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路江作者简介:傅路江,字道源,河北行唐人,当代私塾教育先行者,河北明德学堂创办人,行唐县明德幼儿园董事长,曲阜国际儒者联谊会理事,河北省儒教研究会理事,行唐县传统文化协会副会长,执业中医师,傅氏中医诊所负责人,当代新儒医课程——“道源医道”创始人,荣获2013年度石家庄市“知名乡村中医”荣誉称号。 |
中医师承教育再思考
作者:傅路江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八月十八日己酉
耶稣2015年9月30日
讲述:傅路江
整理:道源堂义工组
这是我昨天晚上临时加的课程,叫做“中医师承教育再思考”,因为我们这个班马上就要结业了,结业之后怎么规划,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
前两天我发了一个信息,想恢复师承,和有缘分的学员确立一种师徒名份,有了这个名份后再进一步学习。发出去之后有几个学员有了回应。通过这几个人的回应,我感觉到现在的人距离传统社会太久远了,对传统的概念模糊不清。所以这节课有必要对中医师承做一个澄清、做一个梳理。尤其是给大家传输一个信息,我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模式。明确以后,大家就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讲这个中医师承教育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篇最近网上特别流行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金字塔的创建者绝对不是奴隶,而是一群自由劳动者。在我们以前的历史教科书上,都会说是由30万奴隶经过了几十年的劳动,在奴隶主残暴的驱使下建造了金字塔。可是在400年前瑞士的一个钟表匠,通过自己的考察推翻了这个说法。他说金字塔的创造者绝对不是奴隶而是自由劳动者。因为他有一个切身的体会。他是做钟表的,他做的钟表是全世界最好的。当他因事儿入狱以后,在监狱依然让他做钟表,但是像原来那样高级的钟表他一个都没做出来。当他刑满释放回到家以后又开始做钟表,他又能做出来跟原来一样最好的钟表。通过这个切身体会他认为: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的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想精确的磨磋制作一块钟表所需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
钟表匠是在监狱,一个被看管、被压制、被迫害的状态下,他的心情是对立的、愤恨的、对抗的,这样他就很难潜下心来做出那么精确度极高的钟表。由此他推断像金字塔那样计算精确,那样浩大、伟大的工程绝对不是奴隶所造出来的。写这篇文章的人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还原金字塔的建造真像,而是有更深远的目的。他由此想到了教育,金字塔的创造者绝不是奴隶,教育也只有在自由中产生!
他想到了中国的教育,现在中国教育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大家心里应该很清楚。昨天有一个20年教龄的中学老师写了一篇文章,他说中国的中学就是活生生的监狱,中国的中学生连监狱里的犯人都不如。监狱里的犯人,你可以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但你不可以限制他的思想自由。可是中国的中学教育不但要限制人的人身自由,还要限制思想自由。一个个活生生的热血青年都变成了考试的机器,这就是中国教育失败的根源所在。必须敞开心灵的毛孔直接和世界的肌肤接触,只有这样,灵魂才能得到极大自由。然后才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才能完成一个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创造力的迸发。所以金字塔必须是自由人建造的,也必须在自由中产生。真正的大师不会在恐惧和束缚中产生。如果不能真正给教育松绑,钱学森之问会永远问下去,最终成为天问!
他这个文章在讲金字塔的创造的时候引申到了教育。今天我们由教育又引申到了中医。
说起中医教育,我想到了徐灵胎的一篇文章,叫《医非人人可学论》。我在一开始宣传家庭中医的时候,曾经批判性的讲解过《医非人人可学论》,说在古代是医非人人可学,在现代医必人人可学。其实这样讲并不矛盾,而是站在不同层面看问题的结果。从家庭中医入门知识来讲,医必人人可学,像推拿按摩、偏方验方、药膳食疗等等,人人都可以学的。但是真正的要到高级阶段,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升堂入室的阶段,就真的不是人人可学了。
学好中医需要有哪些条件呢?我们看一看徐灵胎的论述,他说:“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上来就破口大骂,“习此业以为食计尔”。他说这些人只不过是混饭吃而已。 “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学医是泄天地之密的事,是夺造化之权的事。它能救人之死,它的理论是精妙入神,不是特别聪明敏哲的人是不能学的。
第二:“黄帝、神农、越人、仲景之书,文词古奥,搜罗广远,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伤寒论》、《黄帝内经》,连书都看不懂,你怎么学?第三:“凡病之情,传变在于顷刻,真伪一时难辨,一或执滞,生死立判,非虚怀灵变之人不可学也。”这说明,脑子特别实在,特别固执,思维不灵活的人也不能学。第四:“病名以千计,病症以万计,脏腑经络,内服外治,方药之书,数年不能竟其说,非勤读善记之人不可学也。”一共四条,首先没有悟性的,不是特别聪敏的不能学。第二非渊博通达之人不能学,脑子太死的不能学,但是太活的也不行。你太灵活了没有一个笨功夫也不行。又说了“自《内经》以后,支分派别,人自为师,不无偏驳。更有怪僻之论,鄙俚之说,纷陈错立,淆惑百端,一或误信,终身不返,非精鉴确识之人不可学也。”没有特别高的鉴别能力也不能学。“故为此道者,必具过人之资,通人之识,又能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更得师之传授,方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他说学医之人要具有“过人之资”,又有”通人之识”,“又能屏弃俗事”,把身边的应酬都放下,专心数年,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明师的传授,然后才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
可是现代的人呢?“若今之学医者,与前数端,事事相反。以通儒毕世不能工之事,乃以全无文理之人,欲顷刻而能之。”这是说现代的人,没读过几本书,既不聪明又不肯实干,还有那么多的吃喝玩乐的应酬,还没有得到明师的传授,可以说事事相反。怪不得“宜道之所以日丧,而枉死者遍天下也。”被医生冤枉死的人、被医生治死的人遍地都是,实在太多了。这是在三百年前,徐灵胎在那样一个时代说的这个话。放到300年后的今天,是过犹不及,这种情况是愈演愈烈。所以我们总结了: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非虚怀灵变之人不可学也、非勤读善记之人不可学也、非精鉴确识之人不可学也。这么多条件验证了400年前瑞士的那个钟表匠的一句话:“金字塔只能是自由人创造的”。
其实我们的徐灵胎大师,比那个钟表匠要高很多层次呢。钟表匠说你把我放到监狱里面,让我做一个高级钟表我做不出来,因为我的心不自由,我的心是对抗的、愤怒的。你把我放出来,我自由了,我就能做出这么精巧的仪器来。学中医要比做一个钟表更要高深啊!夺天地造化之密啊,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而且是和生命打交道,生死立判,人命关天,它比作一个钟表意义要大得多。所以它要求的人的心灵的自由度,也要比那个钟表匠要高不知道多少倍。可见高明的中医确实不是人人可学的,它是有条件的。
“医者,小道也、精义也、重任也、贱工也”。这是我经常说给大家的话,感触很深。首先说医是小道,真正古代有大本事的人都去修齐治平,都去治理国家了,入仕途了,谁会当一个医生呢?近代的鲁迅、郭沫若和孙中山就是这样的。本来他们是学医的,后来一看国家乱成这个样子,觉得学医不如救国,就当官了,当总统了,当大文豪去了。医生这个职业,真正有本事的人不肯干,所以是小道。但它的学问又很精深,因为是人命关天,上面徐灵胎的说了,要有那么多的知识做铺垫,所以又说“医者,精义也”。但它又是个重任,因为再大的官,即便是贵为皇帝,富可敌国的人,一旦有了病也要靠医生来救治,所以说它的责任又是很重大的。但是这个职业又是个贱工,呼之即来,挥手即去,他只不过是一个服务性质的职业而已,他没有什么地位。
这就出现了一个这样尴尬的局面。“道小,则有志之士有所不屑为;义精,则无识之徒有所不能窥也”。因为道小所以有志向的人,有大本事的人不肯干。因为它义精,所以那些特别笨的人,那些没有学识的人连门都进不去,这就是他的矛盾所在。还有一对矛盾就是重任和贱工。“任重,则托之者必得伟人;工贱,则业之者必无奇士”。因为他责任重大,你想把生命托付给的这个人,一定是一个特别具有生命高格局的人,技术特别高,人格也特别高,必须是这样的人,才能把我的生命托付给他。但是它又是一个很低贱的职业,这个职业在过去的三教九流中属于中九流,以前地位很低,现在的地位也不高。所以徐灵胎说它是“贱工也”。“工贱,则业之者必无奇士”。意思就是说真正把医生当一个职业来干的人没有大才。“所以势出于相违,而道因之易坠也”。就是因为这样一个矛盾的关系,所以医生这个职业一直以来很尴尬。是个好汉子不干,赖汉子还干不了的职业。这是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里面说的,它道尽了医生的艰辛和酸楚。
中医学为什么从神农黄帝一直到现在逐步在没落?一直在走下坡路?就是因为医生的心态一代不如一代。中医“源自伏羲,流于神农,注于黄帝”。在三代以前,圣和王是合而为一的。伏羲、神农、黄帝既是圣人又是君王。他们贵为天子,同时他还是医学大家。那么大家想一想他们的心态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是不是钟表匠所说的那种最自由、最开放、最轻松的心态?到了张仲景时代,道已经开始往下移,移到了贵族,移到了王公大臣身上。张仲景当时任长沙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官员,所以说当时的医道在贵族,在王公大臣。到孙思邈时,孙思邈是一介布衣,医道的地位更是下降到了百姓当中。虽说孙思邈是一介布衣,但皇帝对他很尊重,隋炀帝时唐太宗时都把他请到皇宫里面享受高级待遇,相当于现在得全国劳动模范登上天安门一样,最终成就了一代药王。
到了宋代以后,中医就一落千丈,江河日下了。宋代后是“落第书生滥厕医伦”。就是说那些没有及第的儒生,凑合着到当时的医疗机构去混口饭吃。大批的落地儒生进入到医学的圈子,真正的医学大人才没有了。这是中医没落的开端,从此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民国时代,它就成了一个被诽谤、被贬低、被辱骂的一个行业。民国政府差点把中医给灭掉,它被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当做一个愚昧的、非法的、落后的行业来驱逐。这时候医生的心态已经到了低谷,直到了毛泽东时代,才稍微有所改观。毛主席对中医药是有功的,他说“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深入挖掘,加以提高”。在他的倡导下有了对中医行业的一个保护,但也仅仅是把中医限定在了一个工匠的技术层面而已,整体的生命格局并没有改观。
现在我们进入了商业时代、法制时代和网络时代了。现在强调依法治国,只不过是搬用一套西方的医学法制体系,利用管理西医西药的模式来管理中医。1994年《执业医师法》的出台之后,一夜之间全国几万名民间中医成为不受法律保护的非法行医者,这就让中医真正沦落为囚犯的心态,处于时刻面临被抓的恐惧之中,这就是那个钟表匠所说的奴隶心态。不管你医术有多高明,只要你因为行医被人控告,就会面临1-3年的牢狱之灾。在这样的心态下,中医就要彻底完蛋了。它连一个自由人的心态都没有了,更别说徐灵胎所说的那一系列条件了,更是望尘莫及,根本一条都达不到。所以说,现代中医没落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医生在心理上彻底沦为奴隶了。
除了在国家法制层面,让中医从业者沦为囚犯心态之外。还有一种被奴役、被胁迫、被扭曲的凶手就是金钱,就是商业。试问那些所谓合法的医生又怎么样呢?全国几万民间中医被戴上非法行医的帽子而不能翻身,还有几十万的在籍在册中医师也没有好到那里去。他们被金钱所胁迫,被商业所驱使,他们满脑子是金钱,满脑子是上级院长给他们定的经济指标。所以,他们也同样是奴隶的心态,只不过是被金钱奴役而已!
被法律管制也好,被金钱诱惑也好,统统都是奴隶。所以金字塔绝对不是奴隶建造的,真正的中医也绝对不是奴隶能够复兴的。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下,中医实际上已经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想办法,中医真的要从我们这一代灭掉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六十年代的人,我们脑子里,我们以前的生活经历,还有一点点乡村的信息。但我们的下一代,再到下一代,完全就是乡村社会彻底消亡,乡村社会彻底崩溃,完全进入现代化的社区社会了。进入社区社会以后,真的就是麦苗和韭菜也分不清了,花生到底是树上结的还是地里长的也不知道了。更何况中医中药来自大自然的这种科学,就彻底消亡了。那么中医就只能成为一种文献,只能成为一种古董,成为一种历史了,真正的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所以中医有可能会灭亡,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我们一个平民百姓能做什么呢?我们就尽力而为,凭着我们的良心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我们现在要搞中医教育,要推广家庭中医,也是在力图能挽救一点是一点。这么一个伟大的民族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让他消失掉,我们实在是于心不忍!更何况,中医呵护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中医功劳是第一。就是因为有中医的呵护,我们这个民族才没有像其它民族那样有灭项之灾,它对我们这个民族是有功的。她对我们有功 ,我们就要感恩,要感恩我们就要救她。像孔子所说的,“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如何挽救中医?如何由现代“奴隶”变成自由人呢?我认为首先要恢复师承。
古代的师承教育不同于现代的商业培训。现代的所有教育都已经沦落为商业培训了。何为商业培训呢?就是一种商业买卖的关系。你交1000元学费,我要给你价值1000元的课程。我们彼此都在算计,都在考量,看看自己是不是吃了亏。课程结束后,谁也不欠谁的,立马两清。可以继续做朋友,也可以互不相识。这就不是一种自由人的心态,而是一种变相的“奴隶”心态,被金钱奴役的心态。
传统的师承不是这样,一旦确立了师生关系,就是一生的关系。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不单单是对你要学习的技术负责,还要对你的为人做事负责。徒弟在师父家里的地位和儿女同等。比如师父师母去世了,徒弟是要披麻戴孝的,戴孝的规格仅次于长子。师父的教学是没有学期限制的,是终身教学。课程也没有限制,是要倾其所学,全部传授的。徒弟同样也是终身学习。徒弟是要孝敬师父的,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但这一切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自然形成的。没有任何的勉强意思。
从去年开始,我在石家庄搞了一年的家庭中医的宣传推广活动,今年又半年过去了。这一年多来,听我课的学员累计达到上千人次。但坚持到今天的只有17人。这些人让我很感动,能够在这样浮躁的社会环境下陪伴我半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让我感动了。六个月的时间对于学中医来说真的是太少了,对吧?我们学中医一般都是“医不过三世,不服其药”。三辈子才能造就一个大医,一代名医。而且每一代人都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学习。陆游说过,“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凭人笑作书癫”。学中医是最苦的,整天看书,抄书。我曾自发的抄经,抄《黄帝内经》抄了几十本,抄了三遍,后来抄《伤寒论》就不计其数了。所以学中医是需要吃功夫吃时间的。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够陪伴我走过六个月的这十七个人,足以让我感动。感动之余,我就有了一个设想,就是想和他们确立一种师徒的名分,真正成为入室的弟子。从此以后,所有的我的课程,弟子全部是免费的。真正的古代那种师徒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纯自然的,没有任何功利和商业性质的自然关系。这种自然关系之下,老师是不收学费的。过去没有收学费这一说,所谓“束脩”,可能大家有误解,说孔子还收学费呢,收十条腊肉,“束脩”就是十条腊肉。这里我跟大家解释一下,这十条腊肉,后来就有人说,三千弟子,就是三万条,他建一个很大的冷库也放不下,不可理解。其实这十条腊肉不是学费的意思,是放在祠堂里面祭祀先祖的供品。他说你要跟我学,要举行拜师礼。拜师礼有一项就是去你家祠堂里面焚香、祈祷。告知你的列祖列宗,你要拜我为师了,这个礼仪是很重的。这个礼仪,不单是你自己要重视,你的父母要重视,你们家故去的列祖列宗也要告诉他们,你拜我为师,这样才能确立师承关系。
所以,束脩真正意义在于礼,而不是货币。
在于让你重视咱们的关系,而不是说拿这个当学费了。那个时候就有钱了,为什么他不交钱,他要交腊肉呢?意思就是,腊肉是用来祭祀的,祭祀之后,再拿来给师父分享,那就等于把师父抬高到和祖先几乎相等的地位。
真正的传统师徒关系是很自然很温馨的,甚至有贫穷的弟子是需要师父来照顾的。现在则完全变成了一种商业培训了,这就是韩愈所说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所以我特别想回到古代那种纯自然的学术氛围之下,招收一批弟子,亲密无间,切磋琢磨,其乐融融。为什么我会有这样一种情怀呢?我可以用陆游的《书愤》来做回答: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四十多岁将近五十。他说“镜中衰鬓已先斑”。你看我的头发也已经斑白了,男人四十五岁以后头发变白很正常。在古代,四十五岁已经进入中老年了。他建功立业,意气风发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这时候他对前途很失望,情绪很低落,所以才写出了这首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他有满腔壮志,但壮志难酬,人很郁闷。我现在心情和他相似的地方就在于,二三十岁的时候也是满怀壮志,走遍天下,带着我的孩子游学全国。当时想开拓出一条中国教育的新道路,拿我的孩子做实验。因为我看到中国教育有不足的地方,所以想打开一个局面。但就像诗里说的“早岁那知世事艰”,这个世事太艰难了。所以没能实现。
如今我年近五十,两鬓斑白,我还能做些什么事呢?要做,就做些我喜欢做的事情吧。就像那个钟表匠所说的,做一个真正的自由人好了。我喜欢中医,我们家又是家传,而且中医真的特别好,我就想把它传下来,让更多人进入中医的圣殿,享受中医带给人的幸福。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可能大家还有这样一个疑问,拜师之后到底怎么教?怎么学?当地人好说,外地人怎么办?这种思维方式还是停留在现代的商业培训阶段,要问有没有课程规划?有没有课程表?老师怎么督促?学员怎么交作业?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是否得到老师了的东西?……其实真正的拜师以后,就是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所谓因材施教也好,探讨式学习也好,都是一个意思。老师就是一口大钟,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老师指定大的方向,然后学生去学习。但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很正,很大的愿力。有主动的强大的动力去学习。能够自己钻进去,遇到困难实在过不去的时候才问老师,老师做出指点,这叫四两拨千斤。
真正传统的教学还可以用朱熹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涵、育、熏、陶,俟其自化”。就像烧制陶器,腌渍咸菜一样,让你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起变化。黄子夏同学可能有体会,自从我们认识到现在,一年多了,你的中医思维有了很大提升。但你并不能明确意识到是在那一节课上,抄了那几个方子之后,一下子有了变化。而是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环境下,我们整天在一起接触,读书,抄经,讨论病人。我们甚至聊很多和中医无关的事情,但是慢慢在无形当中你的思维方式就变了,这才是真正的高层次的教育。
《学记》上还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需切磋,相交益也”。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团队,组成一个群体,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师承班。在这里面的人都是拜过师的,这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
我也会给大家做一些指导性的课程规划。比方说这段时间我们就学《医学三字经》。诵读,抄经可以同时进行。抄完《医学三字经》之后,你把照片传到网上,咱们大家互相监督,看谁没有交作业,没交作业我们就督促他。抄完《医学三字经》就抄《药性赋》、《汤头歌诀》、再抄《濒湖脉学》。抄完了四小经典,我们就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其他的歌赋、歌诀,好的东西多的是。我们就是这样不求任何的回报,也没有任何功利的前提下,自发的,按照自己的乐趣去学就可以了。你抄着抄着就有感觉了,陆游说:“口诵手抄那计年”嘛。真的像玩一样的去学,没有课程表,没有人给你去规划,没有人给你惩罚,也没有人给你奖励,完全自觉的这种学习。
今天说了很多,就想表达一个愿望,希望在一种自由的心态下传承中医大道。
最后用一首诗来和大家共勉:
江河有源树有根,百工皆赖师道存。
自从清季西风渐,神州再无华夏魂。
官民皆商道义毁,上下争利家国危。
燕赵布衣心好古,铁肩传道立清音。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首届“辟雍论坛”举行
【下一篇】中国各地古典礼乐祭孔子诞辰2566周年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