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09-16 18:47:14
标签:中国文化精神、儒家礼乐文明
彭林

作者简介:彭林,男,西元一九四九年生,江苏无锡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经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等。

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作者:彭林

来源:“屈子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八月初九日丙寅

          耶稣2021年9月15日

 

导言

 

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自从周公制礼作乐之后,礼便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礼的现代价值与意义何在?

 

2019年9月8日,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彭林教授莅临屈子书院讲坛,主讲《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剖析礼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探寻礼乐文明的现代价值与意义。讲座由凤凰网湖南全球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高达47.7万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湖南汨罗屈子书院院长朱汉民担任嘉宾主持。

 

【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彭林

 

尊敬的朱老师、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我深感荣幸,有机会来到魂牵梦萦的汨罗,因为我从小就敬仰屈原先生。在传承中国文化道统的知识分子中,有一种精神,我们称之为士大夫精神,屈原是那个时期士大夫精神的代表,他展现了中国士人高风亮节的品格,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资源。所以今天在这个地方讲课,对我而言有非常特别的意义。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为什么礼乐可以拿来治国,他背后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有哪些?今天我想就这样一个题目来跟大家交流,谈一些我的看法。

 

01中国文化之大旨在礼

 

这些年由于一些古装戏的影响,许多老百姓误认为传统礼就是磕头作揖、屈从奉迎、奴才有罪等,由此影响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所以课程的开端我引用钱穆先生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所言的一段话:

 

“梁任公以中国重礼治与西方重法治相对,此可谓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

 

梁任公(梁启超)看到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得到诸多知识分子的吹捧,甚至主张全盘西化。梁先生指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文明体系,各有优长,要互相尊重和学习。好比两棵树,这两棵树的树叶、树枝、树皮等各有不同,但是根本上的不同在哪里?梁先生认为中国注重礼治,用礼来治国;西方人重法,用法律来治国。说得简单点,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是礼,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法。

 

西方人看重法制,原因是他们认为人性是恶的,人一生下来就有犯罪作恶的欲望。亚当跟夏娃在伊甸园偷吃了禁果,上帝非常生气,将他们逐出伊甸园,上帝与亚当签订一份契约,他的子子孙孙生下来灵魂就是邪恶的,都有原罪。所以在西方人看来,原罪成了人性的本能,它依附在人的灵魂里,蛊惑人们去犯罪。人们每天向神求助忏悔,如果不能改好就由法来把你管住,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逻辑。中国文化与之相反,传统文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善的本性。蒙学《三字经》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是万物的灵长,儒家认为人的灵魂需要自己来管,而且要把他管好。拿什么来管?拿礼来管。“礼着,理也。”“礼着,理之不可易者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礼是社会共同遵守的法则,谁违背了礼的要求,就无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只要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一定是合理的。所以梁先生的这个说法可谓提纲挈领。

 

钱穆非常赞成梁先生所言,他说梁先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深得中国文化之大旨。梁先生是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懂文化学,才会把东西方文化精准的归结为这样两个层面。

 

钱穆先生大家都熟悉,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钱先生1949年去了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来种种原因书院无法办成书院,先生去了台湾。他到台湾后耶鲁大学有一位教授去拜访他,请他谈谈什么是中国文化。钱先生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处来看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钱穆的七房桥世界》)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礼”这个字在西方语言里没有对等的词,现在很多人把英文里面的仪式翻译成我们的礼,那不对,中国的礼不是这个意思。中国人讲“礼”好比西方人讲文化,西方人什么都说成文化,中国人的文化里面什么都是礼。我们的国家制度叫礼,制定一个好的国家制度叫制礼作乐,这个制度如果坏了,叫礼崩乐坏。大家读读《礼记》,此书共四十九篇,第一篇《曲礼》,讲的都是人跟人交往不可或缺的细小的礼节,比如吃饭不能乱坐、怎么称呼、怎么修身,所以钱先生说礼是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礼是全中国人民社会关系的准则。

 

中国重礼治与西方重法治这个说法,是不是梁启超跟钱穆两个人创造出来的呢?不是,这是中国读书人共同遵守的理念。曾国藩认为中国文化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礼”。礼拿什么修呢?修身以礼,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懂得尊重、懂得谦虚、懂得怎么样跟人和谐相处。作为领导者怎么去治理下面的人,作为下属如何把握自己的位置,都需要通过“礼”来权衡,所以曾国藩先生说离开了礼无所谓道德!什么叫道德?我们现在满大街贴着“讲道德、树新风”的标语,这弄不好就喊空了,道德一定是通过礼体现出来的,如把座位让给老人、踩到别人真诚道歉、公共场所保持环境卫生、不大声讲话等,生活中这些细微的礼反射出道德的魅力。我们现在有一个词叫抓手,抓手是什么?就是礼。

 

02走出“半人”时代

 

为了把这个话题说清楚,我稍微绕一下。清华大学有一位很有名的建筑师——梁思成。梁思成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一个说法叫“半人”时代,这个说法主要是批评现在大学制度的不合理。我们人类的制度与文明是一个整体,可是我们大学里面把它切得很碎,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所以培养出来的人都是“半人”。他当时就提倡通俗教育,要使人成为“全人”。我现在借用他这个概念来表达一个更大范围的看法。人类的发展是相当漫长的,一般来说,到现在大概有200万年的历史。考古学家跟古人类学家在东非肯尼亚发现了一件编号为1470的古人类的头骨,测出来距今200万年,从那时起人类缓慢地开始了他进化的步伐。到距离现在一万年左右,人类完成了进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即从类人猿到可以直立行走的人。

 

非洲南方森林的矮种到距今一万年前的人,都叫“半人”,那么能够直立行走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全人”吗?不可以。这里有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人有一颗心,或者说人有精神家园、有思想世界,这颗心与精神家园的进化速度比体质的进化要滞后,所以人能够直立行走还面临着一个新的进化的任务,那就是这颗心要从动物性中脱离出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穿得很体面,能够在高档餐厅就餐,可是一张嘴、一举手,就不像一个人的样子,那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完成进化。所以我们现在还是“半人”,我们外面像人,里面那颗心离一个真正的人还相差很远。我这个年龄的人都读过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毛主席说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这话说得多好。我们现在不纯粹,是因为这颗心不纯粹。我们前面这一步走了将近200万年,后面这一步我们不知还要走多少年才能变成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这个任务很艰巨。我们现在谈发展经济,发展建筑、发展农业、发展工业,这些都很重要,但是忘了一个最重要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这必然是人类社会重中之重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国人有一个很特殊的理念,就是要学习做人。你跟西方人讲,人活着要学习做人,西方人听了会很奇怪。中国人认为我们是从野蛮发展到文明的,所以孔子在那个时候看到天下大乱,有的人为了要做诸侯把自己的父亲杀了,把亲兄弟杀了,这是连畜生都做不出来的事,孔子很伤感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人不能跟禽兽为伍,要跟禽兽有所区别。如何划清界限?最核心的区别在哪里?有人说:“人是一种有语言能力的动物,人会说话。”但儒家不认同,《礼记•曲礼》说: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段文字指出:鹦鹉会说话,不离飞禽;大猩猩也会学人说话,还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它依然是禽兽。这些不是人跟禽兽区别的标志,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礼”。所以说:“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有智慧的圣人站出来,制定了礼,并以此教导民众,使人自知别于禽兽,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中国人不是靠神仙、皇帝治国,是靠道德、理性治国。古代圣贤很清楚国家能够长治久安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社会需要稳定的经济基础;二是民众要有健康的人文气象。在《周易·贲·彖》中概括的很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以“天文”与“人文”对举,指代物质与精神。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不可不注意节气的变化。敬授民时,年成丰稔,这是百姓安居的基础。现在光讲GDP是不够的,我前面说过我们社会发展的最核心的任务是人的发展。“人文”,指民众的精神面貌,“人文”同样需要随时观察,并通过诗、书、礼、乐的教化不断提升。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与精神的均衡进步。中华物质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形成南北两大农业文明区域:北方的粟作农业和南方的稻作农业。南北两大农业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融汇,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明。物质文明的严重匮乏会引发社会问题,而物质文明发达、精神文明缺失,同样会引发社会问题。賁卦彖传这段话,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得简明透彻。可见儒家很早就认识到,要使社会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注意提升民众的精神境界,并且用它来引领经济的发展。

 

现在有一个词叫观光,我在课堂上问学生们“什么是观光”,学生说观光就是游山玩水,看名胜古迹。这样的理解太过表面化了。观光这个词出自《周易》的观卦爻辞,原文是:“观国之光。”我们到了一个地方要观光,不仅仅要观山水,更主要是看人,看这一方水土如何滋养人们的文德之教,能让外宾感受到怎样的人文光彩。下次来到汨罗,一下车步入眼帘的人文气象不一样,感觉到了一个君子国,屈原的精神影响了2000年,人人都把屈原的高风亮节都装在心里,展现的气象不一样,这就是人文之光。观光的主旨在此。

 

中国走上礼乐兴邦之路是历史的选择。它肇端于周公制礼作乐。人是万物之灵,要按照礼节要求去生活。礼是什么?“礼也者,理也。”(《礼记·仲尼燕居》)礼的规定都符合道德理性,换言之,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就是礼。《礼记·乐记》更是强调:“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是不能替代的法则。《管子·牧民》篇讲道:“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粮仓里面的谷物已经满足,要学习礼仪规则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时候,要操守荣辱观,要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同步发展,现在我们过的富裕,但生活未必有品质,100多平米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乱扔东西的现象却随处可见。礼的规定,把自家收拾得干净整洁是好的,走出家门依然要守礼,体现了人的社会公德和家教。

 

03中华礼仪的四大特征

 

下面说说中华礼仪的几个特征。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临之际,我曾经到一些社区宣讲礼,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我提取了四个字来传播传统礼仪:“敬、净、静、雅。”大家把这四个字记在心里,与人交往以此修身践行,整体的文明程度将会不断提高。

 

首先讲“净”,干净。整洁的个人形象和洁净的环境,是文明社会中人对自身的必然要求,自古以来约定俗成。家中有客人要来,洒扫以待宾客。古代请人喝酒,酒杯在客人来之前已经洗得干干净净,等客人到了一定要当客人的面再把它洗一遍,用干净整洁表达自己的敬意与情感,这是“礼”的一种形式。走出家门依然遵守规则,保持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有此公心,就具备了高尚的社会公德。这方面香港做得很好。有一年我在香港做客座教授,一位朋友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请我吃饭,我住的地方与他们学校很远,一路上看不到一片废纸,大学校园里面的垃圾箱外面都擦得干干净净,用手摸不到灰尘,我在外面走了一天,穿着的皮鞋进房间基本上没有脚印。整洁、干净提升人的生活品质,更能彰显人的文明程度。今天到汨罗来要呼吁一下,屈原是很爱干净的,他洗了头带好冠一定要掸一掸;洗干净身体,穿好衣服要抖一抖。他不仅身体干净,政治上也干净。他举贤任能,修明法度,满腔忠诚的爱国情怀,他虽葬身鱼腹,但至始至终保持着干净、纯净的心灵。所以我今天在汨罗这个地方讲干净,不仅生活中保持干净,经济上、政治上也要干净,因为有榜样在。

 

再来说说“静”,安静的“静”。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公众场合会保持安静,他不会大声讲话,这是一种在公共场合尊重他人的重要方式。我有几次坐飞机真是受罪,周边的人很能讲话,三个多小时没有停过嘴巴,让人没法休息,我真是倍感疲累。如果大家能意识到这个空间是公共的,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必然大家旅途愉快。当然也有不同的,乘客们要么看报纸,要么闭目养神,要么看窗户外面的风景,安安静静,大家都如此有教养,真是一件幸事。

 

“自谦而敬人”是中国人修养自身和与人交往时遵守的根本准则。人是具有群居性特点的动物,人与人能否和谐相处,关系到社会能否健康发展。中华之礼旨在“和”,在具体做法上则是强调尊重他人,多看对方的优点,凡事多为对方着想,将“自谦而敬人”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以此引导社会走向和谐。“敬人”不是用嘴去说你懂得尊重,而是要通过行为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敬意。《礼记》里面讲到一个有教养的人,要如何修炼自己的举止而拥有庄敬、典雅的礼容: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礼记·玉藻》)

 

“足容重”是讲人走路时要稳重、不轻佻。有一年,我在汉城的一位朋友家里观看祭祀,本来气氛庄严肃穆,但是他们家小孙子帮着端东西,蹦蹦跳跳的,走到里面把东西全部洒掉了,爷爷气得想揍他。有些重要场合,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要以谨慎、稳重表达恭敬。《弟子规》中讲“执虚器,如执盈。”就是要求孩子做事谨慎、稳重,手持物要谨慎,走路要稳重,不能蹦蹦跳跳的,一副散漫、轻佻的样子。“手容恭”是说手的举动要合乎仪节,以此表达内心的恭敬。给人家东西要两只手递过去,比如一张名片,很轻,可以说用两个手指就可以把名片递出去,为什么还要用两只手,那是为了表示内心的恭敬。“目容端”就是目光要端正。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你心里想什么,看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了。我在清华大学多次担任“自主招生”的考官,修养好的考生,一进考场就端端正正地坐下,椅子只坐一半,身体前倾,眼睛专注地看着提问的老师。也有极少数缺乏礼仪修养的考生,坐下来之后,眼神不定地的打量每一位老师,目光游移。还有的考生一坐下来就看脚,不看你,他不抬头,看起来非常不安。所以孟子讲: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上》)

 

大凡一个人的内心是正的,他的眼睛一定是清澈的;如果内心不正,他的眼睛一定是浑浊的。所以目容一定要端正。“口容止”,止就是静止。用古人的话说,就是口“不妄动”。周公摄政之时,天下未定,那时他求贤若渴,一次他正在洗发,传话的人说某某求见,他马上把头发抓住,听人家的高见,等人走了后继续洗头发。如此者三,称为一沐三握发。古人吃的肉干叫肉脯,很硬不好嚼,有一次周公正嚼着肉干,有人进来通禀说某某求见,周公赶快把肉脯吐出,否则说话含糊不清,而且不恭敬。周公吐哺,表达了周公对贤德之人的尊重。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领略到周公严谨的生活态度和低调谦虚的人格魅力。“头容直”就是头部要正直,不能东倒西歪。“立容德”,“德者,得也。”站立时,要像从别人手里接受物品那样,有谦虚的心态,所以要身体前倾表达谦恭。“色容庄”是说神色要庄重,严肃的场合不嬉闹。

 

我们对他人要怀有敬意,这种敬意要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出来,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礼记》里有一句话“自卑而尊人”,意思是说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些,要谦虚低调,对他人要尊重。自古中国人就认识人要谦虚、低调。曾国藩非常低调,当年他把太平天国镇压下去,慈禧太后赐给他一栋豪宅,他马上给家里写信,说这个时候家中子弟千万不要大喜过望,要像平常一样过日子,对乡里乡亲要客气。他嘱咐家中子弟要懂得“天不概之人概之”的道理,“概”是什么?以前,卖粮食的人用“斗”做量器,斗里装满粮食,高出来的部分,要用一条木片把它刮平,这个木片就是“概”。人得意的时候,都会自满,太满了要被“概”,如果被人“概”,不如自己谦虚做人,不遭嫉妒,避开祸患。《尚书》告诫我们:“满招损,谦受益。”道理在此。《周易》有六十四个卦,只有一个卦的六爻都是好的,这个卦是谦卦。一个卦六个爻,谦卦下三爻都是吉,上三爻皆利。生活中我们想要大吉大利就要秉持谦虚、谨慎、低调的态度。我们怎么样表达敬人和自谦呢,下面我们从言辞的运用说起。传统礼仪中这方面的内容称为“雅言”。

 

我在江西生活过很多年,江西人说话的时候提到对方的家,会讲:“明天到你屋里去玩。”这话说的亲切通俗,但不够恭敬,传统的雅言这样表达:“改日到府上拜访。”人家赠送给你一些东西,你要发微信表示感谢说:“承蒙厚赐。”别人用丰盛的酒席宴请你,你要跟对方说:“承蒙赐宴。”中国人互相见面会说:“久仰;幸会。”“久仰”的“仰”是仰望,意思是对方像一座高山,你久久地望着对方,你对对方有崇敬之情。“幸会”,意思是“庆幸有此会面”。这些言辞非常雅,生活中要多运用。

 

在今天的生活中,“阁下”这个词使用的范围是越来越广,这是高称,但普通人之间也可以这么称呼,几乎可以与“你”替换使用。比如当我们想邀请一位朋友参加活动,可以这样问:“不知阁下能否光临?”想就一件事情征求某人的意见,可以这样说:“不知阁下有何高见?”问对方老家是哪里,可以这样说:“府上在哪里?”别人问你“贵姓”,你如果回答说“贵姓王”,那也会闹笑话。“贵姓”含有恭维、抬爱的意思,你不能当真不能认为自己的姓很高贵。大多数朋友都知道,这种场合要说:“免贵、姓王。”意思是说,那个“贵”字不敢当,这叫作“自谦”。

 

中国人见面问话,涉及对方之处都会使用敬称和敬语。与他人提及自己的父母时要用谦称,通常是在称谓之前加一“家”字,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君”或“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或“家慈”。称呼对方的父亲为“令尊”或者“令尊大人”;称呼对方的母亲为“令堂”或者“令堂大人”。问人家孩子要称“令郎”“令爱”。夫妻二人为“贤伉俪”。比如说梁启超先生的儿子参加本次大会,我们说“梁思成先生光临大会”,如果是他的女儿,我们可以说“梁启超先生的女公子”,这就是雅言。

 

现代人分不清敬称和谦称,这集中体现在对自己配偶的称呼上。人们向别人介绍夫妻关系时,使用的称谓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老公”“老婆”“爱人”“夫人”等等,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老公”“老婆”这个叫法,在家里或者邻里之间这么称呼,自然没有关系,但在正式场合,最好能换一种说法。大家一定没有在报纸上看到“某某携老婆访问某某国家”,这个称呼登不上大雅之堂。“爱人”这个称谓,过去中国是没有的。你们去看看古典四大名著,哪本书里有这个叫法?在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人们都把“爱人”称之为“情人”。改革开放之初,有人请香港的朋友来内地做客,主任向客人介绍自己的配偶说:“这是我爱人。”客人听了愕然相向,心想:“你们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太快了,居然敢把情人带出来公开向大家介绍。”

 

“夫人”是中国人对配偶中女方最古老的的称谓之一。但是,这个称谓不是在任何场合都能用。文化修养很高的中国人,介绍自己配偶的时候,一定不会用“夫人”。为什么不用“夫人”?我们读《礼记》当中的一句话就会明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称谓,天子的配偶叫“后”,诸侯的配偶叫“夫人”,大夫的配偶叫“孺人”,士的配偶叫“妇人”,庶人的配偶叫“妻”。如果在向别人介绍自己配偶的时候说“这是我夫人”,就无意间就把自己当成了诸侯,自抬身份显得妄自尊大。“夫人”这个词只能用于对方,称对方的配偶为“夫人”或“尊夫人”或“嫂夫人”,以表恭敬之心。这个称谓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不能乱叫的。当然,在家里关上房门,只有夫妻二人,妻子可以高称丈夫,丈夫可以高称妻子。

 

根据中国传统,夫妇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配偶时,丈夫称妻子为“内人”或“内子”,妻子称丈夫为“外子”。这一方面是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遗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谦虚、低调的说法。男方在书信中还会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或“拙荆”等,都是表达谦虚。

 

我在清华大学开了一门课程——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其中有一堂课专门讲“书信”。上课时我说今天讲“书信礼仪”,有的同学就笑了,意思是写信谁不会,还用教吗?殊不知,书信是一门独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先辈留下太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下面我们先来看毛主席写给他老师的一封信:

 

澄宇先生夫子道席: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肃此。敬颂教安。不具。受业毛泽东

 

“澄宇”是老师的“字”,不称名而称字,是自古以来对他人表示尊重的方式。“澄宇先生夫子道席”,提称语叠加更加表示特别的敬意。将“刚与你见过面”这句话写成“既接光仪”,“得到你的信”,叫“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短短两行字,内容非常丰富,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行,非常的典雅。这样的信,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写。

 

有同学写信给我,信封这样写“彭老师敬启”。他写的对吗?不对。他的错误不在于称呼我老师还是教授,而是后面的“敬启”二字。有同学说:“敬启是尊敬您,怎么就错了呢?”我们分析一下这句话的语法,主语是彭老师,谓语动词是“启”。彭老师怎么启,恭恭敬敬的启。其实这位同学的本意不是这样的,他确实想表达对我的尊重,但由于缺乏常识,适得其反。讲到这里,一个男同学站起来都快哭了,他说高中一个女同学给他写信,信中说“某某跪启”,他当时接到信很是得意,今天才恍然大悟。

 

给同学们看韩国朋友给我写的信,有时候会顶格,有时会空一个格,写完以后用红笔点句号、逗号,中间有缺有抬,非常标准的一封书信。我问同学们为什么空格?为什么要顶格写?大家直摇头。去年我在清华大学做了一个有关王国维先生跟诗友之间的书信的研讨,文辞之典雅、优美,言简意赅,尽显作者的文学功底。这些不光是文物,是我们学习书信的典范,是中国人书信文化的魅力所在。

 

04欧洲人生活中的礼貌

 

礼是文明的体现,任何一个文明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以及约定俗成的礼仪准则。“一直以来,法国礼貌就是优雅、客气、殷勤的典范。”从17世纪下半叶起,法国人的礼貌就已举世闻名,被誉为欧洲最有礼貌的民族。17世纪法国古典作家拉罗什富科曾宣布“礼貌是一切律法的最低标准,必须被最广泛地遵守”。致敬是打招呼时用的基本礼仪。

 

法国与英国的表达方式都是鞠躬,可以是点头或者是弯腰,倾斜的角度也各不相同。20世纪初,尚邦曾把致敬方式分成法国式和英国式,法国人的致敬方式是“柔和的,友好的,优雅的”,是“古时候绅士的致敬方式”;英国式致敬则在当时的沙龙里很流行,尚邦认为这种方式缺少优雅风度。

 

法国和英国人与他人示意时有不同的方式,这个段文字中的“优雅”和“缺少优雅”是通过行礼角度的深浅来评定的,他们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了敬意。有教养的人是懂得尊重的,缺乏教养的会有些自命不凡。

 

在致敬时,所有社会阶层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弯腰弧度。从将军到乞丐,从自命不凡的人到恭敬顺从的人,存在着无尽的变化,即使是再精准的数学论文也无法说清楚。看一个人的致敬方式就能知道他的性格特征:高傲的,单纯的,好好先生,无礼的,和蔼的,冷淡的,侮辱性的,地位低下的,天真的,严肃的,骄傲的,忧愁的,不安的,悲惨的,大胆的。有些人能在打招呼的时候激怒对方,而另一些人则可以触动并感动对方。在这一瞬间,双方的社会关系和微小的地位差别都会被明确地表现出来。

 

在交往之初,你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别人对你的印象,西方人认为,通过“致敬”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已经完全能够领略你的性格、品格和教养。我们读《孟子梁惠王上》里说:“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谒见梁相王,出来后对人说“远远的看他,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近看他,也没有威严可言。”这是孟子见到梁襄王,两人在没有语言交流之前的一个感受。梁襄王缺乏一个君王应有的气度。人要拥有教养,欧洲的贵族看不起穷人,他们说“穷人互相之间不致敬的,他们连鞠躬都不懂。”这些认为自己有教养的人不屑于跟那些不懂礼的人去交往,因为他们缺乏教育,这个教育除了知识还有人的行为。

 

特雷莎梦见到皇家要行礼的,奥巴马见到日本天皇通过鞠躬礼表达敬意。人类社会离不开礼。当礼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和谐氛围才会有所体现。当人们认识到礼仪、道德的重要性,每人都去践行的时候,整个社会才会改变面貌。法国1960年时约30%的法国成年人驾驶汽车;到21世纪初,这个数字增长到80%,达三千万人,他们“同时行驶在公路上,互相容忍,互相妨碍,互相侮辱,互相擦碰,互相撞击,互相造成伤害,互相夺去生命。这是一部恐怖电影吗?不,这是一个人口六千万,而且很多人都没有教养的国家”。这段文字记录了早年法国交通安全方面失礼的现象。以及“法国青少年眼睛里面最无法忍受违反礼貌规范的行为,他们认为侮辱老师和不尊重父母,比那些违法乱纪、吸毒、打黑、作弊的还要严重。”他们认识到这些不足,所以“2003年就明确表示要向不礼貌的言行宣战,强调必须建立一种“互相尊重的文化”。法国政府各部门的态度出乎意料的一致:教育部长觉得将礼貌定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交通部长则设立了一年一度的“文明礼貌驾驶日”。2003年10月,据《费加罗夫人》杂志的民调,持该观点的民众超过70%。在法国人希望他们的子孙继承的各项传统美德中,文明礼貌已跃居第二。”法国人表示要向不礼貌的行为宣战,要建立一种互相尊重的文化,现在把礼貌定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05重建当代礼仪的迫切性

 

如今的中国物质生活早已达到仓廪实的时候,对于礼的规范迫切到急点。礼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不幸的是,他一直在经历着被边缘化和妖魔化。尤其是近一百年来文化的流失,失德、失礼的现象触目皆是,中华礼仪文明应该得到关注和重建。

 

首先,中华礼仪应当取得其应有的地位。大家知道,礼仪是任何一个文明民族的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与其他民族打交道,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服饰和礼仪。服饰和礼仪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我们一提到阿拉伯人、非洲人、东南亚人、欧洲人,除了肤色之外,第一反应就是他们的服饰和待人接物的礼节。礼节是民族成员互相认同的标志,什么样的民族行什么的礼仪,这是不能错乱的,因为礼仪有鲜明的民族性。

 

但是西方礼仪大张旗鼓的浸入中华礼仪。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西方礼仪比如西餐的餐具怎么用?喝汤的礼仪是什么?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彼此的风俗、礼仪大相径庭,彼此交往时用谁的礼节呢?这里有一条原则,那就是客人一方必须尊重主人一方的礼仪。古人说:“入境问俗,入国问禁。”就是这个意思。周总理当时宴请尼克松,在北京饭店举行,准备的是中国菜,食器是筷子。尼克松夫妇为了这次宴会,练了三个多月的筷子,说是表达对中国的尊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给人以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礼仪是全世界最为系统、最为成熟的,我们理应正本清源,重建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礼仪。

 

其次,礼仪教育的兴奋点不应只集中在操作层面。中华礼仪最显著的特点是讲究内外兼修,不仅要求言谈举止上温文尔雅,而且内心要有与仪节相得益彰的品格。时下的礼仪教育有时太过注重形式,忽视了行为主体的内在道德问题,把礼表面化、工具化了。比如教握手,要求大臂与小臂成一定的角度;两手相握,只能停留3分钟,否则就是失礼。又如,微笑必须漏出8颗牙齿,微笑需要露出八颗牙齿吗?大家过法国的卢浮宫,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是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她露牙齿吗?一颗粒也许没有露。微笑就是嘴角有一点翘起来,露八颗牙齿已经不是微笑了。这种礼仪教育,不问内心如何,但求形式合适,是十足的虚礼,没有意义。

 

我国传统的礼学把礼分成礼法和礼仪。礼法,指的是怎么做,即礼的形式。礼义,指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即礼的内涵,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礼义而没有礼法,就是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再好的礼义也无从体现;只有礼法而没有礼义,礼法就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德是礼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礼仪教育,最根本的是要提升人的素质,让礼成为千百万人的自觉行为,千万不能舍本逐末。

 

重建中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中华礼仪应对引领社会走向进步及民族振兴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今天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王琦整理并经主讲嘉宾最终审定)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