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秋作者简介:姚中秋,笔名秋风,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陕西人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重新发现儒家》《国史纲目》《儒家宪政主义传统》《嵌入文明:中国自由主义之省思》《为儒家鼓与呼》《论语大义浅说》《尧舜之道:中国文明的诞生》《孝经大义》等,译有《哈耶克传》等,主持编译《奥地利学派译丛》等。 |
“我要重新书写中国历史”
晶报记者 焦守林
来源:2012年10月9日
“我有一个梦想:重新书写中国历史。”10月6日下午,著名学者姚中秋(笔名“秋风”)做客后院读书会第104期活动,与现场读者分享了他书写新作《华夏治理秩序史》的初衷以及自己独特的写历史方式。
今年2月,秋风出版了他的史学新作——《华夏治理秩序史》(第一、二卷),其与众不同的书写方式引起了很多议论。“史料运用上,我完全没有现代的史料,这把现代历史学家都得罪了。”秋风说,自己对中国的历史叙事是不满的,觉得问题很严重。在他看来,现在历史研究有不少是放弃了文化责任、文明责任的,缺乏一个基本的认识,他希望能弥补这种缺憾。他因此想写一本书,提供一个较为准确而不被扭曲的历史叙事。
写一本求道之书
“这不是纯粹的史书,是一本求道之书。要讲述的不仅仅是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背后恒久的治理之道,我甚至有把它写成一本政治哲学的书的想法。”上周六的后院读书会上,秋风带着自己的历史新作《华夏治理秩序史》(第一、二卷)来到深圳,分享了他写作该书的构想,以及自己的历史观。该书今年2月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秋风的《华夏治理秩序史》目前已出版两卷,第一卷,《天下》,以尚书为依据,叙述尧舜禹等圣王创制立法,初创天下的历程。第二卷,《封建》,以周代为典范、围绕着君臣关系,深入周代经典封建制度内部,依据古典经、史,重构封建制的治理架构及其运作机理之图景。澄清封建制,对于准确认知华夏治理之道和华夏历史,完整地把握中国文明之深层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
读书会上,秋风毫不掩饰对钱穆先生的崇敬。而《华夏治理秩序史》正是秉承梁启超、钱穆等先生的治学传统,即经由对中国古典经史之研究,纠校五四以来的中国政治史观,重述五千年中国政治史,对中华传统政治理念进行个性化的深度思索,以此揭开华夏治理秩序的面纱,理解真正的中国治理之道。此书不是一部纯粹的历史著作,作者试图通过重新阅读传统经籍、史籍,激活传统中国的各种思想资源,从而成为当下中国人思考治理之道的有效工具。
“无意于写作一部自命客观的、科学的历史著述,也不会纠缠于对历史细节的还原、描述,而将思考焦点集中于考查华夏治理秩序史上几次立宪时期立宪者们的观念、行动,解析他们所构造的制度之渊源和内在机理,以把握彼时之治理架构及其所形成的秩序。由此,本书将展开一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任务:寻找、揭明华夏—中国的治理之道。 ”在书的序言中,秋风如是说。
不被扭曲的历史叙事
“《华夏治理秩序史》前两卷只是一个开头,至少要写五卷。但这样的大部头读者读起来可能有些吃力,所以我打算先写一个简明版。然后再写后三卷。”秋风说,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重新书写中国历史。
“自己读书时就是读的历史,我对中国的历史叙事是不满的,觉得问题很严重,这都是受一些不好的历史观塑造的,因此想写一本书,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而不被扭曲的历史叙事。” 秋风讲述了自己书写《华夏治理秩序史》的初衷。秋风说,他希望建立一个“先例主义的历史观”。先例即法律上的判例,“天不变,道亦不变”。而现代历史观强调不断变化,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道,只有时间。这样的历史观容易导致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现在历史研究放弃了文化责任、文明责任,缺乏一个基本的认知,我希望能弥补这种缺憾。”谈到自己的历史叙事方式,秋风说,重新书写中国历史,希望能重建中国文明的历史框架,探究华夏文明的治理之道。中国文明是持续性的,必须要探究其中的中国之道,从而来理解中国的恒常性是什么。
既然是重新书写历史,那么秋风书写的历史有什么特征呢?秋风说,自己的历史书写是采用通史的写法,从尧舜时代写到现在,通华夏治理之道,写道变化的先例,通过不同的人来承载,去探究中国人内心的道。这里说的通史不同于一般的那种物理意义上的通史,而是说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通史。“历史从尧舜写起,是有很大争议的。”秋风说,但他认为那时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文明,尽管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政治或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写作华夏治理秩序史时,在材料上用了纯中国的材料(“五经”的内容),其他的都没有用,在研究方法上用的都是国际上主流的、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哈耶克等的理论。”秋风说,他完全没有现代的史料,把现代历史学家都得罪了,不过这本书也不是写给史学界看的。主要是想用中国说明中国,“因为现在的中国历史在研究或语言等方面,都西方化了,”秋风说,他这样写,是想站在中国看中国,深入中国文明的内部来书写中国历史。
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秋风着意于发掘中国历史中儒家所代表的向上的传统。在他自己看来,这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只不过过去曾因为诸种意识形态和激情的遮蔽,而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对于秋风书写的中国历史,著名学者梁治平评价说,秋风所谓华夏治理之道,“不但是中国的,独特的,同时也具有与其他文明共通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根据秋风对治理秩序的界定,我们很容易发现,世界上所有文明都要处理类似的问题,因此具有共同经验,可以展开有意义的理性对话。”梁治平评价说,实际上,这部探讨华夏治理之道的大著,里面虽然看不到一句洋文,却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借助于不同的概念话语展开。他觉得这是非常有益的尝试。而且,发掘中国文明的普遍性价值,对于纠正过去一百年来以中国为特殊,以西方为普遍的认识和看法,也有重要意义。
“姚中秋(秋风)先生学史出身,入世弘道,则于经济政治无不博览,厚积而发,乃出大作,以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宪政理想为志,诚可贵也。”对秋风书写《华夏治理秩序史》,著名学者秦晖评价道,夫今人有学西而以刺孔成名者,有号儒而以颂秦进身者,不知真儒崇周仇秦,其来久矣。近世引西学以排秦制,立宪政以扬仁义,乃其本旨,岂刀笔吏“胡服骑射”之所谓事功可比哉!是大作虽有可商,而其志可嘉,其识可钦也。人未必皆崇基督,而路德维新耶教之功,所被不止耶徒。人未必皆宗孔门,而中秋先生重彰真儒之作,所泽亦不止儒林也。”评价极高,可见秦晖先生对秋风新作寄予厚望。
个人简介
秋风,本名姚中秋,著名独立学者,北京修远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现居北京。主要从事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译介和研究工作。曾译介、研究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普通法宪政主义,目前致力于研究儒家义理与中国治理秩序之历史。著有《立宪的技艺》、《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以张君劢为中心)、《中国变革之道:当代中国的治理秩序及其变革方略》,《华夏治理秩序史》(一、二卷)。
【上一篇】【方朝晖】中国文化中的治道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