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国作者简介:张延国,网名承冯志,男,西历1980年1月出生,西历2004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目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工作。钟情于公羊学,撰有《公羊学入门心得》一书。交流邮箱:43729596@qq.com。 |
“公羊学”入门心得(十二)——顺读公羊106问及后记
作者:承冯志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月廿九日庚申
耶稣2015年12月10日
顺读公羊106问
今天我们学习儒学,方法和路数有很多。有些朋友因我一直以公羊学的学习者自居,遂向我询问公羊学的为学方法及典籍顺序。虽然我一直有“公羊学必将大行于天下”的信心,但几番问难下来,心中也甚是惶恐。一则公羊学学问太大,而我之所习不过“何休学”一家而已。假使以我所讲之公羊和《公羊传注疏》相问难,自问基本句句贴自心出,而若以《春秋繁露》相问难,则立刻显得我之公羊有小家子气。二是公羊学本是大儒之学,汉之习公羊者多人居三公之位,而近世以来公羊学总被人视为乖戾不经之学,即便是蒋先生的《公羊学引论》,也只是使人惊醒,不能使人痛悟夫子春秋“拨乱反正”之正旨。
春秋三传,公羊坚守的是天下太平的信念,穀梁则始终在守护诸夏,左传维护的则是列国诸侯、大夫的利益。今人之弊病在于受左传的影响太深,始终未能脱离列国诸侯、大夫的利益圈子,所以读不得公羊,也读不得穀梁。
我读公羊自疏及注,自注及经,下的是笨功夫。若反过来,沿正道而行,自《公羊传》开始又应该如何读呢?今日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来一次“顺读公羊传”。
《公羊传》文本本身是由1470余个问答组成的,汉代儒生往往认为,这1470余个问答揭示了夫子的圣心。我们顺读的目的,除了追求春秋大义之外,还要探求这些问答中每一个问句背后的思想背景,发问原因,如果我们能把发问的原因弄明白,那么我们也就离真正公羊家的精神世界不远了。因此这些问经的人,也就是传经之人。
现代版的《春秋公羊传注疏》有一个问题就经、传合一,这样虽然便于阅读,但是却人为制造了障碍,如果不综合考虑,容易偏离公羊传本身的思想理路。因此,我特以《公羊传》的传文为基础,在不大量引用注、疏经义的基础上,尽量以《公羊传》的传文来解《公羊传》,使大家能体味汉初的公羊学精神。
公羊传第1问:元年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元年春王正月。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
五年春,公观鱼于棠。
六年春春,郑人来输平。
……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的传授主线是师徒、父子,第一次传授在夫子和子夏之间,第二次传授在子夏和公羊高之间,之后的传授主要在公羊家族内部进行。由于现代编录的需要,春秋经的次序已经和汉初不一样,春秋经的第一个字是“元”,最后一个字是“麟”,这就是经学家所说的“始元终麟”。我们过日,数数字,都习惯用一天、二天、三天或一个、两个、三个,所以对于初学者(徒弟、子孙),往往可以理解二年、三年、四年,但是不一定能理解什么叫元年,元年和一年到底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是“元年春王正月”而不是“一年春王正月”?因此公羊传的第1个问题就非常简单,这个问题大概可以算5岁小孩的问题即“元年是什么”?
传文本解:君之始年也。
传文今解:元年就是国君即位第一年的意思。
公羊传第2问:春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元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的第2个问题也是5岁小孩的问题,即“春”是什么。不过在更深层次的公羊学里,这个春还是很有问题的,因为周的正月开始于冬至附近,而这个时候正是民间开始数九的时候,虽然春秋时期山东地区气温普遍比现在高2°左右,但仍然是非常寒冷的。而春秋经所说的春王正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
传文本解:岁之始也。
传文今解:春夏秋冬是一年的四个季节,而“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每一年都从春季开始。
公羊传第3问:王者孰谓?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元年春王正月。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三月庚戌,天王崩。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的第3个问题依然是5岁小孩的问题,即“王”是谁?在《春秋经》有好多天王的事迹,那么“元年春王正月”中的王是那一个王呢?
传文本解:谓文王也。
传文今解:这个“王”不是《春秋经》中的那些“天王”,而周朝的第一个王,即周的受命之王——周文王。
公羊传第4问: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元年春王正月。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的第4个问题就不是5岁小孩的问题了,它有一定的经验在里面。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春秋时期各国的历法比较混乱,一般认为鲁国实行的是周朝的历法,也就是以冬至附近的某一天作为一年的一月一日,而宋国实行的是殷历,是以冬至30天附近的某一天作为一年的一月一日,晋国实行的是夏历,以冬至60天附近的某一天作为一年的一月一日。若参考公羊家的理想,鲁国的国君发布治国纲领颁发历法安排徭役在冬至日附近,宋国国君发布治国纲领颁发历法安排徭役在冬至后30天附近,晋国国君发布治国纲领颁发历法安排徭役在冬至后60天附近。
《春秋经》用的是周朝的历法,按照常理,夫子在修春秋的时候,只要把历法交代一下就可以了,或者甚至连交代都不用交代直接作为常识进行忽略,然后将“元年春王正月”缩写为“元年春正月”就可以了。而这也符合我们记录时从大概念到小概念的习惯——年份、季节、月份。那么为什么要先说周文王,然后才说正月呢?
传文本解:王正月也。
传文今解:因为这个月是“周文王”制定的第一个月,是周文王受天命之后按照天命发布不同于殷商的特别的治国纲领的月份。
公羊传第5问:何言乎王正月?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元年春王正月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的第5个问题和第4个问题有些关联,前一个问题问的是为什么先说“王”后说“正月”,得到“王正月”的答案以后,就会把“王正月”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即“周文王之正月”来使用,因此下面再问的时候,就要问为什么在鲁隐公第一年在说完元年春之后要接着说“文王之正月”?
这个问句的答案是“大一统”,在后续的《公羊传》传文还有“大居正”、“大复仇”,如果一起进行解释,这个“大”就是推崇、推重、郑重的意思,那么这个问句的答案就是“对鲁隐公即位第一年的推重”。“元年春王正月”是非常正式的说法,所以下面传文有“元年春王正月,正也,其余皆通矣”的说法。“大一统”是公羊学的重要概念,但是正统的公羊学解释和大家理解的“大统一”是不一样的,而在《公羊传》传文中,只能先简单理解。
传文本解:大一统也。
传文今解:说王正月,是表示郑重的意思,因为国君即位的第一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彰显国君即位第一年的重要性,所以将“一”年变为“元”年,并在其后加上“王正月”。这样作的目的是希望能将文王之道推向鲁国,推向天下,而文王之道也不仅仅是鲁国太平之道,也是天下太平之道,是天下万物各得其性命之正的天道。文王之正月是文王受天命推行新文王之政令的第一个月份,以此月份统领天下,天下万物必依附文王之新政令而各得其所。
公羊传第6问:公何以不言即位?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元年春王正月(隐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桓公)。
元年春王正月(庄公)。
元年春王正月(闵公)。
元年春王正月(僖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文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宣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成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襄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昭公)。
元年春王(定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哀公)。
发问的解释:鲁国十二公,记录即位典礼的有7位,没有记录即位典礼的有5位,所以通读《春秋经》以后,我们也会问为什么没有记录鲁隐公的“即位典礼”。所以《公羊传》第6问就是“为什么鲁隐公没有记录即位典礼的举行”。
不过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即夫子喜欢鲁隐公,人为的掩盖了鲁隐公参见“即位典礼”这一件事情本身是否靠谱,是孤案、孤证,还是夫子修“春秋”的时候的通用手法!这个问题需要以后的传文来解答,具体是通过齐桓公、晋文公、公子喜时等人来佐证。
传文本解:成公意也。
传文今解:不记录鲁隐公的即位典礼,是夫子为了成全鲁隐公的一片善心。
公羊传第7问:何成乎公之意?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成公意也。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7问是针对第6问的的传文回答再发问,如果没有上一问,这一问也就无从谈起。公羊传的第6~8问是第一个连环问,一步步深入,通过反复发问,反复解答来说明一条义理。这一问的翻译就是“孔夫子为什么要成全鲁隐公的心意”。
传文本解:公将平国而反之桓。
传文今解:孔夫子之所以要成全鲁隐公的心意,是因为鲁隐公和那些乱臣贼子不一样,他本身并不想当国君,只是想把鲁国治理好了以后交给鲁桓公而已。
公羊传第8问:曷为反之桓?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公将平国而反之桓。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8问是针对第7问的的传文回答再发问,是连环问。这一问就不是简单的文字或经义能解决的,这就需要“以事解经”,并且也只有把整个事情说出来,才能把经义说清楚。而从前后传文来说,鲁隐公的经历当是和卫宣公(卫公子晋)相类似。
传文本解: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传文今解:鲁桓公年纪小但是地位高,鲁隐公年长但地位低,不过鲁国的国人对这个事情却并不是很清楚。鲁惠公死后,鲁国的那些大夫没不乐意拥戴年幼的鲁桓公为君,他们都跑到鲁隐公那里,劝鲁隐公即位。鲁隐公考虑到,如果自己不答应即位,那这些大夫就又可能去找别的公子即位,如果自己建议尊鲁桓公为君,那就担心这些鲁国大夫不能尽心辅佐鲁桓公。于是鲁隐公答应先暂时接受诸大夫的请求,当上鲁国国君,等鲁桓公大了以后再把君位让给鲁桓公。因此鲁隐公之所以当鲁国国君,就是为了鲁桓公能最终当上鲁国国君。
公羊传第9问: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9问关注的就是礼法大义了,根据前面的论述,鲁隐公在鲁惠公死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已经有一定的统帅能力,能很好的处理政事,是一个贤人。既然鲁隐公这样优秀,那么这样的人不能被拥戴为国君呢?
传文本解: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传文今解:如果国君的嫡夫人有好几个儿子,那么就应该立最大的那个为君位继承人,而不是立最聪明贤明的那一个。如果国君的嫡夫人没有儿子,就只能从其他的媵及侄娣生的儿子中选择,而这个选择是先选择地位高的,而不是年纪长的。
公羊传第10问:桓何以贵?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桓幼而贵,隐长而卑
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10问关注的依然是礼法大义,同是先君的血脉,为什么说有的儿子地位高,有的儿子地位低?所以这一问就是问为什么鲁桓公的地位高?
传文本解:母贵也。
传文今解:因为鲁桓公母亲的地位高。
公羊传第11问:母贵则子何以贵?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母贵也。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11问关注的就是礼法的依据,原则。为什么母亲地位高,儿子的地位就会高?并从问答中提炼出一条礼法,这条礼法是《公羊传》记载的第一条礼法。公羊家认为,夫子之所以在一开始就把这条礼法提出来,是因为这条礼法是结束春秋乱世的非常重要的一条礼法,如果大家不重视这一条礼法,那天下太平就会遥不可及。
从现代来说,一个国家的存在是连续的,同时一个国家君位的继承也应当是连续,有序的。如果一个国家存在两个以上的同等的继承人,那这个国家往往会陷入战乱、分裂。美国、法国、德国等国一般在总统(或总理)卸任之前就已经有了新的继承人,并且选举继承人的法则是人所公知的,公开公正的。
传文本解: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传文今解:儿子的地位根据母亲的地位来确定,母亲的地位最终也会根据儿子的地位来确定。
公羊传第12问:及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12问又是一个5岁小孩的问题了,问的是一个字的具体含义及用法。
传文本解:与也,会及暨皆与也。
传文今解:这个“及”就是连词“与”的意思,在春秋经中,“会”、“及”、“暨”、都有“与”的意思。
公羊传第13问: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
与也,会及暨皆与也。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13问是一个针对传文解释的连环问,不用多说。
传文本解: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
传文今解:会就是简单相聚的意思,及含有我非常乐意的意思,暨含有我并不是很乐意,但是也没有办法。
公羊传第14问:仪父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14问是一个针对传文的名词解释。
传文本解:邾娄之君也。
传文今解:仪父是邾娄国的国君。
公羊传第15问:何以名?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邾娄之君也。
发问的解释:诸侯生不名,这是一条礼法,但这一条礼法在公羊传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却人人都知道的都确信的礼法,这也是《公羊传》记载的第二条礼法。《公羊传》第15~18问也是几个针对传文的连环问题。
传文本解:字也。
传文今解:仪父不是邾娄国国君的名,而是他的字。
公羊传第16问:曷为称字?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字也。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称呼邾娄国国君的字呢?
传文本解:褒之也。
传文今解:这是夫子给邾娄国国君的褒奖。
公羊传第17问:曷为褒之?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褒之也。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要褒奖邾娄国的国君呢?
传文本解:为其与公盟也。
传文今解:这是因为邾娄国的国君和鲁隐公结盟了,因为结盟这一件事情,夫子给邾娄国国君以奖励。
公羊传第18问: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褒乎此?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
二年秋八月公及戎盟于唐。
六年夏公会齐侯盟于艾。
八年秋公及莒人盟于包来。
发问的解释:和鲁隐公结盟的人很多,有戎、齐侯、莒人,那么为什么夫子不给戎、齐侯、莒人奖励,却单单给邾娄国国君褒奖呢?
传文本解:因其可褒而褒之。
传文今解:夫子感觉邾娄国国君的行为应该得到褒奖,所以就对他进行了褒奖。
公羊传第19问:此其为可褒奈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因其可褒而褒之。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夫子感觉邾娄国国君应该得到褒奖呢?
传文本解:渐进也。
传文今解:因为夫子认为,鲁隐公是一个贤君,他当上鲁国国君以后一直致力于鲁国及周边国家的和平,这样的的贤君应当受到其他诸侯的尊重,推崇,从而跑过来向鲁隐公学习,和鲁隐公结盟,从而一心为了周朝的天下和平而努力。邾娄国国君就是这样的羡慕正义、正道、贤君的人,因此夫子认为应当对邾娄国国君进行褒奖。
公羊传第20问:眛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20问又是一个5岁小孩的问题了,问的是一个字的具体含义及用法。
传文本解:地期也。
传文今解:眛是鲁隐公和邾娄国国君举行盟会的地点。
公羊传第21问:克之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晋人纳接菑于邾娄,弗克纳。(文公十四年)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宣公八年)
或曰:"弑千乘之主而不克,舍此可乎?(定公八年)
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定十五年)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21问的仍是一个字的具体含义及用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直接从传文开始读,在不考虑更深入的大义微言的话,基本上就是在逐字逐词解释春秋经,这也是公羊传为什么能流传下来的原因,解释很及时,入手很容易。
按以《公羊传》解释《公羊传》的思路,我收集了春秋经、公羊传中除了人名之外的所有的“克”字,其中“弗克纳、不克葬、日中而克葬”都可以用“能”来代替,而穀梁传就是用“能”来解释“克”的。在公羊传文中“弑千乘之主而不克”和《论语》中“克己复礼”中克翻译为“胜”则更为贴切,而“郑伯克段于鄢”就取的是“胜”的意思,这句话的直译就是“夏五月,郑伯胜段于鄢”。虽然春秋经记载的是“胜”,但是实际行动上,则是“杀”即郑伯杀段于鄢。
传文本解:杀之也。
传文今解:克就是胜的意思,而实际的事实真像就是郑庄公杀死了他的亲弟弟公子段。
公羊传第22问:杀之则曷为谓之克?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第22问紧接第21问,既然历史事实是郑伯杀段于鄢,那么为什么夫子要记载为“郑伯克段于鄢”,直接写“郑伯杀段于鄢”不行吗?在儒学中“克”是一个非常大的词,代表一个很大的胜利,比如“武王克殷”、“克己复礼”等等,变杀为“克”人为的加重了这一个事件的分量,加重事件分量,扩大事件影响的目的是什么呢?
传文本解:大郑伯之恶也。
传文今解:用克字而不用杀字,目的就是想扩大这一件事情影响,彰显郑伯的恶行。
公羊传第23问:曷为大郑伯之恶?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大郑伯之恶也。
发问的解释:第23问继续追问上一事件,为什么要推崇、彰显郑伯的恶行呢?
传文本解: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
传文今解:母亲想立段为国君,自己却违反母亲的意思把弟弟杀掉,这样还不直接违背母亲的意思什么都不封给弟弟,以此来保全弟弟的生命。
公羊传第24问:段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曷为直称晋侯以杀?杀世子,母弟直称君者,甚之也。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肝卒。
春,卫侯之弟黑背率师侵郑。
天王杀其弟年夫。
发问的解释:第24问追问的是一个人的名称,在《竹书纪年》中这一事件为“郑庄公杀公子圣”,而在春秋中,段是公子却不称呼为“公子段”,是国君的“母弟”却也不称呼为“第段”,而直接用“段”字,这在后面的经文中是很少见的。这一问,是通读全经后产生的疑问。
传文本解:郑伯之弟也。
传文今解:段是郑国的公子,郑伯的亲弟弟。
公羊传第25问:何以不称弟?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曷为直称晋侯以杀?杀世子,母弟直称君者,甚之也。
天王杀其弟年夫。
发问的解释:身为国君,杀自己的亲弟弟和世子而直接用爵位来记录的,本身就是对这个国君的贬斥。在郑伯克段这一事件中,用了郑伯本身也是对郑伯的贬斥,但是其贬斥程度较“晋侯杀其世子申生”和“天王杀其弟年夫”要轻,因为公子段也有极大的过错,所以这里没有用“郑伯杀弟段于鄢”的方式。
传文本解:当国也。
传文今解:因为郑庄公弟弟公子段的目的是想当国君,也有一定实力,并非是束手被杀,所以不能用弟字,夫子对郑庄公的厌恶之情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公羊传第26问:其地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
天王杀其弟年夫。
春,齐人杀无知。
发问的解释:国君杀害世子,公子,大夫很多时候是不记载地点的,郑伯克段记载了地点,为什么?
传文本解:当国也。
传文今解:记载地点是因为公子段有一定的实力,并非是孤身一人。
公羊传第27问: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春,齐人杀无知。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本身就有以经解经,对于春秋经中貌似自相矛盾之处反复辩难,齐国“无知“也是当国,但是春秋记载“齐人杀无知”并没有记载地点,为什么?
传文本解: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传文今解:无知虽然当国,但是齐人杀无知的地点在齐国国内,所以春秋没有记载地点。同时即便在国境之外杀,只要这个人不当国,也不会记载地点。
公羊传第28问:宰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的第28条问答,问的依然是字意。从这条经文来说,秋字是不用解释的,七月也不用解释,天王在通读全经的基础上也是不用解释的,使字也不用解释。那么需要解释的就是这个“宰”字。
传文本解:官也。
传文今解:宰是一个周朝的官职,这次周天子派这个官职的人出使。
公羊传第29问:咺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的第29条问答,继续向下解释 “咺”字。
传文本解:名也。
传文今解:咺是这位使者的名。
公羊传第30问:曷为以官氏?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的第30条问答,解释的是为什么在使者的名字前面加上官职。
传文本解:宰士也。
传文今解:因为这个使者的身份是士,所以夫子在记录的时候加上了官职。
公羊传第31问:惠公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发问的解释:春秋经中从鲁隐公一直到鲁哀公,没有鲁惠公,所以才问。
传文本解:隐之考也。
传文今解:鲁惠公是鲁隐公去世的父亲。
公羊传第32问:仲子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发问的解释:继续问下一个字的意思。
传文本解:桓之母也。
传文今解:仲子是鲁桓公的母亲。
公羊传第33问:何以不称夫人?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发问的解释:把仲子放在惠公之后,可见仲子的地位也很高,这个人难道是鲁惠公的夫子?既然是夫人为什么没有谥号?莫非不是夫人?
传文本解:桓未君也。
传文今解:仲子不是鲁惠公的夫人,而是鲁桓公的母亲。
公羊传第34问:赗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发问的解释:继续逐字解释。
传文本解: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车马曰赗,货财曰赙,衣被曰襚。
传文今解:办丧事的时候需要赗。
公羊传第35问: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赗之?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桓未君也。丧事有赗。
发问的解释:鲁桓公不是鲁国国君,只是一个公子,为什么天子会给鲁桓公的母亲送赗。
传文本解: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
传文今解:鲁隐公不想当国君,所以把鲁桓公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天子诸侯。
公羊传第36问:然则何言尔?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
发问的解释:夫子为什么要这样记录这一件事情呢?
传文本解:成公意也。
传文今解:这是为了成全鲁隐公的心意。
公羊传第37问:其言来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文五年春,“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要用来这个字呢?
传文本解:不及事也。
传文今解:天子送的赗,没有赶上丧事。
公羊传第38问:其言惠公仲子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文九年“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要惠公仲子连起来呢。
传文本解:兼之,兼之非礼也。
传文今解:因为使者一个人带来了两个人的赗。
公羊传第39问:何以不言及仲子?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僖十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穀”。
发问的解释:既然是两个人为什么不用“惠公及仲子”的字样?
传文本解:仲子微也。
传文今解:因为仲子的身份不是夫子,身份较夫人低微,所以不能惠公及仲子的字样。
28~39解释的是同一条经,即1.1.4“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一条经16个字,连发14问,逐字追问解释,传的解经,就是这样的一个程序。
公羊传第40问:孰及之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发问的解释:及的用法,前面有解释。不过这里的及却没有主人,让人理解不透。
传文本解:内之微者也。
传文今解:因为和宋人盟的这个鲁国人的身份是士,所以就省略不写了姓名了。
公羊传第41问:祭伯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冬,齐庆封来奔。
发问的解释:祭伯是谁?什么身份?
传文本解:天子之大夫也。
传文今解: 祭伯是周天子的大夫。
公羊传第42问:何以不称使?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天子之大夫也。“天王使凡伯来聘”
发问的解释:既然是天子的大夫,那么为什么用使者来称呼他。
传文本解:奔也。
传文今解:因为他不是受天子的使命以后来鲁国的,他是自己偷偷的跑来鲁国的。
公羊传第43问:奔则曷为不言奔?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奔也。
发问的解释:祭伯事实上是“奔”,为什么不用“奔”字。
传文本解: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传文今解:王者拥有天下,其臣子走到那里都是属于国内。
公羊传第44问:何以不日?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公子益师卒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不记载这一位大夫去世的日子。
传文本解: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传文今解:因为这一位大夫距离夫子的时代很远了。对于不同时代的人夫子对他们的感情不同。
(隐公元年终)
公羊传第45问:入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
发问的解释:入,这个地方是这个字第一次出现,其意思大家还都不明白,所以要解释一番。
传文本解:得而不居也。
传文今解:入,就是得到了,但是没有长期占有、居住的意思。
公羊传第46问:无骇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无骇帅师入极。
发问的解释:在春秋里出现的人,一般和姓、氏、名、字、官等等有关系。这里的无骇是名,当时的职位大概是司空,他们家族的赐氏是“展”,无骇就是中国姓展的人的祖先。
传文本解:展无骇也。
传文今解:无骇就是指鲁国的司空展无骇。
公羊传第47问:何以不氏?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公子益师卒中的益师氏公子;据公子遂帅师入杞,氏公子也。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不称呼他的氏?
传文本解:贬。
传文今解:这是因为要贬低展无骇。
公羊传第48问:曷为贬?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贬。
发问的解释:上面说不称呼展无骇的姓氏是要贬低他,那么为什么要贬低他呢?
传文本解:疾始灭也。
传文今解:这是因为夫子痛恨灭他人之国,对于第一个灭他人之国的人更是非常痛恨。
公羊传第49问:始灭昉于此乎?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疾始灭也。
发问的解释:灭他人之国,从这一次开始的吗?
传文本解:前此矣。
传文今解:不是。在更早的事件就有灭国的事情发生了。
公羊传第50问:前此则曷为始乎此?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前此矣。
发问的解释:既然在很久以前就有灭国的事情了,那么为什么说夫子痛恨第一个灭国的人呢。
传文本解:托始焉尔。
传文今解:这是假设这是第一次灭他人之国的事件。
公羊传第51问:曷为托始焉尔?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托始焉尔。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要假设这是第一次灭国事件呢。
传文本解:《春秋》之始也。
传文今解:因为这是春秋开始之后的第一次灭国,夫子对这一事件非常厌恶。
公羊传第52问:此灭也,其言入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疾始灭也。
发问的解释:前面说的是灭国,既然是灭国为什么要写成入,因为我们知道入是得到而不占有的意思啊。
传文本解:内大恶,讳也。
传文今解:夫子生在鲁国,所以对鲁国的国君,大夫非常尊重。即便是对已经去世很多年的国君大夫也很尊重,所以大肆宣扬他们做的一些错事,所以遇到这样的事情后,就要使用一种特殊的笔法让大家知道。
公羊传第53问:纪履緰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九月,纪履緰来逆女。
发问的解释:纪履緰这三个字以前没有出现过,所以就针对这三个字发问。从这一个发问,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公羊传》易学性,学习者本身并不需要太高文化修养,只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就可以了。
传文本解:纪大夫也。
传文今解:纪履緰是纪国的一个大夫。
公羊传第54问:何以不称使?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九月,纪履緰来逆女。冬十有二月,祭伯来(隐公元年)。冬,齐庆封来奔(襄二十八年)。
发问的解释:其他国家的大夫来到鲁国,若不是逃亡,那一般都是接受了国君的命令而来,鲁国的国史也只记载类似的大事。如果是接受了国君的命令,那这个大夫就是“使者”,就需要用“使”字。不过很奇怪的是,虽然纪履緰是使者,在这一条里却没有使用“使”字。那么是不是纪履緰偷偷的来的呢?就像祭伯来那样?这个自然不是!为什么?这就是涉及到春秋公羊传对于婚礼的理解,自然我们会认为这是夫子的理解,并亲口所传。至于到底是不是亲口所传,那就看这一条义法是否高明。
传文本解:婚礼不称主人。
传文今解:不称呼纪履緰为使者的原因是因为作为婚礼的当事人,是不能自己派使者来迎接新娘子的。你问为什么?婚姻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纪履緰到了鲁国见到鲁隐公是不能说“我们的国君让我来接新娘子”这样的话的。
公羊传第55问:然则曷称?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婚礼不称主人。
发问的解释:纪履緰到了鲁国见到鲁隐公不说自己是国君指使自己来的,那么他应该怎么说?如何和鲁国的国君、大夫打交道?
传文本解:称诸父兄师友。
传文今解:纪履緰到了鲁国不能说自己是受纪国国君的指使,只能说自己是受了鲁国国君的叔叔、伯伯、师傅、兄长的委托来接新娘子的。
公羊传第56问: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则其称主人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发问的解释:公羊传的第56问是一个传文之间的责难,只有读了后面的传文以后才能提出这个问题来。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上面我们刚讲了,一个国家的国君是不能自己派使者去求婚、去接新娘子的。而在春秋中《春秋•成公八年》的经文中有“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那么这个应该怎么解释?
传文本解:辞穷也。
传文今解:《春秋•成公八年》 之所以说“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是因为公孙寿来了之后见到鲁侯没有话说。为什么会没有话说?下面会解释。
公羊传第57问:辞穷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辞穷也。
发问的解释:上面说辞穷也,就是公孙寿到了鲁国见到鲁侯以后不知道怎么说话,没有办法张口。为什么不能张口呢?后面解释了说宋公的母亲已经去世了。问题是宋公的母亲去世和这个婚礼有什么关系?按照国家礼制,一个国家的国君一般是不会有活着的父亲的,因为只要父亲活着,肯定轮不到自己当国君啊。旧的国君去世,新的国君即位,那么这个新国君的婚礼靠谁来办?自然是这个国君的母亲了。国君的母亲操心办自己孩子的婚礼,可是为什么在春秋的经文没有这样的言辞呢?这个问题下面会继续追问,解释。
传文本解:无母也。
传文今解:因为宋公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公羊传第58问:然则纪有母乎?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无母也。
发问的解释:《春秋•成公八年》 之所以说“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是因为宋公的母亲已经去世了,那么纪国国君的母亲是否还健在。
传文本解:曰有。
传文今解:有啊。纪国国君的母亲还健在。
公羊传第59问:有则何以不称母?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曰有。
发问的解释:纪国国君的母亲还健在,那么纪国国君的婚礼肯定是纪国国君的母亲一手操办的。那么纪履緰到了鲁国见到鲁隐公是不是会说我们国母让我来为我们的国君迎娶新娘子呢?这个自然也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因为纪国国君母亲的命令在鲁国那里是行不通的,没有人听。那么应该怎么办?应该是这样,纪国国君的母亲命令纪国的叔叔伯伯们为纪国国君谋取一个新娘子,然后纪国国君的叔叔伯伯就派大夫纪履緰去鲁国办这个事情。是不是感觉有点绕。这里的大义有女子不干朝政,婚礼要父母之命等等。当然,还有下面的不亲迎。
传文本解:母不通也。
传文今解:国君母亲的命令在他国诸侯那里是行不通的。
公羊传第60问: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伯姬归于宋(成九年春)
发问的解释:鲁国之外的诸侯来鲁国迎娶新娘子,一般是不写谁谁来逆的。只是说某姬归于某国就可以了。为什么这里要记载这么详细?
传文本解:讥。
传文今解:记载这么详细是存有讥讽的意思。
公羊传第61问:何讥尔?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讥。
发问的解释:记载这么详细是存有讥讽的意思,那么夫子在这里要讥讽什么呢?
传文本解:讥始不亲迎也。
传文今解:讥讽纪国的国君不亲自来迎接新娘子。后面还有相应解释,婚礼前面的事情是派大夫来办理的,最后迎接新娘子的事情是要自己亲自去办理的。一个和自己共同生活一辈子的人,一个和自己同甘苦侍奉宗庙的人,自己不去迎接,太没有诚意了。
公羊传第62问:始不亲迎昉于此乎?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讥始不亲迎也。
发问的解释:不亲自迎接新娘子是从这里开始的吗?咋这么巧呢?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吗?
传文本解:前此矣。
传文今解:前面也有不亲自迎接新娘子的。
公羊传第63问:前此则曷为始乎此?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前此矣。
发问的解释:前面也有不亲自迎接新娘子的,为什么不讥讽前面的人,非要摁住纪国国君不放呢?
传文本解:托始焉尔。
传文今解:这里只是打个比方,假设纪国国君是第一个不亲迎的人而已。
公羊传第64问:曷为托始焉尔。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托始焉尔。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要假设纪国国君是第一个不亲自迎接新娘子的人呢?为什么?为什么?
传文本解:《春秋》之始也。
传文今解:因此这是《春秋》的开始,是夫子开始讲故事的开始,是夫子开始整理天下大义的开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纪国国君遇到了只能自认倒霉。
公羊传第65问:女曷为或称女,或称妇,或称夫人?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公子结媵陈人之妇(庄十九年)
发问的解释:在春秋的经文,同样是迎接国家的夫人,为什么有时候称“女人”,有时候称呼“妇人”,有时候又称呼“夫人”。
传文本解: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
传文今解:新娘子在其故国,称“女”,在迎亲的路上称“妇”,到了丈夫的国家称“夫人”,这都是规定。
公羊传第66问:伯姬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发问的解释:伯姬是谁?以前没有见过啊?
传文本解:内女也。
传文今解:伯姬是我们先君的女儿,是鲁隐公的姐妹。
公羊传第67问:其言归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伯姬归于纪。
发问的解释:后面我们会对这个归字的用法详细解释。夫子离开鲁国想回去的说归,那么鲁隐公的姐妹出嫁到其他国家,为什么要用归字?
传文本解:妇人谓嫁曰归。
传文今解:女人出嫁就相当于回家,就要用归字。女人小时候以父母的家为家,出嫁后就以丈夫的家为家。鲁隐公的姐妹出嫁到纪国就要以纪国的利益为重,当纪国利益和鲁国利益冲突的时候,伯姬只能选择纪国的利益,因为伯姬是纪国的夫人,也就是小君,仅次于国君。
公羊传第68问:纪子伯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
发问的解释:纪子伯是春秋中新出现的词语,所以谨慎起见,弟子要问一下,这个“纪子伯”是什么人,是纪国的国君呢,还是纪国的大夫。如果是国君,应该写纪侯,如果是纪国的大夫,那么这个大夫不应排在莒子的前面。
传文本解:无闻焉尔。
传文今解: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我的师父也没有说,也许他也不知道吧。
公羊传第69问:夫人子氏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发问的解释:春秋经文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这个名词叫“夫人子氏”,这个夫子子氏是指谁呢?
传文本解:隐公之母也。
传文今解:这个夫人子氏是鲁隐公的母亲,也就是说鲁隐公的母亲在这一天去世了。
公羊传第70问:何以不书葬?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辛巳,葬定姒。(定十五年九月)
发问的解释:如果说夫人子氏是鲁隐公的母亲,那么就是鲁国的夫人。鲁国的夫人去世,应该要记载下葬的日子啊。比如鲁定公的母亲不就记载了下葬的日子了吗?为什么只记载鲁隐公母亲去世的日子,没有记载鲁隐公母亲下葬的日子?
传文本解:成公意也。
传文今解:鲁国的史书中本来是记载了鲁隐公母亲下葬的日子的,但是夫子在修春秋的时候没有进行记载,鲁隐公母亲下葬的日子,是因为夫子想成全鲁隐公的心意。
公羊传第71问:何成乎公之意?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成公意也。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要成全鲁隐公的心意?
传文本解:子将不终为君,故母亦不终为夫人也。
传文今解:鲁隐公本来并不打算长期当君主,而鲁隐公的母亲最后也不会长时间的占据夫人之位的。
鲁隐公三年
公羊传第72问:何以书?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发问的解释:鲁隐公三年二月里的某一天发生了日食,夫子修的春秋经里做了记载。我们知道夫子所修之春秋是比较简略的版本,相当于鲁国国史的摘抄简评版,那么在夫子摘抄的时候,为什么不辞辛苦的要把日食之类的事情摘抄下来呢?
传文本解:记异也。
传文今解:因为这一事件非常奇怪,一般不会见到。夫子不明白这一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所以对其进行了记录。
公羊传第73问: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庄十八年“三月,日有食之”。
发问的解释:同样是记录日食,夫子所修的春秋在记录时有时候记录日食发生日期,有时候不记录日食发生的日期,这里面有什么具体的说法吗?在记录日食的时候,有时候记录为朔日,有时候不说明是朔日,这又是为什么?
传文本解: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
传文今解:日食必定发生在初一,因此日食可以帮助当时的史官修订历法。春秋时期,天子微弱,不能正常的颁定礼法,因此鲁国的历法经常有错误,于是就有在月末或初二日发生日食的情况。如果日食发生在初一,春秋一般记录为某月某日朔,如果说是在历法的月末或初二发生日食,春秋就会采用变文来记录。
公羊传第74问:何以不书葬?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三月庚戌,天王崩。庄三年“五月,葬桓王”,
发问的解释:对于鲁国的大夫及列国的诸侯,春秋一般都是记录其去世的日子和下葬的日子。那么为什么《春秋》只记录天王的去世的日子,而不记录天王下葬的日子?
传文本解: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诸侯记卒记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
传文今解:当天子在某月某日去世后,天子下葬的日子就是定死的。不用改变,也不能改变。因此夫子就没有对其进行记录。
公羊传第75问:曷为或言崩或言薨?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三月庚戌,天王崩。
发问的解释:记载某一个人去世,春秋有崩、薨、卒三种说法,那么什么人什么情况下用崩、什么人什么情况下用薨、什么人什么情况下用卒,这个的确是一个问题。
传文本解: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传文今解:周天子去世用崩字,诸侯去世用薨字,大夫去世用卒,士去世记载一般称呼为不禄。
公羊传第76问:尹氏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
发问的解释:春秋之中,去世而以卒字称呼的多为它国诸侯、鲁国大夫。如果是它国的诸侯当以爵卒,如果是鲁国的大夫,当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人物。而尹氏既没有说爵位,也不是大家熟悉的鲁国大夫,所以弟子就要发问,这个尹氏是谁?
传文本解:天子之大夫也。
传文今解:尹氏呢,是周天子的大夫。
公羊传第77问:其称尹氏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桓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定四年的“刘卷卒”
发问的解释:天子的大夫,有时候记载其官位,比如桓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有时候记名,比如定四年的“刘卷卒”。那么这里只记载为尹氏卒是个什么情况,毕竟尹氏是有N多人的。
传文本解:贬。
传文今解:称呼他为尹氏是要贬低他,让大家看到他的不足,并引以为戒。
公羊传第78问:曷为贬?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贬。
发问的解释:前面说不称呼尹氏的官位,也不称呼他的名,笼统的说个尹氏卒,是贬低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要贬低他,得给个理由啊?
传文本解:讥世卿,世卿非礼也。
传文今解: 因为尹氏世代是周天子的卿,而世卿是不合于礼的。
公羊传第79问: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
发问的解释:鲁国之外的大夫去世,夫子在修春秋的时候一般是不会摘录的,那么这里为什么要把尹氏卒去世的时间摘录到春秋中去呢?
传文本解:天王崩,诸侯之主也。
传文今解:因为周天子去世的时候,尹氏负责接待天下诸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公羊传第80问:武氏子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武氏子来求赙。
发问的解释:武氏子也是一个新名词,弟子不知道武氏子的含义所以要发问。
传文本解:天子之大夫也。
传文今解:武氏子这个人是周天子的大夫。
公羊传第81问:其称武氏子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武氏子来求赙。
发问的解释:武氏的儿子,应该也可以称呼为武氏。既然是天子的大夫,自然也可以称呼其官位或者字。那么为什么这里要用“武氏子”这样的字眼呢。
传文本解:讥。
传文今解:夫子这样称呼是讥讽周天子及武氏。
公羊传第82问:何讥尔?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讥。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要讥讽周天子及武氏呢?
传文本解:父卒子未命也。
传文今解:按礼制规定父亲去世之后,儿子要服丧三年。这三年之内,除非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国家一般是不派遣服丧的大夫的,而儿子一般也不会四处乱跑的。
公羊传第83问:何以不称使?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武氏子来求赙
发问的解释:武氏的儿子来赙,这个赙应该是周天子朝廷所用,而不是武氏的儿子自己家用。那么既然是周天子派遣武氏的儿子来求赙,那为什么不用“使”字呢。
传文本解:当丧未君也。
传文今解:因为周朝这个时候是没有国君的。
公羊传第84问: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武氏子来求赙。
发问的解释:周天子派遣武氏子来求赙这一件事情,夫子在摘录春秋的时候为什么要把这一条摘录下来。
传文本解:讥。
传文今解:夫子摘录这一条的目的就是要讽刺周天子。
公羊传第85问:何讥尔?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何讥尔?
发问的解释:夫子想讥讽周天子什么地方?
传文本解: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
传文今解:天子的丧事所缺的东西是能向诸侯索求的,周文王在制定礼仪的时候,没有说过为了达到礼的要求,要向各个诸侯去求。只要自己的心到了,尽自己的力量去办理了,一场简朴的丧礼要胜过一场四处索求的奢华的丧礼。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公羊传第86问: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癸未,葬宋缪公。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列国诸侯的葬礼,有的记载日期,有的不记载日期?
传文本解: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过时而日,隐之也。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
传文今解:诸侯的葬礼,礼有规定。一般是去世的日子向后推5个月就是葬礼举行的日子。如果某一位诸侯葬礼举行的时候,还不到5个月,那么记载日期,就代表这个诸侯没有孝顺的儿子,虽然能按照礼制的规定举行适合的葬礼,但是不能按照礼制规定的日期举行葬礼,急急忙忙的就要早早的把自己的父亲下葬。如果某一位诸侯葬礼举行的时候,还不到5个月,而这个时候夫子没有记载日期,那么就说明这个诸侯的儿子太不孝了,不但急急忙忙的要把父亲下葬,并且连适合的丧礼也没有作,甚至有可能连悲痛的心情都没有,对父亲的丧礼非常怠慢。如果某一位诸侯葬礼举行的时候,已经过了5个月,而这个时候夫子又记载了日期,那么就说明夫子很欣赏这个诸侯,对这个诸侯很有感情,对诸侯的去世很悲痛。如果某一位诸侯葬礼举行的时候,已经过了5个月,而这个时候夫子并没有记载了日期,那么就说明这个诸侯的葬礼是很艰难的举行的,差点就举行不了了。如果一个诸侯正好是在规定的5个月后举行葬礼,夫子没有记载日期,这就是最正规的记载方法。如果一个诸侯正好是在规定的5个月后举行葬礼,夫子记载日期,这表示夫子对这个丧礼很感慨。因为这个丧礼的如期举行存在的一定的危险。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丧礼也是如此。
公羊传第87问:此当时何危尔?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
发问的解释:宋缪公的丧礼是在5个月后礼制规定的正式日期下葬的,那么为什么夫子认为宋缪公的丧礼如期举行是一种侥幸呢?
传文本解:宣公谓缪公曰:"以吾爱与夷则不若爱女。以为社稷宗庙主,则与夷不若女,盍终为君矣。"宣公死,缪公立,缪公逐其二子庄公冯与左师勃,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缪公曰:"先君之不尔逐可知矣,吾立乎此摄也,终致国乎与夷。"庄公冯弑与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传文今解:宋缪公立自己哥哥的儿子为君位继承人,并把自己的儿子赶了出去,这种做法是不合礼制的。如果宋缪公的儿子不孝,那么在宋缪公一死就可能回来争夺君位,一争夺君位,国家必将发生内乱,国家发生内乱,宋缪公的葬礼就有可能不能如期举行。所以君子处理事情,要依靠礼。礼是先圣选择的中正之路,所以夫子推崇国君居天下正位,行天下之中道。
(以下为隐公四年)
公羊传第88问:牟娄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
发问的解释:莒人伐杞取牟娄,那么牟娄是什么地方呢?
传文本解:杞之邑也。
传文今解:牟娄是杞国的一个小城邑。
公羊传第89问: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
发问的解释: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比较频繁,一个城邑今天属于齐国,明天属于晋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这些取小城邑的事情夫子也要详细抄录的话,那就会很繁琐,并且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此夫子,对于鲁国之外影响较大的战争只是记载入、灭,对于影响较小的战争就记载为侵、伐等。
传文本解:疾始取邑也。
传文今解:夫子对于其他诸侯取城邑是不记载,但是夫子对取城邑的事情是比较痛恨的,所以抄录隐公元年以来第一次取城邑的事件,以此来表示一种厌恶。
公羊传第90问:曷为以国氏?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发问的解释:州吁有许多身份比如卫国公子,卫国大夫等等,那么为什么不以他的公子或大夫身份来称呼他,而是以卫国的卫来称呼他?
传文本解:当国也。
传文今解:欲霸占整个卫国,因此称呼为卫州吁。
公羊传第91问:遇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发问的解释:遇在春秋中第一次,对这个字的含义弟子还不清楚,所以要问一下。
传文本解:不期也。一君出,一君要之也。
传文今解:遇,就是事先没有约定,在路上因别的事情偶尔遇到了。
公羊传第92问:翚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发问的解释:翚是谁?大家不知道,所以弟子要问?
传文本解:公子翚也。
传文今解:翚,就是鲁国的公子翚。
公羊传第93问:何以不称公子?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发问的解释:翚是鲁国的公子,因此一般应该称呼他为公子翚,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称呼他为“公子翚”呢。
传文本解:贬。
传文今解:不称呼他为“公子翚”就是要贬低他。
公羊传第94问:曷为贬?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贬。
发问的解释:为什么要贬低他,弟子不知道,所以有疑问。
传文本解:与弑公也。
传文今解:因此他后来参与了杀害鲁隐公的行动。
公羊传第95问:其与弑公奈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与弑公也。
发问的解释:公子翚杀害鲁隐公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弟子不知道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有疑问。
传文本解:公子翚谄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诸侯说子,盍终为君矣。"隐曰:"吾否,吾使修涂裘,吾将老焉。"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隐曰:'吾不反也。'"桓曰:"然则奈何?"曰:"请作难,弑隐公。"于钟巫之祭焉弑隐公也。
传文今解:公子翚想帮助鲁隐公杀掉鲁桓公,但是鲁隐公不同意,并表示自己最终要把国君的位置让给鲁桓公。公子翚害怕自己行为暴露,于是诬陷鲁隐公不退位,和鲁桓公密谋杀害了鲁隐公。
公羊传第96问:其称人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
发问的解释:一个人被杀,有主谋,有从犯,有受益者。春秋在论述时,大部分并不关心直接执行者是谁,一般强调主谋。比如彭生杀鲁桓公归罪于齐侯,邓扈乐弑闵公而归罪于庆父,赵穿弑其君夷獆而归罪于赵盾。此处的州吁被杀肯定有实际执行者,春秋不具体记载这个执行者,而用卫人来称呼,就是体现君不敌国这一原则。春秋中,大部分是君国一体,国君受到侮辱,就是国家受到侮辱。当国君和国家相背离的时候,就要以国为本,以国为重,君为轻。用国人来称呼,就是表达国君(或当权者)有罪当诛的意思。
传文本解:讨贼之辞也。
传文今解:称呼为卫人就是想表达这个杀是讨伐乱臣贼子的意思。
公羊传第97问: 晋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发问的解释:卫人讨伐乱臣贼子后,重新选定了国君。可惜的是卫人并没有选择按照礼法的第一继承人当国君,而是找了一个比较显明的成年人公子“晋”当国君。其实卫人的这种做法有问题,如果君位第一继承人长大后想夺权,想杀掉公子晋怎么办?就类似鲁桓公和鲁隐公这样。
传文本解:公子晋也。
传文今解:卫人立的晋就是指公子晋。
公羊传第98问:立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发问的解释:立是一个新词,一个国家的国君即位,就直接书即位就可以了,不用说立。用“立”字就表明这个人不当立为国君,不是君位的第一继承人。
传文本解:立者不宜立也。
传文今解:立就是说公子晋本不应当被立为国君。
公羊传第99问:其称人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发问的解释:前面解释说卫人杀州吁于濮是表示卫国人大部分都想杀州吁,那么这里的卫人立晋就代表卫国人大部分都想拥立公子晋为国君。
传文本解:众立之之辞也。
传文今解:称呼卫人,就表示并不是公子晋自己想当国君,而是大家想让他当,他不得不当的意思。
公羊传第100问:然则孰立之?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发问的解释:就和杀州吁必须有带头者,执行者一样。立公子晋为国君也有带头的,也有附和的。那么卫国立公子晋这件事是谁其带头作用啊,谁是带头大哥啊?
传文本解:石碏立之。
传文今解:立公子晋的带头大哥就是卫国大夫石碏
公羊传第101问:石碏立之,则其称人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石碏立之
发问的解释:既然带头大哥是石碏,那么为什么不照实说是石碏立的公子晋,而要隐去石碏的名字,说是卫人立晋呢?
传文本解:众之所欲立也。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
传文今解:虽然带头的是石碏,但是立公子晋这一件事情确实鲁国众大夫及国人的心愿,并不是石碏的私心。当然了,虽然卫国的人都想立公子晋,但立公子晋这一件事情的确是非礼的。没有按照礼制的要求去作,存在一定的后患,所以说春秋记载为卫人立晋,而不是晋即位。
公羊传第102问:何以书?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春,公观鱼于棠。
发问的解释:鲁隐公在棠这个地方看了一会鱼,类似这种事情如果都要记载,那就是鲁隐公的起居流水账了。我们知道春秋是夫子选定的安排弟子抄录的,那么这种事情抄录下来有什么意义呢?弟子不明白,所以会有疑问,这种看鱼的小事为什么要抄呢(即何以书)?
传文本解: 讥。
传文今解:记载这一件事情的目的是为了讥讽鲁隐公。
公羊传第103问:何讥尔?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讥。
发问的解释:鲁隐公公务繁忙之余,搞点娱乐活动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夫子在这里要讥讽鲁隐公。
传文本解:远也。
传文今解:之所以要讥讽鲁隐公,是因为鲁隐公这一次娱乐活动有点离谱,去的地方太远了。按现在来看,棠即现在的鱼台县距离曲阜大约有110公里左右。
公羊传第104问:公曷为远而观鱼?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远也。
发问的解释:鲁隐公想看鱼,鲁国旁边就有。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看鱼?
传文本解:登来之也。百金之鱼公张之。
传文今解:那是因为棠这个地方的鱼比较容易捕获,并且这里的鱼非常大。鲁隐公到这里来,并不是像周文王一样看看鱼培养一下情操,而是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捕大鱼玩来了。
公羊传第105问:登来之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登来之也。
发问的解释:春秋公羊传长期在齐国流传,为了解释方便,在流传过程中加入了许多齐国的方言,俗语。因此这些齐国方言、俗语需要解释一下具体的含义。
传文本解:美大之之辞也。
传文今解:登来就是很大很贵重的意思,在这里就是鱼很大,获得的利益很丰厚。
公羊传第106问:棠者何?
发问的经、传文根据:
春,公观鱼于棠。
发问的解释:棠是个那里,是个什么地方?
传文本解:济上之邑也。
传文今解:济水边上的一个小城邑。
后记
经学就是经学,经学推崇“专门”之学,所谓“治一经得一经之益”。我学习公羊学十年了,一直注意让公羊学化我,而不是我化公羊,努力的守注、疏、经义。如果说未来真的有一个“经学新时代”的话,我走过的路,说不定还会有人走。而从《公羊传》本身来说,“王道大行于天下”的希望那可是满满的啊。
(连载完毕)
责任编辑:梁金瑞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