式来吸引和激励学生学习古代经典。(4)高校一方面开设国学专业、国学基地班招收和培养国学专业人才,一方面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论语》等古代经典选修和必修课程。此外借助其专家资源,在校园内开设国学专题讲座也吸引了广大学生参与。有的学校则还试图设计中式学位服,让传统文化跟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相结合。除了直接教授儒家经典,这些学校在校园硬件方面也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力图营造经典文化氛围。例如,在校园建设和装修时,采用中式古典风格;树立或悬挂儒家圣贤雕塑、画像;在升旗仪式、全校师生会议上发表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演讲;组织观看相关影视节目;组织老师学习经典,集体备课等等。除了正规学制内的经典教育,还有校外的读经班、私塾等等。这些学制外的经典教育大多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创办,也有一些学校老师开办和商业机构投资的。
在政党、政府、企业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也加入了传统文化社会化的行列。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在实施教化时,方式方法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简言之,有以下几大类施教方式:(1)宣传倡导。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为传统文化复兴进行呼吁和倡导,对社会思潮的走向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他们的“建言献策”甚至可能成为国家领导人决策的参考依据。(2)研究出版。高校成立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以及专业人员在各地成立的学会,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出版了大量的文献。(3)会议论坛讲座。传统文化专业组织和兴趣组织经常召开各种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研讨会、交流会,同时并举办各种讲座。(4)组织竞赛活动。许多综合型的社会组织如政府主导的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开展了“亲子诵读《论语》”、“国学征文比赛”、“国学演讲比赛”、“国学夏令营”等活动。高校学生社团有时也会面向全校学生组织此类竞赛活动。(5)举行传统仪式。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灵活性,实施教化时在形式上更具有“创新性”。有的社会组织经常举办传统的成人仪式、祭孔仪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体验。(6)经典诵读与交流。民间儒学兴趣组织和高校国学社团以晨读、读书会等形式经常性地举行经典诵读与交流活动。(7)最后,但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社会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文化信仰赤诚、功底深厚、言谈举止中规中矩的成员往往能对其他成员发挥示范作用。
社区实施传统文化社会化的方式更为综合立体。目前,各大城市有不少社区打出了“建设国学社区”的旗号。居委会干部针对社区不同人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给社区小孩开设国学班,教授传统经典、国学礼仪;组织小孩慰问社区孤寡老人,实践尊老美德;组织居民与“三无老人”结成“一帮一对子”,扶老助老;组织“邻里节”系列活动,增进邻里感情;用富有地域色彩的方式庆祝传统节日等等。总之,社区推行传统文化,能使人全方位地感受到国学的魅力,感召人们去学习和实践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而突破地域、时空界限的虚拟社区,成为了传统文化爱好者们最便捷、最有效的交流平台。在核心成员的组织下,在网络上发起过几场“弘儒反耶”的倡议,如“十博士反耶”、“孔子诞辰日作为中国教师节”、“将汉服作为奥运会开幕式的礼仪服饰”等等,影响颇大。除了网上活动,几大重要儒学虚拟社区,如儒学联合论坛,华夏复兴论坛、汉网等社区的网友们还经常走到网下开展祭孔、成人礼、汉服展演等活动。
职场是继续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除了工作技能,职场中的规则和文化对人的影响也非常大。当前,提倡传统文化的政府机关以公检法部门居多,这些机关要求干部学习儒家文化,用儒家精神指导工作,服务工作对象,并写心得体会。有的检察院、看守所还将《论语》、《孟子》中的格言挂在走廊上。不少学校也组织老师学习儒家文化,并要求背诵、理解,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在企业中实施传统文化社会化,首先取决于老板的认同。一旦老板确定将传统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就会制定出体现传统文化理念的企业文化标语,设立企业内部的孔子堂、国学院等学习场所,编写与企业性质相对应的儒学学习手册,树立榜样典型。有的企业还将员工学习儒家文化的表现、实践儒家礼仪的行为列入绩效考核指标。
4、社会化的效果
传统文化社会化能够产生实效吗?或者说,通过人为的教化活动,传统文化能够对现代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上述所有的教化活动都是无用之举。只有答案是肯定的,传统文化社会化才是有意义的行动。
研究方法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选取最重要的社会化主体——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受研究条件的限制,没有对所有的社会化主体进行考察。
我们采用严格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察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的方法和流程为:(1)选取一所开展经典文化教育的典型学校(JR学校)作为实验组。选择没有开展过经典文化教育、需要控制的非实验因素与实验组基本一致的YFQ小学作为对照组。(2)通过调查问卷对两所学校的学生进行普查获得数据。(3)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4)用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传统文化教育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JR学校的社会化实践
JR学校是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全日寄宿制民办公助学校。该校共有11个教学班级,500多名学生。JR学校是全国第一所农村经典文化教育实验学校。六年来,JR学校“以常规教学为主线,以经典教育为特色,在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渗透、融会、落实经典文化教育理念。”
JR学校开展的教化活动包括:(1)经典诵读。经典诵读是JR学校除国家规定课程外最重要的课程,包括每天的早晚经典诵读和每周一次的经典讲习课,主要选用蒙学读物和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大学(节选)》、《论语(节选)》等。(2)经典特色课,包括经典书法课、经典武术课、经典音乐课、经典美术课、经典舞蹈课。(3)校园活动,包括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队会活动、亲子共读经典活动、经典诵读比赛。(4)硬件环境。在学校环境布置方面,JR学校的定位也是“多和经典挂钩,营造一个极具人文气息的学校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而然地乐意亲近经典”。进入JR学校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通体镶了木板的仿古二层教学楼,楼道间贴有中国古代经典名句,每间教室的墙上都挂有书法作品和人物挂像,就连学校的围墙上也彩绘了许多与经典有关的故事。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价值观与行为表现对比分析
对普查数据的分析显示,两所学校的学生在价值观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1)学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课堂参与性、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2)生活习惯。在爱护公共卫生和讲究个人卫生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当看到校园内有垃圾,实验组学生会更经常地将垃圾随手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在“保持自己的课桌桌面整洁”、“饭前、便后洗手”、以及“衣着整洁”方面,对照组也与实验组有较大差距。(3)对待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实验组对父母的态度更加接近儒家强调的“孝道”。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孝道态度量表》上的总得分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孝敬父母的行为表现上也具有显著差异。(4)对待老师的态度和行为。实验组比对照组更加尊敬老师。(5)接人待物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更加尊敬长辈。(6)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实验组比对照组具有更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多元统计分析
我们还运用多元最小二乘估计法,进一步探讨了学校实施的经典文化教育与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引入“儒家价值观”、“学校普遍要求的行为”、“儒家要求的行为”、“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因变量,它们代表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引入“学生参加经典文化教育活动的个数”和“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的平均认真程度”作为自变量,它们代表学校的教化活动。
图3 经典文化教育对学生态度和行为的作用模型
统计分析发现:(1)学校开展经典文化教育活动会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经典文化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按照儒家道德标准为人处事,而且有助于学生表现出现代社会普遍要求的良性行为。古代经典与现代价值具有重要联系,传统与现代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学生的响应越积极,学校教育的效果越明显。学生参加经典文化教育活动时的认真程度,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上起到调节作用。学生参与越认真,对儒家价值观的内化越深,越会表现出儒家要求的和社会普遍要求的良好行为。(3)学生认真读过的古代经典书籍越多,所积累的传统文化知识越丰富。(4)经典文化教育活动以及学生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塑造学生的儒家价值观来改变学生的行为。学生对儒家价值观的内化,不仅有助于学生表现出更多儒家要求的行为,而且也促进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普遍要求的行为。
以上分析表明,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人为的努力,传统文化仍然可以对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发生实质性的影响。本土文化复兴不是痴人说梦,而是可以通过人为努力实现的目标。
5、社会化特征总结
以上概要地描述了传统文化社会化的主体、内容、方式、效果,力图给读者呈现出一幅整体性的图景。
总的来看,(1)传统文化已经进入了社会化系统。(2)参与传统文化复兴的社会化主体日趋多元化,几乎包含了现代社会所有的、主要的、正规的社会化主体。但是,各种社会化主体之间缺乏自觉地、系统地互动。(3)社会化主体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针对其目标群体的特征,选择了不同的内容和方式来实施教化。但是,各类主体的教化策略差别很大,水平和效果也参差不齐。(4)社会化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基本上停留在“复古”水平上,远未达到“创造性地转化”的高度。各社会化主体只是在现有的社会化系统中,增加了传统文化内容,但是传统文化并没有成为主导性的教化内容。(5)社会化的制度化程度不高,各种具体的社会化方式尚未制度化。(6)对一所学校的经验分析表明,在现代背景下,儒家文化仍可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对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发生显著的影响。(7)政府与民间存在良性互动,各自独立,相得益彰。中央政府意欲实施社会化,本身也采取了一些推动措施,但是地方政府及其它社会化主体是否实施以及如何实施,中央政府并没有强制规定,而是采取“只鼓励,不惩罚”的态度。(8)儒家文化尚未掌握文化霸权,在市民社会中,西方文化仍处于强势地位。
【注释】
[1] 本节使用的经验资料均引自本书的专题调查报告。
责任编辑:葛灿
【上一篇】【澎湃新闻】蒋庆:如果大教堂在曲阜建成,我这辈子就不去曲阜了
【下一篇】【傅路江】反中医到底能反什么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