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华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论语》是最佳选择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3-05-03 21:32:36
标签:中国书院
杜华伟

作者简介:杜华伟,女,西元一九七五年生,甘肃庆阳人,中南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书院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有《涵养德性——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研究》。

原标题:学习书院德育要旨,做好大学思政教育——访兰州交通大学杜华伟老师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原载凤凰网国学

时间:西元2023年4月28日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发端于唐,繁盛于宋,并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最终消亡于晚清,但在千年发展历程中,书院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德育模式,无论是环境选择还是学规制定、无论是课堂讲学还是质疑辩难,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着生徒的思想和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纵观古代书院发展历史,它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很荣幸能就古代书院生徒德性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与杜老师探讨请教,具体访谈如下:


 

时间:2023年4月25日

地点:兰州交通大学校园 

访谈人:金宏利

被访谈人:杜华伟 

访谈人简介:金宏利,甘肃靖远人,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访谈人简介:杜华伟,哲学博士,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院学会理事,安溪凤山书院文化建设学术顾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编委,研究领域为书院文化与思想。

 


金宏利(以下简称金):杜老师,您好!我是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金宏利,首先感谢您接受这次访谈!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与书院文化研究者,您将《论语》引入思政课教学,传统文化碰撞马克思主义理论,听起来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今天想请您就古代书院生徒德性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杜华伟(以下简称杜):谢谢你的访谈。希望今天我们的探讨顺利,并且能够对你的论文撰写及其他老师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所启发和帮助。

 

金:关于古代书院对德性培育的重视,您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杜:德性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最终追求。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杨国荣先生在《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作为历史过程中的存在,人总是不断地追求自身多方面的完善,德性既表征着人性发展的状况,又在广义上制约着人的发展;既规定着精神发展方向,又影响着行为选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性在个体成长、人性化育和国家安治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代书院在继承儒家注重德性培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传道济民”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它将德性设定为书院基本规制的价值导向,严格约束生徒的一言一行,强调个体通过自省、慎独不断提升自我德性。

 

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政令来领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虽然暂时免于因犯罪而遭刑戮,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仪来教化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言行能归于纯正、合乎规范。所以,德性虽然不像法律那样具象有力,但是它对整个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德性是儒家文化教义之所指,儒家文化是古代书院立身之根本。我国古代书院在德性培育的基础上,以“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为教材,通过讲学论道、质疑辩难和宣教会讲等形式,对儒家文化精髓进行挖掘和阐释、传播与创新,向民众展示其深厚内涵与优良传统,以期培育出德行兼备的儒政之才。

 

金:古代书院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其独有的教育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现代的一种新兴教育学科,目的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青年。书院相较大学,有其共通和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地方,所以想请您就古代书院德性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杜:古代书院教育充分继承了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传统,始终把德育作为它的首要目标,以教生徒“明乎人伦”为其根本宗旨,无论是山长、教授的选聘,还是日常教学管理以及学规制度、书院环境建设,都是以德性培育为目标指归,并且在历代书院教育实践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塑造学生道德品质为主要目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归,国外曾提出过三种概念:一是社会适应理论。这种理论的基本思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使个体适应他所属一定社会团体的思想道德价值、信念和习俗。思想道德教育是使个体社会化的一种形式。二是人格自律理论。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对道德生活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批判思考能力。思想道德行为是理性选择和决断的结果,或者说是运用智慧进行审慎思考的产物。个体做出的道德选择和决断,既可能与他们所属的社会或社会团体的思想道德模式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三是德性教育理论。他们的基本观点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人的德性,而德性是人性、动机和行为的综合。德性教育理论是在社会适应理论和人格自律理论基础上的延展提升,它在正确思考和正确行为两个概念之外,又加入了一个动机概念,使道德教育理论更加接近道德教育现实。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德性培育较古代书院德性培育有其相通性,具有引申发展的意蕴。通过多年思政教学工作和书院研究工作,我发现古代书院德育与当前大学思政课育人目标具有一致性,即都是培养塑造学生的个体品德,这对我将《论语》引入思政课提供了很大启发。

 

金:请您详细谈谈将《论语》引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做法。

 

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理念,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论语》作为我国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可以说是最能培养个人文化底蕴的经典。

 

什么是爱国,在我看来,即是爱其千年文化底蕴。选择将《论语》引入思政课,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大学思政课课时有限,《论语》的易接受度和所蕴含的丰富哲理是我选择的原因之一。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等,课程任务量相对较大,且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种具有较强学理性与抽象性的课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语》融入其中,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而且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与语言习惯,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理论和原理。简单举例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导论部分有这样一段话:“广大青年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入《论语·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学生们耳熟能详,但通常只是单纯将学习理解为“掌握知识”,其实孔子更多强调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成为君子”,这里的“习”也不仅仅指复习,而是强调“践行”,并且更注重“道德践行”,这与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任务和教材中所强调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在价值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通过《论语》开篇中的这句话,既让学生重温了经典,理解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又进一步明白了青年人的志向与使命。

 

其二,便是《论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旨的共通之处。《论语》通篇都在讲“仁”。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究竟何为“仁”人,即有德性的君子。这里的“君子”强调的就是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人,这正与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不谋而合,即社会群体或教育者通过宣讲、教育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知识和价值理念,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并将其充分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社会新型人才,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社会主义成员,同时也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伟大共产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论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形式,而且继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价值观念中寻求价值自省、价值规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青年。所以,无论是古代书院品德培育还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终目标都是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君子,都是对个体思想价值观的塑造。

 

其三,《论语》作为一本通识性书目,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且文中许多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都深刻影响着古人和今人。兰州交通大学是一所偏工科类高校,理工科学生普遍对文字的敏感度不是很高,这就对思政课教师的语言表达和理论阐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论语》无疑是最佳选择。将《论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能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而且《论语》所折射出来的古人智慧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等这样的词句,对当今社会个人的品德培育具有丰富的借鉴启示意义。

 

柳诒徵先生曾这样评价孔子:“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钱穆先生曾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杨朝明先生也对《论语》有过这样的赞誉:“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大树,这棵大树的主干就是儒家文化,大树的根部则是孔子,以及包括孔子在内的先哲们。大树树干之所以粗壮,就是因为大树的根扎得深扎得牢。”树的存活需要靠根部去汲取营养,《论语》就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成参天大树的无尽源泉。《论语》不仅浸润着一代代中国人,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品格,而且还滋养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底色,它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品味!

 

金:您在《论语》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希望预期取得哪些成果?

 

杜: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为人处事之道、治学修身之理,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完全契合的。首先,要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成长于信息时代的00后,各类自媒体、融媒体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快捷多元的信息获取途径,而文化虚无、及时享乐、躺平佛系等负面文化观也随之渗透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对青年人的成长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对待中国文化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才能有效抵御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和侵袭。其次,要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通过《论语》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贴合学生语言体系,让他们在阅读经典文献、撰写研究论文、汇报个人想法的一系列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深刻体会到自己作为学习主人的乐趣,从而打破以往“满堂灌、只管听”“考前背、考后忘”的枯燥学习局面。最后,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还必须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目前高校尤其理工科高校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相对缺乏,而学生课外主动涉猎传统文化的动机又不是那么强烈,这就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使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深层次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重温中华经典的同时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主持的重点教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就是希望将多年来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总结,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使每一位上过我课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同时也希望对其他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予以启发和帮助。  


 

金:您认为古代书院德性培育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哪些启示?

 

杜:虽然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在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与生活方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儒家传统伦理在当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现代转化价值。原因有三:第一,儒家伦理不仅是中华民族道德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传统纽带。第二,儒家伦理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精神,也是现代中国社会最具意义的道德文化资源。第三,“文化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表明,在没有一种新的有价值的道德体系建立之前,作为社会内在精神的儒家伦理传统仍然发挥着持久的影响作用。

 

作为儒家文化的主要传承基地,古代书院通过教育引导、环境浸润、榜样感染以及制度约束,使社会普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具体化、生活化、生动化和形象化,将道德教育寓于日常人伦生活之中,加深了生徒对道德规范的理性体认、情感认同和意志坚持。其中,书院德育的本质就是社会普遍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的过程,也是个体道德内化的过程。如何才能真正将道德内化于生徒内心,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守仁就曾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指出,道德教育要真正进入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开其知觉”;二是“调理其性情”;三是“发其意志”;四是“导之习礼”。

 

据此,古代书院在生徒品德培育过程中,可以从道德心理学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出发,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生徒要全面学习道德理论知识。孔子曾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他认为学习是个人自查自省,改过迁善和完善德性的有力保证,如果没有正确完备的道德知识做基础,良好品德的养成只能是一句空话。在书院品德育人过程中,完备正确的道德知识是个体增强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志最终依规于社会道德规范形式的前提基础与学识保障,知识只有在德性引导下才能成为对人类有益的力量,只有服务于至善的目标,才能促进人的成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其次便是通过广泛游历来丰富生徒的道德情感。获取科学完整的道德知识固然重要,但真实切身的道德体验与正面积极的道德情感对于品德养成同样有着强大的催化与激发作用,对个体品德践履能够产生重要的调节、支持和推动作用,使个体在美的享受中自觉遵循道德规范。“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娴静的山水环境能够使生徒抛却世俗杂念,接受来自大自然的身心净化,专注于自身品德的提升。

 

再次是通过平等的质疑辩难来充实生徒的道德知识,提高德性修养。师生间的质疑辩难是古代书院教育的基本“日课”之一,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学习情况,围绕学习中存在的困惑或有争议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与辩驳,教师充分借助互动方式帮助生徒消除学习的困惑与修身的懈怠。吕祖谦在《乾道五年规约》中写道“凡有所疑,传置册记录。同志异时相会,各出所习及所疑,互相商榷,仍手书名与册后”。这说明书院特别注重培养生徒的问题意识,并希望通过求教老师及同学最终解决问题,从而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内涵。

 

最后是要强化体现德性的个体实践。重视个体的躬行实践一直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传统,孔子在实际教学中就曾明确强调躬行的重要性,“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君子以说得多而做得少为耻辱。他反对坐而论道式的空谈,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修养。他还常常教导自己的学生“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鼓励学生要不间断地躬行实践,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不能放弃依德行事。

 

作为一名书院研究者和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感到责任重大。于我而言,将经典引入思政课,这既是对书院教育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持续进步的期许,也是对社会主义接班人培育的有力实践。当然,我们传承书院文化精神,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而是有所选择地植根那些积极有益的内容。我们深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像深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在一次又一次批评指正中取得进步。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金:谢谢杜老师接受访谈,祝愿您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大成就,希望您进一步传承好书院精神,继续将书院精神贯穿于思政教学中,推动大学思政课更上一层楼!

 

杜:谢谢你的祝福。我将继续探索如何将书院育人方法更好融入大学思政课教学,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青年,同时也会继续坚持将经典引入思政课,专注于自己科研、教学,坚持我所热爱的。同时也希望你能坚持《论语》诵读,将《论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坚持“学而实习之”“吾日三省吾身”“不迁怒不贰过”,在经典中修身养性、在践行中育己育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