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学达性天方最贵 ——东海客厅论仁本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1-11-11 21:02:56
标签:仁本、天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学达性天方最贵

——东海客厅论仁本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授权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月初七日癸亥

          耶稣2021年11月11日

 

天字多义,但作为本体的天,即昊天上帝、性与天道、形而上的天,有没有人格,只能有一个答案,不能时而没有,时而有。我的答案非常明确和绝对:没有。天无人格这一点,应该是儒佛道三家共识,佛学道学亦不立人格之天。佛教道教将人格赋予天道,那是一种宗教的本能和需要。

 

很多儒生学者,分不清楚宗教性和宗教化的本质区别,以为有宗教性就应该视为宗教或者宗教化。殊不知,宗教性只是儒性之一。儒家道大体全,兼备道德性、政治性、宗教性、科学性、哲学性等等。

 

将儒家狭隘为宗教,无异挂一漏万,执一废百。执一以废百,众功何由备。是惟圣人心,能通天下志。儒家宗教化,或能感召部分民众为信徒,然有违圣人之心,不足以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也。

 

在王道意义上,我不反对称儒家为宗教和儒教。王道政治,以儒治国,行禘祭之礼,宗性天而教,对广大国民进行文化教育、道德教养、思想教导和舆论引导,那是儒家政治化,与儒家宗教化和天道人格化无关。另外,如果部分儒生和民众相信天有人格,要搞宗教儒学,那是他们的自由。政府和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称儒家为儒学、仁学、儒教、礼教都没问题。就学术而言为儒学,以仁为本,可称仁学;就礼乐制度而言,可称礼教;就教育、教化或宗教性而言,都可称儒教。我个人喜用儒家一词,认为此词可以涵盖吾儒各个方面。

 

天地之性人为贵。天虽然没有人格,但无碍于人类以最伟大的人格象征之,将最美好的人格赋予之,把天道想象、形容、赞美为人格神。对于大生广生的天道,怎么想象、形容、赞美、崇拜都不为过。初民因此将天立为人格神,亦情理中事。我想,各国宗教就是对这种初民古俗的利用。

 

说万物自生,说神生万物,都没错,但必须在儒家语境中说。《易经·系辞上》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乾坤统一的天道太极,何其神妙乃尔,可不是任何人格神所能比拟。但这种大生广生是万物资之以始以生,说是万物自生,亦无不可。

 

礼文厅友言:“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看中华文明的演变,再也看商周绝地天通,就会发现商周之变的必然性,也会明白过去所讲的商周之变不是神本向人本的转化,是神本向仁本的转化。”

 

东海曰:在中国历史上,“神本向仁本的转化”分政治和文化两个领域完成,绝地天通和商周之变是政治领域的转化,拖泥带水不彻底。到了孔子,才在文化层面彻底完成“神本向仁本的转化”和仁学的建构,意味着天道去人格化和儒家去宗教化。

 

注意,仁本与人本毫无矛盾,范畴不同而已。仁本道统,落实到政治为民本,落实到人与神、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为人本。关此,东海《儒门狮子吼》之《三本论》专门阐论之。

 

儒家仁本主义与西方人本主义是两个文化体系,但不矛盾。因为仁本主义体系自带民本思想和人本思想。仁本文化体现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神之关系中,就是以人为本,仁本覆盖和统摄人本。仁本文化落实到政治领域,就是以民为本。仁本文化即中道文化,民本政治即王道政治,仁本覆盖和统摄民本。

 

儒家可以统摄西方人本哲学和自由政治,原因在此。挟天子可以令诸侯,挟天道可以取天下,将天下所有文明成果取为己用,亦让天下所有思想体系相形见绌。

 

政治以何为本,是判断其正邪善恶的基本标准。民本人本为正,其余皆邪。以君为本,君本主义也;以神为本,神本主义也;以国为本,国家主义也;民族为本,民族主义也;社会为本,虵蜖主义也,无非邪路恶政。

 

西方现在是神本主义宗教与人本主义政治并立。人本主义蔽于人而不知天,昧天。本于人本主义哲学的西方自由政治,如果没有正教辅助,缺乏道德约束,难免人欲泛滥。现在美西的诸多社会问题,就根源于自由主义左派的去耶教化倾向。

 

不过,西方宗教最正也有限,并非真正知天,又与人本主义难以自洽。故西方社会即使神本与人本并重,其好有限。唯有仁本主义下彻人道上彻天道,不是宗教胜于宗教,不是宗教而自带宗教性光芒,唯有仁本社会,才能好上加好永不封顶。

 

于野厅友言:“以仁本统摄人本之后,与天道就统一起来了,这体现了“万物皆备于我”。而单纯的人本,与“天”有隔,因此仍有宗教的空间或必要性,使人受辖于天。仁本主义有宗教性但完全不需要宗教化。”

 

以人为本,仁者爱人;以民为本,仁政爱民。这种仁爱特别雄厚真实,是因为植根于对人类本性平等的认知。或问:既然人人本性平等,为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性情智商参差不齐,黑族智商先天较低?

 

东海答:不同的人和民族,本性平等,禀性不等。禀性虽属习性,因是历代祖宗所遗,故亦具有先天性。黑族禀性较差,故智商较低。因为本性平等,我们尊重所有民族包括黑族;因为禀性不等,不同民族不同因应。王道中国对于黑族,要善于引导而慎于引进。

 

一些人将仁本与人本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是不明儒家真理和性天真谛。曾经看到一句话:“为了看到光明的本相,自己必须成为光。”大好,可与邵雍的一句话相参。邵雍言:“至理之学,非至诚则不至。”不诚无物,不诚无学。不诚之学,不如无学。邵雍又言:“学不际天人,不足谓之学;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唯有至诚,才能学际天人而至于乐,至乐无所倚,学达性天方最贵。

 

圣王和外王学大师必有雄厚的内圣功夫,必能学达性天。荀子和董仲舒先生都被称为外王学大师,但荀子不明本性,名不副实,董先生则无愧。董先生言:“天,仁也,无穷极之仁也。”凭此一言,足以证明他明白性天真谛。东海补充曰:性,仁也,无穷极之仁也。性即天也。

 

天之仁也无穷极,或容易认同;性之仁无穷极,一般儒生学者就难以认同。他们以意识之管窥良知之天,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天无穷极,性有穷极,遂以为“性即天道论”是僭天。

 

他们想当然将自性等同于自己,将天性等同于习性,将良知心等同于意识心,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我”等同于孟子的肉体生命。殊不知,孟子肉体意识有限不影响其天性无限,因为无限,故万物皆备。

 

朝闻道夕死可,那是上士和智者,非中下之士所能。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庄子》中肩吾自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告诉他:“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尽管儒道两家对性天的认知有所不同,但两家亦有不少共识,道家亦尊易经,不至于将性与天道一分为二。在宇宙为天地之性,在人类为天命之性,一也。否定“性即天道”的儒生,不明性天真相,在形上方面逊于佛道远矣,何足以论道哉。

 

行文及时,忽闻梦老喝道:性天妙道,是多少先圣先贤历尽千霜万雪、受尽千磨万难证得之,多少豪杰为之舍生忘死、九死一生,却被你老婆口一口道尽,道给瞎眼盲心汉。简直将龙井来牛饮,将鹦鹉来下酒,将斯文当扫帚,将俏媚眼做给蠢驴木马瞅。罚你一辈子酒瘾戒不了,一颗童心永不老。说罢哈哈大笑而去,东海一惊而醒,哈哈哈

 

 

余东海集于邕城青秀山下独乐斋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