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作者简介:何俊,男,杭州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教授,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南宋儒学建构》《事与心:浙学的精神维度》《儒学之镜》《从经学到理学》等。 |
一条进入孔子世界的新路径
作者:何俊
来源:《解放日报读书周刊》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六月十五日癸酉
耶稣2021年7月24日
山东曲阜的孔庙。新华社 发
孔子究竟伟大在哪里?为什么他的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受到如此的尊崇,而且在当今时代依然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对人生和社会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孔子,人能弘道》的作者倪培民通过独特的“功夫”视角,从东西方比较哲学的广阔视野反观孔子所留下的精神遗产,深入浅出地对孔子思想的深厚价值做了系统的介绍和阐发,被誉为“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一枝奇葩异卉”。
呈现一个全面的孔子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教授倪培民2010年的英文著作《Confucius—Making the Way Great》,以及后来2016年的修订本《Confucius,the Man and the Way of Gongfu》,先后由他早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念本科时的同学李子华女士译成中文《孔子,人能弘道》刊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教授将中文版修订本给我,建议我读后写点评论。
讲述孔子如何打开自己的生活,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有记述孔子言行的《论语》,太史公也留下了《孔子世家》的精彩传记,但由于后人已无法确切知道《论语》所记录的孔子言语的具体语境,因此几乎不可能将孔子的言行与他的生活世界一一对应起来,从而复原他15岁开始立志于学习,30岁立身,以后每经10年便使生活呈现出不同景象的过程。
由于难以复原,因此讲述孔子就必须面对种种难处。一边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近乎不知休息的孔子;另一边是希望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服装,与几位好友携几个童子,去河里戏水,在台上吹风,一路唱歌回家,似乎很会享受生活的孔子。应该如何形塑于一人呢?
依据《论语》,充其量只能看到孔子的侧面,哪怕这个侧面已是好几个视角与不同时段的连拍。这意味着,讲述孔子的故事,既需要依赖可靠的材料,更需要想象。想象当然不是胡想乱编,而是应该基于可靠的材料,比如《论语》,进而参考那些不完全可靠的材料,比如《孔子家语》,以及后人的讲述,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
山东曲阜的孔庙。新华社 发
通过四面镜子照见孔子
事实上,倪培民正是这样来讲述孔子的。读者在书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直接依据《论语》讲述孔子,这是主要的;而且还可以看到作者自由但不失认真地换用其他的镜子来照见孔子。倪培民借用的镜子至少有四面:一是上述提到的诸如《孔子家语》这样的镜子,这从书中的引注就能看到。二是后世儒者,以及儒者以外的人照见孔子的镜子,这在书中随处可见。三是几乎无所不在的传统中国社会,乃至现代中国生活的这面镜子。这面镜子的借用,按照作者自谦的说法是,“为了让孔子尽可能通俗易懂地鲜活有趣起来,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例子”。事实上,在我看来,由于孔子早已化入中国的历史与生活中,大量的历史故事和例子实质上正是照见孔子的重要镜子。四是作者从西方借来的镜子。这是作者特别的用心,因为这面镜子使他“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回看中国自己的传统。因而才有了这本书里比较哲学的视野,书中的内容,也就不仅仅是对孔子思想的简单介绍,而且是站在现代的、跨文化的角度对孔子的思想遗产的反思”。
这些镜子的借用,也许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作者对孔子的讲述是否可信?引来的批评似乎也是很直接的,比如“对《论语》里的孔子和其他儒学经典中的孔子,对孔子其人和儒家学说未作严格的区分”。但在我看来,这些镜子的借用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需的。因为如前所述,讲述孔子是需要想象的,而所有的镜子所照见的孔子可以极大地引发人的想象。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就是希望能以孔子思想的深度所要求的那样去介绍孔子”,那么,即便限于《论语》,由于理解与解读的开放性,作者要实现自己的写作目的,也必须借助各种镜子。更何况,以《论语》与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实际影响,以及孔子在世界视域中的中国符号象征,唯有多视角的观照,才可能照见孔子。
我可以郑重地讲,正是借助于这些镜子,作者成功地达到了他的目的。不仅是对于原先设想的西方读者,即便是对于中文读者,此书也足以让人理解孔子,并由孔子进而走进中国文化,而这种中国文化的进入反过来又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孔子。其实,这里所讲的进入,不完全是在其中,更是指知其味。正如《中庸》所讲:“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体系是一个水晶体
尽管借用了许多面镜子来帮助照见《论语》所呈现的孔子,但由于前述《论语》语境的不可复原性,倪培民终究无法以传记的形式来讲述孔子的生命展开。不可否认,没有其他形式的讲述能比详尽的传记更生动地呈现孔子“弘道”的生命轨迹。退而求其次,或者也只能如此,倪培民代之以不同的侧面来“介绍孔子及其思想的某一个方面”。他一共选取了六个侧面:“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作为开宗立教者的孔子、作为哲学家的孔子、作为政治改革家的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以及作为凡人的孔子”。这六个侧面的选取,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因为它们不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全面的呈现度,而且首尾两章与中间四章的区分更使得这个系统获得了纵深度。
如果说首章是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的素描,那么尾章作为凡人的孔子,是在经过了中间四章的丰富性展开以后的孔子的写意。如果缺了首尾两章,中间四章所呈现的孔子看似是系统的,其实不免是破碎的;当然,如果没有中间四章,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而首尾两章由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开始,在经过了中间四章不同侧面而又成系统的写照,最后呈以作为凡人的孔子,则让孔子生动地活在了读者眼前。由此也进一步佐证了前述的想象在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想象绝不是对真实的忽略与背弃,而恰恰是走向真实的向导。
毫无疑问,既然是不得已的退而求其次,遗憾就是先天地存在着了。作者非常自觉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提醒读者,“分门别类地介绍毕竟有将原本千丝万缕互相联系的整体人为地分离成片段的危险。完整的孔子体系更应该看成一个水晶体,其任何一面都能反射出其他各面,又完全不必介意从哪一面开始欣赏”。为了弥补这一先天性遗憾,帮助读者了解不同侧面的关联,作者用心地在此书“提供了《论语》引文的索引以及人名和主题索引,便于读者跨章阅读,并将此书作为阅读《论语》本身的参考指南”。
孔子的侧面像还有很多
倪培民以他几十年的生活阅历与学术修养,辅以他的心志,很好地讲述了孔子。首先,他的讲述充满了感情。即便是纯粹的自然科学研究,当人在开始选择某一研究对象时,情感就如影随形般地左右着理性的展开。更何况在人文学科的领域,理性的运用原本就与价值取向有着无法分割的特性,而价值取向所呈现出的意志又与情感近乎天然地难以区分。
正是因为充满了感情,才使得作者对于孔子的整个讲述传递出强烈的亲切感。这是一种来自平实而庸常的亲切。作为开宗立教的孔子,他既不喜欢讲“神”,更不把自己装扮成“神”;他开拓自己的道,同时充分意识到“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他对其他宗教和学说持开放的态度,很乐意向道不同者学习,更不拒绝与道不同者进行对话。
作为哲学家的孔子,他没有索隐行怪,故作孤高,做一个“怪”人,而是提出“仁”的核心概念来强调“孤立的个人无法成为完整的人”。作为政治改革家的孔子,他对现实很不满意,但他并不主张以乱治乱。他的理想是充满和谐的“大同”社会,这样的社会将由“天下为公”所表征的正直与公平通往,而且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们,最终应该是自在而自如的,既不必刻意去克制自己来获得“消极自由”,也无须费心去作出选择以实现“积极自由”。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他似乎致力于用礼来纠正每个人的视听言动,使人从身到心摆脱各种各样的“乱”。这样的纠正与修习既不复杂,更不枯燥。不复杂,是因为有前人的东西可以接着讲、照着做。接着讲与照着做,看似保守,新意实在其中。不枯燥,是因为孔子的教育总是让人从依循自己的内心开始,进而建立起自己的愿景,习得相应的德行,最后在近乎游戏的技艺中完成。
孔子的侧面像还有很多。学生病重,他隔窗号脉,似乎是一个能诊断病情的医生;习听音乐,以至三月不知肉味,表明他是一个不错的音乐人;食不厌精,意味着他也是一个美食家。倪培民用“功夫”这个武术概念来统摄孔子的弘道,恐怕也不妨相信身高1.9米,能于乱世中行走的孔子实际上也是一位武功高手吧。从这个意义上讲,倪培民对孔子只是画了宗师、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四幅侧面像,实在是不够的;不仅不够,而且可能限制了人们对孔子的想象。但是,终究还是要肯定倪培民。因为这四幅侧面像的确最足以再现孔子,而且在此同时,他深知四幅侧面像的限制,专门提醒读者,作此四幅画像是一种不得已,不仅要对这四幅画像作交叉重叠的观看,而且更要由此四幅画像进一步去阅读《论语》,亲自进入孔子的世界。更为难得的是,在画好孔子的四幅侧面像,凸显孔子的不寻常,充分彰显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之后,倪培民以“作为凡人的孔子”作结,使圣人回到普通人中间。
当我们视孔子为宗师、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时,不免是仰视的,望之俨然;但当孔子作为凡人与我们普通人同在时,我们自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温和与亲切。这时再读《论语》,会发现孔子真的絮絮叨叨地讲了许多话,似无特别,却又耐人寻味。好在倪培民的著作提供了进入孔子世界一个非常有益的路径,与孔子交流,依靠基于历史的想象,也能开拓出新的道路,一条足以与不知所往的世界形成对照的道路。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张法】中国古代艺术的体系构成
【下一篇】【舒大刚】明代《孝经》学述论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