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秋】改革的正当性来自公众参与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5-03-04 18:13:44
标签:
姚中秋

作者简介:姚中秋,笔名秋风,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陕西人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重新发现儒家》《国史纲目》《儒家宪政主义传统》《嵌入文明:中国自由主义之省思》《为儒家鼓与呼》《论语大义浅说》《尧舜之道:中国文明的诞生》《孝经大义》等,译有《哈耶克传》等,主持编译《奥地利学派译丛》等。

 

改革的正当性来自公众参与

作者:姚中秋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 FT中文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正月十四日己卯

           耶稣2015年3月4日

 

 

 

3月2日,天则所发布一份特别报告:《天则转型建议》。在这份一百多页的报告中,以天则所学者为主的各方面专家,就国有企业改革、破除行政垄断、破除石油行业垄断、金融体制改革、商会与行业协会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经济适用房制度改革、小城镇发展政策、教育体制改革、公用事业改革等11个改革热点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变革建议。这些改革均以天则所多年来的深入研究为依托,总方向是保障私人产权,推动自由竞争,增进社会自治。

 

毋庸讳言,天则所选择在两会之前发布这份报告,确实希望自己的政策建议能传入参加两会的各界精英耳中、眼前,进入改革方案设计中。简而言之,天则所希望以自己的理念影响改革进程。这本来就是天则所的使命,也是每一个智库的责任。同样,这是每个具有公共精神的国民的责任。

 

也是权利。改革、转型的原动力本来就在国民:身处不同位置的这个、那个国民切身感受到,这样、那样的法律、政策以及官员的施政方式,不能最有效率地帮助自己追求幸福,甚至于国民的人身、财产、表达等上天赋予之最基本自由,随意遭到侵害。大家希望改变这种状态。政治人物之明智、杰出也就表现为,看到、听到民众的呼声、心声,并采取措施改变民众不满意的制度,敲打漠视民意的官员。这就是改革、转型。

 

如此说来,改革是公事,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公共之事,公众之事。因此,改革必须坚持一个基本政治原则:《尚书·胤征》所说的“咸与维新”。让所有人参与改革事业,让公众来审议、讨论改革议题、改革方案,根据公众的感受,调整改革议程。如果围绕改革的决策只限定在小圈子中,以密室政治的方式展开,那改革的正当性就是成问题的。

 

当然,改革毕竟还是由在权力顶端的政治家主导的,那么,怎么做,改革才是正当的、且能够成功?让我们来重温圣人智慧。

 

《周易》“革”卦专门讨论制度变革之道。其《卦辞》曰:“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孚者,信也。伟大的改革必须以信为本,改革之成功与否取决于民众是否信,信任改革者,信赖改革措施。如此,才能“元亨”。元亨者,大亨也;亨者,通也。“元亨”者,大通也。《系辞下》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方案若得到民众信任,即可做到“革而当”,从而收到“通”之效果,也即清除妨碍大道运行之障碍,让社会运转进入到较为顺畅的状态。

 

《卦辞》接着说,“利贞,悔亡”,贞者,正也;利贞者,利于正也。改革应当循乎正道,这是最为有利的,对民众、对改革政治家都有利。循正道改革,也就可以做到没有悔疚,政治家和民众都没有。改革如果不当,则改革政治家必然有悔,改革可能让社会陷入混乱。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当”?各爻有深入细致的讨论,这里只说说九四爻:“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改革已经启动,由此,各个文化、社会、政治群体被唤醒,推动变革的力量与反向的力量都开始采取行动:那些与既有制度关系较为密切的群体认为,自己的权力和利益遭到损害,因而反对变革。另一些群体自认为是不合理制度之受害者,则倾向于全盘而深度的变革,最好让自己成为主宰者。政局由静而动,各群体都提出自己的诉求、意见。

 

此时,改革政治家陷入两难困境:征,即征进,也即,不管反对者的意见,激进地推动变革。如此征进,可能招致凶祸,因为既得利益者强烈反弹,整个社会也可能出现狂热激进气氛。社会严重撕裂,改革丧失其精神、社会条件。

 

但此时,改革政治家若退而守固,变革将半途而废。而人心已动,各群体已具政治意识,甚至已形成某种对立意识。若不能通过变革令各方各得其所,则政治、社会必将陷于失控状态。同时,社会对变革主导者失望乃至绝望,则变革主导者之权威迅速流失,陷于“厉”也即高度危险状态。

 

怎么办?唯一的出路是启动公共辩论程序,发现并且循乎宋儒常说的“公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变革。爻辞所说的“革言”者,就是关于各方变革的言论,各方对于改革的权利与利益主张。而“革言”通常可分为三:支持变革之言,反对变革之言,以及中间派之言。面对变革,社会不同群体之态度不外乎这三者。

 

本爻清楚指出,面对这三种意见,明智的改革政治家不可偏信一面之词,而偏信一方之言,是变革者易犯的错误,尤其是激进变革者,自以为真理在握,容易一意孤行。爻辞要求变革主导者兼听三种意见,合三为一。健全的变革是共同体之事,而不是某个群体之事。因此,变革方案须吸纳各群体的各种意见,对其予以综合、平衡。为此,首先需要变革者从伦理上和政治上承认,各种意见都具有合理性。改革政治家尤其需要注意倾向声音并不响亮的中间派的意见。

 

尽可能节制激情,平衡地对待各种意见,就是政治之公,公则正,正则能为人信服,也即“孚”。只有平衡地对待各群体之权利、权力、利益、并且设计出平稳再分配计划的变革方案,才有可能得到共同体全体成员之普遍认可,而成为社会之共识。不可能每个群体的全部诉求都得到满足,但至少每个群体的诉求都被认真考虑过,被部分地接受。“革言三就”是改革正当、恰如其分、因而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让人们自由地说话,天不仅不会塌下来,反而可以如《彖辞》所说“应人”,因而“顺天”。

 

孔子曰“君子畏圣人之言”,关于改革的圣人之言就是三条:咸与维新,革言三就,顺天应人。据此可以提出关于改革的三条前提性原则:第一,改革的政治应当是开放的;第二,改革应当在社会和解的宽松气氛中进行;第三,改革首先应当表现是公众、尤其是具有公共精神和政治能力的人士参与政治之渠道的持续拓展,这应当是改革初期的基本任务。只要这样,改革才能不断为自己创造支持力量,才可自我维系,自我得“正”,从而通往改革的目标——“通”,制度通畅,官民相通,体制内外相通,上下相通等。

 

责任编辑:姚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